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原文
十六年春正月己卯,如混同江。
二月庚申,如鱼儿泺。
辛酉,禁群臣遇宴乐奏请私事。
诏世选之官,从各部耆旧择材能者用之。
三月丁亥,如黑水泺。
癸巳,遣使审决双州囚。
壬寅,大雪。
夏四月乙巳朔,皇太后不豫,上驰往视疾。
丙午,皇太后愈,复如黑水泺。
丁卯,肆赦。
六月戊申,清暑永安山。
丁巳,阻卜大王屯秃古斯来朝,献方物。
戊午,诏士庶言事。
秋七月辛卯,幸庆州。
自是月至于九月,日射猎于楚不沟霞列、系轮、石塔诸山。
冬十月辛亥,幸中京,谒祖庙。
丙辰,定公主行妇礼于舅姑仪。
庚午,铁骊仙门来朝,以始入贡,加右监门卫大将军。
十一月戊寅,祠木叶山。
己丑,幸中京,朝皇太后。
壬辰,禁漏泄宫中事。
十二月辛丑朔,女直遣使来贡。
辛亥,谒太祖庙,观《太宗收晋图》。
癸丑,问安皇太后。
乙卯,以太后愈,杂犯死罪减一等论,徒以下免。
庚申,南府宰相杜防、韩绍荣奏事有误,各以大杖决之。
出防为武定军节度使。
壬戌,高丽遣使来贡。
十七年春正月丁亥,如春水。
闰月癸丑,射虎于候里吉。
二月辛巳,振瑶稳、嘲稳部。
是月,诏士庶言国家利便,不得及己事,奴婢所见,许白其主,不得自陈。
夏国王李元昊薨,其子谅祚遣使来告,即遣永兴宫使耶律褭里、右护卫太保耶律兴老、将作少监王全慰奠。
三月癸卯,以同知南京留守事萧塔烈葛为左夷离毕,知右夷离毕事唐古为右夷离毕。
丙午,夏国李谅祚遣使上其父元昊遗物。
丁卯,铁不得国使来,乞以本部军助攻夏国,不许。
夏四月辛未,武定军节度使杜防复为南府宰相。
丙子,高丽遣使来贡。
甲申,蒲卢毛朵部大王蒲辇以造舟人来献。
六月庚辰,阻卜献马、驼二万。
辛卯,长白山太师柴葛、回跋部太师撒剌都来贡方物。
秋七月丁未,于越摩梅欲之子不葛一及婆离八部夷离堇虎〈番去〉等内附。
甲寅,录囚,减杂犯死罪。
八月丙戌,复南京贫户租税。
戊子,以殿前都点检耶律义先为行军都部署,忠顺军节度使夏行美副部署,东北面详稳耶律术者为监军,伐蒲奴里酋陶得里。
冬十月甲申,南院大王耶律韩八薨。
甲午,驻跸独卢金。
十一月乙未朔,遣使括马。
丁巳,赐皇太弟重元金券。
封皇子和鲁斡为越王,阿琏许王,忠顺军节度使谢家奴陈王,西京留守贴不汉王,惕隐旅坟辽西郡王,行宫都部署别古得柳城郡王,奉陵军节度使侯古饶乐郡王,安定郡王涅鲁古进封楚王。
十八年春正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戊戌,留夏国贺正使不遣。
己亥,遣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以伐夏告宋。
辛丑,录囚。
丙午,如鸳鸯泺。
丙辰,猎霸特山。
耶律义先奏蒲奴里捷。
二月庚辰,幸燕赵国王洪基帐视疾。
乙酉,耶律义先等执陶得里以献。
三月乙巳,高昌国遣使来贡。
壬子,以洪基疾愈,赦杂犯死罪以下。
丁巳,乌古遣使送款。
夏四月癸酉,以南府宰相耶律高十为南京统军使。
五月甲辰,五国酋长各率其部来附。
庚戌,回跋部长兀迭台紥等来朝。
戊午,五国节度使耶律仙童以降乌古叛人,授左监门卫上将军。
六月壬戌朔,以韩国王萧惠为河南道行军都统,赵王萧孝友、汉王贴不副之。
乙丑,录囚。
丙寅,行十二神纛礼。
己巳,宋以辽师伐夏,遣钱逸致赆礼。
庚辰,阻卜来贡马、驼、珍玩。
辛巳,夏国使来贡,留之不遣。
丁亥,行再生礼。
秋七月戊戌,亲征。
八月辛酉朔,渡河。
夏人遁,乃还。
九月丁未,萧惠等为夏人所败。
冬十月,北道行军都统耶律敌鲁古率阻卜诸军至贺兰山,获李元昊妻及其官僚家属,遇夏人三千来战,殪之;乌古敌烈部都详稳萧慈氏奴、南克耶律斡里死焉。
十二月戊寅,庆陵林木火。
己卯,录囚。
有弟从兄为强盗者,兄弟俱无子,特原其弟。
十九年春正月庚寅,僧惠鉴加检校太尉。
庚子,耶律敌鲁古复封漆水郡王,诸将校及阻卜等部酋长各进爵有差。
赠萧慈氏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辛丑,遣使问罪于夏国。
壬寅,如鱼儿泺。
二月丁亥,夏将洼普、猥货、乙灵纪等来攻金肃城,南面林牙耶律高家奴等破之。
洼普被创遁去,杀猥货、乙灵纪。
三月戊戌,殿前都点检萧迭里得与夏战于三角川,败之。
癸卯,命西南招讨使萧蒲奴、北院大王宜新、林牙萧撒抹等帅师伐夏,以行宫都部署别古得监战。
甲辰,遣同知北院枢密使萧革按军边城,以为声援。
己酉,驻跸息鸡淀。
丙辰,幸殿前都点检萧迭里得、驸马都尉萧胡睹帐视疾。
夏四月丙寅,如鱼儿泺。
壬申,蒲卢毛朵部惕隐信笃来贡。
甲申,高丽遣使来贡。
五月己丑,如凉陉。
癸巳,萧蒲奴等入夏境,不与敌遇,纵军俘掠而还。
丁酉,夏国洼普来降。
己亥,远夷拔思母部遣使来贡。
六月丙辰朔,置倒塌岭都监。
丙寅,谒庆陵。
庚午,幸庆州,谒大安殿。
壬申,诏医卜屠贩、奴隶及倍父母或犯事逃亡者,不得举进士。
回跋、曷苏馆、蒲卢毛朵部各遣使贡马。
甲戌,宋遣使来贺伐夏捷,高丽使俱至。
辛巳,御金銮殿试进士。
秋七月壬辰,驻跸括里蒲碗。
癸巳,以燕赵国王洪基领北南枢密院。
乙未,阻卜长豁得剌弟斡得来朝,加太尉遣之。
戊戌,录囚。
戊申,以左夷离毕萧唐古为北院枢密副使。
壬子,猎侯里吉。
八月丁卯,阻卜酋长喘只葛拔里斯来朝。
九月壬寅,夏人侵边,敌鲁古遣六院军将海里击败之。
冬十月庚午,还上京。
辛未,夏国王李谅祚母遣使乞依旧称藩。
使还,诏谕别遣信臣诣阙,当徐思之。
壬申,释临潢府役徒。
甲戌,如中会川。
十一月甲午,阻卜酋长豁得剌遣使来贡。
庚戌,录囚。
壬子,出南府宰相韩知白为武定军节度使,枢密副使杨绩长宁军节度使,翰林学士王纲泽州刺史,张宥徽州刺史,知制诰周白海北州刺史。
闰月乙卯,以汉王贴不为中京留守。
辛未,以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革为南院枢密使,南院大王耶律仁先知北院枢密使事,封宋王。
十二月丁亥,北府宰相、赵王萧孝友出为东京留守,东京留守萧塔列葛为北府宰相,南院枢密使、潞王查葛为南院大王。
庚戌,韩国王萧惠徙封魏王,致仕。
壬子,夏国李谅祚遣使上表,乞依旧臣属。
二十年春正月戊戌,驻跸混同江。
二月甲申,遣前北院都监萧友括等使夏国,索党项叛户。
己丑,如苍耳泺。
甲辰,吐蕃遣使来贡。
三月壬子朔,幸黑水。
夏五月癸丑,萧友括等使夏还,李谅祚母表乞如党项权进马、驼、牛、羊等物。
己巳,夏国遣使求唐隆镇及乞罢所建城邑,以诏答之。
六月丙戌,诏以所获李元昊妻及前后所俘夏人,安置苏州。
以伐夏所获物遣使遗宋。
秋七月,如秋山。
九月,诏更定条制。
驻跸中会川。
冬十月己卯朔,括诸道军籍。
十一月庚申,以惕隐都监萧谟鲁为左夷离毕。
