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战奇略》的作者不详,流传较广,可能是唐代的军事家李靖,或者其他军事学者的总结。李靖是唐代著名的将领,他在许多重大战役中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是当时军事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年代:成书于唐代。
内容简要:《百战奇略》是一本以总结战争经验为主的兵法书,包含了大量关于战争谋略、兵员调配、战术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书中提到的“兵贵神速”便是这本书的核心之一,强调在战争中迅速、果断的决策。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从兵员组织到战争策略的各个方面,通过李靖等人物的实际战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地理、天气、敌情等因素来制定作战计划。与其他兵法书不同的是,《百战奇略》不仅讨论了理论,还详细说明了实际战役中的应用技巧,给后世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二卷-罚战-原文
凡战,使士卒敢进而不敢退,退一寸者,必惩之以重刑,故可以取胜也。
法曰:“罚不迁列。”
隋,大将杨素御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
每将对敌,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者不下十数人。
流血盈前,言笑自若。
及其对阵,先令三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
又令二三百人复进,还如向者。
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二卷-罚战-译文
所有的战争,都要让士兵敢于进攻而不敢后退,后退哪怕一寸,都要用严厉的刑罚来惩罚,这样才能够取得胜利。法律上规定:‘惩罚不能改变行列。’
在隋朝,大将杨素管理军队非常严格,对于违反军令的人,立即处斩,绝不宽恕。每次面对敌人,他都会找出将领们的过失并将他们处斩,多的时侯有一百多人,少的也有十几个。血流成河,他本人却谈笑风生。等到交战的时候,他先派三百人冲向敌阵,如果能够突破敌阵就继续前进,如果不能突破敌阵而撤退的人,不论人数多少,全部处斩。然后他又命令二三百人再次进攻,情况与之前相同。将士们吓得腿都发抖,有了必死的决心,因此战斗中没有一场不是取胜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二卷-罚战-注解
士卒:指士兵,即军队中的普通战士。
敢进而不敢退:形容士兵在战斗中勇敢向前,不畏惧后退。
惩之以重刑:用严厉的刑罚进行惩罚。
法曰:古时候的法规或法律规定的说法。
罚不迁列:法律规定的惩罚不会改变其等级或地位,即犯法者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不受其身份或地位的影响。
杨素:隋朝时期的名将,以治军严整著称。
御戎:指统率军队。
严整: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组织有序。
犯军令者:违反军令的人。
立斩之:立即处斩。
无所宽贷:不宽容,不宽恕。
辄求人过失而斩之:总是寻找士兵的过失并将其处斩。
陷阵:指深入敌阵,进行战斗。
股栗:形容因恐惧而身体颤抖。
必死之心:决心必死的决心,形容士兵在战斗中视死如归的心态。
战无不胜:形容军队在战斗中无往不胜,战果辉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战奇略-第二卷-罚战-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篇章。首先,作者强调了‘使士卒敢进而不敢退’的重要性,这是古代军事指挥中的一种策略。通过严明的军纪和重刑的威胁,确保士兵在战场上能够勇往直前,不畏生死。
‘退一寸者,必惩之以重刑’这句话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逆向思维。在古代,士兵在战场上的退缩被视为极大的罪行,因为退缩会导致整个战局的失利。因此,通过严厉的惩罚,可以杜绝士兵的退缩行为。
‘法曰:“罚不迁列。”’这句话引用了古代法律中的原则,表明在军事行动中,对于违反军纪的行为,必须立即予以惩罚,不可迁就。这体现了古代军事法律的严肃性和不可侵犯性。
接下来,文中提到了隋朝大将杨素治军严整的事例。杨素在军队中实行严格的军纪,对于违反军令的行为,绝不姑息,立斩无赦。这种做法有效地维护了军队的纪律,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
‘每将对敌,辄求人过失而斩之’这句话说明了杨素在战斗前会寻找士兵的过失,以此来震慑士兵,确保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全力以赴。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士兵的斗志,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士兵的恐惧和不安。
‘多者百余人,少者不下十数人’表明杨素在战斗前对士兵的惩罚相当严厉,这种高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士兵对杨素的恐惧和不满。
‘流血盈前,言笑自若’这句话描绘了杨素在战场上的冷静和从容,这种态度对于鼓舞士气、稳定军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先令三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这句话进一步展示了杨素治军的严厉和决断力。他通过这种手段,迫使士兵在战场上拼尽全力,以取得胜利。
‘又令二三百人复进,还如向者’这句话表明杨素在战斗中不断更换部队,以确保每支部队都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这句话总结了杨素治军的效果。通过严格的军纪和高压政策,杨素成功地培养出了士兵的必死之心,使得他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后世对于古代军事策略的争议,有人认为这种过于严厉的军纪可能会对士兵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