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锡吝脂-原文
释名此乃波斯国银矿也。
一作悉蔺脂。
主治目生翳膜,用火烧铜针轻点,乃傅之,不痛。
又主一切风气,乃三焦消渴饮水,并入丸药用。
附方《普济方》云:小儿天吊,多涎,搐搦不定。
锡吝脂一两,水淘黑汁令尽,水银一分,以少枣肉研,不见星,牛黄半分,麝香半分,研匀。
粳米饭丸黍米大。
每服三十二丸,新汲水下,名保命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锡吝脂-译文
这个名字是指波斯国的银矿,也有一说是悉蔺脂。
主要用来治疗眼睛生翳膜,使用烧红的铜针轻轻点刺,然后敷上药物,不会感到疼痛。还能治疗各种风气引起的疾病,以及三焦消渴和饮水过多的情况,还可以用来制作药丸。
附方《普济方》中提到:治疗小儿天吊(一种疾病),多流口水,抽搐不定。需要锡吝脂一两,用水洗净后取出黑色汁液,水银一分,用少量红枣肉研磨,直到没有杂质,牛黄半分,麝香半分,研磨均匀。用粳米饭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十二丸,用新鲜的水送服,名为保命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锡吝脂-注解
波斯国:波斯,古称波斯尼亚,是位于今天伊朗地区的古代国家,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在古代,波斯国与中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其中银矿是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
银矿:银矿是指含有银的矿物,古代用于制作货币、器皿和饰品。在医学上,银矿被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本文中提到的用于治疗眼疾。
悉蔺脂:悉蔺脂是一种古代的药物成分,可能是从波斯国进口的矿物提炼而成,具有治疗眼疾和风气的功效。
目生翳膜:翳膜是指眼睛中的白内障或类似障碍物,使视力模糊。
铜针:铜针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针灸治疗,此处指用火烧后的铜针轻点治疗眼疾。
傅之:傅之,即敷之,意为涂抹或敷上。
风气:风气在中医中指风气病,即由风邪引起的疾病,如风湿、中风等。
三焦:三焦是中医术语,指人体内的三个主要能量通道,分别对应上焦、中焦和下焦,与身体的代谢和功能密切相关。
消渴:消渴是中医术语,指糖尿病,症状包括口渴、多饮、多尿等。
丸药:丸药是指将药物制成的小丸子,便于服用和携带。
普济方:普济方是一部古代中医方剂集,收录了大量的药方和治疗方法。
小儿天吊:小儿天吊是指婴儿因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抽搐症状。
搐搦不定:搐搦不定是指肌肉抽搐、颤抖不定。
锡吝脂:锡吝脂是一种古代药物成分,用于治疗小儿天吊等疾病。
水淘黑汁:水淘黑汁是指用水将药物浸泡,提取其有效成分。
不见星:不见星是指药物研磨得非常细,看不到星点状颗粒。
粳米饭丸:粳米饭丸是指用粳米饭制成的药丸。
新汲水:新汲水是指刚从井中打上来的新鲜水,常用于冲服药物。
保命丹:保命丹是一种具有救急功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急症或重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锡吝脂-评注
释名此乃波斯国银矿也。一作悉蔺脂。
此句开篇即点明所述物品的来源和名称。‘波斯国银矿’指明了此物的产地,波斯古称‘波斯’,位于现今伊朗地区,古代以产银闻名。‘悉蔺脂’则是此物的另一种称呼,反映了古人对同一物品的不同命名习惯。古人在命名时,往往根据物品的特性、产地或用途进行,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
主治目生翳膜,用火烧铜针轻点,乃傅之,不痛。
此句介绍了此物的药用功效。‘主治目生翳膜’表明此物可以治疗眼部疾病,‘翳膜’即眼翳,指眼睛表面形成的白色或黄色膜状物,影响视力。‘用火烧铜针轻点,乃傅之,不痛’描述了治疗的方法,即用火烧过的铜针轻轻点刺患处,然后敷上此物,治疗过程中不感到疼痛。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人对医学的实践和探索,以及对患者感受的关怀。
又主一切风气,乃三焦消渴饮水,并入丸药用。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此物的其他药用功效。‘一切风气’指各种风邪引起的疾病,‘三焦消渴饮水’则是指三焦功能失调导致的口渴多饮。‘并入丸药用’说明此物可以制成丸药,方便服用。这些描述反映了古人对疾病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治疗方法的多样性。
附方《普济方》云:小儿天吊,多涎,搐搦不定。
此句引用了《普济方》中的方剂,进一步说明此物的具体应用。‘小儿天吊’是指小儿因惊吓或疾病导致的抽搐症状,‘多涎’和‘搐搦不定’则是对症状的具体描述。这种引用方式体现了古人对医学典籍的重视,以及对治疗经验的传承。
锡吝脂一两,水淘黑汁令尽,水银一分,以少枣肉研,不见星,牛黄半分,麝香半分,研匀。
此句详细描述了制作保命丹的具体方法。‘锡吝脂一两’指锡吝脂的用量,‘水淘黑汁令尽’是制作过程中的一种处理方法,‘水银一分’、‘牛黄半分’、‘麝香半分’则是其他药材的用量。‘以少枣肉研,不见星’说明了研药时的注意事项,‘研匀’则是对药物研磨程度的要求。这些描述体现了古人对制药工艺的严谨和精细。
粳米饭丸黍米大。每服三十二丸,新汲水下,名保命丹。
此句说明了保命丹的服用方法和名称。‘粳米饭丸黍米大’描述了丸药的形状和大小,‘每服三十二丸’则是对每次服用的剂量进行了规定,‘新汲水下’指用新鲜的水送服,‘名保命丹’则是此丸药的名称。这些信息为后人提供了服用此药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古人对医学知识的传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