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容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容-原文

历史来源1、出自虞姓,来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为氏。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

2、以官职为姓,周朝的礼乐之官官名为容,其后便以祖上的官职为姓。

3、来自古代的容国,以国名为氏。古代有国名叫容,这个国家的子孙后代后来以国为姓,成为容姓。

4、出自黄帝的史臣,以祖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史臣名叫容成,是太岳的后代,相传他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他的后代以容为姓。

5、出自春秋南容氏的后裔,以父字为氏。据《万姓统谱》记载,春秋时期有一个以南容作为字的人,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作为姓,称容氏,于是相传成为容姓。

家族名人容萱:金朝人,朝廷任他当知府官,他夫人很能干,名叫适姑,发生战事时,容萱死后,朝廷就让适姑承继他的军权,统帅军队。

容闳:清朝维新派,字达明,号神甫,广东省香山(今中山市)人。他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是我国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第一位留学生;回国后曾到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市)向洪仁干提出新政建议。1867年,他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向清政府建议选派留学生、开采矿产等,后任驻美副使,专管留学生事务。1900年他因参加上海“张园会议”被清政府通缉,被迫前往香港,后移居美国。宣统二年曾经邀请孙中山到美国商谈,表示支持革命。民国元年逝世。终年84岁。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容悌舆:字行白。明朝时期香山人。个性敦厚,学问渊博,孝敬父母。永乐年间,他在家乡香山担任教谕,母亲得了风瘫,卧床13年,都不能起来活动,他于是日夜侍侯,从来没有厌倦。于是乡人称赞他为“孝行先生”。著作有《云岚集》。

容若玉:明朝人,举为进士当官,朝廷派他去江西。容若玉治理地方,为百姓着想,办了许多好事。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死后,家贫没有财物,他的同僚朋友周济拿银子将他灵棺运回老家安葬。

迁徙分布(缺)容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相传黄帝有个史官名容成,他是历法的最初制定者。相传他还会修炼论道,懂得采阴补阳之术,后道家尊称容成真人。而容氏就是他的后人纪念他而定的。

相传,黄帝有另一位臣子容援作钟,他的后人就以容为姓氏。

而在帝舜明高阳氏时,舜的儿子中有一位名为仲容,是为不可多得的贤才,他的后代中有以容为姓的。

在周朝,掌管礼乐的官也曾被称为容,这些官吏的后代就以此官名为姓。

史书上又有一说,古代有容氏国,这个国度的子民大多以“容”国名为姓的。

源自上古的容氏家族,数千年来,繁衍于南方吴地,当初以国为氏,或以官为氏。

容姓的望族居住在敦煌(今天的甘肃省敦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容-译文

1、出自虞姓,来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为姓。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明伶俐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

2、以官职为姓,周朝的礼乐之官官名为容,其后便以祖上的官职为姓。

3、来自古代的容国,以国名为姓。古代有国名叫容,这个国家的子孙后代后来以国为姓,成为容姓。

4、出自黄帝的史臣,以祖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史臣名叫容成,是太岳的后代,相传他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他的后代以容为姓。

5、出自春秋南容氏的后裔,以父字为姓。据《万姓统谱》记载,春秋时期有一个以南容作为字的人,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作为姓,称容姓,于是相传成为容姓。

家族名人容萱:金朝人,朝廷任他当知府官,他夫人很能干,名叫适姑,发生战事时,容萱死后,朝廷就让适姑承继他的军权,统帅军队。

容闳:清朝维新派,字达明,号神甫,广东省香山(今中山市)人。他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是我国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第一位留学生;回国后曾到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市)向洪仁干提出新政建议。1867年,他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向清政府建议选派留学生、开采矿产等,后任驻美副使,专管留学生事务。1900年他因参加上海‘张园会议’被清政府通缉,被迫前往香港,后移居美国。宣统二年曾经邀请孙中山到美国商谈,表示支持革命。民国元年逝世。终年84岁。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容悌舆:字行白。明朝时期香山人。个性厚道,学问渊博,孝敬父母。永乐年间,他在家乡香山担任教谕,母亲得了风瘫,卧床13年,都不能起来活动,他于是日夜侍侯,从来没有厌倦。于是乡人称赞他为‘孝行先生’。著作有《云岚集》。

容若玉:明朝人,举为进士当官,朝廷派他去江西。容若玉治理地方,为百姓着想,办了许多好事。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死后,家贫没有财物,他的同僚朋友周济拿银子将他灵柩运回老家安葬。

