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甜瓜-原文
释名甘瓜、果瓜。
气味瓜瓤:基、寒滑、有小毒。
瓜子仁:甘寒、无毒。
瓜蒂:苦、寒、有毒。
主治瓜瓤:止渴,除烦热,利小便。
瓜子仁:口臭。
用不着甜瓜子捣成末,加蜜调为丸子。每天早晨漱口含一丸。亦可贴齿。
腰腿疼痛。用甜瓜子三两,酒浸十日,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肠痈(小腹肿痛,小便似淋,大便困难,下脓)。用甜瓜子一合、当归(炒)一两、蛇蜕皮一条(揉碎),混合后每取四钱,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饭前研为还想,去油质,加水调服。
瓜蒂:饮食内伤,胸中填寒。
用瓜蒂二钱半(熬黄)、赤小豆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热汤七俣,煮烂,去渣服下。
吐后病除。此方名“瓜蒂散”。
太阳中 (身热、头痛、脉微)。用瓜蒂十四个,加水一升,煮成五合,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诸风诸明 。用瓜蒂炒黄,研为末,加酸齑水调服取吐。
如为风 ,再加蝎稍半钱;湿气肿满,加赤小豆末一钱;有虫,加狗油五、七点和雄黄一钱;病重者,再加芫花半,即可将虫吐出。
刀黄喘急,心上坚硬,口渴。用瓜蒂二合、赤小豆一合,共研为末,以温浆水五合送服一匙。
过一顿饭时间当呕吐,不吐再服药。
扁身如金。用瓜蒂四十九枚、丁香四十九枚,烧存性,共研为末。
每用二、三分,吹鼻取黄水,或擦牙流涎亦可。
热病发黄。用瓜蒂为末,取大豆大小一团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流出黄水好愈。
身面浮肿。用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共研为末,吹豆大一团入鼻中,不久有黄水流出。
隔日用药一次。
疟疾寒热。用瓜蒂二枚,加水半碗,浸一宿后一次服下,取吐即愈。
大便不通。用瓜蒂七枚。
研为末,棉裹塞肛门中即通。
风热牙痛哭。用瓜蒂七枚(炒过研细),加少许麝香,棉裹咬定,流涎,痛渐止。
瓜藤:治妇女经闭。
用瓜藤、使君子各半两、甘草六钱,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酒送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甜瓜-译文
瓜的名称有甘瓜和果瓜。
瓜瓤的气味:苦涩、寒冷、滑润,有小毒。瓜子仁:甜、寒,无毒。瓜蒂:苦、寒,有毒。
瓜瓤的主要功效:止渴,消除烦躁和热病,利小便。瓜子仁:治疗口臭。不需要将甜瓜子磨成末,加蜜调和成丸子。每天早晨漱口时含一丸,也可以贴在牙齿上。对于腰腿疼痛,用三两甜瓜子,用酒浸泡十天,磨成末。每次服用三钱,空腹服用,用酒送下。一天服用三次。
肠痈(小腹肿胀疼痛,小便像淋,大便困难,排出脓液)。用一合甜瓜子、一两炒当归、一条蛇蜕皮(揉碎),混合后每次取四钱,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饭前研成糊状,去油质,加水调和服用。
瓜蒂:治疗饮食内伤,胸中寒冷。用二钱半瓜蒂(熬黄)、二钱半赤小豆,共研成末。每次服用一钱,用一合香豉,七合热汤,煮烂后去渣服用。吐后病除。这个方子名叫‘瓜蒂散’。
太阳中(身体发热、头痛、脉象微弱)。用十四个瓜蒂,加水一升,煮成五合,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各种风病和眼病。用炒黄的瓜蒂研成末,加酸醋水调和服用,使之呕吐。如果是风病,再加半钱蝎稍;湿气肿胀,加一钱赤小豆末;有虫,加五、七个狗油点和一钱雄黄;病重者,再加半钱芫花,就可以将虫吐出。
刀黄喘急,心脏坚硬,口渴。用二合瓜蒂、一合赤小豆,共研成末,用温浆水五合送服一匙。过一顿饭时间应当呕吐,如果不吐再服药。
扁身如金。用四十九枚瓜蒂、四十九枚丁香,烧成灰,共研成末。每次用二、三分,吹鼻取黄水,或者擦牙流涎也可以。
热病发黄。用瓜蒂研成末,取大豆大小一团吹入鼻中,轻则半天,重则一天,流出黄水就好。
身面浮肿。用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共研成末,吹豆大一团入鼻中,不久就有黄水流出。隔天用药一次。
疟疾寒热。用两个瓜蒂,加水半碗,浸泡一晚上后一次服下,吐后病愈。
大便不通。用七个瓜蒂。研成末,用棉花包裹塞入肛门中即可通便。
风热牙痛。用七个瓜蒂(炒过研细),加少许麝香,用棉花包裹咬定,流涎,疼痛逐渐停止。
