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一-三江

作者: 周德清(约1360年-1430年),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通常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且对古代诗词艺术有较高的造诣。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5世纪)。

内容简要:《龙文鞭影》是周德清的一部诗文集,涵盖了许多他对诗词技巧、文学表现和创作的深刻思考。书中既有诗词创作技巧的总结,也有对古代文人创作经验的分享。通过这部作品,周德清展示了如何运用精炼的词句和巧妙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并强调了诗文创作的技巧与理性思维的结合。该书对明代及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一-三江-原文

古帝凤阁,刺史鸡窗。

亡秦胡亥,兴汉刘邦。

戴生独步,许子无双。

柳眠汉苑,枫落吴江。

鱼山警植,鹿门隐庞。

浩从床匿,崧避杖撞。

刘诗瓿覆,韩文鼎扛。

愿归盘谷,杨忆石淙。

弩名克敌,城筑受降。

韦曲杜曲,梦窗草窗。

灵征刍狗,诗祸花尨。

嘉贞丝慢,鲁直彩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一-三江-译文

古代的皇帝住在凤凰楼阁,刺史住在鸡窗小屋。

秦朝的胡亥亡国,汉朝的刘邦兴起。

戴生独自行走,许子无人能比。

柳树在汉朝的园林中睡觉,枫叶在吴江上飘落。

鱼山上的警钟响起,鹿门山中的庞德隐居。

浩大的军队藏在床下,崧山上的僧人避开木杖的撞击。

刘诗的酒坛被打翻,韩愈的文章如鼎重。

愿意回到盘谷,杨忆的石淙。

弩的名字是克敌,城池是受降的地方。

韦曲和杜曲,梦窗和草窗。

灵验的征兆如同刍狗,诗中的祸患如同花狗。

嘉贞的丝绸慢帐,鲁直的彩色酒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一-三江-注解

古帝凤阁:指古代帝王的宫殿,凤阁是古代宫殿中的一种建筑,象征着皇权。

刺史鸡窗:刺史是古代的地方行政官员,鸡窗是指书斋,这里比喻刺史的居所。

亡秦胡亥:胡亥是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指秦朝的灭亡。

兴汉刘邦: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指汉朝的兴起。

戴生独步:戴生指戴逵,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独步指其才华横溢,无人能及。

许子无双:许子指许慎,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无双指其学识无人能比。

柳眠汉苑:柳眠指柳宗元,汉苑是指汉代皇家园林,这里指柳宗元的文采。

枫落吴江:吴江是指吴地的一条江,枫落则是指秋天的景象,这里比喻景色如画。

鱼山警植:鱼山指古代地名,警植可能是指有警觉性的植树,这里可能比喻有远见。

鹿门隐庞:鹿门是指古代地名,隐庞可能是指隐居的庞德公,这里指隐逸的高人。

浩从床匿:浩从床匿可能是指某人隐居不露面,浩指广大,床匿指藏匿。

崧避杖撞:崧可能是指山名,避杖撞可能是指躲避打击,这里比喻避开争斗。

刘诗瓿覆:刘诗指刘禹锡的诗歌,瓿覆可能是指瓿子被打破,这里比喻诗歌的才华横溢。

韩文鼎扛:韩文指韩愈的文采,鼎扛可能是指像鼎一样承担重担,这里比喻韩愈的文采有分量。

愿归盘谷:盘谷是指古代地名,愿归盘谷可能是指希望归隐于山野。

杨忆石淙:杨忆可能是指杨修,石淙是指水声,这里可能比喻杨修的才华。

弩名克敌:弩是一种古代的弓箭,克敌指战胜敌人,这里比喻武器的强大。

城筑受降:城筑指筑城,受降指接受敌人的投降,这里可能比喻军事上的胜利。

韦曲杜曲:韦曲和杜曲都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两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梦窗草窗:梦窗可能是指梦境中的窗户,草窗是指用草编织的窗户,这里可能比喻宁静的居所。

