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骐竭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骐竭-原文

释名血竭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服,忌生冷。

慢惊风。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匀,煎熔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则用人参汤)。

鼻血不止。用骐竭、蒲黄,等分为末,吹入鼻内。

血痔竭研不敷涂。

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用骐竭一两,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上。

疮口不收。用骐末二、三分,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共研为末唾液调匀涂患处。

臁疮不愈。用骐竭敷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骐竭-译文

释名血竭:血竭的名称来源于其性质,味道甘甜、咸味适中、性质平和、没有毒性。

主治白虎风(两膝热肿):治疗因白虎风引起的膝盖热肿。使用骐竭和硫磺末各一两,每次服用一钱,用温酒送服。治疗新旧脚气。使用骐竭和乳香,等量混合,取一个木瓜,挖一个洞,放入药末,再用面包将瓜封好,然后在砂锅中煮烂,连同面包一起捣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温酒送服,忌食生冷食物。

慢惊风:治疗慢惊风。使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一起捣匀,煎熔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煎汤化服(夏天则用人参汤)。

鼻血不止:治疗鼻血不止。使用骐竭和蒲黄,等量研成末,吹入鼻内。

血痔竭研不敷涂:血痔(痔疮)的治疗方法与上同。

刀伤出血,治方同上:刀伤出血的治疗方法与上述治疗方法相同。

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产后血晕(产妇昏迷不省人事或说胡话)。使用骐竭一两,研成末。每次服用二钱,用温酒送服。

疮口不收:治疗疮口不愈合。使用骐竭末二、三分,少许麝香,半钱烧成灰的大枣,一起研成末,用唾液调和均匀后涂在患处。

臁疮不愈:治疗臁疮(小腿慢性溃疡)不愈合。使用骐竭敷涂在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骐竭-注解

血竭:血竭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来源于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树脂,因其色红如血,故名血竭。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等。

甘:味道甜,中医认为甘味能补、能缓,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咸:味道咸,中医认为咸味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

平:性质平和,既不寒也不热,适用于各种体质的人群。

无毒:指药物对人体没有毒性,安全性高。

白虎风:中医病名,指关节疼痛,类似风湿病的症状。

骐竭:即血竭,此处可能为血竭的别称。

硫磺末:硫磺是一种矿物,具有温中散寒、解毒杀虫的作用。

乳香:乳香是一种树脂,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木瓜:木瓜是一种水果,具有消食、健脾、舒筋活络的作用。

梧子:梧子即梧桐子,一种植物的种子,常用于比喻小。

薄荷:薄荷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蒲黄:蒲黄是一种植物的花粉,具有止血、化瘀的作用。

血痔竭:可能是指血竭,用于治疗痔疮出血。

麝香: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来源于麝鹿的分泌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的功效。

大枣(烧灰):大枣烧灰后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臁疮:中医病名,指小腿部位的溃疡。

敷涂:将药物涂抹在患处,用于治疗疾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骐竭-评注

释名血竭,首先点明了本文的主题,血竭是一种中药材,其名称的释意揭示了其药性及功效。‘气味甘、咸、平、无毒’是对血竭药性的简要描述,甘味入脾,咸味入肾,平性则表示其药性温和,无毒则说明其安全性高,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主治白虎风(两膝热肿)’一句,说明了血竭的主要治疗作用。白虎风,中医病名,指关节疼痛、红肿、热痛,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血竭的运用,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即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

‘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此句描述了血竭的具体用法。骐竭与硫磺末的配伍,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不同的配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

‘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服,忌生冷’此段详细描述了治疗脚气的方剂制作过程和服用方法,体现了中医方剂的独特性和实用性。

‘慢惊风。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匀,煎熔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则用人参汤)’此段介绍了治疗慢惊风的方剂,其中薄荷与人参的配伍,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

‘鼻血不止。用骐竭、蒲黄,等分为末,吹入鼻内’此句描述了治疗鼻血的方剂,蒲黄与血竭的配伍,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针对性。

‘血痔竭研不敷涂。刀伤出血,治方同上’此段说明了血痔竭和刀伤出血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简便性。

‘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用骐竭一两,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上’此句描述了治疗产后血晕的方剂,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针对性。

‘疮口不收。用骐末二、三分,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共研为末唾液调匀涂患处’此段介绍了治疗疮口不收的方剂,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多样性。

‘臁疮不愈。用骐竭敷涂’此句描述了治疗臁疮的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简便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骐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56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