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山-原文
历史来源
「山」源出:
一、以官职为氏。据《名贤士族言行类稿》所载,周代有山师,为掌山林之官,其后有山氏。
二、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吐难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山氏。
家族名人
山涛(公元205-283年)
字巨源,晋代河内郡怀县人。好《老》、《庄》,与嵇康、阮籍等作竹林之游,时称竹林七贤。官至右仆射。王戎曾称涛为’璞玉浑金,人莫知其器。’
山简
字季伦,山涛之子。永嘉年间(公元307-312年)官至尚书左仆射。后为征南将军,镇襄阳。每游习家园池,置酒池上,则醉,名之曰’高阳池’。
地望分布
河南省洛阳市、武陟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山-译文
历史来源:
「山」这个姓氏的来源有:
一、是源于官职。根据《名贤士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周朝时期有名叫山师的官职,负责管理山林,后来就有以山为姓的家族。
二、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改姓而来的。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个复姓叫吐难氏的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改成了单姓山。
家族名人:
山涛(公元205-283年):
字叫巨源,是晋朝河内郡怀县人。喜欢《老子》、《庄子》,和嵇康、阮籍等人一起在竹林中游玩,当时被称为竹林七贤。官职做到了右仆射。王戎曾经称赞山涛是‘璞玉浑金,人莫知其器’。
山简:
字叫季伦,是山涛的儿子。永嘉年间(公元307-312年)官至尚书左仆射。后来担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每次游历自己的家园池塘,在池塘上设宴,喝醉了,就将这个地方称为‘高阳池’。
地望分布:
河南省洛阳市、武陟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山-注解
山师:山师是周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山林资源,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维护山林的生态平衡。
山氏:山氏是一个姓氏,源自周代的山师官职,后来成为姓氏。在中国历史上,山姓是一个较为古老的姓氏。
《名贤士族言行类稿》:这是一部记载名贤士族言行举止的书籍,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家族文化。
《魏书·官氏志》:《魏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史书,其中的《官氏志》部分记载了北魏时期官职和姓氏的变迁。
北魏:北魏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386年至534年,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
吐难氏:吐难氏是北魏时期的一个复姓,后来改为单姓山。
单姓山氏:单姓山氏是指将复姓吐难氏简化为单姓山。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七位文人雅士,包括嵇康、阮籍、山涛等,他们在竹林中聚会,以清谈和饮酒著称。
右仆射:右仆射是古代官职,是宰相之下的高级官员,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璞玉浑金:璞玉浑金是形容人品质高尚,才华横溢,但未被发现和认可的成语。
尚书左仆射:尚书左仆射是古代官职,尚书省的高级官员,负责辅助尚书处理政务。
征南将军:征南将军是古代军事官职,负责统领南方地区的军事事务。
襄阳:襄阳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城市,位于湖北省,历史上是军事要地。
高阳池:高阳池是山简在襄阳的家园池,因山简在此饮酒成醉而得名。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是指一个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山-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从字面意义出发,‘山’字源远流长,其起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点提到‘山’字源出官职为氏,这一说法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官职的尊重和对山林资源的重视。周代山师的设立,不仅是对山林资源的管理,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反映了当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接着,‘山’字作为姓氏的来源,说明了姓氏与官职之间的联系。山师这一官职,后来演变为山姓,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姓氏的传承,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职的尊重和姓氏的尊崇。
第二点提到‘山’字作为姓氏的来源之一,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有关。这一说法揭示了姓氏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也反映了古代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北魏吐难氏改为山氏,这一姓氏的改变,既是对原有姓氏的继承,也是对中原文化的融入。
在家族名人部分,山涛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其生平事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他好《老》、《庄》,与嵇康、阮籍等人的竹林之游,不仅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晋代社会风气和文化风貌。山涛的官至右仆射,说明他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其‘璞玉浑金,人莫知其器’的评价,更是对其人格和才华的高度赞扬。
山简作为山涛之子,继承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其官至尚书左仆射,并在征南将军任上镇守襄阳,体现了山氏家族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高阳池’这一名字,不仅反映了山简的个性,也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
地望分布部分,河南省洛阳市、武陟县一带作为山氏家族的分布地,说明了山氏家族在地理上的影响力和传承。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对山氏家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