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四

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四-原文

十六年春正月乙丑,如长泺。

二月庚子,夏国遣使来贡。

丙午,以监门卫上将军耶律喜罗为中台省左相。

三月甲子,女直遣使来贡。

乙亥,鼻骨德酋长来贡。

夏四月癸卯,振崇德宫所隶州县民之被水者。

丁未,罢民输官俸,给自内帑。

己酉,祈雨。

乙卯,如木叶山。

五月甲子,祭白马神。

丁卯,祠木叶山,告来岁南伐。

庚辰,铁骊来贡。

乙酉,还上京。

妇人年逾九十者赐物。

六月戊子朔,致奠于祖、怀二陵。

是月,清暑炭山。

秋七月丁巳朔,录囚,听政。

八月丁亥朔,东幸。

九月丁巳朔,驻跸得胜口。

冬十一月,遣使册高丽国王诵。

十二月丙戌朔,宋国王休哥薨,辍朝五日。

进封皇弟恒王隆庆为梁国王、南京留守,郑王隆祐为吴国王。

是年,放进士杨又玄等二人。

十七年春正月乙卯朔,如长春宫。

夏四月,如炭山清暑。

六月,兀惹乌昭庆来。

秋七月,以伐宋诏谕诸道。

九月庚辰朔,幸南京。

乙亥,南伐。

癸卯,射鬼箭。

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斜轸薨。

以韩德让兼知北院枢密使事。

冬十月癸酉,攻遂城,不克,遣萧继远攻狼山镇石砦,破之。

次瀛州,与宋军战,擒其将康昭裔、宋顺,获兵仗、器甲无算。

进攻乐寿县,拔之。

次遂城,敌众临水以拒,纵骑兵突之,杀戮殆尽。

是年,放进士初锡等四人及第。

十八年春正月,还次南京,赏有功将士,罚不用命者。

诏诸军各还本道,二月,幸延芳淀。

夏四月己未,驻跸于清泉淀。

五月丁酉,清暑炭山。

六月,阻卜叛酋鹘碾之弟铁剌不率部众来附,鹘碾无所归,遂降,诏诛之。

秋七月,驻跸于汤泉。

九月乙亥朔,驻跸黑河。

冬十一月甲戌朔,授西平王李继迁子德昭朔方军节度使。

十二月,回鹘来贡。

是年,放进士南承保等三人及第。

十九年春正月辛巳,以祗候郎君班详稳观音为奚六部大王。

甲申,回鹘进梵僧名医。

三月乙亥,夏国遣李文贵来贡。

乙酉,西南面招讨司奏党项捷。

壬辰,皇后萧氏以罪降为贵妃。

赐大丞相韩德让名德昌。

夏四月乙巳,幸吴国王隆祐第视疾。

丙午,问安皇太后。

五月癸酉,清暑炭山。

丙戌,册萧氏为齐天皇后。

庚寅,以千拽剌详稳耶律王奴为乙室大王。

辛卯,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六月乙巳,以所俘宋将康昭裔为昭顺军节度使。

戊午,夏国奏下宋恒、环、庆等三州,赐诏褒之。

秋七月丙戌,以东京统军使耶律奴瓜为南府宰相。

八月庚戌,达卢骨部来贡。

九月己巳朔,问安皇太后。

戊子,驻跸昌平。

庚寅,西南面招讨司奏讨吐谷浑捷。

辛卯,幸南京。

冬十月己亥,南伐。

壬寅,次盐沟。

徙封吴国王隆祐为楚国王,留守京师。

丁未,梁国王隆庆统先锋军以进。

辛亥,射鬼箭。

壬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甲寅,辽军与宋兵战于遂城,败之。

庚申,以黑白羊祭天地。

丙寅,次满城,以泥淖班师。

十一月庚午,射鬼箭。

丙子,宋兵出淤口、益津关来侵,侦候谋洼、虞人招古击败之。

己卯,观渔儒门泺。

闰月己酉,鼻骨德来贡。

己未,减关市税。

十二月庚辰,免南京、平州租税。

二十年春正月庚子,如延芳淀。

癸丑,东方五色虹见。

诏安抚西南面向化诸部。

甲寅,夏国遣使贡马、驼。

辛酉,女直宰相夷离底来贡。

二月丁丑,女直遣其子来朝。

高丽遣使贺伐宋捷。

三月甲寅,遣北府宰相萧继远等南伐。

壬戌,驻跸鸳鸯泺。

夏四月丙寅朔,文班太保达里底败宋兵于梁门。

甲戌,南京统军使萧挞凛破宋军于泰州。

乙酉,南征将校献俘。

赐爵赏有差。

戊子,铁骊遣使来贡。

五月乙卯,幸炭山清暑。

六月,夏国遣刘仁勖来告下灵州。

秋七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丁酉,以邢抱朴为南院枢密使。

辛丑,高丽遣使来贡本国地里图。

九月癸巳朔,谒显陵,告南伐捷。

冬十月癸亥朔,至自显陵。

十二月,奚王府五帐六节度献七金山土河川地,赐金币。

是岁,南京、平州麦秀两歧。

放进士邢祥等六人及第。

二十一年春正月,如鸳鸯泺。

三月壬辰,诏修日历官毋书细事。

甲午,朝皇太后。

戊午,铁骊来贡。

夏四月乙丑,女直遣使来贡。

戊辰,兀惹、渤海、凛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部遣使来贡。

是月,耶律奴瓜、萧挞凛获宋将王继忠于望都。

五月庚寅朔,清暑炭山。

