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贡-原文
历史来源起源于端木氏,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后代。
子贡本名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他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宰相,善于辞令,精明能干。
其家族昌盛,他的后世子孙中有一部分人为了避祸,就以祖上的字“贡”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
另有一部分人以父字为姓,姓端木。
家族名人贡禹:西汉大臣、博士,前汉琅琊人。官至御史大夫,他曾因年岁收成不好、郡国贫困而上书抨击朝廷奢侈过度,建议减轻徭役赋税。
汉元帝听从他的建议,采取了一些措施赈济贫民。
贡奎:字仲章。元朝宣城人。天性颖敏,10岁能属文。
长益博综经史。仕元为斋山书院山长。
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录》、《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共120卷。
贡祖文:字仁德(1103-1182),宋长垣(今北京市)人。
靖康时(1126年),贡祖文和汤阴人岳飞同时参加了抗金义勇兵,扈从康王(即赵构,宋徽宗的九子)南渡。
从济州(山东巨野)到应天(河南商丘)至康王登基,历史上谓称高宗皇帝。
因贡祖文护驾有功,且又武艺高强,被封为‘都总军将’,此间也与抗金名将岳飞成了“莫逆知己”。
因金兵追打,高宗皇帝南下于建康(南京),贡祖文随从;高宗直达明州(宁波),金人又攻陷明州;高宗被迫舟航于东海,金兀术望海叹之,只好退却镇江,准备渡江而北去。
遇韩世忠兵力阻击于黄天荡(镇江金山寺南岸口),走投无路的金兀术只得潜逃建康(南京),又遇镇守秣陵要冲的贡祖文率兵阻击,在此与宜兴赶来的岳飞相会合,将金兵破于新城(今江苏省江宁)。
无奈的金兀术只好从长江南岸败逃北去,从此再不敢再犯贡祖文所辖境域。
因贡公战功显赫,被任命为“秣陵总镇”,并嘉封为“武德大夫”。
贡祖文终年80岁,殁后追谥文宪,其妻黄氏追谥诰命夫人合葬于柳茹村。
贡师道:元朝时文士。
做翰林学士和国史编修的官,参加朝廷的编史,是位重要的史学家。
对宋朝、辽代、金代的史书编撰,很有功绩。
贡师泰:元文学家。
字泰甫(1298-1362),号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
官至礼部、户部尚书。
元末以诗文擅名,著有《玩斋集》等。
迁徙分布(缺)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春秋时候,孔子有一个很有名的弟子叫作端木赐,字子贡,是卫国人。
子贡善于经商,还当过鲁国宰相。
他的后代有的用“贡”作为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贡-译文
历史来源起源于端木氏,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后代。
子贡本名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他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宰相,善于辞令,精明能干。
其家族昌盛,他的后世子孙中有一部分人为了避祸,就以祖上的字‘贡’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
另有一部分人以父字为姓,姓端木。
家族名人贡禹:西汉大臣、博士,前汉琅琊人。官至御史大夫,他曾因年岁收成不好、郡国贫困而上书抨击朝廷奢侈过度,建议减轻徭役赋税。
汉元帝听从他的建议,采取了一些措施赈济贫民。
贡奎:字仲章。元朝宣城人。天性颖敏,10岁能属文。长益博综经史。仕元为斋山书院山长。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录》、《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共120卷。
贡祖文:字仁德(1103-1182),宋长垣(今北京市)人。靖康时(1126年),贡祖文和汤阴人岳飞同时参加了抗金义勇兵,扈从康王(即赵构,宋徽宗的九子)南渡。
从济州(山东巨野)到应天(河南商丘)至康王登基,历史上谓称高宗皇帝。
因贡祖文护驾有功,且又武艺高强,被封为‘都总军将’,此间也与抗金名将岳飞成了‘莫逆知己’。
因金兵追打,高宗皇帝南下于建康(南京),贡祖文随从;高宗直达明州(宁波),金人又攻陷明州;高宗被迫舟航于东海,金兀术望海叹之,只好退却镇江,准备渡江而北去。
遇韩世忠兵力阻击于黄天荡(镇江金山寺南岸口),走投无路的金兀术只得潜逃建康(南京),又遇镇守秣陵要冲的贡祖文率兵阻击,在此与宜兴赶来的岳飞相会合,将金兵破于新城(今江苏省江宁)。
无奈的金兀术只好从长江南岸败逃北去,从此再不敢再犯贡祖文所辖境域。
因贡公战功显赫,被任命为‘秣陵总镇’,并嘉封为‘武德大夫’。
贡祖文终年80岁,殁后追谥文宪,其妻黄氏追谥诰命夫人合葬于柳茹村。
贡师道:元朝时文士。做翰林学士和国史编修的官,参加朝廷的编史,是位重要的史学家。
对宋朝、辽代、金代的史书编撰,很有功绩。
贡师泰:元文学家。字泰甫(1298-1362),号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
官至礼部、户部尚书。元末以诗文擅名,著有《玩斋集》等。
迁徙分布(缺)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春秋时候,孔子有一个很有名的弟子叫作端木赐,字子贡,是卫国人。
子贡善于经商,还当过鲁国宰相。
他的后代有的用‘贡’作为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贡-注解
端木氏:端木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姓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后来成为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姓氏。子贡本名端木赐,因此他的家族以端木为姓。
