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针灸上-太医针灸宜忌第七

作者: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素有“药王”之称。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他的《千金方》是中医药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巨著。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千金方》是孙思邈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总结,编写的关于药物治疗和方剂的大全。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方剂。全书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孙思邈特别提到“药物不妄用”,并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以指导医学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珍贵遗产,至今仍为许多中医药学者所引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针灸上-太医针灸宜忌第七-原文

论曰: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不与禁忌相应即可,今具如下。

木命人行年在木,则不宜针及服青药;火命人行年在火,则不宜汗及服赤药;土命人行年在土,则不宜吐及服黄药;金命人行年在金,则不宜灸及服白药;水命人行年在水,则不宜下及服黑药。

凡医者不知此法,下手即困,若遇年命厄会深者,下手即死。

推天医血忌等月忌及日忌旁通法:

上天医上呼师避病吉,若刑害上凶。

推行年医法:

年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医卯、戌、子、未、酉、亥、辰、寅、巳、午、丑、申。

求岁天医法:

常以传送加太岁太一下为天医。

求月天医法:

阳月以大吉,阴月以小吉,加月建功曹下为鬼道,传送下为天医。

推避病法:

以小吉加月建登明下为天医,可于此避病。

推治病法:

以月将加时天医加病人年,治之瘥。

唤师法:

未卯巳亥酉,鬼所在,唤师凶。

推行年人神法:

上九部行神岁移一部,周而复始,不可针灸。

推十二部人神所在法:

上十二部人神所在,并不可针灸及损伤,慎之。

日辰忌:

一日足大指,二日外踝,三日股内,四日腰,五日口舌咽悬痈,六日足小指《外台》云手小指,七日内踝,八日足腕,九日尻,十日背腰,十一日鼻柱《千金翼》云及眉,十二日发际,十三日牙齿,十四日胃脘,十五日遍身,十六日胸乳,十七日气冲《千金翼》云及胁,十八日腹内,十九日足趺,二十日膝下,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伏兔,二十三日肝俞,二十四日手阳明两胁,二十五日足阳明,二十六日手足,二十七日膝,二十八日阴,二十九日膝胫颞颥,三十日关元下至足心《外台》云足趺上。

十干十二支人神忌日:

甲日头,乙日项,丙日肩臂,丁日胸胁,戊日腹,己日背,庚日肺,辛日脚,壬日肾,癸日足

又云甲乙日忌寅时头,丙丁日忌辰时耳,戊己日忌午时发,庚辛日忌申时缺文,壬癸日忌酉时足。

子日目,丑日耳,寅日口《外台》云胸面,卯日鼻《外台》云在脾,辰日腰,巳日手《外台》云头口,午日心,未日足《外台》云两足心,申日头《外台》云在肩,酉日背《外台》云胫,戌日项《外台》云咽喉,亥日顶《外台》云臂胫。

建日申时头《外台》云足,除日酉时膝《外台》云眼,满日戌时腹,平日亥时腰背,定日子时心,执日丑时手,破日寅时口,危日卯时鼻,成日辰时唇,收日巳时足《外台》云头,开日午时耳,闭日未时目。

上件时不得犯其处,杀人。

十二时忌:

子时踝,丑时头,寅时目,卯时面耳《外台》云在项,辰时项口《外台》云在面,巳时肩《外台》云在乳,午时胸胁未时腹,申时心,酉时背胛《外台》云在膝,戌时腰阴,亥时股。

又立春春分脾,立夏夏至肺,立秋秋分肝,立冬冬至心,四季十八日肾。以上并不得医治,凶。

凡五脏主时不得治及忌针灸其经络,凶。

又正月丑,二月戌,三月未,四月辰,五月丑,六月戌,七月未,八月辰,九月丑,十月戌,十一月未,十二月辰。

又春左胁,秋右胁,夏在脐,冬在腰,皆凶。

又每月六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小尽日疗病,令人长病。

戊午、甲午,此二日大忌刺出血,服药针灸皆凶。《千金翼》云:不出月凶。

甲辰、庚寅、乙卯、丙辰、辛巳,此日针灸凶。

壬辰、甲辰、己巳、丙午、丁未,此日男忌针灸。

甲寅、乙卯、乙酉、乙巳、丁巳,此日女人特忌针灸。

甲子、壬子、甲午、丙辰、丁巳、辛卯、癸卯、乙亥,此日忌针灸。《外台》云:甲子日天子会,壬子日百王会,甲午日太子会,丁巳日三公会,丙辰日诸侯会,辛卯日大夫会,癸卯日大人会,乙亥日以上都会。