丁巳,西平王李继迁薨,其子德昭遣使来告。

六月己卯,赠继迁尚书令,遣西上阁门使丁振吊慰。

辛巳,党项来贡。

乙酉,阻卜铁剌里率诸部来降。

是月,修可敦城。

秋七月庚戌,阻卜、乌古来贡。

甲寅,以奚王府监军耶律室鲁为南院大王。

八月乙酉,阻卜铁剌里来朝。

丙戌,朝皇太后。

九月己亥,夏国李德昭遣使来谢吊赠。

癸丑,幸女河汤泉,改其名曰松林。

冬十月丁巳朔,驻跸七渡河。

戊辰,以楚国王隆祐为西南面招讨使。

十一月壬辰,故于越耶律休哥之子道士奴、高九等谋叛,伏诛。

丙申,通括南院部民。

十二月癸未,罢三京诸道贡。

二十二年春正月丁亥,如鸳鸯泺。

二月乙卯朔,女直遣使来贡。

丙寅,南院枢密使邢抱朴薨,辍朝三日。

三月己丑,罢番部贺千龄节及冬至、重五贡。

乙未,西夏李德昭遣使上继迁遗物。

夏四月丁卯,朝皇太后。

五月,清暑炭山。

六月戊午,以可敦城为镇州,军曰建安。

秋七月甲申,遣使封夏国李德昭为西平王。

丁亥,兀惹、蒲奴里、剖阿里、越里笃、奥里米等部来贡。

八月丙辰,党项来贡。

庚申,阻卜酋铁剌里来朝。

戊辰,铁剌里求婚,不许。

丙子,驻跸犬牙山。

九月己丑,以南伐谕高丽。

丙午,幸南京。

女直遣使献所获乌昭庆妻子。

丁未,致祭于太宗皇帝庙。

以北院大王磨鲁古、太尉老君奴监北、南王府兵。

庚戌,命楚国王隆祐留守京师。

闰月己未,南伐。

癸亥,次固安。

以所获谍者射鬼箭。

甲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丙寅,辽师与宋兵战于唐兴,大破之。

丁卯,萧挞凛与宋军战于遂城,败之。

庚午,军于望都。

冬十月乙酉,以黑白羊祭天地。

丙戌,攻瀛州,不克。

甲午,下祁州,赉降兵以酒脯。

祭天地。

己酉,西平王李德昭遣使谢封册。

十一月癸亥,马军都指挥使耶律课里遇宋兵于洺州,击退之。

甲子,东京留守萧排押获宋魏府官吏田逢吉、郭守荣、常显、刘绰等以献。

丁卯,南院大王善补奏宋遣人遗王继忠弓矢,密请求和。

诏继忠与使会,许和。

庚午,攻破德清军。

壬申,次澶渊。

萧挞凛中伏弩死。

乙亥,攻破通利军。

丁丑,宋遣崇仪副使曹利用请和,即遣飞龙使韩杞持书报聘。

十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既。

癸未,宋复遣曹利用来,以无还地之意,遣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书往报。

戊子,宋遣李继昌请和,以太后为叔母,愿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许之,即遣閤门使丁振持书报聘。

己丑,诏诸军解严。

是月,班师。

皇太后赐大丞相齐王韩德昌姓耶律,徙王晋。

是年,放进士李可封等三人。

二十三年春正月戊午,还次南京。

庚申,大飨将卒,爵赏有差。

二月丙戌,复置榷场于振武军。

丁巳,夏国遣使告下宋青城。

辛酉,朝皇太后。

以惕隐化哥为南院大王,行军都监老君奴为惕隐。

乙丑,振党项部。

丁卯,回鹘来贡。

丁丑,改易州飞狐招安使为安抚使。

夏四月丙戌,女直及阿萨兰回鹘各遣使来贡。

乙未,铁骊来贡。

己亥,党项来侵。

五月戊申朔,宋遣孙仅等来贺皇太后生辰。

乙卯,以金帛赐阵亡将士家。

丙寅,高丽以与宋和,遣使来贺。

六月壬辰,清暑炭山。

甲午,阻卜酋铁剌里遣使贺与宋和。

己亥,达旦国九部遣使来聘。

秋七月癸丑,问安皇太后。

戊午,党项来贡。

辛酉,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壬戌,乌古来贡。

丁卯,女直遣使来贡。

阿萨兰回鹘遣使来请先留使者,皆遣之。

九月甲戌,遣太尉阿里、太傅杨六贺宋主生辰。

冬十月丙子朔,鼻骨德来贡。

戊子,朝皇太后。

甲午,驻跸七渡河。

癸卯,宋岁币始至,后为常。

十一月戊申,上遣太保合住、颁给使韩简,太后遣太师盆奴、政事舍人高正使宋贺正旦。

辛亥,观渔桑乾河。

丁巳,诏大丞相耶律德昌出宫籍,属于横帐。

十二月丙申,宋遣周渐等来贺千龄节。

丁酉,复遣张若谷等来贺正旦。

二十四年春正月,如鸳鸯泺。

夏五月壬寅朔,幸炭山清暑。

幽皇太妃胡辇于怀州,囚夫人夷懒于南京,馀党皆生瘗之。

秋七月辛丑朔,南幸。

八月丙戌,改南京宫宣教门为元和,外三门为南端,左掖门为万春,右掖门为千秋。

是月,沙州敦煌王曹寿遣使进大食国马及美玉,以对衣、银器等物赐之。

九月,幸南京。

冬十月庚午朔,帝率群臣上皇太后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群臣上皇帝尊号曰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大赦。

