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五-原文
世宗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兀欲。
让国皇帝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
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人望归之。
太宗爱之如子。
会同九年,从伐晋。
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
夏四月丁丑,太宗崩于栾城。
戊寅,梓宫次镇阳,即皇帝位于柩前。
甲申,次定州,命天德、朔古、解里等护梓宫先赴上京。
太后闻帝即位,遣太弟李胡率兵拒之。
六月甲寅朔,次南京,五院夷离堇安端、详稳刘哥遣人驰报,请为前锋;至泰德泉,遇李胡军,战败之。
上遣郎君勤德等诣两军谕解。
秋闰七月,次潢河,太后、李胡整兵拒于横渡,相持数日。
用屋质之谋,各罢兵趋上京。
既而闻太后、李胡复有异谋,迁于祖州。
诛司徒划设及楚补里。
八月壬午朔,尊母萧氏为皇太后,以太后族剌只撒古鲁为国舅帐,立详稳以总焉。
以崇德宫户分赐翼戴功臣,及北院大王洼、南院大王吼各五十,安抟、楚补各百。
的鲁、铁剌子孙先以非罪籍没者归之。
癸未,始置北院枢密使,以安抟为之。
九月壬子朔,葬嗣圣皇帝于怀陵。
丁卯,行柴册礼,群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
大赦,改大同元年为天禄元年。
追谥皇考曰让国皇帝。
以安端主东丹国,封明王,察割为泰宁王,刘哥为惕隐,高勋为南院枢密使。
二年春正月,天德、萧翰、刘哥、盆都等谋反。
诛天德,杖萧翰,迁刘哥于边,罚盆都使辖戛斯国。
汉主刘知远殂,子承祐立。
夏四月庚辰朔,南唐遣李朗、王祚来慰且贺,兼奉蜡丸书,议攻汉。
秋七月壬申,皇子贤生。
冬十月壬午,南京留守魏王赵延寿薨,以中台省右相牒〈虫葛〉为南京留守,封燕王。
十一月,驻跸彰武南。
三年春正月,萧翰及公主阿不里瘐反,翰伏诛,阿不里庾死狱中。
庚申,肆赦。
内外官各进一阶。
夏六月戊寅,以敞史耶律胡离轸为北院大王。
己卯,惕隐颓昱封漆水郡王。
秋九月辛丑朔,召群臣议南伐。
冬十月,遣诸将率兵攻下贝州高老镇,徇地邺都、南宫、堂阳,杀深州刺史史万山,俘获甚众。
四年春二月辛未,泰宁王察割来朝,留侍。
是月,建政事省。
三月戊戌朔,南唐遣赵延嗣、张福等来贺南征捷。
秋九月乙丑朔,如山西。
冬十月,自将南伐,攻下安平、内丘、束鹿等城,大获而还。
是岁,册皇后萧氏。
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如百泉湖。
汉郭威弑其主自立,国号周,遣朱宪来告。
即遣使致良马。
汉刘崇自立于太原。
二月,周遣姚汉英、华昭胤来,以书辞抗礼,留汉英等。
夏五月壬戌朔,太子太傅赵莹薨,辍朝一日,命归葬于汴。
诏州县录事参军、主簿委政事省铨注。
六月辛卯朔,刘崇为周所攻,遣使称,乞援,且求封册。
即遣燕王牒〈虫葛〉、枢密使高勋册为大汉神武皇帝。
南唐遣蒋洪来,乞举兵应援。
是夏,清暑百泉岭。
九月庚申朔,自将南伐。
壬戌,次归化州祥古山。
癸亥,祭让国皇帝于行宫。
群臣皆醉,察割反,帝遇弑,年三十四。
应历元年,葬于显州西山,陵曰显陵。
二年,谥孝和皇帝,庙号世宗。
统和二十六年七月,加谥孝和庄宪皇帝。
赞曰:世宗中才之主也,入继大统,曾未三年,纳唐丸书,即议南伐,即乏持重,宜乖周防,盖有致祸之道矣。
然而孝友宽慈,亦有君人之度焉。
未及师还,变起沉湎,岂不可哀也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五-译文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名叫阮,小名兀欲。是让国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柔贞皇后萧氏。皇帝仪容威严,内在宽厚,外在严肃,擅长骑射,乐于施舍,人们都希望他能成为领袖。太宗像对待儿子一样爱他。会同九年,跟随太宗攻打晋国。大同元年二月,被封为永康王。
