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常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常-原文

历史来源

「常」源出 ;

一 ;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武王克商后,文王子于康国,世称康叔,武庚叛乱被平定后,康叔又被转封于卫国。后来,康叔又分封其子于常邑,其后逐为常氏。

二﹕因避讳而改,《世本》载春秋时楚国公族恒惠公之后有恒氏,一度改为常氏。来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恒」和「常」义相同。

三﹕又据《路史》云,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亦有常氏。

神话中黄帝大臣常先与常曦之后。

家族名人

嫦娥

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亦作常娥、嫦娥。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明怀远人。貌奇伟,善射,有勇力。辅佐明太祖转战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师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将军,擢为中书、平章军国重事,赠中书右丞相。封鄂国公、开平王。谥忠武。

地望分布

山东平原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常-译文

历史来源:

「常」这个字源出有几种说法;

一、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周武王打败商朝后,周文王的儿子被封在康国,世人称他为康叔。武庚叛乱被平定后,康叔又被封在卫国。后来,康叔又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在常邑,他的后代就逐渐形成了常姓。

二、因为避讳而改姓,《世本》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恒惠公的后代有恒姓,一度改为常姓,以避开宋真宗赵恒的名讳。‘恒’和‘常’的意思相同。

三、据《路史》所说,战国时期吴国公族的后代也有常姓。

神话中,黄帝的大臣常先和常曦的后代。

家族名人:

嫦娥:后羿的妻子。相传她偷吃了不死之药后飞升到月宫,成为了仙女。汉人为避讳汉文帝的名字,把她的姓氏‘姮’改为‘嫦’。《淮南子·览冥》记载: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药后奔向月亮,感到非常失落,无法再继续她的生活。明代刘兑的《金童玉女娇红记》中也有提到:如果不是月宫中的嫦娥,怎么敢只是花中的神仙。她也被称作常娥或嫦娥。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是明朝怀远人。他长得非常奇特,善于射箭,有很强的勇力。他辅佐明太祖朱元璋转战江南,所向披靡;又率军北征,攻下元都,驱逐元帝,平定了天下。他官至左副将军,被提拔为中书、平章军国重事,追赠中书右丞相。被封为鄂国公、开平王。谥号忠武。

地望分布:山东平原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常-注解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周朝的开国君主姬发,是周朝王室的姓氏,后来成为许多贵族的姓氏。

康国:康国是指周朝时期的一个封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一带。

康叔:康叔是周武王的儿子,封于康国,后来因武庚叛乱被平定后,被转封于卫国。

武庚叛乱:武庚叛乱是指周武王死后,其子武庚在商朝旧地发动的叛乱,后被周公旦平定。

常邑:常邑是指周朝时期的一个封邑,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滑县一带。

姬姓常氏:姬姓常氏是指起源于姬姓的常氏家族。

恒惠公:恒惠公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公族成员。

宋真宗赵恒:宋真宗赵恒是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与姓氏“恒”相同,因此后人避讳改为“常”。

恒氏:恒氏是一个姓氏,与“常”同源。

路史:《路史》是一部记载古代帝王世系和地理的史书。

黄帝: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常先:常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黄帝的大臣。

常曦:常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嫦娥: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

不死之药:不死之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药,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西王母: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居住在昆仑山。

文帝:文帝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皇帝,名为刘恒,汉人为避讳他的名字,将“姮”改为“嫦”。

常遇春:常遇春是明朝初年的一位著名将领,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

明太祖:明太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名为朱元璋。

元都:元都是指元朝的都城,即今天的北京。

元帝:元帝是指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名为爱新觉罗·妥懽帖睦尔。

山东平原郡:山东平原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德州市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常-评注

这段古文内容主要讲述了姓氏“常”的来源、家族名人以及地望分布。以下是对其内容的逐行赏析:

1. 历史来源:‘常’源出;一;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武王克商后,文王子于康国,世称康叔,武庚叛乱被平定后,康叔又被转封于卫国。后来,康叔又分封其子于常邑,其后逐为常氏。

赏析:此行内容揭示了‘常’姓的起源,从姬姓的康叔开始,因分封于常邑而得名。这一过程体现了古代姓氏与地缘、血缘关系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分封制度。

2. 二﹕因避讳而改,《世本》载春秋时楚国公族恒惠公之后有恒氏,一度改为常氏。来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恒」和「常」义相同。

赏析:此行讲述了‘常’姓的另一来源,即因避讳而改姓。避讳是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体现了对尊贵者的尊重。此处的避讳行为也体现了姓氏的演变和传承。

3. 三﹕又据《路史》云,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亦有常氏。

赏析:此行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常’姓的来源,指出战国时期吴国公族也有常姓,说明姓氏的流传和分布具有地域性。

4. 神话中黄帝大臣常先与常曦之后。

赏析:此行提到了神话传说中的常先和常曦,体现了古代姓氏与神话传说的关联,也反映了姓氏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5. 家族名人:嫦娥。

赏析:此行介绍了‘常’姓家族的一位名人——嫦娥。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神,其故事流传甚广,体现了‘常’姓与神话传说的联系。

6. 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月里姮娥,敢只是花里神仙。亦作常娥、嫦娥。

赏析:此行详细介绍了嫦娥的故事,包括其身份、传说背景以及与后羿的关系。同时,还提到了避讳现象,说明了古代文化中避讳的普遍性。

7.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明怀远人。貌奇伟,善射,有勇力。辅佐明太祖转战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师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将军,擢为中书、平章军国重事,赠中书右丞相。封鄂国公、开平王。谥忠武。

赏析:此行介绍了‘常’姓家族的另一位名人——常遇春。常遇春是明朝初年的一位著名将领,其生平事迹展现了‘常’姓家族的英勇与忠诚。

8. 地望分布:山东平原郡。

赏析:此行说明了‘常’姓的地望分布,即山东平原郡。地望分布是姓氏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助于了解姓氏的流传和分布情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常》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43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