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季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季-原文

历史来源

「季」源出:

以次为氏,古代同一辈份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季者少子也,据《元和姓纂》所载:「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

《通志.氏族略.以次为氏》云:「春秋时鲁桓公的小儿子季子友之后为季孙氏,亦日季氏。

家族名人

季布

生卒年不详。楚人。楚汉相争,初为项羽部将,数围刘邦。

及项羽灭,被刘邦追捕,后由朱家透过汝阴侯滕公,乃得赦免,并官郎中、中郎将及河东守等。

其人为气任侠,重然诺,当时人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札

生卒年不详。春秋吴王寿梦的第四子。

寿梦见其贤而欲立为王,不受;后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简称为季子。

曾出使鲁国,并从观乐中,听出各国的兴衰。

他与徐君间重友谊、守信用的故事,亦为世人传诵。

地望分布

山东曲阜,安徽寿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季-译文

历史来源:

‘季’这个字源起于:

按照次序来作为姓氏,在古代,同一辈份的人按照排行被称为‘伯、仲、叔、季’,其中‘季’指的是最小的儿子。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陆终氏的儿子季连的后代’。

《通志·氏族略·以次为氏》说:‘春秋时期鲁桓公的小儿子季子友的后代被称为季孙氏,也称为季氏。’

家族名人:

季布:

生卒年不详。他是楚国人。在楚汉争霸时期,最初是项羽的部将,多次围攻刘邦。等到项羽被灭后,被刘邦追捕,后来通过朱家和汝阴侯滕公的帮助,得以赦免,并担任郎中、中郎将及河东守等官职。他为人豪爽仗义,重视承诺,当时的人都说‘得到一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

季札:

生卒年不详。他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寿梦认为他很有德行,想要立他为王,但他不接受;后来被封在延陵,被称为延陵季子,简称季子。他曾出使鲁国,并在观赏音乐的过程中,听出了各国的兴衰。他与徐君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守信用的故事,也被人传颂。

地望分布:

山东曲阜,安徽寿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季-注解

季:在古代,’季’是表示排行中的最小者的称谓,与’伯、仲、叔’相对应,分别指老大、老二、老三。在姓氏起源中,’季’作为姓氏,通常指家族中的小儿子。据《元和姓纂》记载,’季’姓源自陆终氏之子季连的后代。

陆终氏:陆终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山海经》记载,陆终是颛顼的后代,他的妻子叫女魃,生了六个儿子,分别以’伯、仲、叔、季、龙、熊’为名。

姓纂:《元和姓纂》是唐代魏征等编纂的一部姓氏学著作,收录了大量的姓氏起源和家族世系。

通志:《通志》是南宋郑樵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史书,其中《氏族略》部分专门记载了姓氏的起源和家族世系。

春秋: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主要通过《春秋》等史书记载。

鲁桓公:鲁桓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他在位期间,鲁国开始进入春秋五霸时期。

季子友:季子友是鲁桓公的小儿子,后来成为季孙氏,也就是季氏的始祖。

楚汉相争:楚汉相争是西汉建立前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主要在楚汉两国之间进行,最终刘邦胜出,建立了汉朝。

项羽:项羽是楚汉相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楚国的名将,后与刘邦争霸天下。

刘邦:刘邦是楚汉相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汉高祖,建立了汉朝。

朱家:朱家是楚汉相争时期的一个家族,以侠义著称,朱家透过汝阴侯滕公帮助季布获得赦免。

气任侠:气任侠指人性格豪放,喜欢行侠仗义。

重然诺:重然诺指人讲信用,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延陵季子:延陵季子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因其被封于延陵而得名。

观乐:观乐指欣赏音乐,通过音乐来预测国家的兴衰。

徐君:徐君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人物,与延陵季子有重友谊、守信用的故事。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指一个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季-评注

「季」源出:以次为氏,古代同一辈份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季者少子也,据《元和姓纂》所载:「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

这一段文字揭示了姓氏的起源和演变。在古代中国,姓氏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承载着家族的传承和身份的象征。’季’字作为姓氏,源于古代家族中排行最小的儿子,这种以次为氏的命名方式,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族秩序的重视和对长幼尊卑的尊重。’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的记载,则说明了季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陆终氏,体现了姓氏与家族历史的紧密联系。

《通志.氏族略.以次为氏》云:「春秋时鲁桓公的小儿子季子友之后为季孙氏,亦日季氏。

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季姓在春秋时期的具体传承。季孙氏,亦称季氏,是鲁桓公的小儿子季子友的后代。这一记载不仅揭示了季姓的一个分支,也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家族的命名习惯和家族谱系的延续。季孙氏作为鲁国的重要贵族,其影响力在当时社会中不容小觑。

季布:生卒年不详。楚人。楚汉相争,初为项羽部将,数围刘邦。及项羽灭,被刘邦追捕,后由朱家透过汝阴侯滕公,乃得赦免,并官郎中、中郎将及河东守等。

季布的故事展现了一位古代英雄的形象。他最初是项羽的部将,与刘邦为敌,但在项羽失败后,他得到了赦免,并在刘邦手下任职,显示了其智勇双全、知错能改的品质。季布的传奇经历,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楚汉相争时期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命运。

其人为气任侠,重然诺,当时人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句话描绘了季布的个性特点。他崇尚侠义,重视信用,这种品质在当时社会中被高度赞扬。季布的一诺千金,成为了诚信的代名词,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诚信和人格的重视。

季札:生卒年不详。春秋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寿梦见其贤而欲立为王,不受;后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简称为季子。

季札的故事则体现了古代中国贵族的谦逊和智慧。作为吴王的儿子,他本有资格继承王位,却选择了退让,这种谦德在当时社会中被视为高尚的品质。延陵季子的称号,也表明了他在吴国的重要地位。

曾出使鲁国,并从观乐中,听出各国的兴衰。他与徐君间重友谊、守信用的故事,亦为世人传诵。

季札的出使鲁国,展现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通过音乐,他能够洞察各国的兴衰,这种能力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他与徐君的友谊故事,则传递了诚信和友谊的价值观,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地望分布:山东曲阜,安徽寿县。

地望分布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季姓家族分布的历史信息。山东曲阜和安徽寿县,这两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季姓家族的分布也反映了其与这些地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季》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38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