夏四月丁丑,太宗在栾城去世。戊寅,灵柩停留在镇阳,皇帝在灵柩前即位。甲申,灵柩到达定州,命令天德、朔古、解里等人保护灵柩先到上京。太后听说皇帝即位,派遣太弟李胡率军抵抗。六月甲寅,灵柩到达南京,五院夷离堇安端、详稳刘哥派人快马报告,请求担任先锋;到达泰德泉,遇到李胡的军队,将其击败。皇帝派遣郎君勤德等人到两军中传达和解的命令。秋闰七月,灵柩到达潢河,太后、李胡在横渡处整兵抵抗,双方对峙数日。采用屋质的计谋,各自罢兵前往上京。不久听说太后、李胡又有异心,于是迁移到祖州。处死了司徒划设和楚补里。
八月壬午,尊称母亲萧氏为皇太后,任命太后族剌只撒古鲁为国舅帐,设立详稳来统领。将崇德宫的户籍分赐给有功的臣子,以及北院大王洼、南院大王吼各五十,安抟、楚补各一百。将的鲁、铁剌子孙先前因非罪被没收的财产归还给他们。癸未,开始设立北院枢密使,任命安抟担任。九月壬子,将嗣圣皇帝葬于怀陵。丁卯,举行柴册礼,群臣上尊号称为天授皇帝。实行大赦,将大同元年改为天禄元年。追赠皇考为让国皇帝。任命安端掌管东丹国,封为明王,察割为泰宁王,刘哥为惕隐,高勋为南院枢密使。
二年春正月,天德、萧翰、刘哥、盆都等人谋反。处死天德,杖责萧翰,将刘哥贬谪到边疆,处罚盆都使其管辖戛斯国。汉主刘知远去世,儿子刘承祐继位。夏四月庚辰,南唐派遣李朗、王祚来慰问并祝贺,同时呈上蜡丸书,商议攻打汉国。秋七月壬申,皇子贤出生。冬十月壬午,南京留守魏王赵延寿去世,任命中台省右相牒〈虫葛〉为南京留守,封为燕王。十一月,驻扎在彰武南。
三年春正月,萧翰和公主阿不里庾反叛,萧翰被处死,阿不里庾在狱中死亡。庚申,实行大赦。内外官员各晋升一级。夏六月戊寅,任命敞史耶律胡离轸为北院大王。己卯,惕隐颓昱封为漆水郡王。秋九月辛丑,召集群臣商议南伐。冬十月,派遣诸将率军攻下贝州高老镇,占领邺都、南宫、堂阳,杀死深州刺史史万山,俘获众多。
四年春二月辛未,泰宁王察割来朝见,留下侍奉。这个月,建立政事省。三月戊戌,南唐派遣赵延嗣、张福等人来祝贺南征胜利。秋九月乙丑,前往山西。冬十月,亲自率军南伐,攻下安平、内丘、束鹿等城,大获全胜而归。这一年,册封皇后萧氏。
五年春正月癸亥,前往百泉湖。汉郭威杀害了他的君主自立,国号周,派遣朱宪来报告。立即派遣使者送去良马。汉刘崇在太原自立。二月,周派遣姚汉英、华昭胤来,用书信要求抗礼,留下汉英等人。夏五月壬戌,太子太傅赵莹去世,停止朝政一天,命令将其归葬于汴。诏令州县录事参军、主簿将政事委托给政事省铨注。六月辛卯,刘崇被周攻打,派遣使者请求援助,并请求封册。立即派遣燕王牒〈虫葛〉、枢密使高勋册封为大汉神武皇帝。南唐派遣蒋洪来,请求出兵支援。这个夏天,在百泉岭避暑。九月庚申,亲自率军南伐。壬戌,到达归化州祥古山。癸亥,在行宫祭祀让国皇帝。群臣都喝醉了,察割反叛,皇帝被杀,享年三十四岁。应历元年,葬于显州西山,陵墓称为显陵。二年,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世宗。统和二十六年七月,追加谥号为孝和庄宪皇帝。
赞曰:世宗是中等才能的君主,继承皇位后不到三年,接受唐国送来的蜡丸书,立即商议南伐,缺乏稳重,应该警惕周国的防范,这可能是招致祸患的原因。然而他孝顺友爱,宽厚仁慈,也有作为君主的气度。还没等到军队返回,变故就发生了,沉湎于酒色,这难道不可悲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五-注解
世宗:指辽朝的皇帝,即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子耶律阮,他在位期间,辽朝国力强盛,是辽朝的一个重要皇帝。
讳:古代汉语中,讳指避讳,即避讳皇帝或尊长的名字,不直接称呼。
兀欲:世宗的小名。
让国皇帝:指世宗的父亲,辽太宗耶律德光。
柔贞皇后萧氏:世宗的母亲,辽太宗的皇后,姓萧。
仪观:指人的仪表和风貌。
丰伟:形容人身材高大健壮。
内宽外严:指性格内里宽容,外表严肃。
骑射:指骑马和射箭的技能。
乐施予:乐于施舍,慷慨大方。