子贡:子贡,本名端木赐,字子贡,是春秋时期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之一。他以善于辞令和经商而闻名,曾担任鲁国宰相。
卫国人:卫国人指的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居民,卫国是当时的一个诸侯国。
宰相:宰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负责国家的行政事务。
辞令:辞令指的是善于言辞,擅长外交和辩论的才能。
精明能干:精明能干形容人聪明、机智,并且有才能和能力。
避祸:避祸是指为了避免灾祸或危险而采取的措施。
西汉: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是汉朝的第一个时期。
博士:博士在古代是学术上的尊称,同时也是官职名称,负责教育和研究。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监察官员,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官。
徭役赋税:徭役赋税是指古代国家对民众征收的劳役和税收。
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1271年至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
颖敏:颖敏形容人聪明、敏捷。
属文:属文是指写作文章,具有文学才能。
斋山书院:斋山书院是元朝时期的一所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
抗金义勇兵:抗金义勇兵是指抵抗金朝侵略的军队。
扈从:扈从是指随从、跟随。
康王:康王是指宋高宗赵构,他在北宋灭亡后南渡建立南宋,被尊称为康王。
高宗皇帝:高宗皇帝是指宋高宗赵构,他在南宋建立后成为皇帝。
都总军将:都总军将是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金兀术:金兀术是金朝的一位著名将领,曾参与多次对南宋的战争。
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国史编修:国史编修是指负责编纂国家历史书籍的官员。
百家姓:百家姓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汇编,收录了当时社会常见的姓氏。
经商:经商是指从事商业活动,进行买卖交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贡-评注
历史来源起源于端木氏,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后代。这句话揭示了贡姓的起源,即源于孔子弟子子贡,这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一种传承方式,通过追溯名人后裔来确立姓氏的起源,体现了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子贡本名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他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宰相,善于辞令,精明能干。这里对子贡的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突出了他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才能,为贡姓家族的历史底蕴奠定了基础。
其家族昌盛,他的后世子孙中有一部分人为了避祸,就以祖上的字‘贡’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这一段说明了贡姓的命名原因,既是对祖先的纪念,也是避祸的一种方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现实。
另有一部分人以父字为姓,姓端木。这一句话补充了贡姓起源的另一分支,体现了古代姓氏的多样性。
家族名人贡禹:西汉大臣、博士,前汉琅琊人。官至御史大夫,他曾因年岁收成不好、郡国贫困而上书抨击朝廷奢侈过度,建议减轻徭役赋税。这里提到了贡禹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贡奎:字仲章。元朝宣城人。天性颖敏,10岁能属文。长益博综经史。仕元为斋山书院山长。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录》、《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共120卷。这段文字介绍了贡奎的文学成就和学术贡献,反映了贡姓家族在文化领域的传承。
贡祖文:字仁德(1103-1182),宋长垣(今北京市)人。靖康时(1126年),贡祖文和汤阴人岳飞同时参加了抗金义勇兵,扈从康王(即赵构,宋徽宗的九子)南渡。这段描述了贡祖文在抗金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将领的英勇和忠诚。
贡师道:元朝时文士。做翰林学士和国史编修的官,参加朝廷的编史,是位重要的史学家。对宋朝、辽代、金代的史书编撰,很有功绩。这段文字强调了贡师道在史学领域的贡献,体现了贡姓家族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就。
贡师泰:元文学家。字泰甫(1298-1362),号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官至礼部、户部尚书。元末以诗文擅名,著有《玩斋集》等。这段文字介绍了贡师泰的文学成就和官职,展示了贡姓家族在文学领域的才华。
春秋时候,孔子有一个很有名的弟子叫作端木赐,字子贡,是卫国人。子贡善于经商,还当过鲁国宰相。他的后代有的用‘贡’作为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子贡对贡姓家族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