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玉石部-朴消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玉石部-朴消-原文

味苦寒。

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

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生山谷。

<吴普>曰:朴硝石,神农岐伯雷公无毒,生益州,或山阴,入土,千岁不变,炼之不成,不可服(《御览》)。

<名医>曰:一名消石朴,生益州,有盐水之阳,采无时。

案《说文》云:朴,木皮也,此盖消石外裹如玉璞耳,旧作硝,俗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玉石部-朴消-译文

味道苦而寒凉。

主治各种疾病,能消除寒热邪气,驱散六腑的积聚,化解结固的病症,能够化解七十二种结石。如果炼制成药饵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达到成仙的效果。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朴硝石,神农、岐伯、雷公都认为它无毒,生长在益州,有时也产于山阴,埋在土中,千年也不会变化,如果炼制不成,就不可以服用(《御览》)。

《名医》说:它又被称为消石朴,生长在益州,具有盐水的性质,采摘没有固定的时间。

根据《说文》记载:朴,是指树木的皮,这里的朴硝石就像玉璞一样包裹着消石,以前写作硝,是俗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玉石部-朴消-注解

味苦寒:指物质的口感和性质,苦味通常与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相关,寒性则表示其具有清热、降火的特性。

主百病:主要治疗各种疾病,这里的‘主’指的是治疗或主治。

除寒热邪气:指的是排除体内的寒气和热邪,邪气在这里指疾病的外在表现。

逐六府积聚:六府指的是人体的六个主要器官,积聚指体内气血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积聚。逐表示驱除。

结固:指体内病理产物的凝结和固定状态。

留癖:指疾病在体内留下的痕迹或残留物。

能化七十二种石:指这种物质具有分解或转化多种矿物质的能力。

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炼饵指的是经过炼制的药物,服之表示服用这种药物,轻身神仙则是指服用后可以使人身体轻盈,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

生山谷:指这种物质生长在山谷之间。

朴硝石:一种矿物,化学成分为硫酸钠,常用于中医中的泻下剂。

神农岐伯雷公:神农、岐伯、雷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神农尝百草,岐伯著《黄帝内经》,雷公则是古代医学典籍中的人物。

无毒:指这种物质没有毒性。

生益州:益州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今四川省一带。

或山阴:山阴是古代中国的地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入土,千岁不变:指这种物质埋入土中千年也不会发生变化。

炼之不成,不可服:指经过炼制后不能成功,则不能服用。

《御览》:《御览》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类书,由唐代官修。

一名消石朴:消石朴是朴硝石的另一种称呼。

有盐水之阳:指这种物质具有盐水的性质,阳可能指其性质温和或有益。

采无时:指这种物质可以随时采集。

《说文》:《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由东汉许慎编撰。

朴:木皮也,指树木的皮。

玉璞:玉璞是指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未经修饰的天然美。

旧作硝:指古代文献中将其称为硝。

俗字:指民间流行的书写方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玉石部-朴消-评注

味苦寒:这句话描绘了消石的性质,苦味表明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寒性则说明其能够消除体内的热邪。

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这一段详细说明了消石的功效,包括治疗各种疾病、消除寒热邪气、驱散六腑中的积聚和结块、消除癖病,以及其强大的化解石头的功能。这体现了消石在古代医学中的广泛应用。

炼饵服之,轻身神仙:这句话强调了消石作为炼饵服用的效果,可以使人身体轻盈,甚至达到神仙的境界。这反映了古代对药物神秘化和仙化的一种倾向。

生山谷:指出消石的生长环境,通常生长在山谷之中,暗示其生长条件较为特殊。

《吴普》曰:这段引述了《吴普本草》中的记载,认为消石在神农、岐伯、雷公的记载中是无毒的,生长在益州或山阴,埋藏于地下千年不坏。这说明消石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药材。

炼之不成,不可服(《御览》):这句话说明了消石需要经过炼制才能服用,未经炼制的消石不可直接服用,这也反映了古代对药物制备的严谨态度。

《名医》曰:一名消石朴,生益州,有盐水之阳,采无时:这段引述了《名医别录》中的记载,指出消石又称消石朴,生长在益州,具有盐水之阳的特性,采集时间不受限制。

案《说文》云:朴,木皮也,此盖消石外裹如玉璞耳,旧作硝,俗字:这段引述了《说文解字》中对“朴”的解释,认为消石的外层像玉璞一样包裹着,古代写作“硝”,是俗字。这表明消石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且其名称反映了其外观特征。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玉石部-朴消》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46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