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德清(约1360年-1430年),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通常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且对古代诗词艺术有较高的造诣。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世纪)。
内容简要:《龙文鞭影》是周德清的一部诗文集,涵盖了许多他对诗词技巧、文学表现和创作的深刻思考。书中既有诗词创作技巧的总结,也有对古代文人创作经验的分享。通过这部作品,周德清展示了如何运用精炼的词句和巧妙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并强调了诗文创作的技巧与理性思维的结合。该书对明代及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二-十一真-原文
孔门十哲,殷室三仁。
晏能处己,鸿耻因人。
文翁教士,朱邑爱民。
太公钓渭,伊尹耕莘。
皋惟团力,泌仅献身。
丧邦黄浩,误国章惇。
鞅更秦法,普读鲁论。
吕诛华士,孔戮闻人。
暴胜持斧,张纲埋轮。
孙非识面,韦岂呈身。
令公请税,长孺输缗。
白州刺史,绛县老人。
景行莲幕,谨选花裀。
郗超造宅,季雅买邻。
寿昌寻母,董永卖身。
建安七子,大历十人。
香山诗价,孙济酤缗。
令严孙武,法变张巡。
更衣范冉,广被孟仁。
笔床茶灶,羽扇纶巾。
灌夫使酒,刘四骂人。
以牛易马,改氏为民。
圹先表圣,灯候沈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二-十一真-译文
孔子的十个弟子,商朝的三位仁人。晏子能够以自己为准则,而羞耻心来源于他人。
文翁教导士人,朱邑爱护百姓。太公在渭水垂钓,伊尹在莘地耕作。
皋陶团结力量,窦婴献出自己的身体。丧国之责在于黄浩,误国之过在章惇。
商鞅改革秦国法律,孔丘研究鲁国的经典。吕后诛杀华士,孔子诛杀闻人。
暴胜持斧,张纲埋轮。孙非不认识对方,韦岂敢献身。
令公请求征税,长孺输送钱币。白州刺史,绛县老人。
景行在莲花帐篷下,谨慎选择花被。郗超建造宅邸,季雅购买邻居。
寿昌寻找母亲,董永卖身。建安七子,大历十人。
香山诗的价格,孙济酿酒。令严孙武,法度变化张巡。
更衣范冉,广被孟仁。笔床茶灶,羽扇纶巾。
灌夫饮酒使性,刘四骂人。用牛换马,改姓为民。
圹先表达圣意,灯候等待沈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二-十一真-注解
孔门十哲:孔门十哲是指孔子门下的十位杰出弟子,包括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子贡、子路、子游、子夏、子贡、子思,他们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
殷室三仁:殷室三仁指的是商朝末年三位贤人:微子、箕子、比干,他们因忠诚而闻名。
晏能处己:晏能处己指晏子能够自我处之有节,不逾矩。
鸿耻因人:鸿耻因人指的是因人受到耻辱,如同鸿雁因人受辱。
文翁教士:文翁教士指文翁,西汉时期蜀郡太守,重视教育,提倡儒学。
朱邑爱民:朱邑爱民指朱邑,西汉时期官员,以爱民著称。
太公钓渭:太公钓渭指姜太公,传说中在渭水边垂钓,后被周文王发现并重用。
伊尹耕莘:伊尹耕莘指伊尹,商汤的大臣,最初以耕作为生。
皋惟团力:皋惟团力指皋陶,传说中上古时期的贤人,以团结力量著称。
泌仅献身:泌仅献身指卞壶,东汉时期官员,以忠诚献身于国家。
丧邦黄浩:丧邦黄浩指黄浩,可能是指某位因失职而使国家受损的官员。
误国章惇:误国章惇指章惇,可能是指某位因错误决策而误国的官员。
鞅更秦法:鞅更秦法指商鞅,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推行变法,改革秦国的法律。
普读鲁论:普读鲁论指普遍阅读鲁国的经典文献。
吕诛华士:吕诛华士指吕不韦,秦国的宰相,诛杀华士。
孔戮闻人:孔戮闻人指孔子,孔子诛杀闻人,可能是指孔子处死不义之人。
暴胜持斧:暴胜持斧指暴胜,可能是指某位勇猛的将领。
张纲埋轮:张纲埋轮指张纲,可能是指某位忠诚的官员。
孙非识面:孙非识面指孙非,可能是指某位不以貌取人的人。
韦岂呈身:韦岂呈身指韦,可能是指某位不轻易展示自己的人。
令公请税:令公请税指令公,可能是指某位官员请求征税。
长孺输缗:长孺输缗指长孺,可能是指某位输送财物的官员。
白州刺史:白州刺史指白州的地方行政长官。
绛县老人:绛县老人指绛县的一位年长居民。
景行莲幕:景行莲幕指景行,可能是指某位行侠仗义的人。
谨选花裀:谨选花裀指谨慎选择装饰华丽的床榻。
郗超造宅:郗超造宅指郗超,可能是指某位建造豪华住宅的人。
季雅买邻:季雅买邻指季雅,可能是指某位注重邻居关系的人。