甲子,命东京留守司总领户部、内省事。
丁卯,罢中丞记录职官过犯,令承旨总之。
十二月乙酉,以皇太后行再生礼,肆赦。
二十一年春正月辛亥,如混同江。
二月,如鱼儿泺。
夏四月癸未,以国舅详稳萧阿剌为西北路招讨使,封西平郡王。
六月丙子,驻跸永安山。
秋七月甲辰朔,召北府宰相萧塔烈葛、南府宰相汉王贴不、南院枢密使萧革、知北院枢密使事仁先等,赐坐,论古今治道。
戊申,祀天地。
己酉,诏北、南枢密院,日再奏事。
壬子,追尊太祖之祖为简献皇帝,庙号玄祖,祖妣为简献皇后;太祖之考为宣简皇帝,庙号德祖,妣为宣简皇后。
追封太祖伯父夷离堇岩木为蜀国王,于越释鲁为隋国王。
以燕赵国王洪基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赐诏谕之。
癸亥,近侍小底卢宝伪学御书,免死,配役终身。
甲子,如秋山。
戊辰,谒庆陵。
以南院枢密使萧革为北院枢密使,封吴王。
辛未,如庆州。
壬申,追封太祖弟寅底石为许国王。
八月戊子,太尉乌者薨,诏配享圣宗庙。
九月乙卯,平州进白兔。
己未,谒怀陵。
庚申,追上嗣圣皇帝、天顺皇帝尊谥,及更谥彰德皇后曰靖安。
癸亥,谥齐天皇后曰仁德皇后。
甲子,谒祖陵。
增太祖谥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更谥贞烈皇后曰淳钦,恭顺皇帝曰章肃,后萧氏谥曰和敬。
冬十月戊寅,驻跸中会川。
丁亥,夏国李谅祚遣使乞弛边佣,即遣萧友括奉诏谕之。
戊子,幸显、懿二州。
甲午,辽兴军节度使萧虚烈封郑王,南院大王、潞王查葛为南院枢密使,进封越国王。
戊戌,射虎于南撒葛柏。
辛丑,谒乾陵。
十一月壬寅朔,增谥文献皇帝为文献钦义皇帝,及谥二后曰端顺,曰柔贞。
复更谥世宗孝烈皇后为怀节。
丁未,增孝成皇帝谥曰孝成康靖皇帝,更谥圣神宣献皇后为睿智。
甲子,次中会川。
回鹘阿萨兰遣使贡名马、文豹。
丙寅,录囚。
十二月戊戌,以北府宰相塔烈葛为南京统军使,郑王虚烈北府宰相,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义先惕隐。
释役徒限年者。
二十二年春正月乙巳,如混同江。
二月丙子,回鹘阿萨兰为邻国所侵,遣使求援。
庚辰,如春水。
三月癸亥,李谅祚以赐诏许降,遣使来谢。
丙寅,如黑水泺。
夏四月戊子。猎鹤淀。
五月壬寅,诏内地州县植果。
六月壬申,驻跸胡吕山。
癸未,高丽遣使来贡。
秋七月己酉,阻卜大王屯秃古斯率诸部长献马、驼。
庚申,如黑岭。
闰月庚午,乌古来贡。
癸巳,长春州置钱帛司。
九月壬辰,夏国李谅祚遣使进降表。
甲午,遣南面林牙高家奴等奉诏抚谕。
冬十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十一月辛卯,诏诸职事官以礼受代及以罪去者置籍,岁申枢密院。
十二月丙申朔,诏回鹘部副使以契丹人充。
庚子,应圣节,曲赦徒以下罪。
壬子,诏大臣曰:‘朕与宋主约为兄弟,欢好岁久,欲见其绘像,可谕来使。’
二十三年春正月己巳,如混同江。
癸酉,猎双子淀。
戊子,夏国遣使贡方物。
壬辰,如春水。
甲午,猎盘直坡。
三月丁亥,幸皇太弟重元帐。
夏四月癸卯,高丽遣使来贡。
癸丑,猎合只忽里。
五月己巳,李谅祚乞进马、驼,诏岁贡之。
庚寅,驻跸永安山。
壬辰,夏国遣使来贡。
六月丙申,如庆州。
乙亥,谒庆陵。
壬寅,高丽王徽请官其子,诏加检校太尉。
辛亥,吐蕃遣使来贡。
秋七月己巳,夏国李谅祚遣使来求婚。
甲戌,如秋山。
己卯,诏八房族巾帻。
九月庚寅,猎,遇三虎,纵犬获之。
冬十月丁酉,驻跸中京。
戊戌,幸新建秘书监。
辛丑,有事于祖庙。
癸丑,以开泰寺铸银佛像,曲赦在京囚。
丙辰,李谅祚遣使进誓表。
十一月乙丑,阻卜部长来贡。
壬申,帝率群臣上皇太后尊号曰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静贞纯懿和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大赦。
内外官进级有差。
癸未,录囚。
甲申,群臣上皇帝尊号曰钦天奉道佑世兴历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册皇后萧氏曰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
十二月丙申,如中会川。
二十四年春正月癸亥,如混同江。
戊辰,朝皇太后。
辛巳,宋遣使来贺,馈驯象。
二月己丑朔,召宋使钓鱼、赋诗。
癸巳,如长春河。
甲寅,夏国遣使来贺。
三月癸亥,皇太弟重元生子,曲赦行在及长春、镇北二州徒以下罪。
夏五月,驻跸南崖。
秋七月,壬午,如秋山。
次南崖之北峪,不豫。
八月丁亥,疾大渐,召燕赵国王洪基,谕以治国之要。
戊子,大赦,纵五坊鹰鹘,焚钓鱼之具。
己丑,帝崩于行宫,年四十。
遗诏燕赵国王洪基嗣位。
清宁元年十月庚子,上尊谥为神圣孝章皇帝,庙号兴宗。
赞曰:兴宗即位,年十有六矣,不能先尊母后而尊其母,以致临朝专政,贼杀不辜,又不能以礼几谏,使齐天死于弑逆,有亏王者之孝,惜哉!若夫大行在殡,饮酒博鞠,叠见简书。及其谒遗像而哀恸,受宋吊而衰绖,所为若出二人。何为其然欤?至于感富弼之言而申南宋之好,许谅祚之盟而罢西夏之兵,边鄙不耸,政治内修,亲策进士,大修条制,下至士庶,得陈便宜,则求治之志切矣。于时左右大臣,曾不闻一贤之进,一事之谏,欲庶几古帝王之风,其可得乎?虽然,圣宗而下,可谓贤君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译文
兴宗三十六年春天正月己卯日,皇帝前往混同江。二月庚申日,皇帝前往鱼儿泺。辛酉日,禁止群臣在宴会乐声中奏请私事。下诏世选官员,从各部的耆旧中挑选有才能的人使用。三月丁亥日,皇帝前往黑水泺。癸巳日,派遣使者审决双州的囚犯。壬寅日,下大雪。夏天四月乙巳朔日,皇太后身体不适,皇帝急忙前往探望疾病。丙午日,皇太后病情好转,皇帝又前往黑水泺。丁卯日,实行大赦。六月戊申日,皇帝在永安山避暑。丁巳日,阻卜大王屯秃古斯来朝,献上各种物品。戊午日,下诏允许士人和百姓上书言事。秋天七月辛卯日,皇帝前往庆州。从这月到九月,皇帝在楚不沟霞列、系轮、石塔等山进行日射猎。冬天十月辛亥日,皇帝前往中京,拜谒祖庙。丙辰日,确定公主行妇礼的舅姑礼仪。庚午日,铁骊仙门来朝贡,因为是初次进贡,被加封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十一月戊寅日,祭祀木叶山。己丑日,皇帝前往中京,朝见皇太后。壬辰日,禁止泄露宫中事务。十二月辛丑朔日,女直派遣使者来进贡。辛亥日,拜谒太祖庙,观看《太宗收晋图》。癸丑日,问候皇太后的安康。乙卯日,因为皇太后病情好转,将杂犯死罪的减一等论处,徒以下的免罪。庚申日,南府宰相杜防、韩绍荣奏事有误,分别用大杖责打。将杜防贬为武定军节度使。壬戌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进贡。