是年,放进士杨佶等二十三人及第。

二十五年春正月,建中京。

二月,如鸳鸯泺。

夏四月,清暑炭山。

六月,赐皇太妃胡辇死于幽所。

秋七月壬申,西平王李德昭母薨,遣使吊祭。

甲戌,遣使起复。

九月,西北路招讨使萧图玉讨阻卜,破之。

冬十月丙申,驻跸中京。

十二月乙酉,振饶州饥民。

二十六年春二月,如长泺。

夏四月辛卯朔,祠木叶山。

五月庚申朔,还上京。

丙寅,高丽进龙须草席。

己巳,遣使贺中京成。

庚午,致祭祖、怀二陵。

辛未,驻跸怀州。

秋七月,增太祖、太宗、让国皇帝、世宗谥,仍谥皇太弟李胡曰钦顺皇帝。

冬十月戊子朔,幸中京。

十二月,萧图玉奏讨甘州回鹘,降其王耶剌里,抚慰而还。

是年,放进士史克忠等一十三人。

二十七年春正月,钓鱼土河。

猎于瑞鹿原。

夏四月丙戌朔,驻跸中京,营建宫室。

庚戌,废霸州处置司。

秋七月甲寅朔,霖雨,潢、土、斡剌、阴凉四河皆溢,漂没民舍。

八月甲申,北幸。

冬十一月壬子朔,行柴册礼。

十二月乙酉,南幸。

皇太后不豫。

戊子,肆赦。

辛卯,皇太后崩于行宫。

壬辰,遣使报哀于宋、夏、高丽。

戊申,如中京。

己酉,诏免贺千龄节。

是岁,御前引试刘二宜等三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四-译文

圣宗五年春季正月十五日,皇帝前往长泺。二月庚子日,夏国派遣使者来进贡。三月甲子日,女直国派遣使者来进贡。乙亥日,鼻骨德酋长来进贡。夏季四月癸卯日,赈济因水灾受灾的振崇德宫所属州县的百姓。丁未日,停止百姓缴纳官俸,由内库支付。己酉日,祈求降雨。乙卯日,前往木叶山。五月甲子日,祭祀白马神。丁卯日,在木叶山祭祀,并告知来年将南征。庚辰日,铁骊国来进贡。乙酉日,返回上京。九十岁以上的妇女赐予物品。六月戊子朔日,在祖陵和怀陵献祭。这月,在清暑炭山避暑。秋季七月丁巳朔日,审查囚犯,处理政务。八月丁亥朔日,前往东方。九月丁巳朔日,驻扎在得胜口。冬季十一月,派遣使者册封高丽国王诵。十二月丙戌朔日,宋国王休哥去世,朝廷停止上朝五天。晋升皇弟恒王隆庆为梁国王、南京留守,郑王隆祐为吴国王。这一年,放进士杨又玄等两人及第。

圣宗十七年春季正月乙卯朔日,前往长春宫。夏季四月,前往炭山避暑。六月,兀惹乌昭庆前来。秋季七月,发布诏令,命令各道出兵讨伐宋朝。九月庚辰朔日,前往南京。乙亥日,南征。癸卯日,射鬼箭。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斜轸去世。任命韩德让兼任北院枢密使。冬季十月癸酉日,攻打遂城,未能攻克,派遣萧继远攻打狼山镇石砦,攻破。前往瀛州,与宋军交战,俘虏宋军将领康昭裔、宋顺,缴获大量兵器、铠甲。进攻乐寿县,攻克。前往遂城,敌军众多,临水拒守,派出骑兵突袭,几乎全部杀光。这一年,放进士初锡等四人及第。

圣宗十八年春季正月,返回驻扎在南京,奖赏有功的将士,惩罚不服从命令的人。诏令各军各自返回本道。二月,前往延芳淀。夏季四月己未日,驻扎在清泉淀。五月丁酉日,在炭山避暑。六月,阻卜叛乱的酋长鹘碾之弟铁剌不率领部众来归附,鹘碾无处可去,于是投降,诏令诛杀他。秋季七月,驻扎在汤泉。九月乙亥朔日,驻扎在黑河。冬季十一月甲戌朔日,任命西平王李继迁之子德昭为朔方军节度使。十二月,回鹘国来进贡。这一年,放进士南承保等三人及第。

圣宗十九年春季正月辛巳日,任命祗候郎君班详稳观音为奚六部大王。甲申日,回鹘国进献梵僧名医。三月乙亥日,夏国派遣李文贵来进贡。乙酉日,西南面招讨司上报党项战捷。壬辰日,皇后萧氏因罪被降为贵妃。赐予大丞相韩德让名德昌。夏季四月乙巳日,前往吴国王隆祐的住所探望病情。丙午日,问候皇太后的安康。五月癸酉日,在炭山避暑。丙戌日,册封萧氏为齐天皇后。庚寅日,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六月乙巳日,将所俘虏的宋将康昭裔封为昭顺军节度使。戊午日,夏国上报攻下宋国的恒、环、庆等三州,朝廷下诏褒奖。秋季七月丙戌日,任命东京统军使耶律奴瓜为南府宰相。八月庚戌日,达卢骨部来进贡。九月己巳朔日,问候皇太后的安康。戊子日,驻扎在昌平。庚寅日,西南面招讨司上报讨伐吐谷浑的胜利。辛卯日,前往南京。冬季十月己亥日,南征。壬寅日,驻扎在盐沟。晋升吴国王隆祐为楚国王,留守京师。丁未日,梁国王隆庆统领先锋军前进。辛亥日,射鬼箭。壬子日,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甲寅日,辽军在遂城与宋军交战,击败宋军。庚申日,以黑白羊祭祀天地。丙寅日,驻扎在满城,因泥泞而撤军。十一月庚午日,射鬼箭。丙子日,宋军从淤口、益津关出兵侵扰,侦候谋洼、虞人招古击败宋军。己卯日,在渔儒门泺观赏渔猎。闰月己酉日,鼻骨德来进贡。己未日,减少关市税。十二月庚辰日,免除南京、平州的租税。

圣宗二十年春季正月庚子日,前往延芳淀。癸丑日,东方出现五彩的彩虹。诏令安抚西南面向化的各部族。甲寅日,夏国派遣使者进贡马、骆驼。辛酉日,女直宰相夷离底来进贡。二月丁丑日,女直派遣其子来朝拜。高丽派遣使者祝贺讨伐宋朝的胜利。三月甲寅日,派遣北府宰相萧继远等南征。壬戌日,驻扎在鸳鸯泺。夏季四月丙寅朔日,文班太保达里底在梁门击败宋军。甲戌日,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泰州击败宋军。乙酉日,南征的将领献上俘虏。朝廷根据功绩分别赐予爵位和赏赐。戊子日,铁骊派遣使者来进贡。五月乙卯日,前往炭山避暑。六月,夏国派遣刘仁勖来报告攻下灵州。秋季七月甲午朔日,发生日食。丁酉日,任命邢抱朴为南院枢密使。辛丑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进贡本国的地理图。九月癸巳朔日,拜谒显陵,报告南征的胜利。冬季十月癸亥朔日,从显陵返回。十二月,奚王府五帐六节度使献上七金山土河川地,朝廷赐予金币。这一年,南京、平州麦穗两歧。放进士邢祥等六人及第。

