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路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路-原文

历史来源

「路」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帝挚子玄元, 尧时于中路。夏代为侯国,子孙以国为「路」氏。

二: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有潞子国,在今(唐代)上党潞县,子孙以路为氏。参看「潞」氏条。又《姓氏急就篇注》云:「路」,水名(即今山西浊漳河),因以为县(即潞县),居者氏焉。

三:为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云: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没路真」氏,进入中原后改为路氏。

家族名人

路振

字子发,宋代湘潭人。淳化年间(公元990 – 994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左司谏等。振文词秀美,尤善词,多警句。科举时,宋太宗试《卮言日出赋》,应试者数百,名人亦有难色。时振尚不知名,然其赋典故尤丰,太宗十分赞许。

路博德

西汉西河郡平州人。任右北平太守,随霍去病出征有功,封符离侯。后封伏波将军,伐破南粤。

地望分布

河北大名县,河南襄城县,河南开封,河南洛阳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路-译文

历史来源: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帝挚的儿子玄元,在尧的时候住在中路。夏代时成为侯国,子孙就以国名为姓,称为‘路’姓。

二: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有潞子国,位于今天的唐代上党潞县,子孙以‘路’为姓。参考‘潞’姓条目。《姓氏急就篇注》说:‘路’,是水名(即今天的山西浊漳河),因此设县(即潞县),居住在那里的人就以‘路’为姓。

三:为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代北三字姓‘没路真’的姓氏,进入中原后改为‘路’姓。

家族名人:

路振:字子发,宋代湘潭人。在淳化年间(公元990 – 994年)考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左司谏等官职。路振的文章词句优美,尤其擅长作词,有很多警句。在科举考试时,宋太宗出题《卮言日出赋》,应试者数百人,名人也有难以应对的。当时路振还不知名,但他的赋中典故丰富,宋太宗非常赞赏。

路博德:西汉西河郡平州人。曾任右北平太守,随霍去病出征有功,被封为符离侯。后来被封为伏波将军,攻打并击败了南越。

地望分布:

河北大名县,河南襄城县,河南开封,河南洛阳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路-注解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主要姓氏之一。姬姓在古代中国有着极高的地位,许多古代帝王和贵族都出自姬姓。

夏代: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左右。夏代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侯国:侯国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后来的郡县。侯国通常由诸侯王统治,拥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权力。

姜姓:姜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炎帝神农氏。姜姓在古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古代帝王和贵族都出自姜姓。

春秋: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潞子国:潞子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

姓氏急就篇注:《姓氏急就篇注》是古代中国一部关于姓氏的著作,由东汉学者应劭所著。

水名:水名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名称,通常反映了该水体的地理位置、特征或历史渊源。

县: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县级行政区。

鲜卑族:鲜卑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在今天的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

北魏: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386年至534年,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

没路真:没路真是一个古代鲜卑族的复姓,后来改为路姓。

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太守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官职,负责管理右北平郡(今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一带)。

霍去病: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曾多次率军出征匈奴,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言。

符离侯:符离侯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封号,通常授予有功的将领或官员。

伏波将军:伏波将军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军职,主要负责边防和征战。

南粤:南粤是指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省。

河北大名县:河北大名县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县,位于河北省南部。

河南襄城县:河南襄城县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县,位于河南省中部。

河南开封:河南开封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河南洛阳市:河南洛阳市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路-评注

这段古文内容主要讲述了姓氏‘路’的来源、家族名人以及地望分布。以下是对这段古文内容的逐行赏析:

‘路’源出: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帝挚子玄元, 尧时于中路。夏代为侯国,子孙以国为‘路’氏。

赏析:此句揭示了‘路’姓的起源之一,即源于姬姓,以国名为姓。引用《唐书.宰相世系表》作为依据,增强了论述的可信度。‘帝挚子玄元,尧时于中路’说明了‘路’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帝王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二: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有潞子国,在今(唐代)上党潞县,子孙以路为姓。参看‘潞’氏条。又《姓氏急就篇注》云:‘路’,水名(即今山西浊漳河),因以为县(即潞县),居者氏焉。

赏析:此句介绍了‘路’姓的另一个来源,即源于姜姓。引用《元和姓纂》和《姓氏急就篇注》等文献,进一步证实了‘路’姓的历史渊源。‘潞’子国和‘路’水名的提及,展现了‘路’姓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

三:为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云: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没路真’氏,进入中原后改为路氏。

赏析:此句说明了‘路’姓的第三个来源,即源于古代鲜卑族的复姓。引用《魏书.官氏志》作为依据,展示了‘路’姓在历史变迁中的演变过程。

家族名人:路振 字子发,宋代湘潭人。淳化年间(公元990 – 994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左司谏等。振文词秀美,尤善词,多警句。科举时,宋太宗试《卮言日出赋》,应试者数百,名人亦有难色。时振尚不知名,然其赋典故尤丰,太宗十分赞许。

赏析:此句介绍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路振的生平事迹。通过对其官职、文学成就的描述,展现了路振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路博德 西汉西河郡平州人。任右北平太守,随霍去病出征有功,封符离侯。后封伏波将军,伐破南粤。

赏析:此句介绍了西汉时期著名将领路博德的生平事迹。通过对其官职、战功的描述,展现了路博德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才能和贡献。

地望分布:河北大名县,河南襄城县,河南开封,河南洛阳市。

赏析:此句说明了‘路’姓的地望分布,即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等地区。这反映了‘路’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路》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73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