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裴-原文
历史来源
「裴」源出:
一、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裴氏,嬴姓,伯益之后。秦非子子孙封裴乡侯,因氏焉。今闻喜裴城是也。
二、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平公把颛顼的后代封于裴中(今陕西省岐山县北),号裴君。其后亦有裴氏。
家族名人
裴楷(公元237-291年)
字叔则,西晋河东郡闻喜人。仪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时称”玉人”,博涉群书,尤精《老子》、《易经》。官至中书令。
裴行俭(公元619-682年)
字守约,唐代降州闻喜人,官至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善知人,所典选偏裨,类为世名将。
裴坦
唐代闻喜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简俭。子娶杨牧女,陪嫁多饰金玉,坦命撤去,曰:”乱我家法.”居太平里,时称”太平宰相”。
裴航
唐代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秀才。途经蓝桥驿,甚渴,有美女云英以水浆饮之,甘如玉液,欲娶之。家中老妪曰:”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得玉杵臼捣之。欲娶此女,必以此为聘.”遂遍访玉杵臼为聘。婚后夫妻偕入山仙去。
裴度(公元765-839年)
字中立,官至门下侍郎平章事,因功封晋国公。曾微服出访,遇参军黄娥,言州官夺其未婚妻,献给裴公。度返查实,遣所献女还之。
地望分布
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裴-译文
历史来源:
一、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裴姓,出自嬴姓,是伯益的后代。秦非子的子孙被封为裴乡侯,因此以裴为姓。现在所说的闻喜裴城就是这个地方。
二、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将颛顼的后代封在裴中(现在陕西省岐山县北),封号为裴君。其后也有裴姓的家族。
家族名人:
裴楷(公元237-291年):
字叔则,是西晋河东郡闻喜人。容貌俊美,行走时如同在玉山上,光彩照人,当时被称为‘玉人’。博学多才,尤其精通《老子》、《易经》。官至中书令。
裴行俭(公元619-682年):
字守约,是唐代降州闻喜人,官至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擅长识人,所选拔的偏将裨将,大多成为世上的名将。
裴坦:
是唐代闻喜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格简朴节俭。他的儿子娶了杨牧的女儿,陪嫁的嫁妆中有很多金银玉饰,裴坦命令撤去这些,说:‘这会破坏我的家法。’他住在太平里,当时被称为‘太平宰相’。
裴航:
是唐代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的秀才。途经蓝桥驿时非常口渴,有美女云英用水浆给他喝,味道甜美如同玉液,他想要娶她。家中老妇人告诉他:‘昨天有神仙给了我们一剂药,需要用玉杵臼捣碎。想要娶这个女子,必须用这个作为聘礼。’于是他四处寻找玉杵臼作为聘礼。婚后,夫妻俩一同入山成仙。
裴度(公元765-839年):
字中立,官至门下侍郎平章事,因功被封为晋国公。曾经微服出访,遇到参军黄娥,黄娥告诉他州官强抢了他的未婚妻,献给了裴公。裴度回查实情后,派人将女子送回。
地望分布:
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裴-注解
裴:裴姓,源出有二:一为嬴姓,伯益之后,秦非子子孙封裴乡侯,因封地得姓;二为春秋时,晋平公封颛顼的后代于裴中(今陕西省岐山县北),号裴君,其后代也有裴姓。
伯益: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后代,是古代的贤臣,因其功绩被封于伯国,其后代以封地名为姓。
秦非子:秦国的始祖,因有功被封于秦地,其后代以封地名为姓。
裴乡侯:古代的一种封号,表示对有功之人的封赏。
颛顼: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后代,被尊为高祖。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在位期间,晋国强盛。
裴中: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北。
玉人:形容人仪容俊美,光彩照人。
博涉群书: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哲学书籍,被誉为“群经之首”。
中书令:古代官职,掌管机密文书,相当于现代的总理。
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古代官职,负责军事指挥。
偏裨:古代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简俭: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
玉杵臼:古代用来捣药的器具,此处指代神仙赐予的宝物。
晋国公:古代的一种封号,表示对有功之人的封赏。
微服出访:古代指官员不穿官服,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外出考察。
参军:古代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黄娥:古代女子名,此处指被州官夺走的未婚妻。
地望分布:指一个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裴-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从姓氏的起源上展开,揭示了裴姓的源远流长。通过引用《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通志·氏族略》两本书籍的记载,展现了裴姓的深厚历史背景。其中,‘嬴姓,伯益之后’表明裴姓与古代的嬴姓贵族有着血缘关系,而‘秦非子子孙封裴乡侯’则描绘了裴姓在秦朝时期的显赫地位。‘今闻喜裴城是也’一句,具体指出了裴姓的发源地,增强了叙述的真实性和具体性。
在家族名人部分,选取了裴氏家族中几位杰出的人物进行介绍。裴楷以其仪容俊爽、博学多才著称,被称为‘玉人’,其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西晋时期士人的风采。裴行俭则以其知人善任、选贤与能的能力,成为了唐代的名将。裴坦和裴航的故事,则分别展现了唐代官场的人情冷暖和道教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裴坦的故事中,‘性简俭’和‘乱我家法’体现了唐代士大夫的清廉家风和家族观念。裴航的故事则通过‘玉杵臼’这一道教元素,寓意了婚姻的纯洁和神仙的神秘,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向往。
裴度的事迹则更加突出了其政治家的形象。‘微服出访’和‘遣所献女还之’体现了其清廉正直的政治品格和对民生的关怀。裴度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唐代官场的某些社会现象。
地望分布部分,提到了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这是裴姓的一个重要分布区域。通过地望的介绍,可以进一步了解裴姓的地理分布,以及该地区在裴姓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