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

作者: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元代戏曲家。他以创作杂剧闻名,《西厢记》是其代表作。

年代:元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内容简要:全剧共5本21折,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展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原文

[夫人上云]早间长老使人来,说张生病重。我着长老使人请个太医去看了。一壁道与红娘,看哥哥行问汤药去者,问太医下甚么药?证候如何?便来回话。[下]

[红上云]老夫人才说张生病沉重,咋晚吃我那一场气,越重了。莺莺呵,你送了他人。[下]

[旦上云]我写一简,则说道药方,着红娘将去与他,证候便可。[旦唤红科][红云]姐姐唤红娘怎么?[旦云]张生病重,我有一个好药方儿,与我将去咱![红云]又来也!娘呵,休送了他人![旦云]好姐姐,救人一命,将去咱![红云]不是你,一世也救他不得。如今老夫人使我去哩,我就与你将去走一遭。[下]

[旦云]红娘去了,我绣房里等他回话。[下]

[末上云]自从昨夜花园中吃了这一场气,投着旧证候,眼见得休了也。老夫人说着长老唤太医来看我;我这颓证候,非是太医所治的;则除是那小姐美甘甘、香喷喷、凉渗渗、娇滴滴一点儿唾津儿咽下去,这鸟病便可。[洁引太医上,《双斗医》科范了][下]

[洁云]下了药了,我回夫人话去,少刻再来相望。[下]

[红上云]俺小姐送得人如此,又着我去动问,送药方儿去,越着他病沉了也。我索走一遭。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

[越调][斗鹌鹑]则为你彩笔题诗,回文织锦;送得人卧枕着床,忘餐废寝;折倒得鬓似愁潘,腰如病沈。恨已深,病已沉,昨夜个热脸儿对面抢白,今日个冷句儿将人厮侵。

昨夜这般抢白他呵!

[紫花儿序]把似你休倚着栊门儿待月,依着韵脚儿联诗,侧着耳朵儿听琴。见了他撇假偌多话:“张生,我与你兄妹之礼,甚么勾当!”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跌窨,欢时节“红娘,好姐姐,去望他一遭!”将一个侍妾来逼临。难禁,好着我似线脚儿般殷勤不离了针。从今后教他一任,这的是俺老夫人的不是: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红见末问云]哥哥病体若何?[末云]害杀小生也!我若是死呵,小娘子,阎王殿前,少不得你做个干连人。[红叹云]普天下害相思的不似你这个傻角。

[天沙净]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则去那窃玉偷香上用心。又不曾得甚,自从海棠开想到如今。因甚的便病得这般了?[末云]都因你行——怕说的谎——因小待长上来,当夜书房一气一个死。生救了人,反被害了。自古云:“痴心女子负心汉。”今日反其事了。[红唱]我这里自审,这病为邪淫;尸骨岩石鬼病侵。更做道秀才们从来恁,似这般干相思的好撒脱!功名上早则不遂心,婚姻上更返吟复吟。

[红云]老夫人着我来,看哥哥要甚么汤药。小姐再三伸敬,有一药方送来与先生。[末做慌科]在那里?[红云]用着几般儿生药,各有制度,我说与你:

[小桃红]“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末云]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生制度?[红唱]面靠着湖山背阴里窨,这方儿最难寻。一服两服令人恁。[末云]忌甚么物?[红唱]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吃了呵,稳情取“使君子”一星儿“参”。

这药方儿小姐亲笔写的。[末看药方大笑科][末云]早知姐姐书来,只合远接。小娘子——[红云]又怎么?却早两遭也。[末云]——不知这首诗意,小姐待和小生“哩也波”哩。[红云]不少了一些儿?

[鬼三台]足下其实啉,休装(口吞)。笑你个风魔的翰林,无处问佳音,向简帖儿上计禀。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俺那小姐忘恩,赤紧的偻人负心。

书上如何说?你读与我听咱。[末念云]“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谋。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此韵非前日之比,小姐必来。[红云]他来呵怎生?

[秃厮儿]身卧着一条布衾,头枕着三尺瑶琴;他来时怎生和你一处寝?冻得来战兢兢,说甚知音?

[圣药王]果若你有心,他有心,昨日秋千院宇深沉;花有阴,月有阴,“春宵一刻抵千金”,何须“诗对会家吟”?

