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七-正偏自处

作者: 袁天罡(约公元7世纪),唐代著名的命理学家,他在命理学和占卜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三命通会》是他结合易学、五行、八字命理等多个学科,编纂而成的命理学著作。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三命通会》是袁天罡编撰的命理学经典,内容包括八字命理、风水、占卜和三命等多个领域。书中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分析人的出生日期和八字来预测个人的命运,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看待命运、改命和趋吉避凶的理论。它是命理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包含了许多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七-正偏自处-原文

夫正偏自处者何也?

乃夫妇相合,复遇比肩分争,如一位夫星有两位妻星相合,谓之争合。

若本身自旺,彼身值衰,四柱不冲,则我正而彼偏矣。

盖我生旺有气,则夫从我为正;我身衰而别位旺,则夫从别位,我反为偏,谓之彼旺争去我夫,我只得为偏。

或自旺太过,柱无夫星者亦为偏;或官煞混杂,或伤官太重,亦为偏,更淫滥。

如一命:壬子、丙午、辛酉、辛卯,辛用丙为夫星,我坐酉支,专禄自旺,虽时引辛卯之金,彼却无力,故我为正而彼为偏,此为二女争夫,正偏自处。

又:癸未、壬戌、癸巳、壬子,癸用土为夫,癸巳水弱;壬子水旺,弱不能胜旺,被壬水争去戊土为正夫,乃彼胜我衰,我只得为偏。

但壬水重而太泛,又带桃花,不能自处。

余仿此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七-正偏自处-译文

那么什么是正偏自处呢?这是因为夫妻之间相互配合,但又遇到了相互争夺的情况,就像一个丈夫星对应有两个妻子星相互靠近,这就是所谓的争合。

如果我自己(妻子星)处于旺盛状态,而对方(丈夫星)处于衰弱状态,且四柱(八字中的天干地支组合)之间没有相冲,那么我就处于正位,而他就处于偏位。因为我自己旺盛有生气,丈夫就会跟随我,成为正位;如果我自己衰弱而其他位置旺盛,丈夫就会跟随其他位置,而我反而成为偏位,这就叫对方旺盛夺走了我的丈夫,我只能成为偏位。

或者我自己过于旺盛,八字中没有丈夫星,也会成为偏位;或者官星和煞星混杂,或者伤官过重,也会成为偏位,甚至更加淫乱。

比如一个命例:壬子、丙午、辛酉、辛卯,辛用丙为丈夫星,我坐在酉支,有专禄自旺,虽然时柱引来了辛卯的金,但对方却无力,所以我处于正位而对方处于偏位,这就是两个女子争夺同一个丈夫,正偏各自定位。

再比如:癸未、壬戌、癸巳、壬子,癸用土为丈夫星,癸巳水弱;壬子水旺,弱不能胜过旺,被壬水夺走了戊土作为正夫,这就是对方胜过我而衰弱,我只能成为偏位。但是壬水过多且泛滥,还带有桃花,无法自处。

其他的类似情况,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推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七-正偏自处-注解

正偏自处:在命理学中,指一个人的命局中,正星和偏星的力量对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星代表正妻,偏星代表偏房或情人。‘自处’指个人在命局中的位置和状态。

夫妇相合:在命理学中,指夫妻星的相合,即命局中代表丈夫的星(如官星、夫星)与代表妻子的星(如妻星、财星)之间相生相合的关系。

比肩:在命理学中,指与自身五行相同或相生的星,如同一柱中的两个相同天干,或同一五行中的两个不同天干。

分争:在命理学中,指命局中星力之间的相互争夺,如官星与官星之间的争斗。

夫星:在命理学中,通常指代表丈夫的星,如官星、食神等。

妻星:在命理学中,通常指代表妻子的星,如财星、伤官等。

四柱:在命理学中,指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分别代表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是分析命局的基本框架。

冲:在命理学中,指天干地支之间相互冲克的关系,如子午相冲、寅申相冲等。

官煞混杂:在命理学中,指命局中官星和煞星(如伤官、七杀)混杂,表示命主性格复杂,多波折。

伤官:在命理学中,指对自身官星有所伤害的星,如伤官星过旺可能导致命主性格偏激。

桃花:在命理学中,指与爱情、婚姻相关的星,如桃花星、红艳星等,通常与感情纠葛、风流韵事相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七-正偏自处-评注

夫正偏自处者何也?乃夫妇相合,复遇比肩分争,如一位夫星有两位妻星相合,谓之争合。

这段古文开篇便点明了主题,即‘正偏自处’的概念。在古文化中,‘正偏’常常用来描述人的性格、命运或是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比喻,将‘夫星’比作丈夫,‘妻星’比作妻子,以此来说明‘正偏’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争合’则是指夫妻之间的矛盾与和谐交织的现象。

若本身自旺,彼身值衰,四柱不冲,则我正而彼偏矣。

这一句进一步阐述了‘正偏’的判断标准。‘本身自旺’指的是个人或天干地支的旺衰状态,‘彼身值衰’则是指相对的一方处于衰弱状态。‘四柱不冲’是指天干地支之间的相冲关系,没有相冲则表示和谐。这里的‘我正而彼偏’意味着当自己处于旺盛状态而对方衰弱时,自己便是‘正’,对方便是‘偏’。

盖我生旺有气,则夫从我为正;我身衰而别位旺,则夫从别位,我反为偏,谓之彼旺争去我夫,我只得为偏。

作者进一步解释了‘正偏’的转换条件。当自己旺盛时,能够带动夫星,此时夫星跟随自己,即为‘正’;反之,当自己衰弱而别位旺盛时,夫星跟随别位,自己则变为‘偏’。这里的‘彼旺争去我夫’形象地描述了夫星被对方吸引而离开自己的情况。

或自旺太过,柱无夫星者亦为偏;或官煞混杂,或伤官太重,亦为偏,更淫滥。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几种特殊情况,即‘自旺太过’、‘柱无夫星’、‘官煞混杂’、‘伤官太重’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个人处于‘偏’的状态。‘淫滥’一词则是对这些特殊情况的负面评价。

如一命:壬子、丙午、辛酉、辛卯,辛用丙为夫星,我坐酉支,专禄自旺,虽时引辛卯之金,彼却无力,故我为正而彼为偏,此为二女争夫,正偏自处。

作者以一个具体的命例来说明‘正偏’的概念。在这个例子中,辛金用丙火为夫星,由于辛金坐酉支自旺,尽管辛卯之金试图吸引夫星,但仍然无法改变辛金的正位,从而形成二女争夫的局面。

又:癸未、壬戌、癸巳、壬子,癸用土为夫,癸巳水弱;壬子水旺,弱不能胜旺,被壬水争去戊土为正夫,乃彼胜我衰,我只得为偏。但壬水重而太泛,又带桃花,不能自处。

这是另一个命例,通过癸水与戊土的关系来展示‘正偏’的转换。癸水用土为夫,但由于癸巳水弱,无法胜过壬子水的旺盛,导致夫星被壬水所吸引,从而形成‘彼胜我衰’的‘偏’状态。同时,壬水重而泛,带有桃花,意味着此人无法自处,进一步强化了‘偏’的状态。

余仿此推。

最后,作者以‘余仿此推’作为结尾,表明以上分析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的情况中,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正偏’这一概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七-正偏自处》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49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