瓜藤:治疗妇女经闭。用瓜藤、使君子各半两、甘草六钱,共研成末。每次服用二钱,用酒送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甜瓜-注解
甘瓜:甘瓜指的是甜瓜,一种甜味的水果,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果瓜:果瓜泛指各种水果,这里特指甜瓜。
瓜瓤:瓜瓤是甜瓜的果肉部分,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糖分。
基:基在这里可能是指瓜瓤的质地,可能是指其柔软或松散的特点。
寒滑:寒滑指的是瓜瓤的口感,既凉爽又光滑。
小毒:小毒意味着瓜瓤可能含有微量的有毒成分,但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瓜子仁:瓜子仁是甜瓜籽的部分,通常可以食用,含有油脂和蛋白质。
瓜蒂:瓜蒂是甜瓜的蒂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止渴:止渴是指能够缓解口渴的感觉。
除烦热:除烦热是指能够消除身体内的烦闷和热度,即清热作用。
利小便:利小便是指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增加尿量。
口臭:口臭是指口腔中散发的异味。
蜜:蜜是指蜂蜜,一种甜味的食品,常用于调味和药用。
丸:丸是指药丸,将药物制成圆形的小球状,便于服用。
香豉:香豉是一种香料,可能是豆类经过发酵制成的。
太阳中:太阳中可能是指太阳穴附近,或者是指太阳病,即因太阳经病变引起的疾病。
诸风诸明:诸风诸明可能是指各种风邪引起的疾病,包括风湿病、头痛等。
赤小豆:赤小豆是一种豆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蛇蜕皮:蛇蜕皮是指蛇脱下的皮,古代医学中有时用来入药。
芫花:芫花是一种植物,其花和种子在中医中用作药用。
刀黄:刀黄可能是指刀伤感染引起的黄色分泌物。
喘急:喘急是指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扁身如金:扁身如金是一种形容,可能是指身体恢复得很好,如同黄金般健康和光滑。
疟疾: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表现为周期性的寒热发作。
风热牙痛:风热牙痛是指由风热引起的牙齿疼痛。
瓜藤:瓜藤是指甜瓜的藤蔓,有时在中医中用作药用。
使君子:使君子是一种植物,其果实和根在中医中用作药用。
甘草:甘草是一种植物,其根和根茎在中医中用作药用,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甜瓜-评注
释名甘瓜、果瓜。气味瓜瓤:基、寒滑、有小毒。瓜子仁:甘寒、无毒。瓜蒂:苦、寒、有毒。
这段古文首先对瓜的名称和不同部分的性质进行了说明。‘甘瓜’和‘果瓜’是对瓜的俗称,体现了古人对瓜的日常称呼。‘基’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瓜瓤的基本性质,‘寒滑’描述了瓜瓤的口感和性质,‘有小毒’则是对其食用安全性的提醒。瓜子仁和瓜蒂的性质分别说明了它们的药用价值,瓜子仁的‘甘寒’和‘无毒’表明其性凉且安全,适合食用;而瓜蒂的‘苦、寒、有毒’则表明其药用时需谨慎,不可过量。
主治瓜瓤:止渴,除烦热,利小便。瓜子仁:口臭。用不着甜瓜子捣成末,加蜜调为丸子。每天早晨漱口含一丸。亦可贴齿。
这里详细介绍了瓜瓤和瓜子仁的药用功效。瓜瓤具有止渴、除烦热、利小便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口渴、烦躁和尿路不畅等症状。瓜子仁则用于治疗口臭,其用法是将甜瓜子捣成末,加蜜制成丸子,每日早晨含服,也可以贴在牙齿上。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人对日常保健的重视。
腰腿疼痛。用甜瓜子三两,酒浸十日,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此段描述了用甜瓜子治疗腰腿疼痛的方法。通过酒浸泡甜瓜子,使其药效更佳,然后研磨成末,每日三次,空腹服用,酒送下。这种方法体现了古人对药食同源的运用,以及通过酒来增强药效的智慧。
肠痈(小腹肿痛,小便似淋,大便困难,下脓)。用甜瓜子一合、当归(炒)一两、蛇蜕皮一条(揉碎),混合后每取四钱,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饭前研为还想,去油质,加水调服。