寿昌寻母:寿昌寻母指寿昌,可能是指某位寻找失散母亲的孝子。
董永卖身:董永卖身指董永,传说中卖身葬父的孝子。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年七位著名文学家,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大历十人:大历十人指唐代大历年间十位著名诗人,包括杜甫、王维、李白等。
香山诗价:香山诗价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其诗作在香山(今北京西山)创作而闻名。
孙济酤缗:孙济酤缗指孙济,可能是指某位善于经营的人。
令严孙武:令严孙武指孙武,可能是指某位严格执行军令的将领。
法变张巡:法变张巡指张巡,可能是指某位改变法律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官员。
更衣范冉:更衣范冉指范冉,可能是指某位更衣(换衣服)后仍然坚持正道的人。
广被孟仁:广被孟仁指孟仁,可能是指某位广泛布施仁爱的人。
笔床茶灶:笔床茶灶指文房四宝中的笔和茶具,用以形容文人雅士的生活。
羽扇纶巾:羽扇纶巾指古代文士的装束,羽扇和纶巾是文人雅士的典型配饰。
灌夫使酒:灌夫使酒指灌夫,可能是指某位喜欢饮酒的人。
刘四骂人:刘四骂人指刘四,可能是指某位善于言辞的人。
以牛易马:以牛易马指用牛交换马,比喻用不必要的东西换取需要的东西。
改氏为民:改氏为民指改变姓氏成为平民,可能是指某位贵族放弃贵族身份成为普通百姓。
圹先表圣:圹先表圣指圹先,可能是指某位在墓地先为圣贤立碑的人。
灯候沈彬:灯候沈彬指沈彬,可能是指某位守候灯火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二-十一真-评注
孔门十哲,殷室三仁。此句以对仗工整的修辞手法,将儒家学派中的十位著名弟子与商朝末年的三位仁人并列,突显了儒家思想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杰出弟子,他们各有所长,共同推动了儒家学说的发展;‘殷室三仁’则是指商朝末年的三位仁人,他们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体现了儒家‘仁政’的思想。此句既是对儒家学派的颂扬,也是对古代仁人志士的敬仰。
晏能处己,鸿耻因人。晏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以善于辞令著称。此句赞扬晏子能够自我约束,不因个人私欲而损害国家利益。‘鸿耻’指的是国家的大耻辱,‘因人’则是指因为个人的私欲而导致的耻辱。此句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文翁教士,朱邑爱民。文翁,西汉时期蜀郡太守,以重视教育著称;朱邑,西汉时期官员,以爱民如子著称。此句赞扬文翁和朱邑在治理国家和爱护百姓方面的卓越贡献,体现了儒家‘教化’和‘仁政’的思想。
太公钓渭,伊尹耕莘。太公,即姜太公,商末周初的著名政治家,以钓鱼自娱,等待时机;伊尹,商汤时期的名臣,以耕莘为业,等待时机。此句赞扬他们淡泊名利,以静制动,最终成就大业。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皋惟团力,泌仅献身。皋陶,商汤时期的名臣,以团结力量著称;窦宪,东汉时期的名将,以献身国家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团结力量,为国家献身。
丧邦黄浩,误国章惇。黄浩,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因误国而被后人所诟病;章惇,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因误国而被贬。此句批评了黄浩和章惇在国家危难时刻,未能尽职尽责,导致国家灭亡。
鞅更秦法,普读鲁论。商鞅,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以变法著称;孔丘,即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以传播儒家学说著称。此句赞扬商鞅改革秦法,使秦国强盛;孔子传播儒家学说,使儒家思想深入人心。
吕诛华士,孔戮闻人。吕不韦,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以诛杀华士(秦国权臣)而著称;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以诛杀闻人(孔子弟子)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国家利益面前,敢于斩断私欲,维护国家稳定。
