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梁-原文
历史来源
「梁」源出;
一:出自赢姓,以国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陜西省韩城县南)。春秋时, 梁国亡于秦国,其后有梁氏。
二:以邑为氏。春秋时,晋国有解梁城(在今山西省临猗西南),高梁,曲梁之地,公元前645年,晋惠公以解梁等五城贿于秦国,居其地者以「梁」为氏。
三: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代北三字姓「拔列兰」氏,随魏孝文帝移都洛阳,定居于中原,改为汉字为单姓梁氏。
家族名人
梁红玉
宋代名将韩世忠妻,本为京口名妓。生卒年不详。高宗建炎四年,世忠与金兀朮战于黄天荡,红玉亲自击鼓助战,兵将士气大振,金兵遂不得渡江侵宋。为女中豪杰。后封安国夫人,又改杨国夫人,世称梁夫人。
梁启超(1876~1929)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政治家、文学家。康有为弟子。师生二人于清末同倡变法维新,人称康梁。曾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大力宣传改革主义。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民国初年,曾任司法、财政总长等职。晚年不谈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着有饮冰室文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地望分布
甘肃省平凉,甘肃省天水,河南省洛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梁-译文
历史来源:
一:梁姓的来源之一是出自嬴姓,以国名为姓氏。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姓》的记载,在周平王时期,秦仲因为讨伐西戎有功,他的小儿子康被封在夏阳梁山(位于今天陕西省韩城县南)。春秋时期,梁国被秦国所灭,其后代以梁为姓。
二:梁姓的另一个来源是以邑为姓。春秋时期,晋国有解梁城(位于今天山西省临猗西南),高梁,曲梁等地。公元前645年,晋惠公用解梁等五个城池贿赂秦国,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以‘梁’为姓。
三:古代鲜卑族复姓改为单姓梁。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代北三字姓‘拔列兰’改为单姓梁,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为汉字单姓梁。
家族名人:
梁红玉:宋代名将韩世忠的妻子,原本是京口的名妓。生卒年不详。宋高宗建炎四年,韩世忠与金兀术在黄天荡交战,梁红玉亲自击鼓助战,士兵士气大振,金兵未能渡江侵宋。她被誉为女中豪杰。后来被封为安国夫人,又改封为杨国夫人,世人称为梁夫人。
梁启超(1876~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政治家、文学家。是康有为的弟子。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清末共同倡导变法维新,被称为康梁。曾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大力宣传改革主义。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民国初年,曾任司法、财政总长等职。晚年不再涉足政治,专注于著述和讲学。著有《饮冰室文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地望分布:
甘肃省平凉,甘肃省天水,河南省洛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梁-注解
梁:梁姓的来源有多个,包括出自赢姓、以邑为氏和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出自赢姓,是指周平王时,秦仲的少子康被封于夏阳梁山,其后代以国为姓。以邑为氏,是指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些城邑如解梁城、高梁、曲梁等地,居住者以‘梁’为姓。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是指南北朝时期,北魏代北三字姓‘拔列兰’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梁氏。
赢姓:赢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嬴姓部落,后来成为秦国的国姓。
夏阳梁山:夏阳梁山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南,是梁国所在地。
秦国:秦国是春秋时期的强国,后来统一六国。
晋国:晋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一,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解梁城:解梁城是晋国的一个城邑,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临猗西南。
高梁:高梁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曲梁:曲梁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晋惠公:晋惠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
北魏: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386年至534年。
拔列兰:拔列兰是北魏时期的一个鲜卑族姓氏。
魏孝文帝: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洛阳:洛阳是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梁红玉:梁红玉是宋代名将韩世忠的妻子,以勇猛助战著称。
韩世忠:韩世忠是宋代的名将,与金兀术交战时,其妻梁红玉助战。
金兀术:金兀术是金朝的一位著名将领。
安国夫人:安国夫人是宋代对一些封号的称呼,梁红玉被封为安国夫人。
杨国夫人:杨国夫人是宋代对一些封号的称呼,梁红玉后来改封为杨国夫人。
康有为:康有为是清末的改革家,提倡变法维新。
梁启超: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康有为的弟子,曾大力宣传改革主义。
时务报:时务报是梁启超主办的一份报纸,用于宣传维新思想。
清议报:清议报是梁启超主办的一份报纸,用于宣传维新思想。
新民丛报: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办的一份报纸,用于宣传维新思想。
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政治变革,又称百日维新。
日本:日本是位于东亚的一个岛国,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关系。
司法总长:司法总长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官职,负责司法事务。
财政总长:财政总长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官职,负责财政事务。
饮冰室文集:饮冰室文集是梁启超的一部著作,收录了他的许多文章。
先秦政治思想史:先秦政治思想史是梁启超的一部著作,研究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的一部著作,讨论了历史研究的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梁-评注
「梁」源出; 一:出自赢姓,以国为氏。 这句话揭示了梁姓的起源之一,即源自赢姓,以国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夏阳梁山,梁国因此得名。这里不仅体现了姓氏与国家政治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对功臣的封赏制度。
二:以邑为氏。春秋时,晋国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晋惠公以解梁等五城贿于秦国,居其地者以「梁」为姓。这句话揭示了梁姓的另一个来源,即以邑为姓。这表明姓氏的形成也与地理因素有关,人们根据居住地的地名来取名。
三: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代北三字姓「拔列兰」氏,随魏孝文帝移都洛阳,定居于中原,改为汉字为单姓梁氏。这句话揭示了梁姓的第三个来源,即由鲜卑族复姓所改。这反映了古代民族融合过程中,姓氏的演变和交流。
梁红玉,宋代名将韩世忠妻,本为京口名妓。生卒年不详。高宗建炎四年,世忠与金兀朮战于黄天荡,红玉亲自击鼓助战,兵将士气大振,金兵遂不得渡江侵宋。为女中豪杰。后封安国夫人,又改杨国夫人,世称梁夫人。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梁红玉的生平事迹,她不仅是韩世忠的妻子,更是宋代女中豪杰,展现了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梁启超(1876~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政治家、文学家。康有为弟子。师生二人于清末同倡变法维新,人称康梁。这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的生平和成就,他是近代中国的重要政治家、文学家,康有为的弟子,对中国近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望分布:甘肃省平凉,甘肃省天水,河南省洛阳。这句话说明了梁姓在历史上的分布情况,这三个地方都是梁姓的重要聚居地,反映了梁姓在历史上的迁徙和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