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薰陆香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薰陆香-原文

释名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

气味微湿、无毒。

主治口目斜。用乳香烧烟熏病处,以顺其血脉。

急慢惊风。用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小儿双目内钓、腹痛。用乳香、没药、木香等分,水煎服。

心气痛。用乳香三两、茶叶四两,共研为末,加冬季鹿血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醋化下。

呃逆不止。用乳香同硫磺烧烟频嗅。

梦遗。用乳香一块,拇指大,卧时细嚼,含至三更时咽下。三、五次即见效。

血淋。取夹石的乳香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难产催生。用乳香五钱,研为末,加母猪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酒冲服五丸。

又方:用乳香、朱砂,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酒送服一钱。

风虫牙痛。用乳香细嚼咽汁。

又方:用乳香、川椒各一钱,共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病齿孔中。

又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

又方:用乳香、枯矾等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

漏疮脓血。用白乳香二钱,牡蛎粉一钱,共研为末,加米糕为丸子,塞孔中。

阴茎肿痛。用乳香、葱白等分,捣烂敷涂。

丹毒。用乳香研末,羊脂调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薰陆香-译文

这种香被称为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

气味微湿,没有毒性。

主要治疗口眼歪斜。使用乳香燃烧产生的烟熏病处,以便疏通血脉。

治疗急性和慢性的惊风。取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共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钱,用乳香汤送服。

治疗小儿双眼内斜和腹痛。取乳香、没药、木香等量,水煎服。

治疗心气痛。取乳香三两、茶叶四两,共同研磨成粉末,加入冬季的鹿血制成丸子,大小如弹子。每次服用一丸,用温醋化开后服用。

治疗呃逆不止。使用乳香和硫磺一起燃烧产生的烟频繁嗅吸。

治疗梦遗。取一块拇指大小的乳香,睡觉时细嚼,含到半夜时咽下。三到五次就能见效。

治疗血淋。取夹石的乳香研磨成粉末,用米汤送服一钱。

治疗难产催生。取乳香五钱,研磨成粉末,加入母猪血制成丸子,大小如梧子。用酒冲服五丸。

又有一个方子:取乳香、朱砂等量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许麝香,用酒送服一钱。

治疗风虫牙痛。取乳香细嚼后咽下汁液。

又有一个方子:取乳香、川椒各一钱,共同研磨成细末,用蜡和成丸子,塞入病牙的孔中。

又有一个方子:取乳香、巴豆等量研磨成细末,用蜡和成丸子,塞入孔中。

又有一个方子:取乳香、枯矾等量研磨成细末,用蜡和成丸子,塞入孔中。

治疗漏疮流脓出血。取白乳香二钱,牡蛎粉一钱,共同研磨成粉末,加入米糕制成丸子,塞入孔中。

治疗阴茎肿痛。取乳香、葱白等量,捣烂后敷涂。

治疗丹毒。取乳香研磨成粉末,用羊脂调和后涂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薰陆香-注解

马尾香:马尾香,又称天泽香,是一种香料的名称,通常指的是一种产于印度的香料,学名为Agarwood,中文常称为沉香。在古代,沉香被视为珍贵药材,具有安神、止痛、解毒等功效。

天泽香:与马尾香同,指沉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和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摩勒香:摩勒香,可能指的是一种名为Mogra的植物,学名为Murraya koenigii,中文称为辣木,其果实和叶子在中医中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多伽罗香:多伽罗香,指的可能是某种香料的名称,但具体信息不详,可能是一种古代的香料。

口目斜:口目斜,指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搐,可能是面瘫的症状。

乳香:乳香,是一种从乳香树中提取的树脂,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常用于治疗疼痛、创伤、炎症等。

甘遂:甘遂,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泻下作用,常用于治疗便秘。

没药:没药,也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树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木香:木香,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

茶叶: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具有提神、抗氧化等多种健康益处。

鹿血:鹿血,指鹿的血液,在中医中认为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

硫磺:硫磺,是一种黄色的非金属矿物,具有消毒、杀虫等作用。

血淋:血淋,是中医术语,指小便中带血的症状。

母猪血:母猪血,指母猪的血液,在中医中有时用作药材。

朱砂:朱砂,是一种红色的矿物,常用于中药和化妆品中。

麝香: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和药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等功效。

川椒:川椒,即花椒,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具有药用价值。

巴豆:巴豆,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泻下作用,但毒性较大。

枯矾:枯矾,是一种中药,具有收敛、解毒等作用。

漏疮脓血:漏疮脓血,指漏疮(一种皮肤疾病)伴有脓血。

阴茎肿痛:阴茎肿痛,指阴茎部位出现的肿胀和疼痛。

丹毒:丹毒,是一种皮肤感染疾病,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薰陆香-评注

释名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此句开篇即点明了乳香的不同名称,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的命名方式,注重其形态、气味及产地等特征,体现了中医对药物的认识注重整体性。

气味微湿、无毒。此句描述了乳香的气味和毒性,‘微湿’体现了乳香药性的温和,‘无毒’则表明其安全性,为后续的药用提供了基础。

主治口目斜。用乳香烧烟熏病处,以顺其血脉。急慢惊风。用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此段介绍了乳香的主治功效,包括治疗口眼歪斜、急慢惊风等疾病,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内外结合、辨证施治的原则。

小儿双目内钓、腹痛。用乳香、没药、木香等分,水煎服。此句说明了乳香在小儿疾病中的应用,与没药、木香等药物合用,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药性互补、协同作用的特点。

心气痛。用乳香三两、茶叶四两,共研为末,加冬季鹿血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醋化下。此段描述了乳香治疗心气痛的方法,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呃逆不止。用乳香同硫磺烧烟频嗅。梦遗。用乳香一块,拇指大,卧时细嚼,含至三更时咽下。三、五次即见效。此两段分别介绍了乳香治疗呃逆和梦遗的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内外兼修、顺应自然的原则。

血淋。取夹石的乳香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难产催生。用乳香五钱,研为末,加母猪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酒冲服五丸。又方:用乳香、朱砂,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酒送服一钱。这些段落展示了乳香在治疗血淋、难产等疾病中的应用,反映了中医治疗注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特点。

风虫牙痛。用乳香细嚼咽汁。又方:用乳香、川椒各一钱,共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病齿孔中。又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又方:用乳香、枯矾等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这些段落介绍了乳香治疗风虫牙痛的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内外结合、局部用药的特点。

漏疮脓血。用白乳香二钱,牡蛎粉一钱,共研为末,加米糕为丸子,塞孔中。阴茎肿痛。用乳香、葱白等分,捣烂敷涂。丹毒。用乳香研末,羊脂调涂。这些段落展示了乳香在治疗漏疮、阴茎肿痛、丹毒等疾病中的应用,反映了中医治疗注重内外兼修、辨证施治的原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薰陆香》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5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