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荀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荀-原文

历史来源

「荀」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姓苑》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受封于郇国,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说在今山西省新绛县),晋武公灭郇国,以赐大夫原氏,是为郇叔。后代将’郇’字去邑旁加草头,遂为荀氏。

二、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荀氏,晋之公族也。隰叔之后。荀邑在降州正平西十五里,本侯国,姬姓。晋灭之以为邑。

家族名人

荀淑(公元83-149年)

字季和,东汉颍川郡颍阴人。桓帝时为朗陵侯相,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有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敷),并有才名,时谓八龙。

荀雍

南朝宋国人,与谢惠连、何长瑜、羊璇之等四人跟谢灵运以文章赏会,作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荀蕤、荀羡

荀蕤,字令远,其弟荀羡,字令则,兄弟二人为晋代颍川郡颍阴人。荀蕤有仪操风望,雅为简文帝为重。官至建威将军、吴国内史。荀羡少有大志,后尚公主,拜驸马都督,至徐州刺史,累立战功,抚纳降附,甚得众心。时称二玉。

荀粲

字奉倩,三国时魏国颍阴人。独好道。曹洪女有美色,粲聘之,专房欢宴历年。后妇得热病,粲取冷熨其身,不愈而亡。粲痛悼不能已,岁余亦卒,时年二十九。

荀菘

字景猷,晋代颍阴人。志操清纯,雅好文学。官襄城太守,被社会所围。其女荀灌,率勇士数十人突围,乞师求援,平南将军石览至,遂解围。太宁年间(公元323-325年)荀菘任右光禄大夫。

地望分布

河南省洛阳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荀-译文

历史来源:

「荀」这个姓氏的来源有两个: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根据《姓苑》的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的儿子被封在郇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临猗县(或者说是山西省新绛县)。晋武公灭掉郇国后,把封地赐给了大夫原氏,这就是郇叔。后来,后代把‘郇’字去掉邑旁加上草头,就形成了荀姓。

二、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姓。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荀姓,是晋国的公族。是隰叔的后代。荀邑位于降州正平西十五里,原本是侯国,属于姬姓。晋国灭掉它后,把它作为封邑。

家族名人:

荀淑(公元83-149年):

字季和,东汉颍川郡颍阴人。在桓帝时期担任朗陵侯相,处理事务明理,有‘神君’之称。他有八个儿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敷),并且都有才名,当时人称他们为‘八龙’。

荀雍:

南朝宋国人,与谢惠连、何长瑜、羊璇之等四人一起跟随谢灵运以文章赏会,进行山泽之游,当时人称他们为四友。

荀蕤、荀羡:

荀蕤,字令远,他的弟弟荀羡,字令则,兄弟两人都是晋代颍川郡颍阴人。荀蕤有仪操风望,受到简文帝的重视。官至建威将军、吴国内史。荀羡年轻时就立有大志,后来娶了公主,被封为驸马都督,后来担任徐州刺史,立下许多战功,安抚降附之人,深得民心。当时人称他们为‘二玉’。

荀粲:

字奉倩,三国时魏国颍阴人。他独自喜好道教。曹洪的女儿容貌美丽,荀粲娶了她,两人长期享受专房欢宴。后来,妻子得了热病,荀粲用冷水熨烫她的身体,但妻子没有痊愈而去世。荀粲悲痛不已,一年多后也去世了,当时年仅29岁。

荀菘:

字景猷,晋代颍阴人。他志向纯洁,喜欢文学。官至襄城太守,被社会所围。他的女儿荀灌,率领数十名勇士突围,请求援兵,平南将军石览前来救援,最终解了围。太宁年间(公元323-325年),荀菘担任右光禄大夫。

地望分布:

河南省洛阳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荀-注解

荀:荀是一个中国姓氏,源远流长,有多个起源。其中,一是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即周文王之子受封于郇国,后代以国名作为姓氏。二是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即晋国公族荀姓,源于荀邑,本为侯国,后成为晋国的邑地。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周朝,是周文王的姓氏,后来成为周朝及其后继者的王族姓氏。

郇国:郇国是周朝的一个封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临猗县或新绛县,后被晋武公所灭。

姓苑:《姓苑》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姓氏书,记载了众多姓氏的起源和分布。

周文王:周文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朝的建立者。

晋武公:晋武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他在位期间灭掉了郇国。

大夫:大夫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介于士和卿之间,负责国家的行政和军事事务。

草头:草头是汉字部首之一,位于汉字的上方,与“艹”部首有关。

荀淑:荀淑是东汉时期的人物,以明理著称,有八子,时称八龙。

朗陵侯相:朗陵侯相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官职,负责朗陵侯国的行政事务。

谢惠连:谢惠连是南朝宋国的文学家,与荀雍等人以文章赏会。

何长瑜:何长瑜是南朝宋国的文学家,与荀雍等人以文章赏会。

羊璇之:羊璇之是南朝宋国的文学家,与荀雍等人以文章赏会。

谢灵运:谢灵运是南朝宋国的文学家,以山水诗著称。

晋代: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

颍川郡:颍川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颍阴:颍阴是颍川郡的一个县,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建威将军:建威将军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军职,负责军事指挥。

吴国内史:吴国内史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负责吴国(今江苏、安徽一带)的行政事务。

驸马都督:驸马都督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是皇帝女婿的封号。

徐州刺史:徐州刺史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负责徐州(今江苏、安徽一带)的行政事务。

曹洪:曹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人物,曹操的堂弟。

道:道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热病:热病是古代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代的传染病。

熨:熨是古代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热熨法来治疗疾病。

襄城太守:襄城太守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负责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的行政事务。

石览:石览是古代中国的人物,平南将军,曾参与解围荀菘之围。

太宁年间:太宁年间是东晋时期的一个时期,公元323年至325年。

右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属于高级官职,负责国家的礼仪和宴享事务。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指的是某个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荀-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介绍了荀姓的起源,分为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出自姬姓,以国为氏,起源于周文王之子受封于郇国,后来郇国被晋武公灭,赐予大夫原氏,原氏后代去邑旁加草头成为荀氏;二是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荀氏是晋国的公族,荀邑原本是侯国,后来被晋国灭掉,成为邑名。这两段历史记载展现了荀姓的源远流长,以及与周朝和晋国的深厚渊源。

在家族名人部分,提到了几位历史上著名的荀姓人物。荀淑是东汉时期的人物,以其明理和才名著称,他的八子也都有才名,被誉为“八龙”,这体现了荀氏家族的文脉传承和家族文化。荀雍是南朝宋国人,与谢灵运等四人以文章赏会,作山泽之游,显示了荀姓人物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荀蕤和荀羡是晋代人物,他们的才德和成就被时人称为“二玉”,这反映了荀姓在晋代的政治和文化地位。

荀粲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以独好道而著称,他的故事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追求。荀菘则是晋代的人物,他的女儿荀灌在家族危机时勇敢突围,展现了荀姓家族的勇气和智慧。这些家族名人的故事,不仅丰富了荀姓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地望分布部分,指出河南省洛阳市是荀姓的一个重要地望。这表明洛阳市在荀姓的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能是荀姓的发源地或重要聚居地。地望的分布对于研究姓氏的迁徙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了解一个姓氏历史变迁的重要线索。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66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