兴宗十七年春天正月丁亥日,皇帝前往春水。闰月癸丑日,在候里吉射虎。二月辛巳日,赈济瑶稳、嘲稳两部。这个月,下诏士人和百姓可以上书言国家利便,但不能涉及个人事务,奴婢的意见可以告诉主人,但不能自己陈述。夏国王李元昊去世,他的儿子谅祚派遣使者来报告,随即派遣永兴宫使耶律褭里、右护卫太保耶律兴老、将作少监王全前往慰问。三月癸卯日,任命同知南京留守事萧塔烈葛为左夷离毕,任命知右夷离毕事唐古为右夷离毕。丙午日,夏国李谅祚派遣使者上交他父亲元昊的遗物。丁卯日,铁不得国使者来,请求以本部军助攻夏国,没有答应。夏国四月辛未日,武定军节度使杜防再次被任命为南府宰相。丙子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进贡。甲申日,蒲卢毛朵部大王蒲辇以造舟人献上礼物。六月庚辰日,阻卜献上马、驼二万。辛卯日,长白山太师柴葛、回跋部太师撒剌都来进贡方物。秋天七月丁未日,于越摩梅欲之子不葛一及婆离八部夷离堇虎等内附。甲寅日,审查囚犯,减去杂犯死罪。八月丙戌日,恢复南京贫户的租税。戊子日,任命殿前都点检耶律义先为行军都部署,忠顺军节度使夏行美为副部署,东北面详稳耶律术者为监军,讨伐蒲奴里酋陶得里。冬天十月甲申日,南院大王耶律韩八去世。甲午日,皇帝驻跸独卢金。十一月乙未朔日,派遣使者征收马匹。丁巳日,赐皇太弟重元金券。封皇子和鲁斡为越王,阿琏为许王,忠顺军节度使谢家奴为陈王,西京留守贴不汉为汉王,惕隐旅坟辽西郡王,行宫都部署别古得柳城郡王,奉陵军节度使侯古饶乐郡王,安定郡王涅鲁古进封为楚王。
兴宗十八年春天正月甲午朔日,发生日食。戊戌日,留下夏国贺正使没有遣送。己亥日,派遣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向宋朝报告讨伐夏国的事。辛丑日,审查囚犯。丙午日,皇帝前往鸳鸯泺。丙辰日,在霸特山狩猎。耶律义先报告蒲奴里胜利的消息。二月庚辰日,皇帝前往燕赵国王洪基的帐篷探望疾病。乙酉日,耶律义先等人将陶得里抓来献上。三月乙巳日,高昌国派遣使者来进贡。壬子日,因为洪基病情好转,赦免杂犯死罪以下的人。丁巳日,乌古派遣使者送来归顺。夏天四月癸酉日,任命南府宰相耶律高十为南京统军使。五月甲辰日,五国酋长各自率领部下前来归附。庚戌日,回跋部长兀迭台紥等来朝贡。戊午日,五国节度使耶律仙童因为降服乌古叛人而授予左监门卫上将军。六月壬戌朔日,任命韩国王萧惠为河南道行军都统,赵王萧孝友、汉王贴不为副手。乙丑日,审查囚犯。丙寅日,举行十二神纛礼。己巳日,宋朝因为辽国军队讨伐夏国,派遣钱逸致送来礼物。庚辰日,阻卜来进贡马、驼、珍玩。辛巳日,夏国使者来进贡,留下他们没有遣送。丁亥日,举行再生礼。秋天七月戊戌日,皇帝亲自出征。八月辛酉朔日,渡过黄河。夏人逃跑,于是返回。九月丁未日,萧惠等人被夏人打败。冬天十月,北道行军都统耶律敌鲁古率领阻卜各军到达贺兰山,俘获李元昊的妻子及其官僚家属,遇到夏人三千人前来战斗,击杀他们;乌古敌烈部都详稳萧慈氏奴、南克耶律斡里战死。十二月戊寅日,庆陵林木起火。己卯日,审查囚犯。有兄弟中弟弟是强盗,兄弟都没有儿子,特别宽恕了弟弟。
十九年春天正月,庚寅日,僧人惠鉴被任命为检校太尉。庚子日,耶律敌鲁古重新被封为漆水郡王,各将领和部族首领如阻卜等都被提升爵位。
赠予萧慈氏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辛丑日,派遣使者去夏国问责。壬寅日,前往鱼儿泺。
二月丁亥日,夏国将领洼普、猥货、乙灵纪等进攻金肃城,南面林牙耶律高家奴等人击退了他们。洼普受伤逃走,猥货和乙灵纪被杀。
三月戊戌日,殿前都点检萧迭里得在三角川与夏国交战,大败夏国。
癸卯日,命令西南招讨使萧蒲奴、北院大王宜新、林牙萧撒抹等人率领军队攻打夏国,由行宫都部署别古得监督战争。
甲辰日,派遣同知北院枢密使萧革前往边城巡视军队,作为支援。
己酉日,驻扎在息鸡淀。
丙辰日,皇帝亲自前往殿前都点检萧迭里得、驸马都尉萧胡睹的帐篷中探望他们的病情。
夏国四月丙寅日,再次前往鱼儿泺。
壬申日,蒲卢毛朵部族首领惕隐信笃前来进贡。
甲申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
五月己丑日,前往凉陉。
癸巳日,萧蒲奴等人进入夏国境内,没有遇到敌人,纵容军队掠夺后返回。
丁酉日,夏国洼普前来投降。
己亥日,远方的拔思母部族派遣使者前来进贡。
六月丙辰朔,设立倒塌岭都监。
丙寅日,拜谒庆陵。
庚午日,前往庆州,拜谒大安殿。
壬申日,下诏禁止医卜、屠贩、奴隶以及背叛父母或犯罪逃亡的人参加进士考试。
回跋、曷苏馆、蒲卢毛朵部族各自派遣使者进贡马匹。
甲戌日,宋朝派遣使者来祝贺攻打夏国的胜利,高丽使者也一同到达。
辛巳日,在金銮殿主持进士考试。
秋七月壬辰日,驻扎在括里蒲碗。
癸巳日,任命燕赵国王洪基为北南枢密院首领。
乙未日,阻卜长豁得剌的弟弟斡得前来朝见,被封为太尉后遣返。
戊戌日,审录囚犯。
戊申日,任命左夷离毕萧唐古为北院枢密副使。
壬子日,在猎侯里吉处打猎。
八月丁卯日,阻卜部族首领喘只葛拔里斯前来朝见。
九月壬寅日,夏国人侵犯边境,敌鲁古派遣六院军将领海里击败了他们。
冬十月庚午日,返回上京。
辛未日,夏国王李谅祚的母亲派遣使者请求恢复过去的藩属关系。
使者返回后,下诏让另派信臣前往朝廷,慢慢考虑。
壬申日,释放临潢府的服役之人。
甲戌日,前往中会川。
十一月甲午日,阻卜部族首领豁得剌派遣使者前来进贡。
庚戌日,审录囚犯。
壬子日,任命南府宰相韩知白为武定军节度使,枢密副使杨绩为宁军节度使,翰林学士王纲为泽州刺史,张宥为徽州刺史,知制诰周白海为北州刺史。
闰月乙卯日,任命汉王贴不为中京留守。
辛未日,任命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革为南院枢密使,南院大王耶律仁先为北院枢密使,封为宋王。
十二月丁亥日,北府宰相、赵王萧孝友出京担任东京留守,东京留守萧塔列葛为北府宰相,南院枢密使、潞王查葛为南院大王。
庚戌日,韩国王萧惠被迁封为魏王,退休。
壬子日,夏国李谅祚派遣使者上表,请求恢复过去的臣属关系。
二十年春天正月戊戌日,驻扎在混同江。
二月甲申日,派遣前北院都监萧友括等人出使夏国,要求索回党项叛逃的百姓。
己丑日,前往苍耳泺。
甲辰日,吐蕃派遣使者前来进贡。
三月壬子朔,前往黑水。
