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曹-原文
历史来源
「曹」源出 , 曹是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
一 ; 古代曹姓的后裔,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受封于邾国 (今山东邹县 ) ,后被楚国所灭,其子孙或为朱氏,或为曹氏。
二 ;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文王第十三子叔振铎,受封于陶丘。后被宋国所灭,其国人以「曹」为氏。
三 ; 据《新唐书》,为少数民族「昭武九姓」(见「何」氏)之一。隋唐时期,西北突部落建有康居国,其支庶分出小国「曹」国,在今乌孜別克斯坦撤马尔罕东北部。其族人有入中原定居者,于汉族融合,用汉姓「曹」
家族名人
曹参 (?~前190)
字敬伯,汉初沛人。与萧何同佐高祖定天下,封平阳侯,继萧何为相,一遵萧规。卒谥懿。
曹娥 (130~143)
东汉上虞人。其父溺死于江中,不得尸骸。娥时年十四,沿江号哭十七昼夜,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浮出。世传为孝女。
曹操
曹丕(187~226)
字子桓,三国时魏武帝之子。汉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兼副丞相。父卒,嗣为丞相。建安二十五年代汉即帝位,在位七年。性好文学,博闻强识。作有典论及诗赋函札百余篇。卒谥文帝。
曹植 (192~232)
字子建,三国时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岁能属文,甚得武帝宠爱。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陈王。植才思捷,词藻富丽,尤长于诗。六朝诗人多受其影响,谢灵运尝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卒谥思,世称为陈思王。着有曹子建集十卷。
曹雪芹 (1719~1764)
名沾,字梦阮,号芹溪、芹圃,清汉军正白旗人,曹寅之孙。工诗善画。本世家子,后家道中落,因追怀往昔,相传着《红楼梦》八十回,未成病卒。高鹗为续作四十回,合为一百二十回,盛行于世。
曹国舅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学道山岩间,遇钟离权、吕洞宾二仙而得道。因相传为宋曹太后之弟,故称为曹国舅。
地望分布
安徽焦郡,江苏彭城郡,山东高平郡,山东巨野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曹-译文
历史来源:
‘曹’这个姓氏的来源有多种说法;
一是曹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古代曹姓的后代,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打败商朝后,被封在邾国(现在山东省邹县),后来被楚国灭亡,他们的子孙有的改姓朱,有的仍姓曹;
二是出自‘姬’姓,以国为姓。周文王的第十三子叔振铎被封在陶丘,后来被宋国灭亡,那里的国民以‘曹’为姓;
三是据《新唐书》记载,曹姓是少数民族‘昭武九姓’(见‘何’姓)之一。在隋唐时期,西北突厥部落建立了康居国,其分支建立了小国‘曹国’,位于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北部。其族人有迁移到中原定居的,与汉族融合,采用了汉姓‘曹’。
家族名人:
曹参(?~前190年):字敬伯,汉初沛县人。与萧何一同辅助汉高祖统一天下,被封为平阳侯,继任萧何为相,完全遵循萧何的规矩。去世后谥号懿。
曹娥(130~143年):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在江中溺水身亡,尸体无法找到。曹娥当时十四岁,沿江哭泣了十七天十七夜,然后投江自尽。五天后,她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世人传颂她为孝女。
曹操: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儿子。汉建安十六年(211年)任五官中郎将,兼任副丞相。父亲去世后,继承为丞相。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代汉称帝,在位七年。他性好文学,博学多才。著有《典论》及诗赋信札百余篇。去世后谥号文帝。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弟弟。十岁时就能写文章,深受曹操的宠爱。曹丕即位后,因为忌惮他的才华而没有重用他,封他为陈王。曹植才思敏捷,文采华丽,尤其擅长写诗。六朝诗人多受他的影响,谢灵运曾说:‘天下的才华共有石,子建独得八斗。’去世后谥号思,世称陈思王。著有《曹子建集》十卷。
曹雪芹(1719~1764年):名沾,字梦阮,号芹溪、芹圃,清朝汉军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擅长写诗和绘画。原本是世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因为怀念过去,相传著有《红楼梦》八十回,未完成就因病去世。高鹗续写了四十回,合为一百二十回,盛行于世。
曹国舅: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在山岩间修道,遇到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而得道。因为相传他是宋朝曹太后的弟弟,所以被称为曹国舅。
地望分布:
安徽焦郡,江苏彭城郡,山东高平郡,山东巨野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曹-注解
曹:曹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有多个说法,包括封国、姓氏传承等。
邾国:邾国是古代的一个封国,位于今天的山东邹县,是曹姓的一个来源。
姬:姬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姓氏,也是周朝的姓氏,周文王是姬姓的代表人物。
叔振铎:叔振铎是周文王的第十三子,被封于陶丘,是曹姓的另一个来源。
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民族群体,曹姓也有来自这个群体的说法。
康居国:康居国是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曹姓的起源之一与康居国有关。
乌孜别克斯坦:乌孜别克斯坦是中亚的一个国家,古代的康居国位于其境内。
曹参:曹参是汉初的重要人物,与萧何一同辅助汉高祖刘邦定天下,被封为平阳侯。
曹娥: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女,因父溺江中,她沿江号哭,最终投江寻父。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曹丕:曹丕是曹操之子,继位为魏文帝,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位皇帝。
曹植:曹植是曹操之子,著名的文学家,有“建安七子”之称,以诗歌成就最为突出。
曹雪芹: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著有《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曹国舅:曹国舅是中国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因其是宋曹太后之弟而得此名。
焦郡:焦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安徽。
彭城郡:彭城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江苏。
高平郡:高平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
巨野郡:巨野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曹-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点明了曹姓作为中国古老姓氏之一的地位,源远流长。第一点提到曹姓的起源之一,是周武王克商后,封于邾国,后因楚国所灭,子孙改姓。这里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分封制度和姓氏的演变,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第二点讲述了曹姓的另一个来源,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叔振铎被封于陶丘,后宋国灭其国,国人以曹为姓。这揭示了姓氏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以及姓氏传承的文化意义。第三点介绍了曹姓的少数民族起源,昭武九姓之一的曹国,在隋唐时期与汉族融合,使用汉姓曹。这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以及民族融合的进程。
家族名人部分,曹参作为汉初的重要人物,其字敬伯、封平阳侯、继萧何为相的经历,展现了曹姓在汉朝的重要地位。曹娥的故事,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孝道的传统美德,她为父寻尸的孝行,被后世传颂。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其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曹丕、曹植作为曹操的儿子,他们的文学成就和曹植的才华横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作为《红楼梦》的作者,其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曹国舅作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其学道成仙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
地望分布部分,安徽焦郡、江苏彭城郡、山东高平郡、山东巨野郡等地,是曹姓的主要分布区域。这反映了曹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广泛影响,以及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联。这些地域的分布,也说明了曹姓在中国历史上的迁徙和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