暴胜持斧,张纲埋轮。暴胜,春秋时期楚国的勇士,以持斧杀敌而著称;张纲,春秋时期齐国的勇士,以埋轮自刎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英勇奋战。
孙非识面,韦岂呈身。孙非,春秋时期鲁国的勇士,以不识面而拒绝呈身(投降)而著称;韦岂,春秋时期楚国的勇士,以不呈身(投降)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坚守信仰,不屈服于敌人。
令公请税,长孺输缗。令公,指古代官员;长孺,春秋时期鲁国的官员,以输缗(捐税)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国家财政困难时刻,能够主动请税,为国家解忧。
白州刺史,绛县老人。白州刺史,指古代地方官员;绛县老人,指古代地方的贤者。此句赞扬他们在地方治理方面,能够勤政爱民,为百姓谋福祉。
景行莲幕,谨选花裀。景行,指古代官员;莲幕,指古代官员的幕府;花裀,指古代官员的官服。此句赞扬他们在选拔官员时,能够严格把关,选拔贤能。
郗超造宅,季雅买邻。郗超,东晋时期的官员,以建造宅第而著称;季雅,东晋时期的官员,以买邻(选择邻居)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个人修养方面,能够注重环境,选择良邻。
寿昌寻母,董永卖身。寿昌,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寻母而著称;董永,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卖身葬父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家庭伦理方面,能够孝顺父母,尽孝道。
建安七子,大历十人。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年的七位文学家;大历十人,指唐代大历年间的十位文学家。此句赞扬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各具特色,共同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香山诗价,孙济酤缗。香山诗价,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香山创作的诗歌价值;孙济酤缗,指唐代诗人李白在酤酒(卖酒)时,以诗换酒。此句赞扬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令严孙武,法变张巡。令严,指古代官员的严肃;孙武,春秋时期的军事家,以《孙子兵法》著称;法变,指法律变革;张巡,唐代名将,以守卫睢阳城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军事和法律方面,能够严肃治军,变革法律。
更衣范冉,广被孟仁。更衣,指古代官员更换官服;范冉,春秋时期的官员,以更衣而著称;广被,指广泛传播;孟仁,春秋时期的贤者,以仁爱之心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为官方面,能够勤政爱民,传播仁爱。
笔床茶灶,羽扇纶巾。笔床,指古代文人的书桌;茶灶,指古代文人的茶具;羽扇,指古代文人的扇子;纶巾,指古代文人的头巾。此句赞扬古代文人墨客的清雅生活。
灌夫使酒,刘四骂人。灌夫,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使酒(豪饮)而著称;刘四,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骂人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保持个性,不受世俗束缚。
以牛易马,改氏为民。以牛易马,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牛换马的故事;改氏为民,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改姓为氏,以示平民身份。此句赞扬他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勇于改变,追求平民生活。
圹先表圣,灯候沈彬。圹先,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表圣(表彰圣贤)而著称;灯候,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沈彬(等待时机)而著称。此句赞扬他们在传承文化、等待时机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