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鹿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鹿-原文

释名斑龙。

气味鹿茸:甘、温、无毒。角:咸、温、无毒。白胶(鹿用胶):甘、平、无毒。

主治白胶:盗汗遗精。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盐汤送下。

虚损尿血。用白胶三两,炙过,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四合,分次服下。

小便不禁,上热下寒。用鹿角霜,研为细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汤火灼疮。用白胶加水浓煎,待冷后取涂患处。

角:骨虚劳极(面肿垢黑,疹痛不能久立,血所衰败,发落齿枯,喜唾)。用鹿角二两、牛膝(酒浸、焙)一两半,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了,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肾虚腰痛。用鹿角屑三两,炒黄,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妊娠腰痛。用鹿角尖五寸长,烧赤,浸一升酒中,再烧再浸数次后,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

妊娠下血。用鹿角屑、当归各半两,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一次服下。二服可愈。

胎死腹中。用鹿角屑三匙,煮葱豉汤和服,立出。

胞衣不下。用鹿角屑三分为末,姜汤调下。

筋骨疼痛。用鹿角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跌打损伤,血瘀骨痛。用鹿角研,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蠼螋尿疮。用鹿角烧为末,苦酒调服。

五色丹毒。用鹿角烧为末,调猪油敷涂。

发背初起。用鹿角烧灰,调醋涂搽。

疖背肿毒。用鹿角尖磨浓汁敷涂。

鹿茸:身体虚弱,头昏眼黑。用鹿茸(酥炙或酒炙)、鹿角胶(炒成珠)、鹿角霜、阳起石(煅红,酒淬)、肉苁蓉(酒浸)、酸枣仁,柏子仁、黄芪(蜜炙)各一两,当归、黑附子(炮)、地黄(九蒸九焙)各八钱,辰砂半钱,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主服,温酒送下。

此方名“斑龙丸”。

阳萎,小便频数。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加山药末一两,装布袋内,放入酒坛七天,然后开始饮服,每服一杯。一天服三次。

同时将酒中的鹿茸焙干,作丸服。

此方名“鹿茸酒”。

阴虚腰痛,不能反侧。用鹿茸(炙)、菟丝子各一两,茴香半两,共研为末,以羊肾两对,酒泡后煮烂,捣如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腰膝疼痛。用鹿茸涂酥,炙紫,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

妇女白带。用鹿茸(酒蒸,焙干)二两,金毛狗脊、白蔹各一两,共研为末,以艾煎醋调糯米糊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鹿-译文

释名斑龙:解释其名为斑龙。

气味鹿茸:鹿茸的气味是甜的、温热的、无毒的。鹿角:鹿角的气味是咸的、温热的、无毒的。白胶(鹿用胶):白胶的气味是甜的、平和的、无毒的。

主治白胶:白胶主要用于治疗盗汗和遗精。使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同研成粉末,加入酒和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盐汤送下。

虚损尿血:治疗虚损和尿血。使用白胶三两,经过炙烤,加水二程式,煮至一升四合,分次服用。

小便不禁,上热下寒:治疗小便失禁,上热下寒。使用鹿角霜,研成细末,加入酒和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空腹服用,用温酒送下。

汤火灼疮:治疗烫伤。使用白胶加水浓煎,冷却后涂抹在患处。

角:骨虚劳极(面肿垢黑,疹痛不能久立,血所衰败,发落齿枯,喜唾):鹿角用于治疗骨虚劳极(面部肿胀变黑,疹痛不能久站,血气衰败,头发脱落,牙齿干枯,喜欢唾液)。

肾虚腰痛:治疗肾虚引起的腰痛。使用鹿角屑三两,炒黄,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勺,空腹服用,用温酒送下。一天服用三次。

妊娠腰痛:治疗妊娠期间的腰痛。使用五寸长的鹿角尖,烧红后浸泡在一升酒中,反复烧灼和浸泡几次后,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勺,空腹服用,用酒送下。

妊娠下血:治疗妊娠期间的出血。使用鹿角屑和当归各半两,加水三碗,煎至一碗半,一次服用。

胎死腹中:治疗胎死腹中。使用鹿角屑三勺,煮葱豉汤和服,胎死物立即排出。

胞衣不下:治疗产后胞衣不下。使用鹿角屑三勺,研成粉末,用姜汤调服。

筋骨疼痛:治疗筋骨疼痛。使用烧存性的鹿角,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酒送下。一天服用两次。

跌打损伤,血瘀骨痛:治疗跌打损伤,血瘀骨痛。使用鹿角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勺,用酒送下。一天服用三次。

蠼螋尿疮:治疗蠼螋尿疮。使用鹿角烧成粉末,用苦酒调服。

五色丹毒:治疗五色丹毒。使用鹿角烧成粉末,调猪油敷涂。

发背初起:治疗发背初起。使用鹿角烧成灰,调醋涂搽。

疖背肿毒:治疗疖背肿毒。使用鹿角尖磨成浓汁敷涂。

鹿茸:身体虚弱,头昏眼黑:鹿茸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眼花。

此方名“斑龙丸”:这个方子名叫“斑龙丸”。

阳萎,小便频数:治疗阳萎和小便频繁。使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加入山药末一两,装入布袋内,放入酒坛七天,然后开始饮用,每次一杯。一天服用三次。

阴虚腰痛,不能反侧:治疗阴虚腰痛,不能翻身。使用鹿茸(炙)、菟丝子各一两,茴香半两,共同研成粉末,用羊肾两对,酒泡后煮烂,捣成泥,和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温酒送下。一天服用三次。