人望归之:指人们都希望归附于他。
太宗:指辽太宗耶律德光。
会同九年:辽太宗会同九年,即公元946年。
大同元年:辽太宗大同元年,即公元947年。
梓宫:指帝王的棺木。
镇阳:辽朝的一个地名。
柩前:指棺木之前。
天德:辽朝的一个官职。
朔古:辽朝的一个官职。
解里:辽朝的一个官职。
上京:辽朝的首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太后:指世宗的母亲柔贞皇后萧氏。
太弟:指太子的弟弟。
李胡:辽朝的宗室,世宗的叔父。
南京:辽朝的南京,今北京。
五院夷离堇安端:辽朝的五院夷离堇之一,安端。
详稳:辽朝的官职,相当于节度使。
刘哥:辽朝的官员。
泰德泉:辽朝的一个地名。
屋质:辽朝的官员。
祖州:辽朝的一个地名。
司徒划设:辽朝的官员。
楚补里:辽朝的官员。
崇德宫:辽朝的宫殿。
翼戴功臣:指辅佐帝王的功臣。
北院大王洼:辽朝的北院大王。
南院大王吼:辽朝的南院大王。
安抟:辽朝的官员。
楚补:辽朝的官员。
的鲁:辽朝的官员。
铁剌:辽朝的官员。
北院枢密使:辽朝的官职,相当于枢密使。
怀陵:辽朝皇帝的陵墓。
柴册礼:古代皇帝即位时的仪式。
天禄元年:辽世宗的大同元年改为天禄元年。
追谥:指死后追加的谥号。
东丹国:辽朝的一个属国。
明王:辽朝的官职,相当于王。
泰宁王:辽朝的官职,相当于王。
惕隐:辽朝的官职,相当于节度使。
南院枢密使:辽朝的官职,相当于枢密使。
天德、萧翰、刘哥、盆都:辽朝的官员,涉及谋反事件。
汉主刘知远: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皇帝。
承祐: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儿子。
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
李朗、王祚:南唐的使者。
蜡丸书:古代一种秘密通信的方式,将书信包裹在蜡丸中。
贝州高老镇:辽朝的一个地名。
邺都、南宫、堂阳:辽朝的地名。
深州刺史史万山:深州的刺史,史万山。
泰宁王察割:辽朝的泰宁王。
百泉湖:辽朝的一个地名。
汉郭威: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皇帝。
朱宪:后周的使者。
汉刘崇: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皇帝。
姚汉英、华昭胤:后周的使者。
太子太傅赵莹:辽朝的官员。
汴:后周的首都,今河南开封。
录事参军、主簿:后周的官职。
政事省:后周的政府机构。
铨注:官员的选拔和任命。
大汉神武皇帝:北汉皇帝刘崇的称号。
蒋洪:南唐的使者。
百泉岭:辽朝的一个地名。
归化州祥古山:辽朝的一个地名。
显州西山:辽朝的一个地名。
显陵:辽世宗的陵墓。
应历元年:辽世宗应历元年,即公元951年。
统和二十六年:辽世宗统和二十六年,即公元1018年。
师还:军队返回。
沉湎:沉迷于酒色,不务正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五-评注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兀欲。让国皇帝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人望归之。太宗爱之如子。
此段文字对世宗的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突出了他的出身背景和个性特点。‘世宗’是庙号,‘讳阮’是他的名,‘小字兀欲’是他的乳名。‘让国皇帝长子’表明他是让国皇帝的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说明他的母亲是皇后萧氏。‘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描绘了他的外貌和性格,‘善骑射,乐施予’展示了他的武艺和仁爱之心,‘人望归之’和‘太宗爱之如子’则表明他深受人民和太宗的喜爱。