[末云]小生有花银十两,有铺盖凭与小生一付。[红唱]

[东原乐]俺那鸳鸯枕,翡翠衾,便遂杀了人心,如何肯凭?至如你不脱解和衣儿更怕甚?不强如手执定指尖儿恁。倘或成亲,到大来福荫。

[末云]小生为小姐如此容色,莫不小姐为小生也减动丰韵么?[红唱]

[绵搭絮]他眉弯远山铺翠,眼横秋水无尘,体若凝酥,腰如嫩柳,俊的是庞儿俏的是心,体态温柔性格儿沉。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

[末云]今夜成的事,小生不敢有忘。[红唱]

[幺篇]你口儿里漫沉吟,梦儿里苦追寻。往事已沉,只言目今,今夜相逢管教恁。不图你甚白璧黄金,则要你满头花,拖地锦。

[末云]怕夫人拘系,不能够出来。[红云]则怕小姐不肯,果有意呵,

[煞尾]虽然是老夫人晓夜将门禁,好共歹须教你称心。[末云]休似昨夜不肯。[红云]你挣揣咱,来时节肯不肯尽由他,见时节亲不亲在于您。[并下]

[络丝娘煞尾]因今宵传言送语,看明日携云握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译文

夫人说:早上长老派人来,说张生病得很重。我让长老派人去请个太医来看看。同时告诉红娘,去看看哥哥的情况,问问太医开了什么药,病情如何,然后回来报告。[下]

红娘说:老夫人才说张生病得很重,昨晚被我气了一场,病情更重了。莺莺啊,你害了他。[下]

莺莺说:我写一封信,就说是个药方,让红娘带去给他,病情就会好转。[莺莺叫红娘][红娘说]姐姐叫红娘有什么事?[莺莺说]张生病得很重,我有一个好药方,你帮我带去![红娘说]又来这一套!娘啊,别害了他![莺莺说]好姐姐,救他一命,带去吧![红娘说]要不是你,他一辈子也救不了。现在老夫人让我去,我就帮你带去吧。[下]

莺莺说:红娘去了,我在绣房里等她回话。[下]

张生说:自从昨晚在花园里受了这场气,旧病复发,眼看就要不行了。老夫人说长老请了太医来看我;我这病,不是太医能治的;除非那小姐甜美的、香喷喷的、凉凉的、娇滴滴的一点唾沫咽下去,这病才能好。[洁引太医上,《双斗医》科范了][下]

洁说:药已经下了,我回去向夫人报告,稍后再来看望。[下]

红娘说:我家小姐这样害人,还让我去问,送药方去,反而让他病得更重了。我得走一趟。异乡容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心碎人。

[越调][斗鹌鹑]只因为你彩笔题诗,回文织锦;害得人躺在床上,废寝忘食;折磨得鬓发像愁潘,腰如病沈。恨已深,病已沉,昨晚热脸儿当面抢白,今天冷言冷语又来伤人。

昨晚这样抢白他啊!

[紫花儿序]你不如别倚着门儿等月,别依着韵脚儿联诗,别侧着耳朵儿听琴。见了他假装说那么多话:“张生,我和你只是兄妹之礼,什么勾当!”生气时把一个书生弄得跌跌撞撞,高兴时“红娘,好姐姐,去看看他!”把一个侍妾逼得紧。难忍,好让我像线脚儿般殷勤不离针。从今后随他去吧,这都是老夫人的错:把人的义海恩山,都变成了远水遥岑。

[红娘见张生问]哥哥病体如何?[张生说]害死我了!我要是死了,小娘子,阎王殿前,少不了你做个干连人。[红娘叹气说]普天下害相思的没有像你这么傻的。

[天沙净]心不在学问上,梦不离柳影花阴,只在那窃玉偷香上用心。又没得到什么,自从海棠花开想到现在。为什么病得这么重?[张生说]都是因为你——怕说假话——因为小待长上来,当夜书房里气个半死。救了人,反被害了。自古说:“痴心女子负心汉。”今天反过来了。[红娘唱]我这里自审,这病是邪淫;尸骨岩石鬼病侵。更别说秀才们从来这样,像这样干相思的好撒手!功名上早就不顺心,婚姻上更是反复无常。

[红娘说]老夫人让我来,看看哥哥要什么汤药。小姐再三敬重,有一个药方送来给先生。[张生慌张说]在哪里?[红娘说]用了几种生药,各有制度,我说给你听:

[小桃红]“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张生说]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么制度?[红娘唱]面靠着湖山背阴里窨,这方儿最难寻。一服两服让人这样。[张生说]忌什么物?[红娘唱]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吃了呵,稳情取“使君子”一星儿“参”。

这药方儿是小姐亲笔写的。[张生看药方大笑][张生说]早知道姐姐写信来,只该远接。小娘子——[红娘说]又怎么了?已经两回了。[张生说]——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小姐是打算和我“哩也波”哩。[红娘说]不少了一些儿?