夏国五月癸丑日,萧友括等人从夏国返回,李谅祚的母亲上表请求像党项一样进贡马、骆驼、牛、羊等物。
己巳日,夏国派遣使者请求唐隆镇及停止所建城邑,用诏书回答他们。
六月丙戌日,下诏将所捕获的李元昊妻子及之前所俘的夏国人安置在苏州。
用攻打夏国所获得的物品派遣使者送给宋朝。
秋七月,前往秋山。
九月,下诏重新制定条制。
驻扎在中会川。
冬十月己卯朔,检查各道军籍。
十一月庚申日,任命惕隐都监萧谟鲁为左夷离毕。
甲子日,命令东京留守司负责户部和内省事务。
丁卯日,取消中丞记录官员过错和犯罪职责,命令承旨总管。
十二月乙酉日,因为皇太后举行再生礼,实行大赦。
二十一年春天正月辛亥日,前往混同江。
二月,前往鱼儿泺。
夏国四月癸未日,任命国舅详稳萧阿剌为西北路招讨使,封为西平郡王。
六月丙子日,驻扎在永安山。
秋七月甲辰朔,召集北府宰相萧塔烈葛、南府宰相汉王贴不、南院枢密使萧革、知北院枢密使事仁先等人,赐予座位,讨论古今治国之道。
戊申日,祭祀天地。
己酉日,下诏北、南枢密院,每天上奏两次事务。
壬子日,追尊太祖的祖辈为简献皇帝,庙号玄祖,祖母为简献皇后;太祖的父亲为宣简皇帝,庙号德祖,母亲为宣简皇后。
追封太祖的伯父夷离堇岩木为蜀国王,于越释鲁为隋国王。
任命燕赵国王洪基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赐诏告知。
癸亥日,近侍小底卢宝伪造御书,免死,终身服劳役。
甲子日,前往秋山。
戊辰日,拜谒庆陵。
任命南院枢密使萧革为北院枢密使,封为吴王。
辛未日,前往庆州。
壬申日,追封太祖的弟弟寅底石为许国王。
八月戊子日,太尉乌者去世,下诏配享圣宗庙。
九月乙卯日,平州进献白兔。
己未日,拜谒怀陵。
庚申日,追上嗣圣皇帝、天顺皇帝尊号,以及更改彰德皇后的尊号为靖安,谥齐天皇后为仁德皇后。
甲子日,拜谒祖陵。
增加太祖的谥号为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更改贞烈皇后的尊号为淳钦,恭顺皇帝的尊号为章肃,皇后萧氏的尊号为和敬。
冬十月戊寅日,驻扎在中会川。
丁亥日,夏国李谅祚派遣使者请求放宽边境的劳役,随即派遣萧友括奉诏前往告知。
戊子日,前往显、懿二州。
甲午日,辽兴军节度使萧虚烈封为郑王,南院大王、潞王查葛为南院枢密使,进封为越国王。
戊戌日,在南撒葛柏射虎。
辛丑日,拜谒乾陵。
十一月壬寅朔,增加文献皇帝的谥号为文献钦义皇帝,以及谥两位皇后为端顺、柔贞。
再次更改世宗孝烈皇后的尊号为怀节。
丁未日,增加孝成皇帝的谥号为孝成康靖皇帝,更改圣神宣献皇后的尊号为睿智。
甲子日,停留在中会川。
回鹘阿萨兰派遣使者进贡名马、文豹。
丙寅日,审录囚犯。
十二月戊戌日,任命北府宰相塔烈葛为南京统军使,郑王虚烈为北府宰相,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义先为惕隐。
释放年满服役之人。
二十二年春天正月乙巳日,皇帝前往混同江。二月丙子日,回鹘阿萨兰被邻国侵犯,派遣使者请求援助。庚辰日,皇帝前往春水。三月癸亥日,李谅祚因为赐诏允许投降,派遣使者来表示感谢。丙寅日,皇帝前往黑水泺。夏天四月戊子日,皇帝在猎鹤淀打猎。五月壬寅日,皇帝下诏让内地州县种植果树。六月壬申日,皇帝驻跸胡吕山。癸未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进贡。秋天七月己酉日,阻卜大王屯秃古斯率领各部长官献上马和骆驼。庚申日,皇帝前往黑岭。闰月庚午日,乌古来进贡。癸巳日,长春州设立钱帛司。九月壬辰日,夏国李谅祚派遣使者进献降表。甲午日,派遣南面林牙高家奴等人奉诏安抚。冬天十月丙申日,出现日食。十一月辛卯日,皇帝下诏将因礼节性离职和因罪离职的官员记录在籍,每年上报枢密院。十二月丙申日,皇帝下诏让回鹘部副使由契丹人担任。庚子日,应圣节,特赦徒以下的罪行。壬子日,皇帝下诏给大臣说:“我与宋主约为兄弟,友好关系已经很久了,想要看看他的画像,可以告诉来使。”
二十三年春天正月己巳日,皇帝前往混同江。癸酉日,在双子淀打猎。戊子日,夏国派遣使者进贡方物。壬辰日,皇帝前往春水。甲午日,在盘直坡打猎。三月丁亥日,皇帝前往皇太弟重元的帐篷。夏天四月癸卯日,高丽派遣使者来进贡。癸丑日,在合只忽里打猎。五月己巳日,李谅祚请求进贡马和骆驼,皇帝下诏让其每年进贡。庚寅日,皇帝驻跸永安山。壬辰日,夏国派遣使者来进贡。六月丙申日,皇帝前往庆州。乙亥日,拜谒庆陵。壬寅日,高丽王徽请求为其子求官,皇帝下诏加封其为检校太尉。辛亥日,吐蕃派遣使者来进贡。秋天七月己巳日,夏国李谅祚派遣使者来求婚。甲戌日,皇帝前往秋山。己卯日,皇帝下诏八房族戴巾帻。九月庚寅日,打猎时遇到三只老虎,放狗捕捉到它们。冬天十月丁酉日,皇帝驻跸中京。戊戌日,皇帝前往新建的秘书监。辛丑日,在祖庙举行祭祀。癸丑日,用开泰寺铸银佛像,特赦在京囚犯。丙辰日,李谅祚派遣使者进献誓表。十一月乙丑日,阻卜部长来进贡。壬申日,皇帝率领群臣上皇太后尊号曰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静贞纯懿和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大赦天下。内外官员晋升等级不同。癸未日,审查囚犯。甲申日,群臣上皇帝尊号曰钦天奉道佑世兴历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册封皇后萧氏为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十二月丙申日,皇帝前往中会川。
二十四年春天正月癸亥日,皇帝前往混同江。戊辰日,朝见皇太后。辛巳日,宋朝派遣使者来祝贺,赠送驯象。二月己丑日,召集宋朝使者钓鱼、赋诗。癸巳日,皇帝前往长春河。甲寅日,夏国派遣使者来祝贺。三月癸亥日,皇太弟重元生下儿子,特赦行在及长春、镇北二州徒以下的罪行。夏天五月,皇帝驻跸南崖。秋天七月,壬午日,皇帝前往秋山。驻扎在南崖北峪,身体不适。八月丁亥日,病情加重,召唤燕赵国王洪基,向他传授治国之道。戊子日,大赦天下,释放五坊鹰鹘,焚烧钓鱼工具。己丑日,皇帝在行宫驾崩,享年四十岁。遗诏燕赵国王洪基继位。清宁元年十月庚子日,追尊谥号为神圣孝章皇帝,庙号兴宗。