会同九年,从伐晋。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
这两句话记录了世宗的军事生涯和政治地位。‘会同九年’指的是他随太宗出征的时间,‘从伐晋’说明了他参与了攻打晋国的战役。‘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则说明他在太宗去世后,被封为永康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
夏四月丁丑,太宗崩于栾城。戊寅,梓宫次镇阳,即皇帝位于柩前。
此段描述了太宗去世后,世宗即位的过程。‘夏四月丁丑’是太宗去世的日期,‘梓宫次镇阳’指的是太宗的灵柩到达镇阳,‘即皇帝位于柩前’则表明世宗在太宗灵柩前即位,这是古代皇帝即位的传统仪式。
甲申,次定州,命天德、朔古、解里等护梓宫先赴上京。太后闻帝即位,遣太弟李胡率兵拒之。
这段文字描绘了世宗即位后面临的挑战。‘甲申,次定州’说明世宗到达定州,‘命天德、朔古、解里等护梓宫先赴上京’则是安排护送太宗灵柩的行动。‘太后闻帝即位,遣太弟李胡率兵拒之’则表明太后反对世宗即位,并派太弟李胡率军反对。
六月甲寅朔,次南京,五院夷离堇安端、详稳刘哥遣人驰报,请为前锋;至泰德泉,遇李胡军,战败之。
这段描述了世宗即位后,面对李胡军队的挑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六月甲寅朔’是时间节点,‘次南京’说明世宗到达南京,‘五院夷离堇安端、详稳刘哥遣人驰报,请为前锋’表明他们请求世宗作为前锋。‘至泰德泉,遇李胡军,战败之’则说明世宗在泰德泉与李胡军队交战并取得胜利。
上遣郎君勤德等诣两军谕解。秋闰七月,次潢河,太后、李胡整兵拒于横渡,相持数日。
这段文字继续描述了世宗在位初期的政治斗争。‘上遣郎君勤德等诣两军谕解’说明世宗派遣使者调解两军之间的矛盾。‘秋闰七月,次潢河’表明时间推移,‘太后、李胡整兵拒于横渡,相持数日’则说明太后和李胡在潢河对峙。
用屋质之谋,各罢兵趋上京。既而闻太后、李胡复有异谋,迁于祖州。诛司徒划设及楚补里。
这段描述了世宗如何化解危机,并采取果断措施。‘用屋质之谋,各罢兵趋上京’说明世宗采纳了屋质的建议,使双方罢兵并前往上京。‘既而闻太后、李胡复有异谋,迁于祖州’表明世宗得知太后和李胡有其他阴谋,于是将他们迁往祖州。‘诛司徒划设及楚补里’则是世宗采取的镇压措施。
八月壬午朔,尊母萧氏为皇太后,以太后族剌只撒古鲁为国舅帐,立详稳以总焉。
这段文字描述了世宗对母亲的尊崇和家族关系的处理。‘尊母萧氏为皇太后’说明世宗尊崇母亲,‘以太后族剌只撒古鲁为国舅帐,立详稳以总焉’则是安排太后家族的职位。
以崇德宫户分赐翼戴功臣,及北院大王洼、南院大王吼各五十,安抟、楚补各百。
这段描述了世宗对功臣的赏赐。‘以崇德宫户分赐翼戴功臣’说明世宗将宫中的财产分赐给有功的臣子,‘及北院大王洼、南院大王吼各五十,安抟、楚补各百’则是具体的赏赐数量。
的鲁、铁剌子孙先以非罪籍没者归之。
这段文字描述了世宗对先辈的恩惠。‘的鲁、铁剌子孙先以非罪籍没者归之’说明世宗将之前因非罪被没收的先辈子孙归还。
癸未,始置北院枢密使,以安抟为之。
这段描述了世宗在位期间的政治改革。‘癸未,始置北院枢密使,以安抟为之’说明世宗开始设立北院枢密使,并任命安抟担任这一职位。
九月壬子朔,葬嗣圣皇帝于怀陵。
这段文字描述了世宗对先帝的纪念。‘九月壬子朔,葬嗣圣皇帝于怀陵’说明世宗将先帝葬于怀陵。
丁卯,行柴册礼,群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大赦,改大同元年为天禄元年。
这段描述了世宗即位后的重要仪式和改元。‘丁卯,行柴册礼’说明世宗举行了柴册礼,‘群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则是群臣对世宗的尊称。‘大赦,改大同元年为天禄元年’则是宣布大赦和改元的命令。
追谥皇考曰让国皇帝。
这段文字描述了世宗对先父的追谥。‘追谥皇考曰让国皇帝’说明世宗追赠先父为让国皇帝。
