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卤咸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卤咸-原文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

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风热赤眼,虚肿涩痛。

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

点眼,一天点三、五次。

牙齿腐烂。

取上好碱土,热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

刮下,加麝香少许,研细,搽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卤咸-译文

这种物质也有别的名字,叫做卤盐、寒石、石碱。它是从碱地挖掘出来的,用来制作硝皮。

它的味道是苦的,性质是寒性的,没有毒性。

它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引起的红眼病,以及眼睛虚肿、涩痛的症状。使用方法是将一升卤碱、二十七个青梅、二十一枚古钱密封在一个新瓶中,用开水煮一顿饭的时间,然后取出静置三天。用来点眼,一天可以点三到五次。

如果牙齿腐烂了,可以用上好的碱土,用热水淋洗,去掉杂质只留下汁液,然后在瓦罐中熬干。刮下干燥的碱土,加入少许麝香,研成细末,然后涂抹在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卤咸-注解

卤盐:古代对碱的一种称呼,指的是从碱地中挖掘出的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寒石:古代对碱的另一种称呼,因碱性物质多来源于寒冷地区的岩石而得名。

石碱:古代对碱的又一称呼,指坚硬的碱性矿物。

碱地:指富含碱性物质的土地,是碱的天然产地。

硝皮:古代用碱来处理皮革的过程,可以使皮革更加柔软。

气味:指物质的气味特征。

苦:味道苦,形容物质的口感。

寒:性质寒凉,指药物或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无毒:指物质对人体没有毒性。

风热赤眼:中医术语,指由风热引起的眼睛红肿、疼痛等症状。

虚肿涩痛:中医术语,指因身体虚弱导致的肿胀、疼痛感。

卤碱:即碱,用于治疗眼疾的原料。

青梅:一种果实,含有一定的酸性物质,可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古钱:古代的钱币,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钱币作为药材使用。

新瓶:指新制的瓶子,用于存放药材。

开水煮:用开水煮制药材,是一种常见的制药方法。

一顿饭时间:指煮制的时间,相当于煮一顿饭的时间。

静放:指将煮好的药材放置一段时间,让其自然冷却。

点眼:中医术语,指将药物滴入眼睛,用于治疗眼疾。

牙齿腐烂:指牙齿因为疾病导致的腐烂。

碱土:富含碱性物质的土壤。

热水淋之:用热水冲洗,以提取其中的碱性物质。

去渣留汁:过滤掉固体杂质,只留下液体部分。

瓦罐熬干:用瓦罐将液体熬干,得到固体物质。

刮下:用工具将固体物质刮下来。

麝香:一种名贵的香料,具有强烈的香气,常用于中药中作为调味剂或增强药效。

研细:将固体物质研磨成细粉。

搽患处:将药物涂抹在患处,用于治疗疾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卤咸-评注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这一句是对卤碱的别名进行解释,表明了卤碱在古代的多种称呼。卤盐、寒石、石碱等名称,反映了古人对这种物质特性的认识,即其盐分含量高,性质寒凉,具有去火解毒的作用。

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此句描述了卤碱的采集方法和用途。碱地指的是富含碱土的地方,掘取卤碱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从自然界中提取这种物质的技术。硝皮则是古代的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卤碱的加入可能用于皮革的软化或防腐处理。

气味苦、寒、无毒。这句话是对卤碱性质的简要描述。苦味和寒性反映了其药性,而‘无毒’则表明了其安全性,为后续的药用提供了基础。

主治风热赤眼,虚肿涩痛。这里列举了卤碱的主治疾病,风热赤眼指的是风热引起的眼部炎症,虚肿涩痛则可能是指眼部或周围组织的肿胀和疼痛。这表明卤碱在眼科疾病中有一定的疗效。

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点眼,一天点三、五次。这一段详细介绍了卤碱的药用方法。使用卤碱与青梅、古钱等物质结合,可能体现了古人对药物配伍的理解,通过综合作用来增强疗效。煮制和静放的过程,可能是为了提取和浓缩有效成分。

牙齿腐烂。取上好碱土,热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刮下,加麝香少许,研细,搽患处。这一段则描述了卤碱在治疗牙齿腐烂中的应用。使用碱土淋汁,熬干后刮下,再加入麝香,研细后外用,反映了古人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实践和智慧。麝香的使用,可能是因为其具有通窍止痛的作用,增强了治疗效果。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石部-卤咸》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74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