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侯-原文
历史来源
「侯」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晋国哀侯及其弟?侯皆被晋武公所杀,子孙逃奔他国,以原封爵位”侯”为氏。魏国侯嬴即为其后裔。
二、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云:夏后氏之裔,受封于侯国,子孙以为氏。
三、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皆改为汉字单姓”侯”氏。
家族名人
侯弘实
唐代人,少年时曾梦见自己变为彩虹,饮水于河。有一僧人给他相面说:”此霓龙也.”成人后,官至节度使。
侯芭
西汉巨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扬雄的弟子,学习《太玄》、《法言》。这两书是扬雄仿造《易经》和《论语》而作。
侯道华
唐代芮城人,好读子书与经史,手不释卷。曾在道院中静养。相传一天,从市中喝醉归来,用力砍院前的松枝,说:”不要妨碍我飞到高处去.”七天后,松树上有云鹤出现,并传出笙歌,侯道华飞坐在松顶,挥手成仙而去。
候继图
三国时蜀汉人,曾游览大慈寺,拾到桐叶一片,上面写有诗七联,便藏了起来,后来娶任氏女为妻,方知诗乃出自此妇之手。
侯方域(公元1618-1654年)
字朝宗,明末清初河南郡商邱人,擅长古文与写诗,效法韩愈、欧阳修。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为四公子。侯方域曾与名妓李香君相爱,权贵田仰迷恋香君的色和艺,欲强娶香君,香君至死不从,血溅扇面。时人杨文骢借血迹绘成桃花。孔尚任根据此故事写成传奇《桃花扇》。
地望分布
河北省西北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侯-译文
历史来源:
「侯」这个姓氏的来源有三种:
一、出自姬姓。因为获得爵位而成为姓氏。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哀侯和他的弟弟?侯被晋武公杀害,他们的子孙逃亡到其他国家,以原来的封爵位‘侯’作为自己的姓氏。魏国的侯嬴就是他们的后代。
二、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所说:夏朝后裔,被封在侯国,他们的子孙就把‘侯’作为自己的姓氏。
三、是鲜卑族复姓改姓而来的。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代北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都改成了汉字单姓‘侯’。
家族名人:
侯弘实:唐代人,少年时梦见自己变成彩虹,在河中饮水。一位僧人给他相面说:‘这是霓龙。’成年后,官至节度使。
侯芭:西汉时期巨鹿人,是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扬雄的弟子,学习《太玄》、《法言》。这两本书是扬雄模仿《易经》和《论语》所写的。
侯道华:唐代芮城人,喜欢读子书和经史,手不释卷。曾在道院中静养。相传有一天,他从市中喝醉回来,用力砍掉道院前的松树枝,说:‘不要妨碍我飞到高处去。’七天后,松树上出现了云鹤,并传出笙歌,侯道华飞坐在松顶,挥手成仙而去。
候继图:三国时期蜀汉人,曾游览大慈寺,捡到一片桐叶,上面写着七联诗,便收藏起来。后来娶任氏女为妻,才知道诗是这位妇人写的。
侯方域(公元1618-1654年):字朝宗,明末清初河南郡商丘人,擅长古文和写诗,效法韩愈、欧阳修。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并称为四公子。侯方域曾与名妓李香君相爱,权贵田仰迷恋香君的色和艺,想要强娶香君,但香君至死不从,血溅扇面。当时的人杨文骢根据这个故事画出了桃花。孔尚任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传奇《桃花扇》。
地望分布:
河北省西北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侯-注解
侯:侯是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通常指被封授的贵族。在古代,侯是一种低于公、伯、子、男四等爵位的爵位。侯的封地称为侯国,侯国的领主被称为侯。侯的来源有多个,包括姬姓、姒姓以及鲜卑族复姓所改等。
姬姓: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黄帝的后代,是周朝的建立者周武王的姓氏。在古代,姬姓家族的成员被封为诸侯,因此姬姓与侯爵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姒姓:姒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姓氏,起源于夏朝的开国君主夏禹的后代。姒姓家族成员在夏朝时期被分封到各个侯国,因此姒姓也与侯爵位有关。
复姓:复姓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姓氏,与单姓相比,复姓在中国古代较为少见。复姓可能源于古代部族名称、职业名称或是对某些特殊人群的称呼。
节度使:节度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军事行政长官,负责一个或多个州的军事和行政事务。节度使制度始于唐朝,是唐朝地方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玄:《太玄》是西汉哲学家扬雄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仿效《易经》而作,旨在探讨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原理。
法言:《法言》是西汉哲学家扬雄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仿效《论语》而作,主要讨论道德、政治和法律等问题。
子书:子书是指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的一种,如《论语》、《孟子》等,这些书籍通常由古代儒家学者所著,记录了他们的思想、言论和教诲。
经史:经史是指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包括《诗经》、《尚书》、《易经》、《春秋》等经书,以及《史记》、《汉书》等史书。
大慈寺:大慈寺是中国古代的一座著名寺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寺庙历史悠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桐叶:桐叶是一种树木的叶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桐叶常被用来象征美好、高洁的品质。
四公子:四公子是指明末清初的四位著名文人,分别是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和侯方域,他们在文学和思想上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当时文人的代表。
桃花扇:《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根据明末清初的故事改编的一部传奇剧本,讲述了明末名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悲剧。
地望分布:地望分布是指某个姓氏或家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该姓氏或家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影响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侯-评注
这段古文内容主要介绍了姓氏‘侯’的来源、家族名人以及地望分布。以下是对其逐行的专业赏析:
一、‘侯’源出:首先介绍了‘侯’姓的三个来源,分别从姬姓、姒姓和鲜卑族复姓所改。这一部分揭示了‘侯’姓的历史渊源,反映了姓氏与历史、民族交融的关系。
从姬姓起源来看,‘侯’姓与春秋时期晋国哀侯及其弟的关系,体现了姓氏与政治权力的联系。晋国哀侯及其弟因政治斗争而被迫逃亡,以封爵为姓,这种姓氏的传承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较为常见。
姒姓起源则体现了姓氏与封建王朝的关联,夏后氏作为古代王朝的代表,其裔孙以封地名为姓,反映了姓氏与封建制度的紧密联系。
鲜卑族复姓所改则展示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北魏时期,鲜卑族进入中原,其复姓逐渐汉化,体现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家族名人:此部分列举了五位‘侯’姓家族名人,包括唐代侯弘实、西汉侯芭、唐代侯道华、三国时侯继图以及明末清初侯方域。
这些人物代表了‘侯’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侯弘实作为唐代节度使,体现了‘侯’姓在政治领域的地位;侯芭作为扬雄的弟子,展示了‘侯’姓在文化领域的贡献;侯道华的传说则体现了‘侯’姓在道教文化中的影响;侯继图的故事则反映了‘侯’姓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侯方域则代表了‘侯’姓在文学领域的成就。
三、地望分布:最后介绍了‘侯’姓的地望分布,指出河北省西北部为‘侯’姓的主要分布区域。
这一部分揭示了‘侯’姓的地域分布特点,反映了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河北省西北部作为‘侯’姓的主要分布区域,可能与其历史渊源、家族迁徙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