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屠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屠-原文

历史来源1、出自九黎族,是蚩尤的后代。

相传,上古时代,黄帝与炎帝两个部族联合起来,在涿鹿与九黎族大战,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

遂将其部族人收入自己的部落。

其中一部分人愿意归顺的,就迁到邹、屠两地定居,形成邹、屠二姓,均以居住地名为姓。

邹、屠二地均在今山东境内。

2、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裔。

商朝建立之后,分封同姓诸侯,其中一支封于弦国。

弦国灭亡后,其族人遂以国名命姓,为弦姓,后来又去邑为屠,称屠氏。

3、以职业技术命姓。

古人有屠宰为业者,其后便姓屠,称屠氏。

家族名人屠迁:晋代,安定人,字清介。

自幼好学聪慧,日诵百言,过目不忘,稍长博籍经典、礼乐、为河徽间通判,为官清廉,风节凝峻,狱讼破剖决如流,民无有叫冤者,百姓深敬之,公务余闲时以吟诵自得其乐。

屠隆:明代戏曲家,鄞县人,字长卿,号赤水。

万历进士。

曾任青浦知县、礼部郎中。

有传奇《昙花记》等。

能诗能文,有多部诗文集留世。

屠本畯:明大山子,字田叔,以荫树明间任历太常典、辰州知府。

生平博览群书,至老,书仍不离手。

别人讲他:‘老矣,为何还如此辛苦也’。

本畯曰:‘吾以书饥时当食,渴以当饮,欠介以当枕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

著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

屠庸:明代浙江鄞县人,字朝宗。

成化进士,任御史,巡按四川、湖广,清廉自律,勤于政事,皆留有惠绩。

晋升为吏部尚书,办事公正无私,尤其爱惜人才。

清宁宫落成,下诏请番僧入宫庆贺,他再次上书谏止。

武宗登极,加太子傅,兼管掌院事。

屠勋:明朝平湖人,字元勋。

成化进士,历任刑部郎中,有疑狱或事关权贵,谨慎审理剖决无滞,治无冤狱。

弘治初为大理少卿,漳州温文进作乱,勋往逾之,惩其首犯,吓从者不闻,一方遂平安。

晋升副都御史,巡抚顺天。

整顿苏州边防,政绩卓著。

武宗即位后,进刑部尚书。

有《太和堂集》留世。

屠仁守:清代,孝感人,字梅君。

同治进士,官至御史,时醇王当国,政局动乱,屡对天文算学深研究,尤精于性理研究。

品格端庄,时人敬之。

迁徙分布堂号:书斋堂;陈留堂。

汉朝,隐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县)。

望族:居广平(河南鸡泽县东20里)、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广平郡:汉景帝置。

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屠-译文

1、出自九黎族,是蚩尤的后代。传说在远古时期,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联合起来,在涿鹿与九黎族进行了一场大战,并捉住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之后,他们把九黎族的人纳入自己的部落。其中愿意归顺的一部分人,就被迁移到邹、屠两地定居,形成了邹、屠两个姓氏,都以居住地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邹、屠两地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2、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代。商朝建立后,分封了同姓的诸侯,其中一支被封在弦国。弦国灭亡后,它的族人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弦姓。后来又去掉邑字,称为屠姓。

3、以职业技术命姓。古代有以屠宰为职业的人,他们的后代就姓屠,称为屠姓。

家族名人:

屠迁:晋代安定人,字清介。自幼好学聪明,每天能背诵百字,过目不忘,稍大后博览群书,精通经典、礼乐,曾任河徽间通判,为官清廉,风节严谨,审理案件决断如流,百姓无冤声,深受百姓敬爱,公务之余喜欢吟诵自娱。

屠隆:明代戏曲家,鄞县人,字长卿,号赤水。万历年间进士,曾任青浦知县、礼部郎中。有传奇《昙花记》等作品。能诗能文,有多部诗文集流传。

屠本畯:明代大山子,字田叔,因荫树明间任历太常典、辰州知府。一生博览群书,到老仍手不释卷。别人问他:‘老了,为什么还这么辛苦?’本畯回答说:‘我把书当作食物,渴了就当作饮料,缺少了就当作枕头,愁闷时就当作音乐,从未觉得苦。’著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

屠庸:明代浙江鄞县人,字朝宗。成化年间进士,曾任御史,巡按四川、湖广,清廉自律,勤于政事,政绩显著。晋升为吏部尚书,办事公正无私,尤其爱惜人才。清宁宫落成时,他上书谏止邀请番僧入宫庆贺。武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太子傅,兼管掌院事。