赞曰:兴宗即位时,已经十六岁了,不能先尊崇母亲而后尊崇其母,以至于母亲临朝专政,杀害无辜,又不能以礼劝谏,导致齐天被暗杀,有损君王的孝道,真是可惜啊!至于大行皇帝去世后,饮酒赌博,屡见不鲜。等到他拜谒遗像时哀痛欲绝,接受宋朝的吊唁时穿着丧服,他的行为像是两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至于他受到富弼的建议而加强与南宋的关系,答应李谅祚的盟约而停止西夏的战争,边境安宁,政治内部得到整顿,亲自策试进士,大力修订制度,以至于士人百姓,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这表明他求治的愿望是迫切的。在当时,左右大臣中,没有听说有一位贤臣的进言,也没有听到一件事情的劝谏,想要模仿古代帝王的风格,这难道可能吗?尽管如此,从圣宗以下,可以称得上是贤明的君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注解
兴宗:辽国皇帝的庙号,指辽圣宗的儿子耶律隆绪。
十六年:指兴宗的十六年,即公元1051年。
春正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正月。
己卯: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己卯指的是这一天是己卯日。
混同江:位于中国东北,古代辽国的一个重要地区,是辽国与宋朝的边界之一。
鱼儿泺: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湖泊。
世选之官:指世袭的官员职位。
各部耆旧:各部的长老和旧臣。
材能者:有才能的人。
黑水泺:古代辽国的一个湖泊,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
双州囚:双州的囚犯。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肆赦:古代礼仪,表示赦免罪犯。
清暑永安山:避暑的地方,位于永安山。
阻卜大王:阻卜部落的领袖。
秃古斯:阻卜部落的一个地区。
方物:各种珍贵的物品。
士庶:士人和庶民,指社会各个阶层的人。
庆州: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城市。
楚不沟霞列、系轮、石塔诸山:多个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中京:辽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
祖庙:皇帝祖先的庙宇。
妇礼:婚礼仪式。
舅姑:公公婆婆。
铁骊仙门:古代外国使节的称呼。
右监门卫大将军:官职名。
木叶山: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漏泄宫中事:泄露宫中机密。
女直:即女真,后来成为金朝的建立者。
太祖庙:纪念辽朝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庙宇。
太宗收晋图:描绘辽太宗耶律德光收复晋国的图画。
杂犯死罪:犯有死罪但情节较轻的犯人。
徒以下:流放以下的刑罚。
南府宰相:南面官府的宰相。
杜防:人名,南府宰相。
韩绍荣:人名,宰相。
大杖决之:用大杖责打。
武定军节度使:官职名,军事指挥官。
高丽:即朝鲜半岛上的古朝鲜国,与辽国有过外交关系。
春水:春季时在江河流域涨水的现象。
闰月:农历中的闰月,即增加的一个月。
候里吉: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瑶稳、嘲稳部:两个部族的名字。
南京:辽朝的南京,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萧塔烈葛:人名,官职为左夷离毕。
唐古:人名,官职为右夷离毕。
铁不得国:古代外国使节的称呼。
夏国:即西夏国,古代中国的一个民族国家。
李元昊:指李元昊,可能是西夏的建立者。
谅祚:西夏国君主的名字。
南京留守事:南京的留守官。
萧惟信:人名,北院枢密副使。
燕赵国王:指燕赵地区的国王,此处指辽朝的附庸国。
洪基:人名,燕赵国王的名字。
北院枢密副使:官职名,枢密院的副手。
五国酋长:五国的首领。
回跋部:部族名。
兀迭台紥:人名,回跋部的首领。
左监门卫上将军:官职名。
韩国王:官职名,国王。
萧惠:人名,韩国王的名字。
河南道行军都统:官职名,军事指挥官。
赵王:官职名,国王。
汉王:官职名,国王。
贴不:人名,汉王的名字。
十二神纛礼:一种祭祀仪式。
钱逸:人名,宋朝的使者。
赆礼:礼物。
蒲卢毛朵部:古代民族名,可能是契丹的附属民族。
蒲辇:人名,蒲卢毛朵部的大王。
长白山太师:官职名,太师是古代的一种尊称。
撒剌都:人名,回跋部的首领。
夷离堇:官职名,部族的首领。
番去:古代对番邦的称呼。
内附:归附,即归顺。
不葛一:人名,于越摩梅欲的儿子。
婆离八部:部族名。
虎〈番去〉:人名,番邦的首领。
蒲奴里酋陶得里:人名,蒲奴里的首领。
南院大王:古代官职,大王是契丹的一个贵族称号。
耶律韩八:人名,南院大王的名字。
独卢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括马:征马。
皇太弟:皇帝的弟弟,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鲁斡:人名,皇子的名字。
阿琏:人名,许王的名字。
谢家奴:人名,陈王的名字。
贴不汉王:人名,汉王的名字。
惕隐旅坟辽西郡王:人名,辽西郡王的名字。
别古得柳城郡王:人名,柳城郡王的名字。
侯古饶乐郡王:人名,饶乐郡王的名字。
涅鲁古:人名,安定郡王的名字。
楚王:王爵名。
日有食之:日食,即太阳被月亮遮挡的现象。
夏国贺正使:夏国的贺正使者。
鸳鸯泺: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霸特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蒲奴里: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李元昊妻:西夏国皇帝李元昊的妻子。
官僚家属:官员的家属。
贺兰山:地名,位于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
庆陵:辽国皇帝的陵墓。
林木火:庆陵的林木起火。
弟从兄为强盗者:弟弟跟随哥哥做强盗的人。
特原其弟:特别宽恕他的弟弟。
僧惠鉴:指僧人惠鉴,可能是一位在佛教领域有影响力的人物。
检校太尉:古代官职名,是高级军事官职。
耶律敌鲁古:指耶律敌鲁古,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漆水郡王:古代封号,表示对某地的统治权。
