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战奇略》的作者不详,流传较广,可能是唐代的军事家李靖,或者其他军事学者的总结。李靖是唐代著名的将领,他在许多重大战役中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是当时军事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年代:成书于唐代。
内容简要:《百战奇略》是一本以总结战争经验为主的兵法书,包含了大量关于战争谋略、兵员调配、战术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书中提到的“兵贵神速”便是这本书的核心之一,强调在战争中迅速、果断的决策。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从兵员组织到战争策略的各个方面,通过李靖等人物的实际战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地理、天气、敌情等因素来制定作战计划。与其他兵法书不同的是,《百战奇略》不仅讨论了理论,还详细说明了实际战役中的应用技巧,给后世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八卷-围战-原文
凡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
法曰:‘围师必阙。’
汉末,曹操围壶关,攻之不拔。
操曰:‘城拔,皆坑之。’
连月不下。
曹仁言于曹操曰:‘围城必示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今公告之必坑,使人人自为守。
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延日久。
今钝兵坚城下,攻必死之敌,非良策也。
操从之,乃拔其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八卷-围战-译文
所有围攻城池的方法,都要包围它的四面,但必须留出一角,表示有一条生路,这样可以使敌人战斗意志不坚定,那么城池就可以攻下,军队就可以打败。兵法说:‘围攻敌人的军队一定要留有缺口。’
东汉末年,曹操围攻壶关,但攻城不下。曹操说:‘城池攻下之后,所有的人都要被活埋。’连续几个月都攻不下。曹仁对曹操说:‘围攻城池时一定要显示出一条活路,这是为了让敌人看到生存的希望。现在你公开宣布要活埋他们,使得每个人都只会自己防守。而且城池坚固,粮食充足,如果我们进攻,士兵会受伤;如果我们防守,时间会拖得很长。现在我们在城下用钝兵对抗坚固的城池,面对的是必死的敌人,这不是一个好的策略。’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最终攻下了壶关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八卷-围战-注解
围战之道:指古代军事战略中关于包围战的法则,强调在围困敌人时要留有生路,以便敌人可以选择投降或逃跑,从而避免敌人拼死抵抗。
四面:指围绕目标的四个方向,比喻全方位的包围。
一角:指包围圈中留出的一个缺口,作为生路。
生路:指生存的道路,这里指敌人可以逃脱的通道。
敌战不坚:指敌人因没有退路而战斗力减弱。
城可拔,军可破:指如果敌人战斗力减弱,就可以攻下城池,打败敌军。
法曰:古时军事书籍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意指根据某种法则或兵法。
围师必阙:兵法原则,指在围困敌军时必须留出缺口,以便敌人有退路,避免敌人拼死抵抗。
壶关:古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塞。
操:指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攻之不拔:指攻打壶关城池未能攻下。
坑之:指将俘虏的敌军士兵活埋。
曹仁:曹操的侄子,也是曹操麾下的将领。
围城必示活门:兵法原则,指在围困敌城时必须显示出一条生路,以分化敌军。
钝兵坚城下:指用疲惫的军队攻打坚固的城池,形容用不利的战术。
攻必死之敌:指面对的是拼死抵抗的敌人,形容敌人非常顽固。
非良策也:指这种做法不是好的策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八卷-围战-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是对围城战术的一种策略性阐述。首先,我们来逐行分析这段古文的意义。
‘凡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这句话揭示了围城战术的核心思想。在围城时,虽然要四面围困敌人,但必须留下一角,以此向敌人展示一条生路,使其在心理上不致于绝望,从而降低其抵抗意志。这种策略可以使得敌军内部产生分化,削弱其战斗力,为攻城创造有利条件。
‘法曰:“围师必阙。”’这里的‘法’指的是军事法则,‘围师必阙’则是对上述策略的概括。这句话强调了在围城时必须留下缺口,以避免敌人绝望而拼死抵抗。
‘汉末,曹操围壶关,攻之不拔。’这一句将古文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说明了曹操在壶关围城之战中遭遇的困境。
‘操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曹操提出‘城拔,皆坑之’的策略,意味着一旦城池被攻克,所有守城士兵都将被坑杀。这一策略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容易激起守城士兵的反抗意志,不利于攻城。
‘曹仁言于曹操曰:“围城必示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坑,使人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延日久。今钝兵坚城下,攻必死之敌,非良策也。”’曹仁的这一番话,点明了曹操策略的不足之处。他建议曹操在围城时应该留下生路,以分化敌军,同时指出直接坑杀士兵并非良策,因为这样只会激起守城士兵的反抗。
‘操从之,乃拔其城。’最终,曹操采纳了曹仁的建议,改变了策略,成功攻克了壶关。这一段历史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围城战术中‘围师必阙’策略的实际运用,以及军事家在实战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以达到最终胜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