又男避除,女避破,男忌戊,女忌巳。

凡五辰、五酉、五未及八节先后各一日,皆凶。

论曰:此等法并在诸部,不可寻究,故集之一处,造次易知,所以省披讨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针灸上-太医针灸宜忌第七-译文

论述说:想要进行针灸,首先要知道一年中适宜和禁忌的时期,以及人的神所在的位置,只要不与禁忌相冲突就可以,现在具体说明如下。

木命人在木年,则不宜针灸和服用青色药物;火命人在火年,则不宜发汗和服用红色药物;土命人在土年,则不宜催吐和服用黄色药物;金命人在金年,则不宜艾灸和服用白色药物;水命人在水年,则不宜泻下和服用黑色药物。如果医生不知道这些方法,一旦动手就会遇到困难,如果遇到年命厄运深重的人,动手就会导致死亡。

推算天医血忌等月忌和日忌的旁通方法:

上天医上呼师避病吉,如果遇到刑害上凶。

推行年医法:

每年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地支年份。天医在卯、戌、子、未、酉、亥、辰、寅、巳、午、丑、申这些地支年份。

求岁天医法:

通常用传送加太岁太一下为天医。

求月天医法:

阳月以大吉,阴月以小吉,加上月建功曹下为鬼道,传送下为天医。

推避病法:

用小吉加月建登明下为天医,可以在这里避免疾病。

推治病法:

用月将加时天医加病人年,治疗疾病。

唤师法:

未、卯、巳、亥、酉这些时辰,是鬼所在,唤师是凶。

推行年人神法:

上九部行神岁移一部,周而复始,不可针灸。

推十二部人神所在法:

上十二部人神所在,都不可针灸及损伤,要小心。

日辰忌:

一日脚大趾,二日外踝,三日股内,四日腰,五日口舌咽悬痈,六日脚小趾,《外台》说手小指,七日内踝,八日脚腕,九日尻,十日背腰,十一日鼻柱《千金翼》说及眉,十二日发际,十三日牙齿,十四日胃脘,十五日遍身,十六日胸乳,十七日气冲《千金翼》说及胁,十八日腹内,十九日脚踝,二十日膝下,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伏兔,二十三日肝俞,二十四日手阳明两胁,二十五日足阳明,二十六日手足,二十七日膝,二十八日阴,二十九日膝胫颞颥,三十日关元下至足心《外台》说足踝上。

十干十二支人神忌日:

甲日头,乙日项,丙日肩臂,丁日胸胁,戊日腹,己日背,庚日肺,辛日脚,壬日肾,癸日足。

又云甲乙日忌寅时头,丙丁日忌辰时耳,戊己日忌午时发,庚辛日忌申时缺文,壬癸日忌酉时足。

子日目,丑日耳,寅日口《外台》说胸面,卯日鼻《外台》说在脾,辰日腰,巳日手《外台》说头口,午日心,未日足《外台》说两足心,申日头《外台》说在肩,酉日背《外台》说胫,戌日项《外台》说咽喉,亥日顶《外台》说臂胫。

建日申时头《外台》说足,除日酉时膝《外台》说眼,满日戌时腹,平日亥时腰背,定日子时心,执日丑时手,破日寅时口,危日卯时鼻,成日辰时唇,收日巳时足《外台》说头,开日午时耳,闭日未时目。

以上这些时辰不能触犯这些部位,否则会杀人。

十二时忌:

