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咸-原文
历史来源1、出自高辛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子咸丘黑,是咸姓始祖。
2、出自巫者。商代有贤臣名咸,因为以卜祝巫事为职业,故称咸巫,其后代以祖先名字为姓,称咸氏。
3、出自姬姓。春秋时,晋献公的王妃骊姬发难,欲立奚齐为嗣,驱逐公子重耳和夷吾,导致晋国内乱。后废晋国公族,称为咸氏。
家族名人咸唯一:明代鸿儒。他勤奋学习,精通五经。元朝末年,隐居不仕。洪武初以明经荐授本县训导。因战乱多年,导致大部分人失学,他大力宣传提倡读书,讲解伦理,剖析经义,使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咸冀:唐朝开元学士。开元年间共有十八位学士以学问、品行、诗文、谈论等方面出名,称为’开元十八学士’,咸冀就是其中之一。
咸丘蒙:战国时亚圣孟子的得意门生。
迁徙分布汝南郡:汉高帝时置。治所上蔡,相当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咸-译文
1、这个姓氏的来源之一是出自高辛氏。在帝喾担任部落首领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臣子叫咸丘黑,他是咸姓的始祖。
2、另一个来源是出自巫者。在商代有一个叫咸的贤臣,因为以占卜和巫术为职业,所以被称为咸巫,他的后代就用祖先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咸氏。
3、还有一个来源是出自姬姓。在春秋时期,晋献公的王妃骊姬发动政变,想要立奚齐为继承人,驱逐了公子重耳和夷吾,导致晋国内乱。后来晋国的公族被废除,被称为咸氏。
家族名人咸唯一:他是明代的大学者。他勤奋好学,精通五经。在元朝末年,他选择隐居不参与官场。在明朝洪武初年,因为他的明经学识被推荐,被任命为本县的训导。由于多年的战乱,导致很多人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他大力宣传和提倡读书,讲解伦理道德,剖析经义,使得读书求学的风气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
咸冀:他是唐朝开元时期的学士。在开元年间,共有十八位学士因学问、品行、诗文、谈论等方面而出名,被称为’开元十八学士’,咸冀就是其中之一。
咸丘蒙:他是战国时期亚圣孟子的得意门生。
迁徙分布:汝南郡是汉高帝时期设立的。它的治所在上蔡,大致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的上蔡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咸-注解
高辛氏:高辛氏是古代华夏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是黄帝的后代,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高辛氏时期,社会逐渐从原始部落向国家形态过渡。
帝喾:帝喾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孙子,高辛氏的后代,被认为是古代华夏族的一个重要首领。
咸丘黑:咸丘黑是帝喾时期的一个臣子,也是咸姓的始祖之一。
咸姓:咸姓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姓氏,起源有多个说法,包括出自高辛氏、巫者、姬姓等。
巫者:巫者是指古代从事占卜、祭祀等宗教活动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活动在古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代: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大约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朝代。
贤臣:贤臣是指古代有才能、有德行的官员,他们在国家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卜祝:卜祝是指古代从事占卜和祭祀活动的人,他们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庇佑。
姬姓:姬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主要姓氏,起源于周朝,是周文王的后代。
晋献公:晋献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发生了骊姬之乱。
骊姬:骊姬是晋献公的王妃,她因争权夺利而发动了骊姬之乱。
公子重耳和夷吾:公子重耳和夷吾是晋献公的儿子,因骊姬之乱而被驱逐出晋国。
咸唯一:咸唯一是明代的一位学者,以精通五经和提倡教育而著称。
五经: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
元朝末年:元朝末年指的是元朝晚期,大约是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
隐居不仕:隐居不仕是指隐居山林,不参与世俗的官场活动。
洪武初:洪武初是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初期。
训导:训导是指古代地方教育机构中的官职,负责教育和管理学生。
战乱:战乱是指因战争而导致的混乱和破坏。
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
开元年间:开元年间是指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大约是公元713年至741年。
开元十八学士:开元十八学士是指唐朝开元年间十八位以学问、品行、诗文、谈论等方面出名的学士。
亚圣孟子:亚圣孟子是指孟子,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汝南郡:汝南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名,汉高帝时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咸-评注
历史来源的第一条提到咸姓出自高辛氏,这揭示了咸姓的古老起源,高辛氏是古代华夏族的一个重要部落,其首领帝喾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位具有极高地位的神祇,这表明咸姓的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与华夏文明的起源紧密相连。
第二条提到咸姓出自巫者,这说明咸姓在商代时期与巫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巫术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与宗教信仰有关,也与政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咸姓的起源与巫术文化的联系体现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第三条提到咸姓出自姬姓,这与春秋时期的晋国历史有关。晋献公的王妃骊姬发难,导致晋国内乱,咸姓家族在此历史事件中因废公族而得姓,反映了姓的变迁往往与重大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
家族名人部分,咸唯一是明代的一位鸿儒,他精通五经,提倡读书,讲解伦理,剖析经义,对恢复和发展读书求学的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事迹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视。
咸冀是唐朝开元学士,开元年间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咸冀作为开元十八学士之一,其学问、品行、诗文、谈论等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唐代文人的风采。
咸丘蒙是战国时期孟子的得意门生,孟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咸丘蒙作为其门生,不仅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也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迁徙分布部分,汝南郡是汉高帝时设立的行政区划,其治所上蔡位于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一带。咸姓家族的迁徙分布与这一历史地理背景有关,反映了姓氏的传播与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