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柚-原文
释名条、壶柑、自橙、朱栾。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消食,解酒毒,去肠胃中恶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柚-译文
这种植物的名称有释名条、壶柑、自橙、朱栾。
它的味道是酸的,性质是寒性的,没有毒性。
它的主要功效是帮助消化,解除酒毒,去除肠胃中的不良气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柚-注解
释名条:释名条,指古代对植物、药材等名称的来源、含义进行解释的文献或条目。
壶柑:壶柑,古代对一种柑橘类水果的称呼,可能是因其形状或生长环境而得名。
自橙:自橙,指野生或非人工栽培的橙子,强调其自然生长的特性。
朱栾:朱栾,指一种红色的果树,可能是石榴或类似的水果,因其果实颜色而得名。
气味:气味,指物质的香气或味道,这里指壶柑、自橙、朱栾的香气和味道。
酸:酸,指味道中带有酸味的特性,这里指壶柑、自橙、朱栾的味道偏酸。
寒:寒,中医术语,指性质偏凉,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
无毒:无毒,指物质对人体无害,可以安全使用。
主治:主治,中医术语,指药物的主要治疗作用。
消食:消食,指药物能帮助消化,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解酒毒:解酒毒,指药物能缓解酒精中毒的症状。
去肠胃中恶气:去肠胃中恶气,指药物能消除肠胃中的不良气体,改善肠胃功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柚-评注
释名条:这里的‘释名’指的是对植物名称的解释。‘条’在此处可能是指植物的一个分类或种类。壶柑、自橙、朱栾这三种植物名称的出现,体现了古人对植物命名的细致与独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尊重。壶柑可能因其果实形状似壶而得名,自橙可能是因为其自然生长而非人工栽培,朱栾则可能因其果实颜色鲜红如朱砂而得名。
气味酸、寒、无毒:这一部分是对这三种植物气味的描述。‘酸’表明其味感,‘寒’则描述其性质,可能是指其性凉,适合用于清热解毒。‘无毒’则是对其安全性的肯定,说明这些植物可以安全食用,不致于对人体造成伤害。
主治消食,解酒毒,去肠胃中恶气:这一部分说明了这三种植物的医疗用途。‘消食’意味着它们有助于消化,对于消化不良或食积有缓解作用。‘解酒毒’则表明它们可以中和酒精的毒性,对于酒后不适有治疗作用。‘去肠胃中恶气’说明它们可以清除肠胃中的不良气体,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对于肠胃不适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从整体来看,这段古文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植物药用的认识和运用。通过对植物名称、气味、性质和功效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植物药理的深刻理解,以及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寒热虚实等概念的应用。这种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利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这段古文也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