子时脚踝,丑时头,寅时眼,卯时面耳《外台》说在项,辰时项口《外台》说在面,巳时肩《外台》说在乳,午时胸胁,未时腹,申时心,酉时背胛《外台》说在膝,戌时腰阴,亥时股。

又立春春分脾,立夏夏至肺,立秋秋分肝,立冬冬至心,四季十八日肾。以上这些日子都不可以医治,凶。

凡五脏主时不得治及忌针灸其经络,凶。

又正月丑,二月戌,三月未,四月辰,五月丑,六月戌,七月未,八月辰,九月丑,十月戌,十一月未,十二月辰。

又春左胁,秋右胁,夏在脐,冬在腰,皆凶。

又每月六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小尽日疗病,令人长病。

戊午、甲午,这两天特别忌讳刺出血,服药针灸都凶。《千金翼》说:不出月凶。

甲辰、庚寅、乙卯、丙辰、辛巳,这些日子针灸凶。

壬辰、甲辰、己巳、丙午、丁未,这些日子男人忌针灸。

甲寅、乙卯、乙酉、乙巳、丁巳,这些日子女人特别忌针灸。

甲子、壬子、甲午、丙辰、丁巳、辛卯、癸卯、乙亥,这些日子忌针灸。《外台》说:甲子日天子会,壬子日百王会,甲午日太子会,丁巳日三公会,丙辰日诸侯会,辛卯日大夫会,癸卯日大人会,乙亥日以上都会。

又男人避除,女人避破,男人忌戊,女人忌巳。

凡五辰、五酉、五未及八节先后各一日,皆凶。

论述说:这些方法都在各个部分,不可一一寻究,所以集中在一处,便于快速了解,以便节省查阅的时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针灸上-太医针灸宜忌第七-注解

针灸:针灸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入细针或通过其他方式刺激以调整人体气血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行年:行年指的是人的年龄,古代医学中常将人的年龄与五行相联系,认为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疾病倾向。

宜忌:宜忌是指适宜或不适宜做的事情,古代医学中常根据人的五行、八字等来决定。

人神:人神是指古代医学中认为存在的人体内部或周围的神灵,它们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关。

禁忌:禁忌是指禁止或避免做的事情,通常与宗教、文化或医学传统有关。

汗:汗法是一种通过发汗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使用药物或物理方法促使人体出汗。

吐:吐法是一种通过呕吐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使用药物或物理方法促使人体呕吐。

灸:灸法是一种通过燃烧艾草等物质在人体穴位上产生热量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下:下法是一种通过泻下或利尿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使用药物或物理方法促使人体排出废物。

血忌:血忌是指在特定日期或时辰中,进行某些活动可能会引起出血或伤害。

月忌:月忌是指在特定月份中,进行某些活动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日忌:日忌是指在特定日期中,进行某些活动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旁通法:旁通法是一种通过类比或联想来推断事物的方法。

天医:天医在古代医学中指的是能够治疗疾病的神灵或方法。

太岁:太岁是指古代历法中的岁星,每年轮换一次,被认为是影响人运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月建:月建是指每个月中具有主导地位的星宿,被认为是影响人运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登明:登明在古代医学中指的是一种能够治疗疾病的神灵或方法。

鬼道:鬼道在古代医学中指的是与鬼神有关的疾病或治疗方法。

瘥:瘥是指疾病痊愈。

人神法:人神法是指根据人神的位置来决定针灸或治疗的方法。

十二部人神:十二部人神是指古代医学中认为存在于人体十二个部位的神秘力量。

日辰忌:日辰忌是指在特定日期中,进行某些活动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十干十二支:十干十二支是古代中国历法中的干支系统,用于记录时间。

