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炉甘石-原文
释名亦名炉先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眼睛突然红肿。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每次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
各种翳膜。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一切目疾。用炉甘石半斤,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放在瓦罐里,煮两沸。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加片脑二钱半。共研匀,贮存在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许点眼。多次必有效。
又方:煅炉甘石一钱,盆硝一钱,共研细。热水泡来洗眼。
目中诸症(视物如五轮八廓)。用炉甘石半斤,煅赤,研细;另取黄连四两,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用时,每次取这种炉甘石粉三分,加铅粉(二连水浸过后再炒)三分、雄黄粉一分、片脑半分,共研匀,点眼。很有效。
目暗昏花。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铅丹(水飞过)各四两,共研细;另取蜂蜜半斤,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加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种药粉,继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滴水不散。倾入夹层纸中滤过,收存瓷缸中。随时取出点眼。
两眼烂边,迎风流泪。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四两,放在地上出毒三日,研细后点眼。点前用椒汤洗目。临卧点三、四次,次晨,温茶洗去。
又方:炉苦石(火煅)一斤,用黄连四两煎的水淬七次。研累炉甘石,加片脑少许,点眼。
又方:炉甘石、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共研细,加少量片脑加麝香,点眼。
又方:先用黄连一两煎水,加入童便半碗,再煎,又加入朴硝一两,再煎。另取炉甘石二两,火煅后放入先制的煎水中淬过。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复七次,研成细末。加蜜陀僧一两,共研后贮存,用时点眼。
耳流脓汁。用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共研细,吹耳内。
牙齿稀疏。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忌用牙刷。日久,牙渐密。
下疳阴疮。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共研为末,调麻油,敷患处。
阴汗湿痒。用炉甘石一分、蚌粉半分,共研为末,敷患处。
附方炉甘石为天然产的菱锌矿,其主要万分为碳酸锌ZnCO3。李时珍指出这是治目病的要药。他曾有一个眼药的配方:用炉甘石(须煅、淬)海螵蛸、硼砂各一两,共研为末,以点各种眼病,效果很好。
再加丹砂五钱,则性不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炉甘石-译文
这个名字也叫炉先生。
它的气味是甜的、温暖的,没有毒性。
主要治疗眼睛突然红肿。使用炉甘石(经过火煅和尿淬)、风火消,等量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加清水搅拌均匀后点眼。
治疗各种翳膜。使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量磨成粉末。每次取一小茶匙,溶解在开水中,等稍微冷却后用来洗眼。一天洗三次。
治疗各种眼病。使用半斤炉甘石,加上四两锉成小粒的黄连,放在瓦罐里,煮两次沸腾。去掉黄连,单独取炉甘石磨成粉末,加入二钱半的片脑。共同研磨均匀,储存在小瓦罐中。每次取少量点眼。多次使用必定有效。
另一个方子:煅烧一钱炉甘石,一钱盆硝,共同研磨成细末。用热水泡来洗眼。
治疗眼中的各种病症(视物如五轮八廓)。使用半斤炉甘石,煅烧后研细;另取四两黄连,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使用时,每次取这种炉甘石粉三分,加三分铅粉(经过二连水浸泡后再炒)、一分雄黄粉、半分片脑,共同研磨均匀,点眼。非常有效。
治疗眼睛昏花。使用经过火煅和童便淬七次的炉甘石四两,放在地上晾三天,研细后点眼。点眼前用椒汤洗眼。临睡前点三、四次,第二天早晨,用温茶洗去。
另一个方子:一斤炉甘石(经过火煅),用四两黄连煎的水淬七次。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许片脑,点眼。
另一个方子:炉甘石、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共同研磨成细末,加入少量片脑和麝香,点眼。
另一个方子:先用一两黄连煎水,加入半碗童便,再煎,再加入一两朴硝,再煎。另取二两炉甘石,火煅后放入先制的煎水中淬过。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复七次,研成细末。加入一两蜜陀僧,共同研磨后储存,使用时点眼。