此段介绍了治疗肠痈的方法,肠痈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症状包括小腹肿痛、小便不利、大便困难等。治疗方法是将甜瓜子、当归和蛇蜕皮混合煎煮,饭前服用,去油质后加水调服。这体现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细致和针对性。
瓜蒂:饮食内伤,胸中填寒。用瓜蒂二钱半(熬黄)、赤小豆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热汤七俣,煮烂,去渣服下。吐后病除。此方名‘瓜蒂散’。
瓜蒂在古医书中被用来治疗饮食内伤和胸中寒气。这里的‘瓜蒂散’是一种方剂,通过熬黄瓜蒂和赤小豆,研末后服用,可以促进吐出,从而排除体内的寒气和食物积滞。这种方法体现了古人对食疗和药疗结合的运用。
太阳中 (身热、头痛、脉微)。用瓜蒂十四个,加水一升,煮成五合,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此段描述了瓜蒂在治疗太阳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感冒)中的应用。通过煮瓜蒂,使其药效融入水中,一次性服用,达到吐出病邪的效果。这反映了古人对疾病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诸风诸明 。用瓜蒂炒黄,研为末,加酸齑水调服取吐。如为风 ,再加蝎稍半钱;湿气肿满,加赤小豆末一钱;有虫,加狗油五、七点和雄黄一钱;病重者,再加芫花半,即可将虫吐出。
这段文字介绍了瓜蒂在治疗多种疾病中的应用,包括风病、湿气肿满、虫积等。治疗方法多样,根据不同的病症添加不同的药材,体现了古人对药物配伍的丰富经验和灵活性。
刀黄喘急,心上坚硬,口渴。用瓜蒂二合、赤小豆一合,共研为末,以温浆水五合送服一匙。过一顿饭时间当呕吐,不吐再服药。
这里描述了瓜蒂和赤小豆治疗刀黄喘急、心口坚硬和口渴的方法。通过将瓜蒂和赤小豆研磨成末,用温浆水送服,以达到呕吐的效果,体现了古人对急症治疗的迅速和直接。
扁身如金。用瓜蒂四十九枚、丁香四十九枚,烧存性,共研为末。每用二、三分,吹鼻取黄水,或擦牙流涎亦可。
此段文字描述了用瓜蒂和丁香治疗扁身如金(一种症状)的方法。通过烧存性后研磨成末,吹鼻或擦牙,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这反映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创新和多样性。
热病发黄。用瓜蒂为末,取大豆大小一团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流出黄水好愈。
这里描述了瓜蒂在治疗热病发黄(如黄疸)中的应用。通过将瓜蒂研末,吹入鼻中,促使黄水流出,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体现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身面浮肿。用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共研为末,吹豆大一团入鼻中,不久有黄水流出。隔日用药一次。
此段文字描述了瓜蒂、丁香和赤小豆治疗身面浮肿的方法。通过吹入鼻中,促使黄水流出,达到消肿的效果。这种方法体现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内外结合和整体观念。
疟疾寒热。用瓜蒂二枚,加水半碗,浸一宿后一次服下,取吐即愈。
这里描述了瓜蒂在治疗疟疾寒热中的应用。通过浸泡瓜蒂,然后服用,达到吐出病邪的效果,体现了古人对疟疾治疗的独特方法。
大便不通。用瓜蒂七枚。研为末,棉裹塞肛门中即通。
此段描述了瓜蒂在治疗大便不通中的应用。通过将瓜蒂研末,塞入肛门,达到通便的效果。这反映了古人对治疗便秘的独特理解和治疗方法。
风热牙痛哭。用瓜蒂七枚(炒过研细),加少许麝香,棉裹咬定,流涎,痛渐止。
这里描述了瓜蒂和麝香治疗风热牙痛的方法。通过炒过研细的瓜蒂加入麝香,然后咬定,达到止痛的效果。这体现了古人对治疗牙痛的独特经验和技巧。
瓜藤:治妇女经闭。用瓜藤、使君子各半两、甘草六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最后一段文字描述了瓜藤在治疗妇女经闭中的应用。通过将瓜藤、使君子和甘草研磨成末,酒送服,达到治疗的效果。这反映了古人对女性疾病治疗的关注和细致入微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