建日:建日是指每个月的第一天,也称为朔日。

除日:除日是指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也称为晦日。

满日:满日是指每个月的十五日,也称为望日。

平日:平日是指每个月的十六日。

定日:定日是指每个月的十七日。

执日:执日是指每个月的十八日。

破日:破日是指每个月的十九日。

危日:危日是指每个月的二十日。

成日:成日是指每个月的二十一日。

收日:收日是指每个月的二十二日。

开日:开日是指每个月的二十三日。

闭日:闭日是指每个月的二十四日。

关元:关元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腹部。

足心:足心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脚心。

大吉:大吉在古代医学中指的是一种能够带来好运的治疗方法。

小吉:小吉在古代医学中指的是一种能够带来小好运的治疗方法。

小尽日:小尽日是指每个月的二十三日,古代医学中认为这一天不宜进行治疗。

大忌:大忌是指极其严重的禁忌,违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五辰:五辰是指五天中的某一天,古代医学中认为这一天不宜进行治疗。

五酉:五酉是指五天中的某一天,古代医学中认为这一天不宜进行治疗。

五未:五未是指五天中的某一天,古代医学中认为这一天不宜进行治疗。

八节:八节是指一年中的八个重要节气,包括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诸部:诸部是指各种不同的医学分支或学派。

披讨:披讨是指查阅、研究或探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针灸上-太医针灸宜忌第七-评注

此段古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医学、占卜、五行等文化元素,体现了古代医学家对针灸术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论曰: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不与禁忌相应即可,今具如下。

此句开篇点明针灸术的实践前提,即了解行年的宜忌和人的神所在,只有避免禁忌,才能顺利进行针灸。

木命人行年在木,则不宜针及服青药;火命人行年在火,则不宜汗及服赤药;土命人行年在土,则不宜吐及服黄药;金命人行年在金,则不宜灸及服白药;水命人行年在水,则不宜下及服黑药。

此五句阐述了五行与人体命理的关系,指出不同命理的人在不同行年时,应避免使用特定的针灸方法和药物,体现了古代医学家对五行相生相克的认知。

凡医者不知此法,下手即困,若遇年命厄会深者,下手即死。

此句强调医者若不知此法,将面临困境甚至死亡,突显了针灸术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推天医血忌等月忌及日忌旁通法:上天医上呼师避病吉,若刑害上凶。

此句介绍了推算天医、血忌、月忌和日忌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来避病。

推行年医法:年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医卯、戌、子、未、酉、亥、辰、寅、巳、午、丑、申。

此句详细说明了推算年医的方法,即根据年干支来推算天医所在的位置。

求岁天医法:常以传送加太岁太一下为天医。

此句介绍了求岁天医的方法,即通过传送和太岁太一来确定天医的位置。

求月天医法:阳月以大吉,阴月以小吉,加月建功曹下为鬼道,传送下为天医。

此句说明了求月天医的方法,即根据月份的阴阳属性来确定天医的位置。

推避病法:以小吉加月建登明下为天医,可于此避病。

此句介绍了避病的方法,即通过小吉和月建登明来确定避病的位置。

推治病法:以月将加时天医加病人年,治之瘥。

此句说明了治病的方法,即通过月将、时天医和病人年干支来确定治疗的位置。

唤师法:未卯巳亥酉,鬼所在,唤师凶。

此句介绍了唤师的方法,即根据鬼的位置来决定是否唤师。

推行年人神法:上九部行神岁移一部,周而复始,不可针灸。

此句说明了推行年人神的方法,即根据九部行神岁移的规律来决定是否进行针灸。

推十二部人神所在法:上十二部人神所在,并不可针灸及损伤,慎之。

此句说明了推算十二部人神所在的方法,并强调不可在此期间进行针灸和损伤。

日辰忌:一日足大指,二日外踝,三日股内,四日腰,五日口舌咽悬痈,六日足小指《外台》云手小指,七日内踝,八日足腕,九日尻,十日背腰,十一日鼻柱《千金翼》云及眉,十二日发际,十三日牙齿,十四日胃脘,十五日遍身,十六日胸乳,十七日气冲《千金翼》云及胁,十八日腹内,十九日足趺,二十日膝下,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伏兔,二十三日肝俞,二十四日手阳明两胁,二十五日足阳明,二十六日手足,二十七日膝,二十八日阴,二十九日膝胫颞颥,三十日关元下至足心《外台》云足趺上。