圣宗二十一年春季正月,前往鸳鸯泺。三月壬辰日,诏令修订日历的官员不要记录细小的事情。甲午日,朝见皇太后。戊午日,铁骊来进贡。夏季四月乙丑日,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戊辰日,兀惹、渤海、凛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部派遣使者来进贡。这月,耶律奴瓜、萧挞凛在望都俘获宋将王继忠。五月庚寅朔日,在炭山避暑。丁巳日,西平王李继迁去世,他的儿子德昭派遣使者来报告。六月己卯日,追赠李继迁尚书令,派遣西上阁门使丁振前往吊唁慰问。辛巳日,党项来进贡。乙酉日,阻卜铁剌里率领各部来投降。这月,修建可敦城。秋季七月庚戌日,阻卜、乌古来进贡。甲寅日,任命奚王府监军耶律室鲁为南院大王。八月乙酉日,阻卜铁剌里来朝拜。丙戌日,朝见皇太后。九月己亥日,夏国李德昭派遣使者来感谢吊唁和赠予。癸丑日,前往女河汤泉,改名为松林。冬季十月丁巳朔日,驻扎在七渡河。戊辰日,任命楚国王隆祐为西南面招讨使。十一月壬辰日,已故的于越耶律休哥之子道士奴、高九等人谋反,被处死。丙申日,对南院部民进行普查。十二月癸未日,停止三京各道的进贡。

二十二年春季正月丁亥日,皇帝前往鸳鸯泺。二月乙卯日,女真人派遣使者来进贡。丙寅日,南院枢密使邢抱朴去世,朝廷停止上朝三天。三月己丑日,取消番部贺千龄节、冬至、重五的进贡。乙未日,西夏的李德昭派遣使者上交继迁的遗物。夏季四月丁卯日,皇帝朝见皇太后。五月,在炭山消暑。六月戊午日,将可敦城设为镇州,军队命名为建安。秋季七月甲申日,派遣使者封夏国李德昭为西平王。丁亥日,兀惹、蒲奴里、剖阿里、越里笃、奥里米等部落来进贡。八月丙辰日,党项来进贡。庚申日,阻卜部落首领铁剌里来朝见。戊辰日,铁剌里求婚,被拒绝。丙子日,皇帝驻扎在犬牙山。九月己丑日,以南伐之事告知高丽。丙午日,皇帝前往南京。女真人派遣使者献上所获得的乌昭庆的妻子和女儿。丁未日,在太宗皇帝庙举行祭祀。以北院大王磨鲁古、太尉老君奴监北、南王府兵。庚戌日,命令楚国王隆祐留守京师。闰月己未日,南伐。癸亥日,驻扎在固安。使用所捕获的谍者射出的鬼箭。甲子日,用青牛白马祭祀天地。丙寅日,辽国军队与宋军在唐兴交战,大败宋军。丁卯日,萧挞凛与宋军在遂城交战,打败宋军。庚午日,军队驻扎在望都。冬季十月乙酉日,用黑白羊祭祀天地。丙戌日,攻打瀛州,未能攻克。甲午日,攻下祁州,用酒肉赏赐投降的士兵。祭祀天地。己酉日,西平王李德昭派遣使者感谢封王册封。十一月癸亥日,马军都指挥使耶律课里在洺州遇到宋军,击退宋军。甲子日,东京留守萧排押捕获宋魏府官吏田逢吉、郭守荣、常显、刘绰等人献给朝廷。丁卯日,南院大王善补上奏,宋国派人送给王继忠弓箭,秘密请求和谈。皇帝下诏让继忠与使者会面,答应和谈。庚午日,攻破德清军。壬申日,驻扎在澶渊。萧挞凛中伏箭而死。乙亥日,攻破通利军。丁丑日,宋国派遣崇仪副使曹利用请求和谈,立即派遣飞龙使韩杞带着书信回报。十二月庚辰朔日,发生日食,食毕。癸未日,宋国再次派遣曹利用来,表示没有归还土地的意思,派遣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带着书信去回复。戊子日,宋国派遣李继昌请求和谈,以太后为叔母,愿意每年输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立即派遣閤门使丁振带着书信去回复。己丑日,下诏各军解除警戒。这个月,班师回朝。皇太后赐给大丞相齐王韩德昌姓耶律,改封为晋王。这一年,放进士李可封等三人。

二十三年春季正月戊午日,返回驻扎在南京。庚申日,举行盛大的宴会款待将士,根据功绩给予不同的爵位和赏赐。二月丙戌日,在振武军重新设立榷场。丁巳日,夏国派遣使者告知攻下宋青城。辛酉日,朝见皇太后。任命惕隐化哥为南院大王,行军都监老君奴为惕隐。乙丑日,征讨党项部。丁卯日,回鹘来进贡。丁丑日,将易州的飞狐招安使改为安抚使。夏季四月丙戌日,女真人和阿萨兰回鹘各自派遣使者来进贡。乙未日,铁骊来进贡。己亥日,党项来侵犯。五月戊申朔日,宋国派遣孙仅等人来祝贺皇太后生辰。乙卯日,用金帛赏赐阵亡将士的家属。丙寅日,高丽因为与宋国和谈,派遣使者来祝贺。六月壬辰日,在炭山消暑。甲午日,阻卜部落首领铁剌里派遣使者祝贺与宋国和谈。己亥日,达旦国九部派遣使者来访问。秋季七月癸丑日,问候皇太后的安康。戊午日,党项来进贡。辛酉日,用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壬戌日,乌古来进贡。丁卯日,女真人派遣使者来进贡。阿萨兰回鹘派遣使者来请求留下先前的使者,都遣送了他们。九月甲戌日,派遣太尉阿里、太傅杨六祝贺宋国皇帝生辰。冬季十月丙子朔日,鼻骨德来进贡。戊子日,朝见皇太后。甲午日,驻扎在七渡河。癸卯日,宋国的岁币开始到达,以后成为常规。十一月戊申日,皇帝派遣太保合住、颁给使韩简,皇太后派遣太师盆奴、政事舍人高正出使宋国祝贺正旦。辛亥日,在桑乾河观看渔猎。丁巳日,下诏大丞相耶律德昌出宫籍,归属横帐。十二月丙申日,宋国派遣周渐等人来祝贺千龄节。丁酉日,再次派遣张若谷等人来祝贺正旦。