以安端主东丹国,封明王,察割为泰宁王,刘哥为惕隐,高勋为南院枢密使。
这段描述了世宗对亲族和功臣的封赏。‘以安端主东丹国,封明王’、‘察割为泰宁王’、‘刘哥为惕隐’、‘高勋为南院枢密使’都是对他们的封赏。
二年春正月,天德、萧翰、刘哥、盆都等谋反。
这段描述了世宗在位期间的政治动荡。‘二年春正月,天德、萧翰、刘哥、盆都等谋反’说明世宗在位第二年就发生了谋反事件。
诛天德,杖萧翰,迁刘哥于边,罚盆都使辖戛斯国。
这段描述了世宗对谋反者的处理。‘诛天德,杖萧翰,迁刘哥于边,罚盆都使辖戛斯国’说明世宗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镇压谋反。
汉主刘知远殂,子承祐立。
这段描述了汉国国主的更迭。‘汉主刘知远殂,子承祐立’说明汉国国主刘知远去世,其子刘承祐继位。
夏四月庚辰朔,南唐遣李朗、王祚来慰且贺,兼奉蜡丸书,议攻汉。
这段描述了南唐与汉国的外交关系。‘夏四月庚辰朔,南唐遣李朗、王祚来慰且贺,兼奉蜡丸书,议攻汉’说明南唐派使者来慰问并祝贺,同时递交了蜡丸书,讨论攻打汉国的事宜。
秋七月壬申,皇子贤生。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皇子出生。‘秋七月壬申,皇子贤生’说明世宗的儿子贤出生。
冬十月壬午,南京留守魏王赵延寿薨,以中台省右相牒〈虫葛〉为南京留守,封燕王。
这段描述了南京留守的更迭。‘冬十月壬午,南京留守魏王赵延寿薨’说明南京留守赵延寿去世,‘以中台省右相牒〈虫葛〉为南京留守,封燕王’则是任命新南京留守。
十一月,驻跸彰武南。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行踪。‘十一月,驻跸彰武南’说明世宗在彰武南驻跸。
三年春正月,萧翰及公主阿不里瘐反,翰伏诛,阿不里庾死狱中。
这段描述了世宗在位期间的政治动荡。‘三年春正月,萧翰及公主阿不里瘐反,翰伏诛,阿不里庾死狱中’说明萧翰和公主阿不里庾谋反,萧翰被处死,阿不里庾在狱中去世。
庚申,肆赦。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赦免政策。‘庚申,肆赦’说明世宗进行了大赦。
内外官各进一阶。
这段描述了世宗对官员的晋升。‘内外官各进一阶’说明世宗对内外官员进行了晋升。
夏六月戊寅,以敞史耶律胡离轸为北院大王。
这段描述了世宗对北院大王的任命。‘夏六月戊寅,以敞史耶律胡离轸为北院大王’说明世宗任命耶律胡离轸为北院大王。
己卯,惕隐颓昱封漆水郡王。
这段描述了世宗对漆水郡王的封赏。‘己卯,惕隐颓昱封漆水郡王’说明世宗封赏了颓昱为漆水郡王。
秋九月辛丑朔,召群臣议南伐。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南伐计划。‘秋九月辛丑朔,召群臣议南伐’说明世宗召集群臣商议南伐事宜。
冬十月,遣诸将率兵攻下贝州高老镇,徇地邺都、南宫、堂阳,杀深州刺史史万山,俘获甚众。
这段描述了世宗南伐的成果。‘冬十月,遣诸将率兵攻下贝州高老镇,徇地邺都、南宫、堂阳,杀深州刺史史万山,俘获甚众’说明世宗派遣将领攻下多个城池,取得了显著战果。
四年春二月辛未,泰宁王察割来朝,留侍。
这段描述了泰宁王察割的朝贡。‘四年春二月辛未,泰宁王察割来朝,留侍’说明泰宁王察割前来朝贡并留在了世宗身边。
是月,建政事省。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政治改革。‘是月,建政事省’说明世宗在这一月建立了政事省。
三月戊戌朔,南唐遣赵延嗣、张福等来贺南征捷。
这段描述了南唐对世宗南征的祝贺。‘三月戊戌朔,南唐遣赵延嗣、张福等来贺南征捷’说明南唐派使者来祝贺世宗南征的胜利。
秋九月乙丑朔,如山西。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行踪。‘秋九月乙丑朔,如山西’说明世宗前往山西。