此段详细列出了日辰忌,即每天应避免针灸的部位。

十干十二支人神忌日:甲日头,乙日项,丙日肩臂,丁日胸胁,戊日腹,己日背,庚日肺,辛日脚,壬日肾,癸日足又云甲乙日忌寅时头,丙丁日忌辰时耳,戊己日忌午时发,庚辛日忌申时缺文,壬癸日忌酉时足。

此段介绍了十干十二支人神忌日,即不同日子应避免针灸的部位和时辰。

子日目,丑日耳,寅日口《外台》云胸面,卯日鼻《外台》云在脾,辰日腰,巳日手《外台》云头口,午日心,未日足《外台》云两足心,申日头《外台》云在肩,酉日背《外台》云胫,戌日项《外台》云咽喉,亥日顶《外台》云臂胫。

此段列出了子日至亥日应避免针灸的部位。

建日申时头《外台》云足,除日酉时膝《外台》云眼,满日戌时腹,平日亥时腰背,定日子时心,执日丑时手,破日寅时口,危日卯时鼻,成日辰时唇,收日巳时足《外台》云头,开日午时耳,闭日未时目。

此段列出了建日至闭日应避免针灸的时辰和部位。

上件时不得犯其处,杀人。

此句强调在上述时辰和部位进行针灸会导致严重后果。

十二时忌:子时踝,丑时头,寅时目,卯时面耳《外台》云在项,辰时项口《外台》云在面,巳时肩《外台》云在乳,午时胸胁未时腹,申时心,酉时背胛《外台》云在膝,戌时腰阴,亥时股。

此段列出了十二时忌,即不同时辰应避免针灸的部位。

又立春春分脾,立夏夏至肺,立秋秋分肝,立冬冬至心,四季十八日肾。以上并不得医治,凶。

此段列出了四季八节不得医治的禁忌。

凡五脏主时不得治及忌针灸其经络,凶。

此句强调在五脏主时期间不得进行针灸。

又正月丑,二月戌,三月未,四月辰,五月丑,六月戌,七月未,八月辰,九月丑,十月戌,十一月未,十二月辰。

此段列出了每月不得针灸的日辰。

又春左胁,秋右胁,夏在脐,冬在腰,皆凶。

此段列出了四季应避免针灸的部位。

又每月六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小尽日疗病,令人长病。

此段列出了每月特定日期不得疗病的禁忌。

戊午、甲午,此二日大忌刺出血,服药针灸皆凶。《千金翼》云:不出月凶。

此句列出了特定日期的禁忌,即不得进行针灸和服药。

甲辰、庚寅、乙卯、丙辰、辛巳,此日针灸凶。

此句列出了特定日期的禁忌,即不得进行针灸。

壬辰、甲辰、己巳、丙午、丁未,此日男忌针灸。

此句列出了特定日期的禁忌,即男子不得进行针灸。

甲寅、乙卯、乙酉、乙巳、丁巳,此日女人特忌针灸。

此句列出了特定日期的禁忌,即女子特别不得进行针灸。

甲子、壬子、甲午、丙辰、丁巳、辛卯、癸卯、乙亥,此日忌针灸。《外台》云:甲子日天子会,壬子日百王会,甲午日太子会,丁巳日三公会,丙辰日诸侯会,辛卯日大夫会,癸卯日大人会,乙亥日以上都会。

此段列出了特定日期的禁忌,并解释了其背后的原因。

又男避除,女避破,男忌戊,女忌巳。

此句列出了男女避忌的规则。

凡五辰、五酉、五未及八节先后各一日,皆凶。

此句列出了五辰、五酉、五未及八节前后各一日的禁忌。

论曰:此等法并在诸部,不可寻究,故集之一处,造次易知,所以省披讨也。

此句总结了全文,指出上述方法虽然重要,但不可过于深究,应将其集中起来,便于快速了解和运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千金方-针灸上-太医针灸宜忌第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115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