二十四年春季正月,皇帝前往鸳鸯泺。夏季五月壬寅朔日,皇帝前往炭山消暑。将幽皇太妃胡辇囚禁在怀州,将夫人夷懒囚禁在南京,其余同党都被活埋。秋季七月辛丑朔日,皇帝南行。八月丙戌日,将南京宫宣教门改为元和门,外三门改为南端门,左掖门改为万春门,右掖门改为千秋门。这个月,沙州敦煌王曹寿派遣使者进贡大食国的马和美玉,用对衣、银器等物品作为回报。九月,皇帝前往南京。冬季十月庚午朔日,皇帝率领群臣给皇太后上尊号称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群臣给皇帝上尊号称为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实行大赦。这一年,放进士杨佶等二十三人及第。

二十五年春季正月,建造中京。二月,皇帝前往鸳鸯泺。夏季四月,在炭山消暑。六月,赐皇太妃胡辇在幽禁地去世。秋季七月壬申日,西平王李德昭的母亲去世,派遣使者去吊唁祭奠。甲戌日,派遣使者去慰问。九月,西北路招讨使萧图玉征讨阻卜,打败了他们。冬季十月丙申日,皇帝驻扎在中京。十二月乙酉日,赈济饶州饥民。

二十六年春季二月,皇帝前往长泺。夏季四月辛卯朔日,在木叶山祭祀。五月庚申朔日,返回上京。丙寅日,高丽进贡龙须草席。己巳日,派遣使者祝贺中京建成。庚午日,祭祀祖、怀二陵。辛未日,驻扎在怀州。秋季七月,增加太祖、太宗、让国皇帝、世宗的谥号,仍然谥号皇太弟李胡为钦顺皇帝。冬季十月戊子朔日,皇帝前往中京。十二月,萧图玉上奏征讨甘州回鹘,降服其王耶剌里,安抚后返回。这一年,放进士史克忠等十三人。

二十七年春季正月,在土河钓鱼,在瑞鹿原打猎。夏季四月丙戌朔日,皇帝驻扎在中京,建造宫室。庚戌日,废除霸州处置司。秋季七月甲寅朔日,连续降雨,潢河、土河、斡剌河、阴凉四河都泛滥,淹没民房。八月甲申日,向北行。冬季十一月壬子朔日,举行柴册礼。十二月乙酉日,皇帝南行。皇太后身体不适。戊子日,实行大赦。辛卯日,皇太后在行宫去世。壬辰日,派遣使者向宋、夏、高丽报丧。戊申日,前往中京。己酉日,下诏免除贺千龄节的礼仪。这一年,皇帝在御前引试刘二宜等三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四-注解

圣宗:辽朝的皇帝,名为耶律隆绪,是辽朝的第八位皇帝。

长泺:地名,此处指长泺。

夏国:古代国家名,此处指夏国。

监门卫上将军:辽朝官职,负责宫廷的安全保卫。

中台省左相:辽朝官职,中台省是辽朝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左相是其中的高级官员。

女直:古代民族名,此处指女直部族。

鼻骨德:可能是某个民族或地区的名称,具体不详。

振崇德宫: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宫殿。

内帑:指皇宫内部的库藏,用于储存财宝。

木叶山:地名,此处指木叶山。

白马神:可能是辽朝信仰的神祇之一。

祖、怀二陵:可能是指辽朝皇帝的陵墓。

清暑炭山: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地名,用于避暑。

录囚:指审查囚犯,决定是否释放。

听政:指皇帝亲自处理政务。

东幸:指皇帝东行巡视。

得胜口: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地名。

高丽:古代国家名,此处指高丽国。

辍朝:指停止朝会,以示哀悼。

皇弟:指皇帝的弟弟。

梁国王:辽朝的一个封号,指被封为梁国王的贵族。

南京:地名,此处指南京。

进士: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及第者。

长春宫: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宫殿。

炭山: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地名,用于避暑。

兀惹:古代民族名,此处指兀惹部族。

诸道:指辽朝的各个行政区域。

遂城:地名,此处指遂城。

狼山镇石砦: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地名。

瀛州:地名,此处指瀛州。

乐寿县: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地名。

敌众临水以拒:指敌军在水边设防抵抗。

射鬼箭:可能是辽朝的一种仪式或祭祀活动。

北院枢密使:辽朝官职,北院枢密使是辽朝军事机构的高级官员。

西南面招讨司:辽朝军事机构,负责西南方向的军事事务。

党项:古代民族名,此处指党项部族。

皇后:指皇帝的妻子。

赐名:指皇帝赐予某人名字。

齐天皇后:辽朝皇后的封号。

乙室大王:辽朝官职,乙室大王是辽朝的一个高级官员。

昭顺军节度使:辽朝官职,昭顺军节度使是辽朝的一个军事职务。

东京:指辽朝的东京,即今天的辽阳。

达卢骨部: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民族。

西平王:古代封号,此处指西平王。

回鹘:指辽朝时期的一个民族。

梵僧:指来自印度的僧侣。

党项捷:指党项族战败的消息。

大丞相:官职名,此处指大丞相。

延芳淀: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地名。

清泉淀: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地名。

汤泉:可能是指辽朝的一个地名,用于沐浴和疗养。

朔方军节度使:辽朝官职,朔方军节度使是辽朝的一个军事职务。

显陵:可能是指辽朝皇帝的陵墓。

麦秀两歧:指麦穗生长出两个穗子,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可敦城:古代对某些地区或城市的称呼,此处指可敦城。

