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伏翼-原文
释名蝙蝠、天鼠、仙鼠、飞鼠、夜燕。
气味伏翼:咸、平、无毒。
天鼠屎(亦名鼠法、石肝、夜明砂、黑砂星):辛、寒、无毒。
主治伏翼:上焦发热,白昼贪眠。
用五两重的蝙蝠一个(连肠、骨炙燥),云实(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各二两,丹砂、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七丸,木通汤送下。此方名“仙乳丸”。
久咳上气,多年服药无效。
有蝙蝠除去翅、足,烧焦,研为末,米汤送服。
久疟不止。
用蝙蝠一个(炙)、蛇蜕一条(烧)、蜘蛛一枚(去足、炙)、鳖甲一枚(醋炙)、麝香半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
每服五丸,温酒送下。此方名“伏翼丸”。
小儿惊。
用入蛰蝙蝠一个,在蝠腹中放入成块朱砂三钱,煅存性,待冷后研为末,分四次空心服下。
如儿龄很小,则分五次服,都用开水送下。
多年瘰疬。
用蝙蝠一个、猫头一个,都撒上黑豆,烧到至骨,化,研为末,敷患处。
如疮已干,则调油敷涂。
内服连翘汤。
天鼠屎:内外障翳。
用夜明砂末化入猪肝内,煮食并饮汁。有效。
青盲不见。
用夜明砂(糯米砂黄)一两、柏叶(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牛胆汁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夜睡觉时,以竹叶汤送服二十丸,至五更时,再用米汤送服二十丸,至病愈为止。
小儿夜盲。
用夜明砂,炒过,研细,加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米汤送下。
又方:用夜明砂、黄芩,等分为末,取淘米水煮猪肝的汁水每次调服半钱。
五疟不止。
用夜明砂末,每以冷茶送服一钱,立效。
又方:治疟发作无时,经久不愈。
有夜明砂五十粒、朱砂半现金、麝香一钱,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发病前开水送服十丸。
咳嗽不止。
用蝙蝠去翅、足,烧为末。
每服一钱,饭后服,开水送下。
耳出汁用。
用夜明砂二钱、麝香二分,共研为末,先将患处揩干净。
然后把药末敷上。
溃肿排脓。
用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共研为末,加干砂糖半两,水调匀,敷患处。
附方伏翼并非禽类。
应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翼手目、蝙蝠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伏翼-译文
蝙蝠、天鼠、仙鼠、飞鼠、夜燕的名称解释。
伏翼的气味:咸、平、无毒。天鼠屎(又名鼠法、石肝、夜明砂、黑砂星):辛、寒、无毒。
伏翼的主治:治疗上焦发热,白天贪睡。用五两重的蝙蝠一个(连肠、骨炙燥),云实(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各二两,丹砂、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共同研成粉末,加入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小。每次服用七丸,用木通汤送服。这个方子叫做‘仙乳丸’。长期咳嗽,多年服药无效。有蝙蝠除去翅膀、脚,烧焦,研成粉末,用米汤送服。
久疟不止。用蝙蝠一个(炙)、蛇蜕一条(烧)、蜘蛛一枚(去足、炙)、鳖甲一枚(醋炙)、麝香半钱,共同研成粉末,加入炼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丸,用温酒送服。这个方子叫做‘伏翼丸’。小儿惊风。用入蛰蝙蝠一个,在蝙蝠腹中放入成块朱砂三钱,煅存性,待冷后研成粉末,分四次空腹服用。如果孩子年龄很小,则分五次服用,都用开水送服。
多年瘰疬。用蝙蝠一个、猫头一个,都撒上黑豆,烧到至骨,化,研成粉末,敷在患处。如果疮已经干涸,则调油敷涂。内服连翘汤。
天鼠屎:治疗内外障翳。用夜明砂末化入猪肝内,煮食并饮汁。有效。青盲不见。用夜明砂(糯米砂黄)一两、柏叶(炙)一两,共同研成粉末,加入牛胆汁调成丸子,如梧子大小。每晚睡觉时,用竹叶汤送服二十丸,到五更时,再用米汤送服二十丸,直到病愈为止。
小儿夜盲。用夜明砂,炒过,研细,加入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小。每次服用五丸,用米汤送服。又方:用夜明砂、黄芩,等分为末,取淘米水煮猪肝的汁水每次调服半钱。
五疟不止。用夜明砂末,每次用冷茶送服一钱,立即见效。又方:治疗疟疾发作不定时,经久不愈。有夜明砂五十粒、朱砂半现金、麝香一钱,共同研成粉末,加入糯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小。发病前开水送服十丸。
咳嗽不止。用蝙蝠去翅、足,烧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饭后服用,用开水送下。
耳出汁用。用夜明砂二钱、麝香二分,共同研成粉末,先将患处擦干净。然后把药末敷上。
溃肿排脓。用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共同研成粉末,加入干砂糖半两,水调匀,敷在患处。
附方:伏翼不是鸟类。应该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翼手目、蝙蝠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伏翼-注解
蝙蝠: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翼手目,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象征着幸福和吉祥,因其名字中的‘蝠’与‘福’谐音。
天鼠:天鼠,又称飞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啮齿目。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天鼠常被描绘为神仙或仙人饲养的灵兽。
仙鼠:仙鼠与天鼠类似,也是指一种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常与仙人相关联,象征着长寿和神秘。
飞鼠:飞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能够通过展开皮翼进行滑翔,有时也被称为天鼠。
夜燕:夜燕是指蝙蝠,因其夜间活动而得名。
伏翼:伏翼是蝙蝠的别称,指的是蝙蝠的翅膀,也用来指代蝙蝠本身。
咸:咸味,指食物的味道,具有收敛、润燥、软坚的作用。
平:平性,指药物性质温和,不寒不热,适合大多数人使用。
无毒:无毒,指药物或食物对人体没有毒性。
云实:云实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
