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陈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陈-原文

历史来源

「陈」源出 ;

一 ; 出自「妫」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找到帝舜的后代胡公满 「妫」姓。封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并将其女嫁给他,伺奉舜祠,其后人以国名为姓。

二 ; 鲜卑族改姓,据《魏书》所栽,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侯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陈。

三 ; 古代安南 ( 今越南 ) 国王有姓陈。

家族名人

陈胜 (前?~前208)

字涉,秦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人。秦二世时,与吴广起兵,天下之士苦秦苛政,相率归向。旋自立为楚王,势力颇大,后为其部下庄贾所杀。

陈平 (生卒年不详)

汉初阳武(今河南省阳武县东南)人。幼嗜读书,容貌俊美,足智多谋,事高祖屡出奇策。惠帝时,官至左丞相。卒谥献。

陈寿 (233~297)

字承祚,晋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县)人。少举孝廉,除著作郎。撰《三国志》,时人称其善叙事,有古良史之风。

陈霸先

陈圆圆

本姑苏名妓,原姓邢名沅,字畹芬。幼从养姥陈氏姓,有殊色,后为吴三桂妾。李自成破京师,掳圆圆,三桂遂引清军入关,攻破李自成,圆圆复归三桂。后三桂为滇王,圆圆随往,以女道士卒于云南。

地望分布

河南颖川郡,河北汝南郡,江苏下邳郡,江苏广陵郡,江苏东海郡,河南河南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陈-译文

历史来源:

一;‘陈’这个姓的来源之一是出自‘妫’姓。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打败商朝后,找到了帝舜的后代胡公满,他姓‘妫’。周武王将胡公满封在陈国,现在的河南淮阳县。周武王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让他侍奉舜的祠堂,他的后代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

二;鲜卑族改姓‘陈’,据《魏书》记载,南北朝时期,代北有三个字的姓侯莫陈氏,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为‘陈’。

三;古代安南(现在的越南)的国王也有姓‘陈’的。

家族名人:

陈胜(前?~前208):字涉,是秦朝阳城(现在的河南省登封县东)人。在秦二世时期,与吴广一起起义,天下的人民都苦于秦朝的严苛政治,纷纷归附他们。随后他自立为楚王,势力相当强大,但后来被自己的部下庄贾所杀。

陈平(生卒年不详):汉初阳武(现在的河南省阳武县东南)人。从小热爱读书,容貌俊美,足智多谋,多次为汉高祖出谋划策。在汉惠帝时期,官至左丞相。去世后,被追赠谥号‘献’。

陈寿(233~297):字承祚,是晋朝安汉(现在的四川省南充县)人。年轻时就被举荐为孝廉,担任著作郎。他撰写了《三国志》,当时的人称赞他善于叙事,有古代良史的风范。

陈霸先:

陈圆圆:本名邢沅,字畹芬,是姑苏(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市)的名妓。她从小跟养母姓陈,容貌出众。后来成为吴三桂的妾室。李自成攻破京师时,掳走了圆圆,吴三桂因此引清军入关,击败了李自成,圆圆又回到了吴三桂身边。后来吴三桂成为滇王,圆圆随他前往云南,最后以女道士的身份在云南去世。

地望分布:

河南颖川郡,河北汝南郡,江苏下邳郡,江苏广陵郡,江苏东海郡,河南河南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陈-注解

陈:陈是一个多源姓,有多个来源。首先,陈姓起源于周朝,源自帝舜的后代胡公满,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其次,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中的侯莫陈氏改姓为陈。第三,古代安南(今越南)国王也有姓陈的。

妫:妫是一个中国姓氏,起源于古代的姬姓,是周朝的姬姓王族的一部分。妫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许多著名的帝王和贵族有关。

周武王:周武王,姬发,是西周的开国君主,公元前1046年灭商建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帝舜:帝舜是中国古代的五帝之一,是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以德治天下著称。

胡公满:胡公满,是周武王封于陈国的后代,被封为陈国的君主。

封:封是指古代君主授予贵族或功臣土地和爵位,以示奖励或巩固统治。

姓:姓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氏族标志,后来成为个人的家族标识。

鲜卑族:鲜卑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

魏书:《魏书》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史书,记载了北魏的历史。

孝文帝:孝文帝是北魏的一位著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洛阳:洛阳是河南省的一个城市,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安南:安南是古代对越南的称呼。

陈胜:陈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吴广发动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朝的统治。