乌古:指辽朝时期的一个民族。

南院大王:辽朝官职,南院大王是辽朝的一个高级官员。

道士奴: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

高九: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

可敦:可能是指辽朝时期的一个官职或地名。

括南院部民:指对南院部民进行登记或审查。

三京:指辽朝的三个都城,即上京、中京、南京。

正月:一年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1月。

二月:一年的第二个月,即农历的2月。

三月:一年的第三个月,即农历的3月。

四月:一年的第四个月,即农历的4月。

五月:一年的第五个月,即农历的5月。

六月:一年的第六个月,即农历的6月。

七月:一年的第七个月,即农历的7月。

八月:一年的第八个月,即农历的8月。

九月:一年的第九个月,即农历的9月。

十月:一年的第十个月,即农历的10月。

十一月:一年的第十一个月,即农历的11月。

十二月:一年的第十二个月,即农历的12月。

丁亥: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之一,指农历正月的第二天。

乙卯: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之一,指农历二月的第一天。

丙寅: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之一,指农历二月第三天。

己丑: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之一,指农历三月第七天。

乙未: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之一,指农历三月第二十天。

夏:指夏季,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

朝:指朝见,此处指皇帝前往朝拜。

镇州:古代行政区划名,此处指镇州。

建安:古代行政区划名,此处指建安。

秋:指秋季,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

甲申: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之一,指农历七月的第八天。

西夏:古代民族名,此处指西夏国。

李德昭:人名,此处指李德昭。

继迁:人名,此处指继迁。

蒲奴里:古代民族名,此处指蒲奴里部族。

剖阿里:古代民族名,此处指剖阿里部族。

越里笃:古代民族名,此处指越里笃部族。

奥里米:古代民族名,此处指奥里米部族。

阻卜:古代民族名,此处指阻卜部族。

铁剌里:人名,此处指铁剌里。

犬牙山:地名,此处指犬牙山。

太宗皇帝:人名,此处指太宗皇帝。

北院大王:官职名,此处指北院大王。

磨鲁古:人名,此处指磨鲁古。

太尉:官职名,此处指太尉。

老君奴:人名,此处指老君奴。

南王府兵:军队名,此处指南王府兵。

楚国王:官职名,此处指楚国王。

隆祐:人名,此处指隆祐。

闰月:农历中的一种月份,即每隔三年或五年增加的一个月。

固安:地名,此处指固安。

谍者:间谍,此处指间谍。

鬼箭:古代一种箭矢,此处指鬼箭。

青牛白马:古代祭祀天地时的祭品。

辽师:辽国军队,此处指辽国军队。

宋兵:宋朝军队,此处指宋朝军队。

唐兴:地名,此处指唐兴。

望都:地名,此处指望都。

黑白羊:古代祭祀天地时的祭品。

祁州:地名,此处指祁州。

赉降兵:赏赐投降的士兵。

酒脯:酒和干肉,古代祭祀时的祭品。

西平王李德昭:人名,此处指西平王李德昭。

马军都指挥使:官职名,此处指马军都指挥使。

耶律课里:人名,此处指耶律课里。

洺州:地名,此处指洺州。

东京留守:官职名,此处指东京留守。

萧排押:人名,此处指萧排押。

王继忠:人名,此处指王继忠。

德清军:军队名,此处指德清军。

澶渊:地名,此处指澶渊。

崇仪副使:官职名,此处指崇仪副使。

曹利用:人名,此处指曹利用。

飞龙使:官职名,此处指飞龙使。

韩杞:人名,此处指韩杞。

日有食之:古代指日食现象。

既:已经,完成。

监门卫大将军:官职名,此处指监门卫大将军。

姚柬之:人名,此处指姚柬之。

李继昌:人名,此处指李继昌。

太后:皇帝的母亲,此处指皇太后。

閤门使:官职名,此处指閤门使。

丁振:人名,此处指丁振。

解严:解除戒严状态。

齐王韩德昌:人名,此处指齐王韩德昌。

耶律:姓氏,此处指耶律姓氏。

李可封:人名,此处指李可封。

榷场:古代官府设立的市场,用于管理对外贸易。

振武军:地名,此处指振武军。

阿萨兰回鹘:古代民族名,此处指阿萨兰回鹘。

铁骊:古代民族名,此处指铁骊。

阵亡将士:在战斗中阵亡的将士。

生瘗:活埋。

怀州:地名,此处指怀州。

曹寿:人名,此处指曹寿。

大食国:古代国家名,此处指大食国。

对衣:交换的衣物。

银器:银制的器物。

宣教门:宫门名,此处指宣教门。

元和:地名,此处指元和。

南端:地名,此处指南端。

万春:地名,此处指万春。

千秋:地名,此处指千秋。

沙州敦煌王:官职名,此处指沙州敦煌王。

美玉:珍贵的玉石。

中京:地名,此处指中京。

横帐:古代官职名,此处指横帐。

周渐:人名,此处指周渐。

千龄节:古代的一种节日,此处指千龄节。

正旦:古代的一种节日,此处指正旦。

柴册礼:古代的一种仪式,此处指柴册礼。

行宫:皇帝出行时的居所。

不豫:身体不适,此处指皇太后身体不适。

肆赦:大赦天下,即赦免所有罪犯。

怀二陵:地名,此处指怀二陵。

上京:地名,此处指上京。

龙须草席:用龙须草编织的席子,古代视为珍贵物品。

史克忠:人名,此处指史克忠。

瑞鹿原:地名,此处指瑞鹿原。

霸州处置司:地名,此处指霸州处置司。

霖雨:长时间的雨,此处指连续降雨。

潢河:地名,此处指潢河。

土河:地名,此处指土河。

斡剌:地名,此处指斡剌。

阴凉四河:地名,此处指阴凉四河。

漂没民舍:洪水淹没民房。

北幸:皇帝北行,此处指皇帝北幸。

行柴册礼:古代的一种仪式,此处指行柴册礼。

刘二宜:人名,此处指刘二宜。

钓鱼土河:地名,此处指钓鱼土河。

振饶州饥民:赈济饶州的饥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四-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辽朝在公元二十二年春季至二十七年冬季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宗教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事件的逐行赏析。

二十二年春正月丁亥,如鸳鸯泺。二月乙卯朔,女直遣使来贡。丙寅,南院枢密使邢抱朴薨,辍朝三日。三月己丑,罢番部贺千龄节及冬至、重五贡。乙未,西夏李德昭遣使上继迁遗物。

赏析: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辽朝皇帝在正月前往鸳鸯泺,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亲近。二月女直遣使来贡,表明辽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密切,政治关系稳定。南院枢密使邢抱朴的去世,使得朝廷辍朝三日,体现了对官员去世的尊重。罢番部贺千龄节等节日贡品,可能是出于节约国库的考虑。

夏四月丁卯,朝皇太后。五月,清暑炭山。六月戊午,以可敦城为镇州,军曰建安。秋七月甲申,遣使封夏国李德昭为西平王。丁亥,兀惹、蒲奴里、剖阿里、越里笃、奥里米等部来贡。