屠勋:明朝平湖人,字元勋。成化年间进士,历任刑部郎中,审理案件谨慎,无冤狱。弘治初年为大理少卿,漳州温文进作乱时,他前往平定,惩处首犯,吓阻从者,使一方得以安宁。晋升为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整顿苏州边防,政绩卓著。武宗即位后,晋升为刑部尚书。有《太和堂集》流传。

屠仁守:清代孝感人,字梅君。同治年间进士,官至御史。当时醇王掌权,政局动荡,他多次深入研究天文算学,尤其精通性理研究。品格端庄,受到时人尊敬。

迁徙分布:堂号为书斋堂、陈留堂。汉朝时,隐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县)。望族居住在广平(河南鸡泽县东20里)、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广平郡是汉景帝设立的,位于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屠-注解

九黎族:九黎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联盟,据传是蚩尤的部族,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九黎族是一个勇猛善战的民族。

蚩尤:蚩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著名战神,被认为是九黎族的首领。在黄帝与炎帝的战争中,蚩尤是敌对一方的主要对手。

黄帝: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也是五帝之首。

炎帝:炎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部落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华夏民族的始祖。

涿鹿:涿鹿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涿鹿县,是黄帝与炎帝、蚩尤大战的地点。

邹、屠两地:邹和屠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是九黎族部族的一部分人在战争后迁居的地方。

子姓:子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姓氏,起源于商朝,是商朝王族的后裔。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确切纪年的朝代,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

弦国:弦国是商朝时期的一个封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职业技术:以职业技术命姓是指根据个人的职业或技艺来命名姓氏,这种命名方式在中国古代较为常见。

屠迁:屠迁是晋代的一位官员,以清廉和公正著称。

屠隆:屠隆是明代的一位戏曲家,有传奇作品《昙花记》等。

屠本畯:屠本畯是明代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

屠庸:屠庸是明代的一位官员,以清廉自律和勤于政事著称。

屠勋:屠勋是明代的一位官员,以审理案件公正无滞著称。

屠仁守:屠仁守是清代的一位官员,以精于天文算学和性理研究著称。

堂号:堂号是家族或宗族中用来标识的名称,通常与家族的历史或成就有关。

书斋堂:书斋堂是一个家族的堂号,通常与家族的学术传统有关。

陈留堂:陈留堂是一个家族的堂号,通常与家族的起源地或历史有关。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存在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隐留郡:隐留郡是汉朝时期的一个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县。

广平郡:广平郡是汉朝时期的一个郡,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屠-评注

历史来源1的赏析:此段文字描绘了屠姓的起源之一,即源于九黎族,是蚩尤的后代。这里提到了上古时代黄帝与炎帝联合对抗九黎族的历史事件,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著名的涿鹿之战。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屠姓的起源与古代部族战争、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一句,不仅揭示了屠姓与蚩尤的渊源关系,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邹、屠二地均在今山东境内’一句,说明了屠姓的迁徙与地理分布,为后文屠姓的迁徙分布提供了地理背景。

历史来源2的赏析:此段文字讲述了屠姓的另一个起源,即出自商朝王族的后裔。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纪年的朝代,其王族的后裔以国名命姓,形成了弦姓。‘弦国灭亡后,其族人遂以国名命姓,为弦姓’一句,反映了古代姓氏与国家、部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后来又去邑为屠,称屠氏’一句,说明了姓氏的演变过程,即从弦姓到屠姓的变迁。

历史来源3的赏析:此段文字揭示了屠姓的第三个起源,即以职业技术命姓。‘古人有屠宰为业者,其后便姓屠,称屠氏’一句,说明了姓氏与职业之间的关联,反映了古代社会职业分工和姓氏形成的多样性。

家族名人赏析:文中提到的屠迁、屠隆、屠本畯、屠庸、屠勋、屠仁守等家族名人,展现了屠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和社会地位。‘屠迁’以清廉著称,‘屠隆’为明代戏曲家,‘屠本畯’博学多才,‘屠庸’清廉自律,‘屠勋’治狱有方,‘屠仁守’精于天文算学。这些人物的事迹不仅反映了屠姓家族的传承,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人文精神。

迁徙分布赏析:屠姓的迁徙分布部分,提到了‘书斋堂’和‘陈留堂’两个堂号,以及‘汉朝,隐留郡’的地理位置。‘望族’一词,表明屠姓在历史上曾经是显赫的家族。‘广平郡’的设立,进一步说明了屠姓在地理分布上的影响。这些信息为我们了解屠姓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总结赏析:通过对屠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迁徙分布等方面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屠姓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其起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屠姓家族的传承,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42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