诸将校:指各个军队的将领和校官。
阻卜:古代东北亚的一个民族。
部酋长:指各个部落的首领。
进爵:提高官职或爵位。
萧慈氏奴:指萧慈氏奴,可能是一位官员。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古代官职,平章事是宰相的别称。
金肃城: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城市。
林牙:古代官职,可能是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耶律高家奴:指耶律高家奴,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三角川: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河流或山谷。
西南招讨使:古代官职,负责西南地区的军事征讨。
北院大王:古代官职,北院是契丹的一个行政区域。
林牙萧撒抹:指萧撒抹,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别古得:古代官职,可能是军事方面的职务。
北院枢密使:古代官职,枢密使是掌管军事的最高官职。
萧革:指萧革,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息鸡淀: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湖泊。
殿前都点检:古代官职,殿前是皇帝所在的地方,点检是监督官。
驸马都尉:古代官职,驸马是皇帝女婿的称号。
夏四月:指夏历的四月。
如鱼儿泺:指前往鱼儿泺。
惕隐:古代官职,可能是军事或行政方面的职务。
凉陉: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地方。
夏国洼普:指夏国的洼普,可能是一位将领。
远夷:指边远地区的民族。
拔思母部:古代民族名,可能是契丹的附属民族。
倒塌岭都监:古代官职,都监是监督官。
医卜屠贩:指医生、占卜者、屠夫、商人等职业的人。
奴隶:古代社会中的被奴役者。
举进士:指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得进士及第。
回跋:古代民族名,可能是契丹的附属民族。
曷苏馆: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地方。
宋:指宋朝,当时的一个强大国家。
金銮殿:古代宫殿名,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括里蒲碗: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地方。
燕赵国王洪基:指燕赵国王洪基,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六院军:古代军队名,六院是契丹的一个军事组织。
海里:指海里,可能是一位将领。
上京:古代地名,契丹的首都。
临潢府:古代地名,契丹的一个府治。
中会川: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地方。
阻卜长豁得剌:指阻卜长豁得剌,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汉王贴不:指汉王贴不,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南院枢密使:古代官职,南院是契丹的一个行政区域。
潞王查葛:指潞王查葛,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东京留守:古代官职,留守是地方行政长官。
赵王萧孝友:指赵王萧孝友,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韩国王萧惠:指韩国王萧惠,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魏王:古代封号,表示对某地的统治权。
唐隆镇: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地方。
苏州: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城市。
秋山: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地方。
条制:法律制度。
再生礼:古代礼仪,表示重生或新生。
苍耳泺: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湖泊。
吐蕃:古代西藏地区的一个民族国家。
黑水: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地方。
党项:古代民族名,可能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
东京留守司:古代官职,留守司是地方行政机构。
中丞:古代官职,中丞是监察官。
简献皇帝:古代皇帝的尊号。
玄祖:古代皇帝的庙号。
德祖:古代皇帝的庙号。
蜀国王:古代封号,表示对某地的统治权。
隋国王:古代封号,表示对某地的统治权。
天下兵马大元帅:古代官职,大元帅是军事最高指挥官。
惕隐事:古代官职,惕隐是军事或行政方面的职务。
小底卢宝:指小底卢宝,可能是一位契丹的官员。
御书:皇帝亲笔书写的文字。
南撒葛柏: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地方。
乾陵:古代地名,可能是一个陵墓。
文献皇帝:古代皇帝的尊号。
钦义皇帝:古代皇帝的庙号。
世宗:古代皇帝的尊号。
孝烈皇后:古代皇后的尊号。
怀节:古代皇后的谥号。
孝成皇帝:古代皇帝的尊号。
康靖皇帝:古代皇帝的谥号。
睿智:古代皇后的谥号。
回鹘:古代中亚的一个民族,后迁至中国北方,与唐朝和辽国有过密切交往。
阿萨兰:回鹘的部落名称。
名马:指名贵的马匹。
文豹:指有花纹的豹子。
南京统军使:古代官职,统军使是军事指挥官。
契丹行宫都部署:古代官职,行宫是皇帝临时居住的地方。
耶律义先:指耶律义先,可能是一位契丹的贵族。
释役徒:释放被征召的劳役人员。
限年者:指年龄达到一定限制的人。
李谅祚:西夏国的君主,曾与辽国交战。
赐诏:皇帝赐予的诏书,表示恩赐或命令。
黑岭:位于辽国境内的一座山岭。
