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原文

释名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

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

白秃,浸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

疗手足逆胪。

石阑干;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磨服,或煮服,亦火烧投酒中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译文

这种东西名叫青琅玕,生长在蜀郡的平泽地带,可以随时采摘。它就是蜀郡赋中提到的青珠和黄环。琅玕有好几种颜色,其中青色的在制药时最为珍贵,它属于琉璃一类,是火齐宝物。

它的味道是辛辣的,性质平和,没有毒性。

它可以治疗身体瘙痒、火疮、痈疽、疥癣和坏死的肌肉。对于白秃头(一种皮肤病),如果病根在皮肤中,可以用它煮制后服用,可以提升阴气,还能转化为丹药。还可以治疗手脚的逆胪(手脚关节疼痛)。

石阑干可以治疗石淋(尿路结石)、破血、产后恶血。可以磨碎后服用,或者煮后服用,也可以将火烧后投入酒中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注解

青琅玕:青琅玕是一种古代的宝石,也称为青珠,黄环。它产于蜀郡(今四川省一带)的平泽地区。在古代,青琅玕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可以入药,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蜀郡:蜀郡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四川省一带,因蜀地多山,故得名。

平泽:平泽指的是平坦的湿地或湖泊,古代人们认为这些地方生长的植物具有特殊的药效。

青珠:青珠是指青色的珍珠,这里可能是指青琅玕的颜色。

黄环:黄环可能是指青琅玕表面的一种黄色纹理或装饰。

琅玕:琅玕是一种古代的宝石,通常指的是青色的玉石或宝石,具有美丽的色泽和光泽。

琉璃:琉璃是一种古代的玻璃制品,颜色透明或半透明,具有光泽,与琅玕相似,但材质不同。

火齐宝:火齐宝指的是经过高温炼制的宝石,具有很高的价值。

辛:辛是指味道辛辣,这里指青琅玕的药性。

平:平指药性平和,不会引起强烈的副作用。

无毒:无毒表示这种药物没有毒性,对人体无害。

身痒:身痒是指身体出现瘙痒的症状。

火疮痈疡:火疮痈疡是指皮肤上的疮口、痈和溃疡,通常由火毒引起。

疥瘙死肌:疥瘙死肌是指皮肤上的疥疮和瘙痒,以及皮肤变得干枯无生机。

白秃:白秃是指头发变白,古代医学认为与阴气不足有关。

浸淫:浸淫在这里指疾病逐渐蔓延,深入皮肤。

煮炼服之:煮炼服之是指将药物煮炼后服用,以提取药效。

起阴气:起阴气是指提升阴气,古代医学认为阴气不足会导致疾病。

丹:丹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药物或药物制成的丸剂。

手足逆胪:手足逆胪是指手脚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

石淋:石淋是指尿路结石,古代医学认为与体内结石有关。

破血:破血是指活血化瘀,用于治疗血瘀症状。

产后恶血:产后恶血是指产后残留的血液,可能导致疾病。

磨服:磨服是指将药物磨成粉末后服用。

火烧投酒中服:火烧投酒中服是指将药物燃烧后放入酒中服用,这是一种古老的制药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评注

释名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

此句首先解释了青琅玕的名称由来,‘释名’即解释名称,‘青琅玕’是一种产于蜀郡平泽的植物。‘生’字表明其自然生长,‘采无时’说明其采集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引用了蜀郡赋中的描述,将青琅玕与青珠、黄环相提并论,表明其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

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此句进一步描述了琅玕的特征。‘琅玕有数种色’说明琅玕有多种颜色,‘以青者入药为胜’则强调了青色琅玕在药用价值上的优越性。‘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将琅玕与琉璃、火齐(即宝石)相提并论,说明其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物品,具有很高的价值。

气味辛,平,无毒。

这句话是对青琅玕药性的描述。‘气味辛’说明其味道辛辣,‘平’表示其性质平和,‘无毒’则表明其安全性高,适合药用。

主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白秃,浸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

此句列举了青琅玕的主治功效。‘主治身痒’指其可以治疗身体瘙痒,‘火疮痈疡’指其可以治疗火毒引起的疮痈,‘疥瘙死肌’则指其可以治疗疥疮和皮肤硬化。‘白秃’和‘浸淫在皮肤中’描述了一种皮肤病,‘煮炼服之’说明其可以通过煮制后服用,‘起阴气’和‘可化为丹’则表明其具有提升阳气和转化为丹药的功效。

疗手足逆胪。石阑干;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磨服,或煮服,亦火烧投酒中服。

最后一句进一步描述了青琅玕的药用方法。‘疗手足逆胪’指其可以治疗手脚麻木,‘石阑干’可能是指一种病症或治疗方法。‘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列举了其可以治疗的疾病,‘磨服,或煮服,亦火烧投酒中服’则说明了其多种服用方式,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85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