赏析:四月朝皇太后,体现了皇帝对长辈的尊敬。清暑炭山则是对皇帝个人生活的描述。六月设立镇州,表明辽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加强。七月封李德昭为西平王,是辽夏关系的重要事件,体现了辽朝对外交政策的灵活运用。

八月丙辰,党项来贡。庚申,阻卜酋铁剌里来朝。戊辰,铁剌里求婚,不许。丙子,驻跸犬牙山。九月己丑,以南伐谕高丽。

赏析:党项来贡,阻卜酋铁剌里来朝,表明辽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采取开放态度。铁剌里求婚未许,反映了辽朝在民族关系中的独立自主。驻跸犬牙山,则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以南伐谕高丽,体现了辽朝对周边国家的军事扩张。

丙午,幸南京。女直遣使献所获乌昭庆妻子。丁未,致祭于太宗皇帝庙。以北院大王磨鲁古、太尉老君奴监北、南王府兵。庚戌,命楚国王隆祐留守京师。

赏析:皇帝幸南京,表明辽朝对中原地区的关注。女直遣使献妻子,是对辽朝军事胜利的庆祝。致祭太宗皇帝庙,体现了对先帝的敬仰。命楚国王留守京师,则是辽朝对内部管理的重视。

闰月己未,南伐。癸亥,次固安。以所获谍者射鬼箭。甲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丙寅,辽师与宋兵战于唐兴,大破之。

赏析:闰月南伐,是辽朝对南方边疆的巡视。次固安,表明辽朝军队的动向。射鬼箭与祭天地,是辽朝宗教信仰的体现。辽师大破宋兵,则是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丁卯,萧挞凛与宋军战于遂城,败之。庚午,军于望都。冬十月乙酉,以黑白羊祭天地。丙戌,攻瀛州,不克。

赏析:萧挞凛与宋军战败,反映了辽朝在军事上的挫折。攻瀛州不克,说明辽朝在军事扩张中并非一帆风顺。

甲午,下祁州,赉降兵以酒脯。祭天地。己酉,西平王李德昭遣使谢封册。十一月癸亥,马军都指挥使耶律课里遇宋兵于洺州,击退之。

赏析:下祁州与赉降兵,体现了辽朝在军事上的策略。西平王李德昭谢封册,是辽朝对功臣的赏赐。耶律课里击退宋兵,是辽朝在军事上的防御。

甲子,东京留守萧排押获宋魏府官吏田逢吉、郭守荣、常显、刘绰等以献。丁卯,南院大王善补奏宋遣人遗王继忠弓矢,密请求和。

赏析:萧排押获宋官吏,是辽朝在军事上的胜利。南院大王善补奏宋请求和,反映了辽朝在处理与宋朝关系上的灵活性。

庚午,攻破德清军。壬申,次澶渊。萧挞凛中伏弩死。乙亥,攻破通利军。

赏析:攻破德清军与通利军,是辽朝在军事上的连续胜利。萧挞凛中伏弩死,是辽朝军事行动中的重大损失。

丁丑,宋遣崇仪副使曹利用请和,即遣飞龙使韩杞持书报聘。十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既。

赏析:宋遣使请和,是辽宋关系中的重要转折点。日有食之,是天文现象的记录,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癸未,宋复遣曹利用来,以无还地之意,遣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书往报。戊子,宋遣李继昌请和,以太后为叔母,愿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赏析:宋再次遣使请和,提出了具体的和谈条件。辽朝的回应,体现了辽朝在处理外交关系时的坚定立场。

许之,即遣閤门使丁振持书报聘。己丑,诏诸军解严。是月,班师。

赏析:辽朝接受宋朝的请和条件,并派遣使者报聘,标志着辽宋战争的结束。诏诸军解严与班师,是辽朝对军事行动的总结。

皇太后赐大丞相齐王韩德昌姓耶律,徙王晋。是年,放进士李可封等三人。

赏析:皇太后赐姓与徙王,是辽朝对功臣的奖赏。放进士,体现了辽朝对人才的重视。

二十三年春正月戊午,还次南京。庚申,大飨将卒,爵赏有差。

赏析:皇帝还次南京,是对南京地区的重视。大飨将卒,是对军队的奖励。

二月丙戌,复置榷场于振武军。丁巳,夏国遣使告下宋青城。辛酉,朝皇太后。

赏析:复置榷场,体现了辽朝对商业贸易的重视。夏国遣使告下宋青城,是辽夏关系的重要事件。

以惕隐化哥为南院大王,行军都监老君奴为惕隐。乙丑,振党项部。丁卯,回鹘来贡。

赏析:南院大王与行军都监的任命,是辽朝对军事管理的重视。振党项部与回鹘来贡,反映了辽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

丁丑,改易州飞狐招安使为安抚使。夏四月丙戌,女直及阿萨兰回鹘各遣使来贡。

赏析:改易州招安使为安抚使,是辽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调整。女直与阿萨兰回鹘来贡,是辽朝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往。

乙未,铁骊来贡。己亥,党项来侵。五月戊申朔,宋遣孙仅等来贺皇太后生辰。

赏析:铁骊来贡与党项来侵,反映了辽朝在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的复杂性。宋遣使贺皇太后生辰,是辽宋关系中的友好互动。

乙卯,以金帛赐阵亡将士家。丙寅,高丽以与宋和,遣使来贺。

赏析:赐金帛给阵亡将士家,是对牺牲者的哀悼。高丽来贺,是辽朝与周边国家关系稳定的体现。

六月壬辰,清暑炭山。甲午,阻卜酋铁剌里遣使贺与宋和。

赏析:清暑炭山,是皇帝的个人生活记录。阻卜酋铁剌里遣使贺,是辽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反映。

己亥,达旦国九部遣使来聘。秋七月癸丑,问安皇太后。

赏析:达旦国来聘,是辽朝对外交往的扩展。问安皇太后,体现了皇帝对长辈的关心。

戊午,党项来贡。辛酉,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壬戌,乌古来贡。

赏析:党项来贡与乌古来贡,是辽朝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记录。以青牛白马祭天地,是辽朝宗教信仰的体现。

