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吕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吕-原文

历史来源

「吕」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夏朝有「吕」国,在河南省南阳市,周宣王时,吕国改为甫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其后有吕氏。

二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比丘」氏,后改为汉字单姓「吕」氏。

家族名人

吕洞宾

吕尚

吕不韦 (前?~ 前235)

战国时秦人。本为商贾,因有功于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后封文信侯。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子政,即秦始皇。始皇时尊为仲父,后与太后私通,畏罪自杀。居相位时,曾使门客着「吕氏春秋」一书。

吕后

吕布

字奉先,东汉九原人,勇冠三军,武艺超群。为董卓义子,后因董卓暴虐,与王允连手杀董卓,拥兵割据,最后为曹操所擒杀。

吕蒙(178~219)

字子明,富陂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曾计夺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吕光 (337~399)

字世明。后凉开国君主,略阳氐人(故治在今陜西省秦安县东南八十里)。初事苻坚,苻坚死后,自称凉州牧,建元太安;后以麟见金泽县,改号麟嘉,称三河王;又七年,改元龙飞,称天王。在位十年,谥号懿武皇帝。

吕留良 (1629~1683)

字庄生,又名光纶,又字用晦,号晚村,晚号何求老人,清浙江石门县(今崇德县)人,生于明末。著作中含有种族思想,并誓不仕清。死后因牵涉曾静文字,被毁墓戮尸,全家抄斩。

地望分布

山西河东郡,山东东平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吕-译文

历史来源:

「吕」这个姓的来源有两个;

一;出自「姜」姓。以国为姓。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姓》的记载,夏朝时有一个叫做「吕」的国家,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到了周宣王时期,吕国被改为甫国。春秋时期,被楚国灭亡。之后就有了吕姓。

二;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北魏时期有一个代北的姓「比丘」氏,后来改为汉字单姓「吕」。

家族名人:

吕洞宾

吕尚

吕不韦(前?~前235),战国时期秦国人。原本是商人,因为对秦庄襄王有功,被封为秦国相国,后来被封为文信侯。曾经献上怀孕的姬妾给庄襄王,生下了儿子嬴政,即秦始皇。秦始皇时期尊称他为仲父,后来因为与太后私通而害怕被追究罪责,自杀。在担任相位期间,曾经让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一书。

吕后

吕布,字奉先,东汉时期九原人,勇猛无比,武艺超群。是董卓的义子,后来因为董卓的暴虐,与王允联手杀死了董卓,拥有自己的军队割据一方,最后被曹操擒杀。

吕蒙(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曾经策划夺取荆州、擒获关羽,被封为南郡太守,封为孱陵侯。

吕光(337~399),字世明。后凉的开国君主,略阳氐人(故治在今陕西省秦安县东南八十里)。最初侍奉苻坚,苻坚去世后,自称凉州牧,建元太安;后来因为看到金泽县的麒麟,改年号为麟嘉,称三河王;再过七年,改元龙飞,称天王。在位十年,谥号懿武皇帝。

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又名光纶,又字用晦,号晚村,晚号何求老人,清朝浙江石门县(今崇德县)人,生于明末。他的著作中包含种族思想,并誓言不仕清朝。死后因为涉及到曾静的文字,被毁墓戮尸,全家被抄斩。

地望分布:

山西河东郡,山东东平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吕-注解

吕:吕,汉字姓氏之一,源出有二:一为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夏朝有吕国,周宣王时改为甫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其后有吕氏;二为北魏有代北姓比丘氏,后改为汉字单姓吕氏。

姜姓:姜姓,中国古老姓氏之一,起源于远古时期,以姜姓部族命名,后成为多个部族和国家的共同姓氏。

甫国:甫国,古代国家名,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周宣王时由吕国改称。

楚国:楚国,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区,春秋时期成为霸主。

北魏:北魏,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存在于公元386年至534年,由鲜卑族建立。

比丘:比丘,梵文Bhikṣu的音译,指佛教中的男性出家僧侣。

汉字单姓:汉字单姓,指只用一个汉字作为姓氏,是中国传统姓氏的一种形式。

吕洞宾: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道教神仙,以仙风道骨、法术高超著称。

吕尚:吕尚,又称姜太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文王的重要辅佐,著有《太公六韬》。

吕不韦:吕不韦,战国时期秦国人,商人出身,后成为秦相,封文信侯,对秦国的统一有重要贡献。

秦始皇:秦始皇,即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建立了秦朝。

吕后:吕后,即吕雉,秦始皇的母亲,西汉开国皇后,对汉朝初年的政治有重要影响。

吕布:吕布,东汉末年著名武将,勇猛善战,后成为割据势力之一。

董卓:董卓,东汉末年权臣,以暴虐著称,后被吕布等人所杀。

王允:王允,东汉末年政治家,以智谋著称,曾联合吕布杀董卓。

曹操: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立了曹魏政权,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关羽:关羽,东汉末年著名武将,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以忠义著称。

荆州:荆州,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湖南、湖北等地。

南郡:南郡,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湖北、湖南等地。

吕光:吕光,后凉开国君主,氐族人,曾建立后凉政权。

苻坚: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曾统一北方。

麟嘉:麟嘉,后凉君主吕光改元时的年号。

龙飞:龙飞,后凉君主吕光改元时的年号。

天王:天王,后凉君主吕光自称的称号。

吕留良:吕留良,清朝初年思想家,主张种族思想,反对清朝统治。

曾静:曾静,清朝末年思想家,因参与反清活动而被处死。

种族思想:种族思想,指认为不同种族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并由此产生种族优越或劣等观念的思想。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指某一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

山西河东郡:山西河东郡,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山西省。

山东东平郡:山东东平郡,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山东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吕-评注

历史来源的段落首先介绍了吕姓的起源,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提到了吕姓的起源之一,即出自姜姓,以国为氏。这里引用了《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的记载,说明吕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的吕国,其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吕国在周宣王时期改为甫国,后来在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吕姓因此产生。这一段体现了古人对姓氏起源的追溯和对历史文献的引用,同时也展现了古人对地理变迁的敏感和记忆。

第二部分则引用了《魏书·官氏志》的记载,讲述了吕姓的另一个起源,即北魏时期的代北姓「比丘」氏后改为汉字单姓「吕」氏。这一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姓氏演变的过程,以及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姓氏的交流与融合。

家族名人部分列举了吕姓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吕洞宾、吕尚、吕不韦、吕后、吕布、吕蒙和吕光等。这些人物涵盖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领域,从政治、军事到宗教、文化,展现了吕姓家族的广泛影响和深厚底蕴。吕洞宾作为道教八仙之一,其形象深入人心,代表了吕姓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吕尚则是周文王的重要辅佐,对周朝的建立有着重要贡献。吕不韦则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事迹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吕布和吕蒙则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被传颂。吕光则是后凉的开国君主,他的事迹反映了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吕留良则是清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著作中包含了种族思想,并誓不仕清,体现了其坚定的民族立场和道德观念。他的遭遇也反映了明清之际的知识分子在面对民族矛盾时的复杂心态。

地望分布部分提到了山西河东郡和山东东平郡,这两个地方是吕姓的主要分布地区。这一段说明了吕姓的地域分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姓氏与地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地望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吕姓在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内容通过对吕姓起源、家族名人、地望分布的介绍,展现了吕姓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家族传承。同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引用,也体现了古人对历史知识的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尊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35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