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学:七十二候-立秋二候-白露降

释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秋转换。而七十二候中的二候“白露降”意指天气逐渐转凉,早晨的地面和植物上开始凝结露水。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在清晨形成露珠,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秋季的特征,也昭示着凉爽天气的到来。

对应花信:玉簪花

立秋节气第二候的花信为玉簪花。玉簪花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洁白如玉,芳香淡雅,花形优美,常在初秋绽放。玉簪花象征着纯洁与安宁,与立秋时节的宁静气息相呼应。

植物特性

玉簪花喜阴湿凉爽的环境,耐寒性强,是庭院绿化的理想植物。其花期多在夏末秋初,是耐阴观赏植物的代表之一。玉簪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根茎还被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草功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玉簪花的根茎具有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消炎解毒和止痛。

药性:味苦、性凉,无毒。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止痛消肿。

主治: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牙痛等症状。玉簪花的药用需经专业指导后使用。

节气诗词

诗词名称:《白露初降秋气凉》

清晨白露凝珠光,

玉簪花开映池旁。

凉风微拂残荷静,

立秋时节万物长。

作者:王维(唐代)

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节令变化,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禅意之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重要代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学:七十二候-立秋二候-白露降》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