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芜荑-原文
释名荑.无姑. 木名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
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
每服二匙,米汤送下杀体内寄生虫。
用生芜荑、生槟榔各四两,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
久泄,气多粪少。
用鞠荑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婴孩惊风后失声。
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研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
如黍米大。
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
虫牙作痛。
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
腹中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
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
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芜荑-译文
荑的名称解释。荑是一种树木的名字。
它的气味是辛辣、平和、无毒。
主治脾胃有寄生虫,吃了东西就会疼痛。脸色发黄,没有光泽。使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两勺,用米汤送下,可以杀死体内的寄生虫。
使用生芜荑和生槟榔各四两,磨成粉末,加上蒸饼做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开水送下。久泻,气多而粪便少。
使用鞠荑五两,捣成泥,加饭做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天空腹在饭前服用三十丸,长期服用能安神保健。
婴儿在惊风后失声。使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混合磨成泥,加猪胆汁调成糊状做成丸子。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十丸,用木通汤送下。
虫牙疼痛。将芜荑仁放入蛀牙孔中,非常有效。
腹中的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摆尾,像虫一样行动,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的像鳖,小的或像钱)。使用芜荑炒过后煎汤服用,同时服用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才能治愈。
如果服用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芜荑-注解
荑:荑,指草木初生的嫩芽或嫩枝,此处指芜荑的嫩芽或嫩枝。
无姑:无姑,指芜荑的别名,芜荑是荑的通称,无姑可能是芜荑的另一种称呼。
木名:木名,指树木的名称,此处指芜荑树。
辛:辛,指味道辛辣,中医认为辛味有发散、行气的作用。
平:平,指性质平和,不偏寒不偏热。
无毒:无毒,指药物对人体没有毒性。
脾胃有虫:脾胃有虫,指脾胃内有寄生虫。
芜荑仁:芜荑仁,指芜荑树的种子,具有药用价值。
芜荑:芜荑,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杀虫、消积、止泻等功效。
槟榔:槟榔,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驱虫、消积、下气等功效。
蒸饼:蒸饼,指用面粉蒸制的饼,常用于制作中药丸。
鞠荑:鞠荑,可能是芜荑的另一种称呼,具体指代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
麦蘖:麦蘖,指麦芽,是中药材,具有消食、和中、回乳等功效。
黄连:黄连,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等功效。
猪胆汁:猪胆汁,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燥等功效。
木通汤:木通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尿、通乳等功效。
蛀齿孔:蛀齿孔,指蛀牙中的洞。
鳖瘕:鳖瘕,指腹中的一种疾病,表现为腹部肿块,类似于鳖的形状。
雷丸:雷丸,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驱虫、消积等功效。
锡灰:锡灰,指用锡制成的粉末,可能用于某些传统疗法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芜荑-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本草纲目》,为明代李时珍所著,内容涉及芜荑的释名、气味、主治以及多种应用。以下逐行赏析:
释名荑.无姑. 木名:首先,‘荑’与‘无姑’均为芜荑的别称,‘木名’表明芜荑是一种植物。在古代,草药的命名往往结合其形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等多方面因素,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认识。
气味辛、平、无毒:‘气味’描述了芜荑的药性,辛表示其味道辛辣,平表示其性质平和,无毒则说明其安全性高,适合药用。
主治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主治’部分指出芜荑的主要功效,即治疗脾胃中的寄生虫,缓解因寄生虫引起的疼痛和面色萎黄等症状。
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送下杀体内寄生虫:此句详细说明了芜荑仁的用法,通过炒制后研磨成末,以米汤送服,用以杀灭体内的寄生虫。
用生芜荑、生槟榔各四两,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此法展示了芜荑与其他草药(如槟榔)的搭配使用,以及丸剂的形式,便于服用和携带。
久泄,气多粪少。用鞠荑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这里描述了芜荑对于久泄、气多粪少等症的治疗方法,强调长期服用芜荑能够安神保健。
婴孩惊风后失声。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研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针对婴儿惊风后失声的症状,使用了芜荑与其他药材的复方,通过炒制、研磨、加猪胆汁等步骤,制成丸子,以木通汤送服。
虫牙作痛。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此句描述了芜荑仁对于虫牙的治疗方法,通过直接放置于蛀齿孔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腹中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此段详细描述了腹中鳖瘕的症状,包括其成因、形态和危害。
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针对腹中鳖瘕的治疗方法,建议使用芜荑煎汤服用,并结合暖胃、益血、理中等药物,以综合治疗。
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此句提醒人们,对于某些病症,不能盲目使用雷丸、锡灰等药物,否则可能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