冬十月,自将南伐,攻下安平、内丘、束鹿等城,大获而还。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南伐行动。‘冬十月,自将南伐,攻下安平、内丘、束鹿等城,大获而还’说明世宗亲自率军南伐,攻下多座城池,取得了重大胜利。
是岁,册皇后萧氏。
这段描述了世宗册封皇后的行动。‘是岁,册皇后萧氏’说明世宗在这一年册封了皇后萧氏。
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如百泉湖。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行踪。‘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如百泉湖’说明世宗前往百泉湖。
汉郭威弑其主自立,国号周,遣朱宪来告。
这段描述了汉国的政治动荡。‘汉郭威弑其主自立,国号周,遣朱宪来告’说明汉国国主被郭威杀害,郭威自立为周国国主,并派朱宪来告知。
即遣使致良马。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回应。‘即遣使致良马’说明世宗派遣使者送去了良马。
汉刘崇自立于太原。
这段描述了汉国的政治变动。‘汉刘崇自立于太原’说明汉国刘崇在太原自立。
周遣姚汉英、华昭胤来,以书辞抗礼,留汉英等。
这段描述了周国与汉国的外交关系。‘周遣姚汉英、华昭胤来,以书辞抗礼,留汉英等’说明周国派遣使者来与汉国抗礼,并留下了汉英等人。
是夏,清暑百泉岭。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避暑活动。‘是夏,清暑百泉岭’说明世宗在百泉岭避暑。
九月庚申朔,自将南伐。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南伐行动。‘九月庚申朔,自将南伐’说明世宗亲自率军南伐。
壬戌,次归化州祥古山。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行踪。‘壬戌,次归化州祥古山’说明世宗到达归化州祥古山。
癸亥,祭让国皇帝于行宫。
这段描述了世宗对先祖的祭祀。‘癸亥,祭让国皇帝于行宫’说明世宗在行宫祭祀让国皇帝。
群臣皆醉,察割反,帝遇弑,年三十四。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悲剧。‘群臣皆醉,察割反,帝遇弑,年三十四’说明世宗在宴会上遭遇察割的谋反,最终被杀害,享年三十四岁。
应历元年,葬于显州西山,陵曰显陵。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安葬。‘应历元年,葬于显州西山,陵曰显陵’说明世宗在应历元年被葬于显州西山,陵墓名为显陵。
二年,谥孝和皇帝,庙号世宗。
这段描述了世宗的谥号和庙号。‘二年,谥孝和皇帝,庙号世宗’说明世宗在去世两年后被谥为孝和皇帝,庙号为世宗。
统和二十六年七月,加谥孝和庄宪皇帝。
这段描述了世宗谥号的追加。‘统和二十六年七月,加谥孝和庄宪皇帝’说明世宗在统和二十六年七月被追加谥号为孝和庄宪皇帝。
赞曰:世宗中才之主也,入继大统,曾未三年,纳唐丸书,即议南伐,即乏持重,宜乖周防,盖有致祸之道矣。
这段文字对世宗的一生进行了评价。‘世宗中才之主也’说明世宗是一个有才能的君主,‘入继大统,曾未三年,纳唐丸书,即议南伐’则指出他在即位后不久就接纳了南唐的蜡丸书,并开始策划南伐,‘即乏持重,宜乖周防,盖有致祸之道矣’则批评他在决策上缺乏稳重,容易导致祸患。
然而孝友宽慈,亦有君人之度焉。
这段文字对世宗的性格进行了肯定。‘然而孝友宽慈,亦有君人之度焉’说明世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宽厚仁慈,同时也有作为君主的度量。
未及师还,变起沉湎,岂不可哀也哉!
这段文字对世宗的遭遇表示了哀悼。‘未及师还,变起沉湎,岂不可哀也哉!’说明世宗在出征前就遭遇了不幸,‘变起沉湎’指的是他在宴会上遭遇谋反,‘岂不可哀也哉!’则是表达了对世宗遭遇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