迁徙分布(缺)容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传黄帝有个史官名容成,他是历法的最初制定者。相传他还会修炼论道,懂得采阴补阳之术,后道家尊称容成真人。而容氏就是他的后人纪念他而定的。相传,黄帝有另一位臣子容援作钟,他的后人就以容为姓氏。而在帝舜明高阳氏时,舜的儿子中有一位名为仲容,是为不可多得的贤才,他的后代中有以容为姓的。在周朝,掌管礼乐的官也曾被称为容,这些官吏的后代就以此官名为姓。史书上又有一说,古代有容氏国,这个国度的子民大多以‘容’国名为姓的。源自上古的容氏家族,数千年来,繁衍于南方吴地,当初以国为姓,或以官为姓。容姓的望族居住在敦煌(今天的甘肃省敦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容-注解

虞姓:虞姓是中国古老的一个姓氏,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虞舜,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虞姓的来源与虞舜的后裔有关,后来成为许多姓氏的源头。

八恺:八恺是古代传说中的八个贤人,他们是舜帝的八个儿子,以聪明才智著称。

仲容:仲容是古代传说中的八恺之一,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中的‘容’字为姓。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家族统治的朝代。

礼乐之官:礼乐之官是周朝的官职,负责掌管国家的礼仪和音乐。

容国:容国是古代的一个国家,其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

黄帝: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史臣:史臣是古代负责记录历史和编纂史书的官员。

容成:容成是黄帝时期的史臣,据传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

太岳:太岳是古代五岳之一,位于今山西省。

南容氏:南容氏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姓氏,源自南方的容国。

容萱:容萱是金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因其夫人适姑的才能和勇气而闻名。

容闳:容闳是清朝末年的维新派人物,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留学生。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个农民起义组织,由洪秀全领导。

洪仁干:洪仁干是太平天国的一位重要领导人。

江苏巡抚:江苏巡抚是清朝时期的地方官员,负责管理江苏省。

丁日昌:丁日昌是清朝末年的官员,曾任江苏巡抚。

张园会议:张园会议是1900年发生的一次反对清政府的政治集会。

孙中山: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后来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民国元年:民国元年指的是1912年,这一年中华民国成立。

敦煌:敦煌是古代的一个城市,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历法:历法是记录和计算时间的系统,容成被认为是历法的创制者。

采阴补阳:采阴补阳是古代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认为通过吸收女性的阴气可以补充男性的阳气。

容援:容援是黄帝时期的一位臣子,据传他制作了钟,其后人以容为姓。

帝舜:帝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被尊为五帝之一。

明高阳氏:明高阳氏是古代的一个姓氏,与帝舜有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容-评注

历史来源1中提到,容姓起源于虞姓,是舜的后裔,以祖名为姓。这一段揭示了容姓的源远流长,与古代圣贤舜的血脉相连,体现了宗族观念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八恺’一词,寓意着仲容及其后代才智过人,这种家族传承的智慧与德行,使得容姓家族在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

历史来源2说明了容姓的另一种来源,即周朝的礼乐之官官名为容,其后代以官职为姓。这反映了古代官职与姓氏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说明了容姓家族在周朝时期可能担任了重要的文化职责,对礼仪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来源3中提到的容国,是古代的一个国家,其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这一说法体现了姓氏与国家、地域的关联,也说明了容姓家族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国家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

历史来源4讲述了容姓与黄帝的史臣容成的关系,容成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其后人以容为姓。这不仅展示了容姓家族在历法、天文等领域的贡献,也彰显了容姓家族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历史来源5提到春秋时期南容氏的后裔以父字为姓,成为容姓。这一段说明了容姓家族的多样性,以及姓氏传承中的个人因素,反映了古代家族文化中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家族名人部分介绍了容萱、容闳、容悌舆和容若玉等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展现了容姓家族在历史发展中的活跃身影。容萱的夫人适姑承继军权,体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容闳的留学经历和维新思想,则反映了容姓家族在近代史上的影响力。

迁徙分布部分虽然缺失,但从历史来源中可以推测,容姓家族可能起源于中原地区,后逐渐迁徙至南方吴地,并在敦煌等地形成了望族。这说明了容姓家族在历史上的迁徙和分布,以及地域文化对姓氏的影响。

最后一段对容姓的起源进行了总结,从黄帝的史官到古代国家,再到周朝的官职,容姓家族的起源具有多元性,体现了古代姓氏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容姓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家族成员个人的努力,更是整个社会文化传承的体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容》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40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