腰膝疼痛:治疗腰膝疼痛。使用鹿茸涂酥,炙紫,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酒送下。

妇女白带:治疗妇女白带。使用鹿茸(酒蒸,焙干)二两,金毛狗脊、白蔹各一两,共同研成粉末,用艾煎醋调糯米糊和末做成丸子,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温酒送下。一天服用两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鹿-注解

斑龙:斑龙是古代对鹿茸的别称,因鹿茸在鹿角上呈现的斑纹而得名。

气味:指药物的气味,包括味道和气味,是中医对药物性质的一种描述。

鹿茸:鹿茸是雄性鹿的未骨化的幼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其能补肾壮阳,强筋骨。

角:指鹿角,即鹿的成年角,中医认为其有温补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白胶:白胶是指鹿角或鹿皮熬制而成的胶状物质,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主治:指药物的主要治疗作用。

盗汗遗精:盗汗指夜间睡眠中出汗,遗精指精液不自主地排出。

生龙骨:生龙骨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牡蛎:牡蛎是一种贝类,其壳可入药,具有收敛、固涩、制酸的作用。

酒:酒在中医中常用作药引,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

糊:糊是指用面粉或米粉制成的糊状物,常用于制作药丸。

梧子:梧子是一种果实,其大小类似于梧桐子的种子,常用于比喻药丸的大小。

盐汤:盐汤是指用盐溶解于水中制成的汤剂。

虚损尿血:虚损尿血是指由于身体虚弱导致的尿血症状。

小便不禁:小便不禁是指无法控制小便,经常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上热下寒:上热下寒是指身体上部感觉热,下部感觉冷的症状。

骨虚劳极:骨虚劳极是指因骨虚导致的极度疲劳和身体虚弱。

发落齿枯:发落齿枯是指头发脱落和牙齿干枯的现象,常用来形容极度虚弱。

喜唾:喜唾是指频繁地唾液分泌。

炼蜜:炼蜜是指经过炼制的蜜糖,具有滋补作用。

炙:炙是指用火烤制或用其他方法加热药材,以去除其腥味或增加其药效。

程式:程式在这里指一种古代的容量单位,一程式相当于一斗的四分之一。

胎死腹中:胎死腹中是指胎儿在母体内死亡。

胞衣不下:胞衣不下是指分娩后胎盘未能正常排出。

蠼螋尿疮:蠼螋尿疮是指由蠼螋(一种昆虫)的尿液引起的疮疖。

五色丹毒:五色丹毒是指皮肤上出现多种颜色的丹毒症状。

发背初起:发背初起是指背部初发炎症。

疖背肿毒:疖背肿毒是指背部疖子肿胀并伴有毒症状。

羊肾:羊肾是指羊的肾脏,中医认为其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

艾:艾是一种植物,其叶可入药,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

糯米糊:糯米糊是指用糯米制成的糊状物,常用于制作药丸。

阴虚腰痛:阴虚腰痛是指由于阴虚导致的腰部疼痛。

阳萎:阳萎是指男性性功能障碍,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

山药末:山药末是指山药磨成的粉末,具有补脾养胃的作用。

茴香:茴香是一种香料植物,其果实可入药,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当归:当归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

黑附子:黑附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

地黄: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血的作用。

辰砂:辰砂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柏子仁:柏子仁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黄芪:黄芪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

肉苁蓉:肉苁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

酸枣仁:酸枣仁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阳起石:阳起石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鹿-评注

释名斑龙:斑龙,古称鹿茸,因其形状斑驳如龙鳞,故得名。在此,斑龙泛指鹿茸及其相关制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气味鹿茸:鹿茸的气味甘温,无毒,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鹿角的味道咸温,同样无毒,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白胶,即鹿用胶,味道甘平,无毒,具有润燥、生津、止汗的作用。

主治白胶:白胶主要用于治疗盗汗遗精、虚损尿血等症状。方中鹿角霜、生龙骨、牡蛎等药材共同作用,达到补益肝肾、收敛止汗的效果。

汤火灼疮:白胶加水浓煎,待冷后取涂患处,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作用。

角:骨虚劳极:鹿角用于治疗骨虚劳极,如面肿垢黑、疹痛不能久立、血所衰败、发落齿枯、喜唾等症状。方中鹿角与牛膝、炼蜜等药材共同作用,达到滋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的效果。

肾虚腰痛:鹿角屑炒黄,研为末,具有补肾壮腰、止痛的作用。

妊娠腰痛:鹿角尖烧赤,浸酒中,再烧再浸数次后,研为末,具有安胎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胎死腹中:鹿角屑煮葱豉汤和服,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胞衣不下:鹿角屑研为末,姜汤调下,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敛疮的作用。

筋骨疼痛:鹿角烧存性,研为末,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跌打损伤,血瘀骨痛:鹿角研末,酒送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蠼螋尿疮:鹿角烧为末,苦酒调服,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作用。

五色丹毒:鹿角烧为末,调猪油敷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发背初起:鹿角烧灰,调醋涂搽,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作用。

疖背肿毒:鹿角尖磨浓汁敷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鹿茸:鹿茸具有滋补强壮、益精血、强筋骨的功效。方中鹿茸与其他药材共同作用,达到补益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的效果。

阳萎,小便频数:鹿茸与山药末、酒等药材共同作用,具有补肾壮阳、固精止遗的作用。

阴虚腰痛,不能反侧:鹿茸与菟丝子、茴香等药材共同作用,具有滋阴补肾、强筋骨、止痛的作用。

腰膝疼痛:鹿茸涂酥,炙紫,研为末,具有补肾壮腰、止痛的作用。

妇女白带:鹿茸与金毛狗脊、白蔹等药材共同作用,具有补肾壮阳、固精止带的作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鹿》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33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