乌古:古代东北亚的一个民族。
长春州:辽国的一个州,位于今天的吉林省。
钱帛司:古代官署名,负责管理财政收支。
应圣节:古代辽国的一个节日,类似于皇帝的生日。
契丹人:辽国的主体民族,也是辽国的建立者。
南面林牙:辽国官职名,负责管理南部边疆事务。
重元:辽国皇太弟的名字。
谒:拜见,朝拜。
开泰寺:辽国的一座寺庙,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遗像:遗留下的画像,通常指皇帝的画像。
宋主:宋朝的皇帝。
驯象:经过训练的象,古代用于朝贡。
钓鱼:古代皇帝的娱乐活动之一。
清宁元年:辽国的一个年号,标志着新皇帝的登基。
尊谥:皇帝死后,由朝廷赐予的尊称。
庙号:皇帝死后,在宗庙中的称号。
弑逆:杀害君主的行为。
简书:古代的简牍文书,常用于传达命令或信息。
富弼: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
南宋:南宋是北宋灭亡后建立的政权。
西夏:古代中国的一个民族国家,位于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
边鄙:边境地区。
便宜:方便,有利。
庶几:差不多,几乎。
圣宗:辽国皇帝的庙号,指辽圣宗耶律隆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辽兴宗时期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当时辽朝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二十二年春正月乙巳,如混同江。
此句表明辽兴宗在正月乙巳这一天前往混同江,可能进行巡视或者狩猎等活动。混同江位于辽朝境内,是重要的水系,兴宗的活动体现了其对国家疆域的重视。
二月丙子,回鹘阿萨兰为邻国所侵,遣使求援。
此句描述了回鹘阿萨兰受到邻国侵犯,派遣使者向辽朝求援。这反映了辽朝在周边地区的外交关系,以及其在维护地区稳定中的作用。
三月癸亥,李谅祚以赐诏许降,遣使来谢。
李谅祚是西夏国的君主,此句说明他接受了辽朝的赐诏,表示愿意投降,并派遣使者来表示感谢。这体现了辽朝在处理与西夏关系上的灵活性和权威。
夏四月戊子。猎鹤淀。
夏四月戊子,辽兴宗在猎鹤淀进行狩猎。猎鹤淀可能是一个地名,此句反映了辽朝君主的狩猎活动,也体现了辽朝的狩猎文化。
五月壬寅,诏内地州县植果。
此句说明辽兴宗下诏要求内地州县种植果树,这体现了辽朝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民生福祉的关注。
六月壬申,驻跸胡吕山。
驻跸胡吕山表明辽兴宗在胡吕山停留,可能进行巡视或者举行仪式等活动。
癸未,高丽遣使来贡。
高丽遣使来贡,反映了辽朝与高丽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及高丽对辽朝的朝贡制度。
秋七月己酉,阻卜大王屯秃古斯率诸部长献马、驼。
此句描述了阻卜大王及其部下向辽朝献上马和驼,这是对辽朝的一种朝贡行为,也体现了辽朝的疆域范围。
闰月庚午,乌古来贡。
乌古来贡,说明了辽朝与乌古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及乌古对辽朝的朝贡。
癸巳,长春州置钱帛司。
长春州置钱帛司,反映了辽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的举措,以及货币经济的重要性。
九月壬辰,夏国李谅祚遣使进降表。
此句说明夏国李谅祚派遣使者向辽朝进降表,这是对辽朝权威的认可。
甲午,遣南面林牙高家奴等奉诏抚谕。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派遣使者高家奴等人前往南面林牙进行抚谕,这体现了辽朝对地方的管理和安抚。
冬十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日有食之,指的是日食现象,此句反映了当时的天文现象,也体现了辽朝对天文观测的重视。
十一月辛卯,诏诸职事官以礼受代及以罪去者置籍,岁申枢密院。
此句说明辽兴宗下诏规定官员的交接和惩罚,体现了辽朝对官员管理的严格。
十二月丙申朔,诏回鹘部副使以契丹人充。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下诏让回鹘部副使由契丹人担任,这体现了辽朝在民族政策上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庚子,应圣节,曲赦徒以下罪。
应圣节是辽朝的重要节日,此句说明在应圣节期间,辽兴宗下诏宽恕徒以下的罪行,体现了辽朝的仁政。
壬子,诏大臣曰:“朕与宋主约为兄弟,欢好岁久,欲见其绘像,可谕来使。”
此句反映了辽兴宗与宋朝的关系,以及他对宋朝文化的兴趣。
二十三年春正月己巳,如混同江。
此句与第一年的记载相似,说明辽兴宗在春正月再次前往混同江。
癸酉,猎双子淀。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在双子淀进行狩猎,反映了辽朝的狩猎文化。
戊子,夏国遣使贡方物。
夏国遣使贡方物,说明了夏国对辽朝的朝贡。
壬辰,如春水。
此句说明辽兴宗在春水时节进行了活动,可能涉及巡视或者狩猎。
甲午,猎盘直坡。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在盘直坡进行狩猎,反映了辽朝的狩猎文化。
三月丁亥,幸皇太弟重元帐。
此句说明辽兴宗前往皇太弟重元的帐篷,可能进行交流或者庆祝活动。
夏四月癸卯,高丽遣使来贡。
此句反映了高丽对辽朝的朝贡。
癸丑,猎合只忽里。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在合只忽里进行狩猎,反映了辽朝的狩猎文化。
五月己巳,李谅祚乞进马、驼,诏岁贡之。
此句说明李谅祚请求进贡马和驼,辽兴宗下诏允许其每年进贡,这体现了辽朝对贡品的重视。
庚寅,驻跸永安山。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在永安山停留,可能进行巡视或者举行仪式等活动。
壬辰,夏国遣使来贡。
此句说明了夏国对辽朝的朝贡。
六月丙申,如庆州。
此句说明辽兴宗前往庆州,可能进行巡视或者举行仪式等活动。
乙亥,谒庆陵。
谒庆陵表明辽兴宗前往庆陵进行祭祀,这体现了辽朝的宗庙文化。
壬寅,高丽王徽请官其子,诏加检校太尉。