吴广:吴广是陈胜起义的同伴,与陈胜一起发动起义。

苛政:苛政是指统治者对百姓过于严厉、苛刻的政策。

庄贾:庄贾是陈胜起义中的部下,后来杀害了陈胜。

汉初:汉初是指汉朝建立初期,即西汉时期。

阳武:阳武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县名,位于今河南省。

孝廉:孝廉是汉朝时期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选拔对象为孝顺父母、品德清廉的人。

著作郎:著作郎是古代官职,负责撰写史书。

三国志:《三国志》是陈寿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古良史之风:古良史之风是指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继承了古代良史的传统风格。

陈圆圆:陈圆圆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美女,因美貌和传奇经历而闻名。

邢:邢是陈圆圆的原姓。

沅:沅是陈圆圆的原名。

畹芬:畹芬是陈圆圆的字。

滇王:滇王是古代云南地区的统治者。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是指一个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陈-评注

「陈」源出 ; 一 ; 出自「妫」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找到帝舜的后代胡公满「妫」姓。封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并将其女嫁给他,伺奉舜祠,其后人以国名为姓。

这段文字揭示了「陈」姓的起源之一,即源于古代的姬姓,具体来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起源反映了古代中国姓氏与封国制度的关系,即以国名为姓,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祖先的尊崇和对土地的归属感。周武王封胡公满于陈国,不仅是对其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帝舜文化的传承。胡公满的后人以此为姓,也体现了对祖先的纪念和对文化的认同。

二 ; 鲜卑族改姓,据《魏书》所栽,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侯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陈。

这一段讲述了「陈」姓的另一个来源,即鲜卑族改姓。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和民族融合的历史。鲜卑族作为古代北方民族,其姓氏的改变可能与政治、文化等因素有关。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陈,更是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以及姓氏作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三 ; 古代安南 ( 今越南 ) 国王有姓陈。

这一段揭示了「陈」姓在古代安南(今越南)的分布,说明了姓氏的传播与文化的交流。古代安南国王姓陈,可能是由于政治联姻、文化交流等原因,使得「陈」姓传播至越南地区。这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政治、文化上的密切联系。

陈胜 (前?~前208) 字涉,秦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人。秦二世时,与吴广起兵,天下之士苦秦苛政,相率归向。旋自立为楚王,势力颇大,后为其部下庄贾所杀。

陈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起义领袖,他的事迹体现了古代农民起义的普遍性和反抗压迫的勇气。他字涉,说明其为人谦逊有礼。在秦二世时期,陈胜与吴广起义,得到了天下之士的响应,自立为楚王,势力一度颇大。然而,最终被部下庄贾所杀,这也反映了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悲剧命运。

陈平 (生卒年不详) 汉初阳武(今河南省阳武县东南)人。幼嗜读书,容貌俊美,足智多谋,事高祖屡出奇策。惠帝时,官至左丞相。卒谥献。

陈平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足智多谋著称。他出身于阳武县,幼年好学,容貌俊美,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在汉高祖刘邦时期,陈平多次提出奇策,为汉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惠帝时期,官至左丞相,谥号献,体现了其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

陈寿 (233~297)字承祚,晋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县)人。少举孝廉,除著作郎。撰《三国志》,时人称其善叙事,有古良史之风。

陈寿是晋代著名的史学家,以撰写《三国志》而闻名。他字承祚,出自南充县,年轻时就以孝廉举荐,后担任著作郎。他所著的《三国志》被誉为良史,善于叙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陈霸先

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他在政治、军事上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事迹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以及南北政权之间的斗争。

陈圆圆

陈圆圆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伶,原姓邢名沅,字畹芬。她因养母姓陈而随姓,后成为吴三桂的妾室。她的美貌和才艺使得她成为一代名妓。陈圆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命运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本姑苏名妓,原姓邢名沅,字畹芬。幼从养姥陈氏姓,有殊色,后为吴三桂妾。李自成破京师,掳圆圆,三桂遂引清军入关,攻破李自成,圆圆复归三桂。后三桂为滇王,圆圆随往,以女道士卒于云南。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陈圆圆的一生。她原是姑苏名妓,因养母姓陈而随姓。她与吴三桂的爱情故事,以及与历史事件的关联,都使得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地望分布

这段文字提到了「陈」姓的地望分布,包括河南颖川郡、河北汝南郡、江苏下邳郡、江苏广陵郡、江苏东海郡、河南河南郡等地。这反映了「陈」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广泛分布,以及与各地文化的交融。

河南颖川郡,河北汝南郡,江苏下邳郡,江苏广陵郡,江苏东海郡,河南河南郡。

这些地望的列举,进一步证实了「陈」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广泛影响。这些地区不仅是「陈」姓的起源地,也是其传播和发展的关键地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陈》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80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