丁卯,女直遣使来贡。阿萨兰回鹘遣使来请先留使者,皆遣之。

赏析:女直与阿萨兰回鹘来贡,是辽朝与周边民族交往的常态。遣使者回,体现了辽朝对外交往的灵活性。

九月甲戌,遣太尉阿里、太傅杨六贺宋主生辰。

赏析:遣使贺宋主生辰,是辽宋关系中的友好互动。

冬十月丙子朔,鼻骨德来贡。戊子,朝皇太后。

赏析:鼻骨德来贡,是辽朝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记录。朝皇太后,体现了皇帝对长辈的尊敬。

甲午,驻跸七渡河。癸卯,宋岁币始至,后为常。

赏析:驻跸七渡河,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宋岁币的始至,是辽宋关系中的重要事件。

十一月戊申,上遣太保合住、颁给使韩简,太后遣太师盆奴、政事舍人高正使宋贺正旦。

赏析:上遣使者使宋贺正旦,是辽宋关系中的友好互动。

辛亥,观渔桑乾河。丁巳,诏大丞相耶律德昌出宫籍,属于横帐。

赏析:观渔桑乾河,是皇帝对农业生产的关注。诏大丞相出宫籍,是辽朝对官员管理的调整。

十二月丙申,宋遣周渐等来贺千龄节。丁酉,复遣张若谷等来贺正旦。

赏析:宋遣使来贺千龄节与正旦,是辽宋关系中的友好互动。

二十四年春正月,如鸳鸯泺。

赏析:皇帝如鸳鸯泺,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亲近。

夏五月壬寅朔,幸炭山清暑。幽皇太妃胡辇于怀州,囚夫人夷懒于南京,馀党皆生瘗之。

赏析:皇帝幸炭山清暑,是对个人生活的描述。幽皇太妃与囚夫人,是辽朝内部政治斗争的记录。

秋七月辛丑朔,南幸。八月丙戌,改南京宫宣教门为元和,外三门为南端,左掖门为万春,右掖门为千秋。

赏析:皇帝南幸,是对南京地区的重视。改南京宫门,是辽朝对宫殿建筑的调整。

是月,沙州敦煌王曹寿遣使进大食国马及美玉,以对衣、银器等物赐之。

赏析:沙州敦煌王进贡,是辽朝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记录。

九月,幸南京。

赏析:皇帝幸南京,是对南京地区的重视。

冬十月庚午朔,帝率群臣上皇太后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群臣上皇帝尊号曰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大赦。

赏析:皇帝率群臣上尊号,是对皇太后和皇帝的尊敬。大赦,是对犯人的宽恕。

是年,放进士杨佶等二十三人及第。

赏析:放进士,是辽朝对人才的重视。

二十五年春正月,建中京。

赏析:建中京,是辽朝对首都的调整。

二月,如鸳鸯泺。

赏析:皇帝如鸳鸯泺,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亲近。

夏四月,清暑炭山。

赏析:清暑炭山,是皇帝的个人生活记录。

六月,赐皇太妃胡辇死于幽所。

赏析:赐皇太妃死,是辽朝内部政治斗争的记录。

秋七月壬申,西平王李德昭母薨,遣使吊祭。

赏析:西平王母薨,是辽朝对功臣家庭的关怀。

甲戌,遣使起复。

赏析:遣使起复,是辽朝对官员去世的哀悼。

九月,西北路招讨使萧图玉讨阻卜,破之。

赏析:萧图玉讨阻卜,是辽朝对边疆地区治理的体现。

冬十月丙申,驻跸中京。

赏析:驻跸中京,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

十二月乙酉,振饶州饥民。

赏析:振饶州饥民,是辽朝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二十六年春二月,如长泺。

赏析:皇帝如长泺,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亲近。

夏四月辛卯朔,祠木叶山。

赏析:祠木叶山,是辽朝宗教信仰的体现。

五月庚申朔,还上京。

赏析:还上京,是皇帝返回首都的记录。

丙寅,高丽进龙须草席。

赏析:高丽进贡,是辽朝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记录。

己巳,遣使贺中京成。

赏析:遣使贺中京成,是辽朝对首都建设的庆祝。

庚午,致祭祖、怀二陵。

赏析:致祭祖、怀二陵,是辽朝对祖先的敬仰。

辛未,驻跸怀州。

赏析:驻跸怀州,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

秋七月,增太祖、太宗、让国皇帝、世宗谥,仍谥皇太弟李胡曰钦顺皇帝。

赏析:增谥,是辽朝对祖先的尊敬。

冬十月戊子朔,幸中京。

赏析:幸中京,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

十二月,萧图玉奏讨甘州回鹘,降其王耶剌里,抚慰而还。

赏析:萧图玉讨甘州回鹘,是辽朝对边疆地区治理的体现。

是年,放进士史克忠等一十三人。

赏析:放进士,是辽朝对人才的重视。

二十七年春正月,钓鱼土河。

赏析:钓鱼土河,是皇帝的个人生活记录。

猎于瑞鹿原。

赏析:猎于瑞鹿原,是皇帝的个人生活记录。

夏四月丙戌朔,驻跸中京,营建宫室。

赏析:驻跸中京,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营建宫室,是辽朝对首都建设的关注。

庚戌,废霸州处置司。

赏析:废霸州处置司,是辽朝对地方行政管理的调整。

秋七月甲寅朔,霖雨,潢、土、斡剌、阴凉四河皆溢,漂没民舍。

赏析:霖雨与河水溢出,是自然灾害的记录。

八月甲申,北幸。

赏析:北幸,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

冬十一月壬子朔,行柴册礼。

赏析:行柴册礼,是辽朝宗教信仰的体现。

十二月乙酉,南幸。

赏析:南幸,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

皇太后不豫。

赏析:皇太后不豫,是辽朝内部政治斗争的记录。

戊子,肆赦。

赏析:肆赦,是对犯人的宽恕。

辛卯,皇太后崩于行宫。

赏析:皇太后崩,是辽朝内部政治斗争的记录。

壬辰,遣使报哀于宋、夏、高丽。

赏析:遣使报哀,是辽朝对皇太后去世的哀悼。

戊申,如中京。

赏析:如中京,是皇帝巡视边疆的记录。

己酉,诏免贺千龄节。

赏析:诏免贺千龄节,是辽朝对节庆活动的调整。

是岁,御前引试刘二宜等三人。

赏析:御前引试,是辽朝对人才的选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十四》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52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