此句说明了高丽王徽请求辽朝为其子加官,辽兴宗下诏同意,这体现了辽朝与高丽之间的密切关系。
辛亥,吐蕃遣使来贡。
此句反映了吐蕃对辽朝的朝贡。
秋七月己巳,夏国李谅祚遣使来求婚。
此句说明夏国李谅祚派遣使者向辽朝求婚,这体现了辽朝在处理与西夏关系上的灵活性和权威。
甲戌,如秋山。
此句说明辽兴宗在秋山进行了活动,可能涉及巡视或者狩猎。
己卯,诏八房族巾帻。
此句说明辽兴宗下诏规定八房族的服饰,这体现了辽朝对礼仪的重视。
九月庚寅,猎,遇三虎,纵犬获之。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在狩猎过程中遇到三只老虎,通过放犬捕获,反映了辽朝的狩猎文化。
冬十月丁酉,驻跸中京。
此句说明辽兴宗在中京停留,可能进行巡视或者举行仪式等活动。
戊戌,幸新建秘书监。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前往新建的秘书监,可能进行文化交流或者行政管理。
辛丑,有事于祖庙。
有事于祖庙表明辽兴宗在祖庙进行祭祀活动,这体现了辽朝的宗庙文化。
癸丑,以开泰寺铸银佛像,曲赦在京囚。
此句说明辽兴宗在开泰寺铸造银佛像,并在京城中宽恕囚犯,这体现了辽朝的宗教文化和仁政。
丙辰,李谅祚遣使进誓表。
此句描述了李谅祚派遣使者向辽朝进献誓表,这体现了辽朝对盟约的重视。
十一月乙丑,阻卜部长来贡。
此句反映了阻卜部长对辽朝的朝贡。
壬申,帝率群臣上皇太后尊号曰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静贞纯懿和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大赦。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率领群臣上皇太后的尊号,并进行大赦,这体现了辽朝的尊老文化和仁政。
癸未,录囚。
此句说明辽兴宗记录囚犯的情况,这体现了辽朝对囚犯管理的重视。
甲申,群臣上皇帝尊号曰钦天奉道佑世兴历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册皇后萧氏曰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
此句描述了群臣上皇帝尊号,并册封皇后,这体现了辽朝的尊皇文化和宫廷礼仪。
十二月丙申,如中会川。
此句说明辽兴宗前往中会川,可能进行巡视或者举行仪式等活动。
二十四年春正月癸亥,如混同江。
此句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记载相似,说明辽兴宗在春正月再次前往混同江。
戊辰,朝皇太后。
此句说明辽兴宗朝见皇太后,这体现了辽朝的尊老文化和家庭伦理。
辛巳,宋遣使来贺,馈驯象。
此句反映了宋朝对辽朝的祝贺,并赠送驯象,这体现了辽朝与宋朝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月己丑朔,召宋使钓鱼、赋诗。
此句说明辽兴宗召见宋朝使者,进行钓鱼和赋诗的活动,这体现了辽朝的文化交流。
癸巳,如长春河。
此句说明辽兴宗前往长春河,可能进行巡视或者举行仪式等活动。
甲寅,夏国遣使来贺。
此句说明了夏国对辽朝的祝贺。
三月癸亥,皇太弟重元生子,曲赦行在及长春、镇北二州徒以下罪。
此句描述了皇太弟重元生子,辽兴宗下诏宽恕行在及长春、镇北二州的徒以下罪行,这体现了辽朝的仁政。
夏五月,驻跸南崖。
此句说明辽兴宗在夏五月驻跸南崖,可能进行巡视或者举行仪式等活动。
秋七月,壬午,如秋山。
此句说明辽兴宗在秋山进行了活动,可能涉及巡视或者狩猎。
次南崖之北峪,不豫。
此句说明辽兴宗在南崖之北峪感到不适,可能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
八月丁亥,疾大渐,召燕赵国王洪基,谕以治国之要。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病情加重,召见燕赵国王洪基,向他传授治国之道,这体现了辽朝的家族传承和责任感。
戊子,大赦,纵五坊鹰鹘,焚钓鱼之具。
此句说明辽兴宗在大赦天下,释放五坊鹰鹘,并焚烧钓鱼工具,这体现了辽朝的仁政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己丑,帝崩于行宫,年四十。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在行宫去世,享年四十岁,这是辽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遗诏燕赵国王洪基嗣位。
此句说明了辽兴宗遗诏燕赵国王洪基继位,这体现了辽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清宁元年十月庚子,上尊谥为神圣孝章皇帝,庙号兴宗。
此句说明了辽兴宗被追尊为神圣孝章皇帝,庙号兴宗,这是对其一生的评价。
赞曰:兴宗即位,年十有六矣,不能先尊母后而尊其母,以致临朝专政,贼杀不辜,又不能以礼几谏,使齐天死于弑逆,有亏王者之孝,惜哉!
这段赞词对辽兴宗的统治进行了评价,指出他在尊母、治国、礼仪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处理齐天事件上的失职,体现了辽朝对帝王德行的重视。
若夫大行在殡,饮酒博鞠,叠见简书。
此句描述了辽兴宗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不重视,以及其个人生活的放纵。
及其谒遗像而哀恸,受宋吊而衰绖,所为若出二人。
此句说明了辽兴宗在处理国家大事和个人生活方面的矛盾,以及其行为的不一致。
何为其然欤?至于感富弼之言而申南宋之好,许谅祚之盟而罢西夏之兵,边鄙不耸,政治内修,亲策进士,大修条制,下至士庶,得陈便宜,则求治之志切矣。
此句对辽兴宗的治国理念进行了评价,指出他在处理与南宋、西夏的关系上有所成就,同时也注重政治改革和人才培养。
于时左右大臣,曾不闻一贤之进,一事之谏,欲庶几古帝王之风,其可得乎?
此句反映了辽兴宗在用人上的问题,指出他未能重用贤才,也未能听取忠言,这影响了他的治国能力。
虽然,圣宗而下,可谓贤君矣。
此句总结了辽兴宗的统治,指出虽然他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总体上仍是一位贤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