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杜-原文
历史来源
「杜」源出;
一:出自祁姓,以邑为氏。周成王将唐杜氏移于杜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东南),居者以地名「杜」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云:杜氏亦日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 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居杜城者为杜氏。
二: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独孤浑氏,随孝文帝迁都洛阳, 改为汉字单姓杜氏。
家族名人
杜康
相传是周代善于酿酒的人。《汉.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甫
杜牧 (803~852)
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人。为人刚直有奇节,曾指时弊,深忧藩镇、吐番的骄纵,后果言中。其诗风骨遒上,豪迈不羁,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着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宫赋》、《泊秦淮》等。
杜秋娘
唐代金陵人。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之妾。锜谋叛被杀后入宫,善诗词及唱金缕衣曲,受唐宪宗宠爱,后赐归乡,穷老无依。因此古代以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地望分布
陜西省西安,湖北省汉阳,河南省洛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杜-译文
历史来源:
一:杜姓的来源;
1. 出自姬姓,以封地作为姓氏。周成王将唐杜氏迁移到杜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地名‘杜’作为自己的姓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杜姓也称为唐杜姓,属于姬姓,是帝尧的后代。在刘国建国时,是陶唐氏,其裔孙刘累擅长驯龙,侍奉孔甲。因此在夏朝被称为御龙氏。在周朝被称为唐杜氏,周成王灭掉唐国后,封虞国,于是将唐氏迁移到杜地,这就是杜伯。居住在杜城的人就是杜姓。
2. 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杜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独孤浑氏,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改为汉字单姓杜姓。
家族名人:
杜康
相传是周代擅长酿酒的人。《汉·曹操·短歌行》中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甫
杜牧(803~852)
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人。为人刚直,有奇特的节操,曾指责时弊,深深忧虑藩镇、吐蕃的骄纵,后来预言成真。他的诗作风格遒劲豪迈,不拘一格,文笔尤其纵横捭阖,多涉及经世致用之务,在晚唐时期成就很高,当时人称之为小杜,以区别于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宫赋》、《泊秦淮》等。
杜秋娘
唐代金陵人。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妾室。李锜谋反被杀后,她入宫,擅长诗词及唱《金缕衣》曲,受到唐宪宗的宠爱,后来被赐归故乡,晚年穷困潦倒,无依无靠。因此,古代用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地望分布:
陜西省西安,湖北省汉阳,河南省洛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杜-注解
杜:杜是一个常见的中文姓氏,有多个起源。其一,源于姬姓,以封地名为姓。周成王时期,将唐杜氏迁至杜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居住于此的人以地名‘杜’为姓。其二,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姓氏独孤浑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改为汉字单姓杜氏。
祁姓:古代的一种姓氏,据传为帝尧的后代。
周成王:周朝的第五位君王,在位时期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扩张。
唐杜氏:指周成王时期迁至杜城的姬姓杜氏。
刘累:夏朝时期的人,传说中能驯龙,事奉夏王孔甲。
孔甲:夏朝的君主。
御龙氏:夏朝时期的一个氏族,以驯龙为业。
唐:古代的一个国家,为陶唐氏的建国之地。
杜伯:周成王灭唐后,封于杜,成为杜伯。
杜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杜姓的发源地之一。
鲜卑族: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独孤浑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一个姓氏。
孝文帝:北魏的皇帝,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洛阳:河南省的一个城市,古代著名的都城。
杜康:相传是周代善于酿酒的人,后成为酒的代称。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短歌行:曹操的一首诗,表达了他的抱负和情感。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有“小杜”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樊川:杜牧的号。
京兆万年:唐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藩镇:唐代的地方军事行政单位。
吐番:古代藏族的一个部落联盟,后发展为吐蕃王朝。
阿房宫赋:杜牧的一首著名赋,描绘了阿房宫的壮丽。
泊秦淮:杜牧的一首著名诗,描绘了秦淮河的景色。
杜秋娘:唐代金陵人,著名的歌女。
镇海节度使:唐代的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李锜:唐代的一个将领,镇海节度使。
金缕衣曲:一首著名的古曲,由杜秋娘所唱。
唐宪宗:唐代的一位皇帝。
陜西省: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西北部。
西安市:陜西省的省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湖北省: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部。
汉阳: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区,历史悠久。
河南省: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杜-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揭示了‘杜’姓的起源,从源头上追溯了其文化渊源。第一点提到‘杜’姓源自祁姓,以邑为氏,这一说法体现了古代姓氏制度的演变,即以封地或居住地为姓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地理结构。周成王将唐杜氏移于杜城,封虞,迁唐氏于杜,这一历史事件不仅说明了‘杜’姓的起源,也反映了周代对地方的控制和治理。‘杜’姓的传承,从帝尧之后,陶唐氏,到刘累能扰龙,事孔甲,再到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这一系列历史记载,展现了‘杜’姓家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第二点提到‘杜’姓在南北朝时由鲜卑族姓氏所改,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北魏时期,代北三字姓独孤浑氏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为汉字单姓杜氏,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姓氏的演变,也揭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家族名人部分,介绍了杜康、杜甫、杜牧和杜秋娘四位著名人物。杜康作为周代善于酿酒的人,其名字成为酒类的代名词,体现了酒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杜牧则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在晚唐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杜秋娘的故事则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地望分布部分,提到了陜西省西安、湖北省汉阳、河南省洛阳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都是‘杜’姓的重要发源地和聚集地,从地理分布上展现了‘杜’姓的广泛影响。西安作为古代都城,见证了‘杜’姓家族的历史变迁;汉阳和洛阳则分别代表了‘杜’姓在南方和北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杜’姓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