威灵仙:威灵仙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止咳的功效。
牵牛:牵牛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泻下、利尿、消肿的功效。
苋实:苋实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的功效。
丹砂:丹砂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镇静安神、解毒消肿的功效。
铅丹:铅丹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生肌、解毒止痛的功效。
腻粉:腻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生肌、解毒止痛的功效。
蜜:蜜,即蜂蜜,具有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用。
木通汤:木通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尿、通乳的功效。
仙乳丸:仙乳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上焦发热、白昼贪眠等症状。
久咳上气:久咳上气,指长期咳嗽,呼吸急促。
伏翼丸:伏翼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久疟不止等症状。
小儿惊:小儿惊,指小儿受到惊吓,表现为不安、啼哭等症状。
瘰疬:瘰疬是一种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硬结。
内障翳:内障翳,指眼睛内部的障碍,影响视力。
外障翳:外障翳,指眼睛外部障碍,影响视力。
青盲:青盲,指视力极度模糊,几乎看不见东西。
梧子:梧子,一种果实,形状类似于梧子,常用于中药丸剂的大小参照。
五疟:五疟,指疟疾的一种,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
溃肿排脓:溃肿排脓,指治疗皮肤溃疡、脓肿,使其排出脓液。
连翘汤:连翘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附方:附方,指在正文中附带的方剂或药方。
翼手目:翼手目,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目,包括蝙蝠等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科:蝙蝠科,是翼手目下的一个科,包括多种蝙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禽部-伏翼-评注
释名蝙蝠、天鼠、仙鼠、飞鼠、夜燕。此句为开篇,列举了蝙蝠的多个别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生物的观察与命名习惯。蝙蝠作为翼手目动物,其飞行能力在古代被认为具有神秘色彩,因此衍生出诸多神话传说中的别称,如天鼠、仙鼠等,这些名称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敬畏之情。
气味伏翼:咸、平、无毒。天鼠屎(亦名鼠法、石肝、夜明砂、黑砂星):辛、寒、无毒。此段介绍了蝙蝠和天鼠屎的药性,咸、平、无毒表明了其药用的安全性,而辛、寒则说明了其药效的性质。中医认为,药物的性质与人体疾病性质相对应,通过药性来调整和治疗疾病,这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治伏翼:上焦发热,白昼贪眠。用五两重的蝙蝠一个(连肠、骨炙燥),云实(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各二两,丹砂、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木通汤送下。此方名“仙乳丸”。久咳上气,多年服药无效。有蝙蝠除去翅、足,烧焦,研为末,米汤送服。此段详细描述了“仙乳丸”的配方和用法,体现了古人对中药配伍的精细和实际应用的经验。通过对药物功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治疗疾病时注重整体调理,而非单一症状的缓解。
久疟不止。用蝙蝠一个(炙)、蛇蜕一条(烧)、蜘蛛一枚(去足、炙)、鳖甲一枚(醋炙)、麝香半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此方名“伏翼丸”。此段介绍了“伏翼丸”的配方,用以治疗疟疾。其中蝙蝠作为主要成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展示了古人在疾病治疗上的创新思维。
小儿惊 。用入蛰蝙蝠一个,在蝠腹中放入成块朱砂三钱,煅存性,待冷后研为末,分四次空心服下。如儿龄很小,则分五次服,都用开水送下。此段描述了治疗小儿惊风的方剂,其中朱砂的使用体现了古人对五行的理解,认为朱砂具有镇惊安神的作用。
多年瘰疬。用蝙蝠一个、猫头一个,都撒上黑豆,烧到至骨,化,研为末,敷患处。如疮已干,则调油敷涂。内服连翘汤。此段描述了治疗瘰疬的方剂,体现了古人在治疗皮肤病时的内外兼治思想。
天鼠屎:内外障翳。用夜明砂末化入猪肝内,煮食并饮汁。有效。青盲不见。用夜明砂(糯米砂黄)一两、柏叶(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牛胆汁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睡觉时,以竹叶汤送服二十丸,至五更时,再用米汤送服二十丸,至病愈为止。小儿夜盲。用夜明砂,炒过,研细,加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又方:用夜明砂、黄芩,等分为末,取淘米水煮猪肝的汁水每次调服半钱。五疟不止。用夜明砂末,每以冷茶送服一钱,立效。又方:治疟发作无时,经久不愈。有夜明砂五十粒、朱砂半现金、麝香一钱,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发病前开水送服十丸。咳嗽不止。用蝙蝠去翅、足,烧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开水送下。耳出汁用。用夜明砂二钱、麝香二分,共研为末,先将患处揩干净。然后把药末敷上。溃肿排脓。用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共研为末,加干砂糖半两,水调匀,敷患处。这些段落详细介绍了天鼠屎的多种用途,包括治疗内外障翳、青盲、夜盲、疟疾、咳嗽、耳出汁、溃肿排脓等,展现了古人对药物多面性的认识和应用。
附方伏翼并非禽类。应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翼手目、蝙蝠科。此句是对蝙蝠的分类进行补充说明,体现了古人对生物分类的严谨态度。将蝙蝠归类于翼手目、蝙蝠科,符合现代生物学分类的原理,也体现了古人对生物知识的积累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