[鬼三台]你其实很傻,别装傻。笑你个风魔的翰林,无处问佳音,向简帖儿上计禀。得了个纸条儿这么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么软厮禁?我家小姐忘恩,紧的是偻人负心。

书上怎么说?你读给我听。[张生念]“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谋。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这韵不是前日可比,小姐一定会来。[红娘说]她来了怎么办?

[秃厮儿]身卧着一条布衾,头枕着三尺瑶琴;她来了怎么和你一起睡?冻得发抖,说什么知音?

[圣药王]如果你有心,她有心,昨天秋千院宇深沉;花有阴,月有阴,“春宵一刻抵千金”,何必“诗对会家吟”?

[张生说]我有花银十两,有铺盖凭给我一付。[红娘唱]

[东原乐]我那鸳鸯枕,翡翠衾,便遂杀了人心,怎么肯凭?至于你不脱解和衣儿更怕什么?不强如手执定指尖儿这样。倘若成亲,到大来福荫。

[张生说]我为小姐如此容色,难道小姐为我也会减动丰韵么?[红娘唱]

[绵搭絮]她眉弯远山铺翠,眼横秋水无尘,体若凝酥,腰如嫩柳,俊的是脸庞俏的是心,体态温柔性格沉。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

[张生说]今夜成的事,我不敢忘记。[红娘唱]

[幺篇]你口儿里漫沉吟,梦儿里苦追寻。往事已沉,只说现在,今夜相逢管教这样。不图你什么白璧黄金,只要你满头花,拖地锦。

[张生说]怕夫人拘束,不能出来。[红娘说]只怕小姐不肯,如果有意,

[煞尾]虽然老夫人日夜将门禁,好歹须教你称心。[张生说]别像昨晚不肯。[红娘说]你努力吧,来的时候肯不肯全由她,见的时候亲不亲在于你。[并下]

[络丝娘煞尾]因为今晚传言送语,看明天携云握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注解

张生:指《西厢记》中的男主角张君瑞,因与崔莺莺相爱而病重。

红娘:崔莺莺的侍女,聪明机智,是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重要媒介。

崔莺莺:《西厢记》中的女主角,与张生相爱,但因家庭阻挠而无法公开表达感情。

太医:古代宫廷或贵族家中的医生,负责诊治疾病。

药方:指崔莺莺写给张生的情书,隐喻为治病的药方。

回文织锦:指崔莺莺的才情,能够写出回文诗,织出美丽的锦缎。

愁潘:指潘安,古代美男子,因愁思而憔悴。

病沈:指沈约,南朝文学家,因病而形容消瘦。

知母:中药名,此处隐喻为崔莺莺的母亲。

红娘撒沁:指红娘的机智和灵活应对。

使君子:中药名,此处隐喻为张生。

参:中药名,此处隐喻为崔莺莺。

高唐:指楚国的巫山,常用来比喻男女欢会之地。

雨云:比喻男女欢会。

鸳鸯枕:象征夫妻恩爱。

翡翠衾:象征富贵和幸福。

观世音:佛教中的慈悲女神,此处比喻崔莺莺的温柔和善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评注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剧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著称。本文选自《西厢记》中的一段,主要描写了张生病重,崔莺莺通过红娘传递药方(情书)的情节。

首先,文本通过张生的病重,隐喻了他对崔莺莺的深情和相思之苦。张生的病并非普通的疾病,而是因情而生的心病,太医无法医治,唯有崔莺莺的‘唾津儿’才能治愈。这种描写既表现了张生的痴情,也暗示了崔莺莺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其次,崔莺莺通过红娘传递药方(情书),表现了她对张生的关心和爱意。药方中的‘桂花’、‘当归’等药材,实际上是对张生的思念和情感的隐喻。崔莺莺的才情和机智在这一情节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她不仅能够写出回文诗,还能巧妙地通过药方表达自己的感情。

红娘在这一情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是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的媒介,还通过自己的机智和灵活应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红娘的台词充满了幽默和机智,如‘普天下害相思的不似你这个傻角’,既表现了她对张生的同情,也体现了她的聪明才智。

文本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愁潘’、‘病沈’比喻张生的憔悴和病态,‘知母’、‘红娘撒沁’等隐喻了崔莺莺的母亲和红娘的机智。这些比喻和象征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最后,文本通过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个人感情的压抑和束缚。崔莺莺的母亲(老夫人)对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持反对态度,这种家庭和社会的阻挠,使得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充满了曲折和痛苦。然而,正是这种压抑和束缚,使得他们的爱情更加珍贵和动人。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隐喻手法,展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人感情的压抑和束缚。这种深刻的社会批判和艺术表现力,使得《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002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