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地理部-建都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地理部-建都-原文

伏羲都陈(今河南陈州)。

神农亦都陈,或曰曲阜(今山东曲阜县)。

黄帝都涿鹿(今顺天府涿州),少昊都曲阜。

颛顼都帝丘(今山东濮州)。

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县)。

帝尧都平阳(今山西平阳县)。

虞舜都蒲阪(今平阳蒲州)。

夏禹都安邑(今平阳夏县)。

商汤都亳。

周都丰镐(今陕西长安县,是谓关中)。

周平王迁洛阳(今河南洛阳县)。

秦都咸阳(今西安府咸阳县)。

汉都洛阳,因娄敬说,西迁长安。

东汉都洛阳。

魏因汉祚,亦都洛阳。

蜀汉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府)。

吴初居镇江,都武昌(今湖广武昌府),后迁建业(今南直应天府)。

西晋都洛阳。

东晋都建业,元帝东渡,避愍帝讳,改名建康。

宋、齐、梁、陈俱都建康。

元魏初居云中(今大同府怀仁县),后迁洛阳。

北齐都邺(今河南彰德府)。

西魏都长安关中。

后周都长安。

隋都长安,炀帝以巡幸,徙都洛阳。

唐都长安。

梁都汴(今河南开封府)。

后唐、石晋、汉、周、宋俱都汴。

南宋都临安(今杭州府)。

元都大都今顺天府。

明都建康,永乐迁于北平,即元之大都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地理部-建都-译文

伏羲的首都在陈(今河南陈州)。

神农的首都也在陈,有人说是在曲阜(今山东曲阜县)。

黄帝的首都在涿鹿(今顺天府涿州),少昊的首都在曲阜。

颛顼的首都在帝丘(今山东濮州)。

帝喾的首都在亳(今河南偃师县)。

帝尧的首都在平阳(今山西平阳县)。

虞舜的首都在蒲阪(今平阳蒲州)。

夏禹的首都在安邑(今平阳夏县)。

商汤的首都在亳。

周朝的首都在丰镐(今陕西长安县,称为关中)。

周平王迁都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

秦朝的首都在咸阳(今西安府咸阳县)。

汉朝的首都最初在洛阳,后来因为娄敬的建议,迁都到长安。

东汉的首都在洛阳。

魏朝继承了汉朝的政权,首都也在洛阳。

蜀汉的首都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府)。

吴国最初在镇江,首都在武昌(今湖广武昌府),后来迁都到建业(今南直应天府)。

西晋的首都在洛阳。

东晋的首都在建业,元帝东渡后,为了避讳愍帝,改名为建康。

宋、齐、梁、陈的首都都在建康。

元魏最初在云中(今大同府怀仁县),后来迁都到洛阳。

北齐的首都在邺(今河南彰德府)。

西魏的首都在长安关中。

后周的首都在长安。

隋朝的首都在长安,炀帝因为巡幸,迁都到洛阳。

唐朝的首都在长安。

梁朝的首都在汴(今河南开封府)。

后唐、石晋、汉、周、宋的首都都在汴。

南宋的首都在临安(今杭州府)。

元朝的首都在大都(今顺天府)。

明朝的首都最初在建康,永乐年间迁都到北平,也就是元朝的大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地理部-建都-注解

伏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创立了八卦,教人渔猎、婚姻等文明制度。

神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被尊为农业和医药的始祖,教人耕种和尝百草。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统一了华夏部落,开创了中华文明。

少昊: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认为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以鸟为图腾,推动了早期文明的发展。

颛顼: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孙子,以德治国,推动了礼乐制度的形成。

帝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曾孙,以仁德治国,推动了农业和社会的发展。

帝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以禅让制闻名,被尊为圣君,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虞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尧的继任者,以孝道和德治闻名,推动了礼乐制度的完善。

夏禹: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夏朝开国君主,以治水闻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

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推翻了夏朝的暴政,建立了商朝,推动了青铜器文明的发展。

周:五代十国时期的周政权,由郭威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帝制时代。

汉:五代十国时期的汉政权,由刘知远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魏: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由曹操及其子曹丕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蜀汉:三国时期的刘备建立的政权,以成都为都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吴:三国时期的孙权建立的政权,以建业(今南京)为都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分为西晋和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

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齐: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政权之一,由萧道成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梁:五代十国时期的梁政权,由朱温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陈: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政权之一,由陈霸先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南朝政权。

元魏: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由拓跋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北齐: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由高洋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西魏: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由宇文泰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后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政权,由郭威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隋文帝杨坚建立,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唐: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后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政权,由李存勖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石晋:五代十国时期的石敬瑭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

元: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朱元璋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地理部-建都-评注

这段文字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都城变迁,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政治中心的转移和地理格局的变化。从伏羲、神农等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到夏、商、周等早期王朝,再到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都城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权的更迭,也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首先,这段文字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多样性。从陈州、曲阜、涿鹿、帝丘、亳、平阳、蒲阪、安邑等地,到丰镐、洛阳、咸阳、长安、成都、武昌、建业、建康、邺、汴、临安、大都、北平等地,都城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这些都城不仅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也是文化繁荣的中心。

其次,这段文字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迭和统一与分裂的交替。从夏、商、周的早期统一,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再到秦、汉的统一,魏晋南北朝的分裂,隋唐的统一,五代十国的分裂,宋、元、明、清的统一,都城的变迁与政权的更迭密切相关。每一次都城的变迁都伴随着政权的更迭,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动荡和统一与分裂的交替。

此外,这段文字还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格局变化。从早期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到后来的长江流域、关中地区、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等,都城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格局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是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历史记录,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通过对这些都城的变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复杂过程。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地理部-建都》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53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