灵征刍狗:灵征可能是指预兆,刍狗是指古代祭祀时用的草狗,这里可能比喻迷信的预兆。

诗祸花尨:诗祸可能是指因诗而引起的灾祸,花尨可能是指娇艳的狗,这里可能比喻文人多灾多难。

嘉贞丝慢:嘉贞可能是指美好的品德,丝慢可能是指轻柔的丝织品,这里可能比喻美好的生活。

鲁直彩缸:鲁直可能是指鲁班,彩缸是指彩色的缸,这里可能比喻技艺高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一-三江-评注

古帝凤阁,刺史鸡窗。

此句描绘了古代帝王的宫殿与刺史的书房,通过‘古帝凤阁’与‘刺史鸡窗’的对比,展现了古代权贵与文人的不同生活场景。‘凤阁’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尊贵,而‘鸡窗’则代表了文人的清贫与雅致。这种对比手法,既体现了古代社会等级的分明,也表达了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亡秦胡亥,兴汉刘邦。

这句诗通过对秦朝的覆灭和汉朝的兴起进行对比,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亡秦’与‘兴汉’两个动作,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历史的转折点。‘胡亥’与‘刘邦’作为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失败与成功,寓意着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

戴生独步,许子无双。

此句赞美了戴生与许子两位人物的非凡才能。‘独步’与‘无双’两个词,强调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卓越地位。这里的‘戴生’与‘许子’可能是古代的文人或者学者,他们的成就被视为独一无二,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推崇。

柳眠汉苑,枫落吴江。

这句诗描绘了两个不同的自然景观。‘柳眠汉苑’描绘了汉苑中柳树的宁静景象,而‘枫落吴江’则展现了吴江秋天的枫叶飘零。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哀愁的氛围,引发读者的联想。

鱼山警植,鹿门隐庞。

此句中的‘鱼山警植’与‘鹿门隐庞’描绘了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警植’可能指的是有警觉性的植树者,而‘隐庞’则可能是指隐居山林的高人。两句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浩从床匿,崧避杖撞。

这句诗中的‘浩从床匿’与‘崧避杖撞’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动作。‘床匿’可能指的是藏身于床下,而‘杖撞’则可能是指用杖击打。两句诗通过对动作的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细节和人物性格。

刘诗瓿覆,韩文鼎扛。

此句中的‘刘诗瓿覆’与‘韩文鼎扛’描绘了两位文人的不同行为。‘瓿覆’可能指的是刘诗将酒瓿倒置,而‘鼎扛’则可能是指韩文肩负着文化重任。两句诗通过对文人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与担当。

愿归盘谷,杨忆石淙。

这句诗中的‘愿归盘谷’与‘杨忆石淙’描绘了两位人物的愿望。‘愿归盘谷’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愿望,而‘杨忆石淙’则可能是指杨忆对美好景色的怀念。两句诗通过对人物愿望的描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弩名克敌,城筑受降。

此句中的‘弩名克敌’与‘城筑受降’描绘了战争与和平的场景。‘弩名克敌’强调了弩在战争中的作用,而‘城筑受降’则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城池的和平景象。两句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韦曲杜曲,梦窗草窗。

此句中的‘韦曲杜曲’与‘梦窗草窗’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地点。‘韦曲杜曲’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地名,而‘梦窗草窗’则可能是指文人创作的梦境与自然景象。两句诗通过对地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与创作灵感。

灵征刍狗,诗祸花尨。

此句中的‘灵征刍狗’与‘诗祸花尨’描绘了两个不同的意象。‘灵征刍狗’可能是指神秘的征兆与普通的刍狗,而‘诗祸花尨’则可能是指诗歌带来的祸患与花草的美丽。两句诗通过对意象的描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命运与自然美的思考。

嘉贞丝慢,鲁直彩缸。

此句中的‘嘉贞丝慢’与‘鲁直彩缸’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物品。‘嘉贞丝慢’可能是指精美的丝绸制品,而‘鲁直彩缸’则可能是指色彩斑斓的陶瓷缸。两句诗通过对物品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

愿归盘谷,杨忆石淙。

此句与之前的‘愿归盘谷,杨忆石淙’重复,可能是为了强调归隐与怀念的主题,或者是诗歌中的笔误。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龙文鞭影-卷一-三江》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86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