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曼陀罗花-原文
释名风匣儿、山茄子。
气味(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
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
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
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曼陀罗花-译文
这种植物的别名叫风匣儿和山茄子。
它的气味(花和种子)是辛辣、温热、有毒的。
主要用来治疗脸上长疮。用曼陀罗花晒干后磨成粉末,取少量敷在疮上。
对于小儿的慢惊症,用七朵曼陀罗花、二钱半的天麻、十枚炒过的全蝎、二钱半的天南星(炮制过的)、丹砂、乳香,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钱,用薄荷汤调和后服用。
治疗大肠脱肛,用一对曼陀罗子(连壳)和十六个橡斗,一起切碎,煎水三次或五次,加入少许朴硝,用来清洗患处。
作为麻醉药使用。在秋季采集曼陀罗花和火麻子花,阴干后等分磨成粉末,用热酒调和后服用三钱。服用后立刻会感到昏昏欲睡。
在割疮或炙火之前先服用这种药物,就不会感到痛苦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曼陀罗花-注解
风匣儿:风匣儿,又称风箱,是一种古代的通风设备,用于通风或鼓风,常用于冶炼和烘焙等工艺中。
山茄子:山茄子,一种植物,学名可能是Datura stramonium,属于茄科植物,常用于中医药中。
辛:辛,中医术语,指味道辛辣,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
温:温,中医术语,指性质温和,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有毒:有毒,指某种物质对生物体具有毒性,可能导致伤害。
曼陀罗花:曼陀罗花,一种含有毒性的植物,学名Datura stramonium,其花和种子在中医药中具有药用价值,但也含有致幻和毒性的成分。
研为末:研为末,指将药物研磨成粉末状,以便于服用。
敷贴:敷贴,指将药物直接贴在患处。
慢惊:慢惊,中医术语,指小儿的一种疾病,表现为身体抽搐、惊恐不安等症状。
天麻:天麻,一种中药材,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
全蝎:全蝎,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痉、解毒的功效。
天南星:天南星,一种中药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的功效。
丹砂:丹砂,一种中药材,即朱砂,具有镇静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
乳香:乳香,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薄荷汤:薄荷汤,指以薄荷为主要成分的汤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作用。
朴硝:朴硝,一种中药材,即硝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橡斗:橡斗,一种植物果实,可能指的是橡树的果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锉:锉,指将药材切碎。
煎开:煎开,指将药材加水煮沸。
热酒调服:热酒调服,指将药物与热酒混合后服用。
麻醉药:麻醉药,指用于减轻或消除疼痛感觉的药物,此处指用于减轻手术疼痛的药物。
火麻子花:火麻子花,一种植物的花,可能指的是大麻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曼陀罗花-评注
释名风匣儿、山茄子。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曼陀罗的别称,风匣儿可能指的是其形状,而山茄子则可能是民间对其形态的比喻。在古代,药物的命名往往与其形态、生长环境或药效有关,这样的命名方式有助于人们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记忆药物的特点。
气味(花、子)辛、温、有毒。此句描述了曼陀罗花和子的气味和药性。辛温说明其药性温热,辛味入肺,有发散之效,而有毒则提示使用时需谨慎,避免过量或误服。
主治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这里详细说明了曼陀罗花在治疗脸上生疮方面的应用。晒干、研末是古代常用的制药方法,取少许敷贴疮上则体现了古代用药的精准性。
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此句描述了曼陀罗花在治疗小儿慢惊病时的配方和用法。其中,天麻、全蝎、天南星等药材的加入,体现了古代医学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通过不同药材的协同作用来增强疗效。
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此句说明了曼陀罗子在治疗大肠脱肛方面的应用。连壳使用可能是因为古人认为壳的部分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水煎的方法则体现了古代对药材提取有效成分的智慧。
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此段描述了曼陀罗花和火麻子花在古代作为麻醉药的使用方法。通过阴干、研末、热酒调服等步骤,可以制备出具有麻醉效果的药物,这在古代医学中是一项重要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