治疗耳朵流脓汁。使用二钱炉甘石、矾石,半钱胭脂,少许麝香,共同研磨成细末,吹入耳内。
治疗牙齿稀疏。使用煅过的炉甘石、石膏,等量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擦牙,忌用牙刷。时间久了,牙齿会逐渐变得紧密。
治疗下疳阴疮。使用一两经过火煅和醋淬五次的炉甘石、三钱孩儿茶,共同研磨成粉末,调麻油,敷在患处。
治疗阴汗湿痒。使用一分炉甘石、半分蚌粉,共同研磨成粉末,敷在患处。
附方:炉甘石是天然产的菱锌矿,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锌ZnCO3。李时珍指出这是治疗眼病的重要药物。他曾有一个眼药的配方:使用经过火煅和淬的炉甘石、海螵蛸、硼砂各一两,共同研磨成粉末,用来治疗各种眼病,效果很好。再加入五钱丹砂,则不会粘。
另外,如果加入丹砂五钱,则药物不会粘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炉甘石-注解
炉甘石:炉甘石是一种天然的菱锌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锌(ZnCO3)。在中医中,炉甘石被用作眼科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它通常需要经过火煅和尿淬等加工过程,以增强其药效。
火煅:火煅是指将药材放入火中高温加热,使其干燥并改变药性。在中医中,火煅可以增强药材的药效,或改变其性质,使其更适合治疗某些疾病。
尿淬:尿淬是指将经过火煅的药材放入尿液中浸泡,以进一步改变其药性。在中医中,尿淬被认为可以增强药材的清热解毒作用。
风火消:风火消可能是指一种中药方剂或药材,用于治疗风火引起的疾病,如红肿等。
翳膜:翳膜是指眼睛中的一种障碍物,如白内障等,它会导致视力模糊。
青矾:青矾是一种含硫酸铁的矿物,中医中常用作收敛剂和解毒剂。
朴硝:朴硝是一种含硫酸钠的矿物,中医中常用作泻下剂和解毒剂。
黄连: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湿热等。
片脑:片脑可能是指冰片,一种具有清凉、镇痛、消炎作用的中药材。
铅粉:铅粉是由铅制成的粉末,中医中有时用于外用药物,但需谨慎使用,因为铅是一种有毒物质。
雄黄粉:雄黄粉是一种含有砷的矿物粉末,中医中用于解毒、杀虫等。
蜂蜜:蜂蜜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也具有润肺止咳、解毒等功效。
代赭石:代赭石是一种含铁的矿物,中医中用于治疗血瘀、呕吐等。
铅丹:铅丹是一种含有铅的红色颜料,中医中用于外用药物,如治疗皮肤病。
铜锅:铜锅是一种用于烹饪或制作药物的器具,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夹层纸:夹层纸是一种用于过滤的纸张,常用于中药的制备。
瓷缸:瓷缸是一种用于储存药物的容器,瓷质容器可以防止药物受潮或污染。
椒汤:椒汤是一种用辣椒制成的汤,中医中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寒湿等。
麻油:麻油是一种植物油,中医中用于外用药物,如治疗皮肤病。
蚌粉:蚌粉是蚌壳磨成的粉末,中医中用于外用药物,如治疗皮肤病。
蜜陀僧:蜜陀僧是一种含有铅的矿物,中医中用于外用药物,如治疗皮肤病。
丹砂:丹砂是一种含汞的红色矿物,中医中用于外用药物,如治疗皮肤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炉甘石-评注
释名亦名炉先生。气味甘、温、无毒。
此段开篇点明了炉甘石的别名、药性及安全性。‘释名’表明了药物的名称来源,‘炉先生’则是对炉甘石的尊称,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的敬重。‘气味甘、温、无毒’则是对其药性的描述,甘味表示其药性温和,温性表示其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无毒则表示其安全性高,适合长期使用。这一段文字简洁明了,为后续的药效描述奠定了基础。
主治眼睛突然红肿。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每次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的主治疾病及其用法。‘主治’明确指出炉甘石的主要治疗作用,‘眼睛突然红肿’则是对症状的具体描述。‘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说明了炉甘石的制备方法,火煅和尿淬是古代常用的炮制方法,可以增强药效。‘每次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则是对使用方法的详细说明,体现了古人对药物使用的严谨态度。
各种翳膜。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此段介绍了炉甘石在治疗各种翳膜(眼疾)方面的应用。‘各种翳膜’表明了炉甘石的治疗范围广泛,‘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说明了其制备方法,‘每次取一小茶匙,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则是对使用方法的详细描述,体现了古人对药物使用的精细。
一切目疾。用炉甘石半斤,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放在瓦罐里,煮两沸。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加片脑二钱半。共研匀,贮存在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许点眼。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在治疗一切目疾方面的应用。‘一切目疾’表明了炉甘石的治疗范围极广,‘用炉甘石半斤,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说明了其制备方法,‘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加片脑二钱半’则是对药效的强化,‘共研匀,贮存在小瓦罐中’则是对药物保存方法的描述,体现了古人对药物保存的重视。
目中诸症(视物如五轮八廓)。用炉甘石半斤,煅赤,研细;另取黄连四两,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用时,每次取这种炉甘石粉三分,加铅粉(二连水浸过后再炒)三分、雄黄粉一分、片脑半分,共研匀,点眼。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在治疗目中诸症(如视物模糊等)方面的应用。‘目中诸症’是对症状的概括,‘用炉甘石半斤,煅赤,研细’说明了其制备方法,‘另取黄连四两,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则是对药效的强化,‘用时,每次取这种炉甘石粉三分’则是对使用方法的详细描述。
目暗昏花。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铅丹(水飞过)各四两,共研细;另取蜂蜜半斤,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加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种药粉,继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滴水不散。倾入夹层纸中滤过,收存瓷缸中。随时取出点眼。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在治疗目暗昏花方面的应用。‘目暗昏花’是对症状的描述,‘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铅丹(水飞过)各四两,共研细’说明了其制备方法,‘另取蜂蜜半斤,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则是对药效的强化,‘随时取出点眼’则是对使用方法的描述。
两眼烂边,迎风流泪。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四两,放在地上出毒三日,研细后点眼。点前用椒汤洗目。临卧点三、四次,次晨,温茶洗去。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在治疗两眼烂边、迎风流泪方面的应用。‘两眼烂边,迎风流泪’是对症状的描述,‘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四两,放在地上出毒三日’说明了其制备方法,‘点前用椒汤洗目’则是对使用方法的描述。
耳流脓汁。用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共研细,吹耳内。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在治疗耳流脓汁方面的应用。‘耳流脓汁’是对症状的描述,‘用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共研细,吹耳内’则是对使用方法的描述。
牙齿稀疏。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忌用牙刷。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在治疗牙齿稀疏方面的应用。‘牙齿稀疏’是对症状的描述,‘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忌用牙刷’则是对使用方法的描述。
下疳阴疮。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共研为末,调麻油,敷患处。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在治疗下疳阴疮方面的应用。‘下疳阴疮’是对症状的描述,‘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共研为末,调麻油,敷患处’则是对使用方法的描述。
阴汗湿痒。用炉甘石一分、蚌粉半分,共研为末,敷患处。
此段描述了炉甘石在治疗阴汗湿痒方面的应用。‘阴汗湿痒’是对症状的描述,‘用炉甘石一分、蚌粉半分,共研为末,敷患处’则是对使用方法的描述。
附方炉甘石为天然产的菱锌矿,其主要万分为碳酸锌ZnCO3。李时珍指出这是治目病的要药。他曾有一个眼药的配方:用炉甘石(须煅、淬)海螵蛸、硼砂各一两,共研为末,以点各种眼病,效果很好。再加丹砂五钱,则性不粘。
此段介绍了炉甘石的化学成分,并引用了李时珍的记载,说明了炉甘石在治疗眼病方面的地位。‘附方’表明了此段是对前文的补充说明,‘李时珍指出这是治目病的要药’则是对炉甘石药效的高度评价,‘用炉甘石(须煅、淬)海螵蛸、硼砂各一两,共研为末,以点各种眼病,效果很好’则是对李时珍眼药配方的描述,‘再加丹砂五钱,则性不粘’则是对药效的进一步强化。这一段文字不仅丰富了炉甘石的知识,也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研究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