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安石榴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安石榴-原文

释名若榴、丹若、金罂。

气味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酸榴皮:酸、温、涩、无毒。

酸榴根:酸、温、涩、无毒。

主治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

酸石榴:肠滑久痢。

有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为末,以酸榴一块煎汤送下,神效无比。

此方名:“黑神散”。

久泻不止。

治方同上。

小便不禁。

用酸石榴烧存性,无石榴时,可用枝烧灰代替。

每服二钱,用柏白皮切、焙四钱,煎激发一碗,加入榴灰再煎至八成,空心温服。

晚上再服一次。

酸榴皮:赤白痢下。

用酸榴皮炙黄为末,加枣肉或粟米饭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如觉寒滑,可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久痢久泻。

用陈酸榴皮,焙、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有特效。

疔肿恶毒。

以针刺肿毒四围,疮上盖石榴皮,四围贴一圈面,艾灸患处,以痛为度。

灸后在疔上撒榴末,包裹好,隔夜能将诃根拔出。

肚子肚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

用酸榴皮煎汤,冷定后,每日搽洗,直至病愈。

酸榴根:蛔虫病。

有酸榴根一把,洗锉,加水三升煎取半碗,五更时温服尽,当打下虫一大团,虫患自此根绝。

可食粥补身体。

女子经闭。

用酸榴根一把炙干。

加水二大宛浓煎为一碗,空心服。

未通再服。

赤白下痢。

治方同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安石榴-译文

石榴的别名叫若榴、丹若、金罂。

它的味道是甜的石榴:味道甘甜,像石榴一样;苦味、酸味、温性、涩味,没有毒性。酸石榴:酸味、温性、涩味,没有毒性。酸榴皮:酸味、温性、涩味,没有毒性。酸榴根:酸味、温性、涩味,没有毒性。

主治甜石榴:可以治疗咽喉干燥口渴,有杀虫的作用。酸石榴:可以治疗肠滑久泻。有一个石榴,烧到烟尽,取出后放在火上熏一夜,然后研成粉末,用一块酸石榴煎成汤,送服,效果非常神奇。这个方子名叫‘黑神散’。久泻不止。治疗方法与上面相同。小便失禁。用酸石榴烧成灰,如果没有石榴,可以用树枝烧成的灰代替。每次服用二钱,用柏树的白色树皮切成片、烤干四钱,煎成一碗汤,加入榴灰再煎至八成熟,空腹温服。晚上再服一次。酸榴皮:可以治疗赤白痢疾。将酸榴皮烤成黄色,研成粉末,加入枣肉或者粟米饭做成像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服用,用米汤送下。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感觉寒凉滑腻,可以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久泻久痢。用陈旧的酸榴皮,烤干、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米汤送下,有特效。疔肿恶毒。用针刺肿毒周围的部位,然后在疮口上盖上石榴皮,周围贴上一圈面,用艾灸患处,以疼痛程度为标准。灸后,在疔上撒榴末,包扎好,隔夜能将疔根拔出。肚子肚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用酸榴皮煎汤,冷却后,每天用来擦洗,直到病愈。酸榴根:可以治疗蛔虫病。有一把酸榴根,洗净切碎,加水三升煎取半碗,五更时温服尽,应该会吐出一条大虫,虫病从此根绝。可以吃粥来补身体。女子经闭。用一把酸榴根烤干。加水两大碗浓煎成一碗,空腹服用。如果月经还没有来,再服用一次。赤白下痢。治疗方法与上面相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安石榴-注解

若榴:若榴是石榴的古称,指石榴树或石榴果实。

丹若:丹若也是石榴的别称,寓意石榴果实色泽鲜艳如丹。

金罂:金罂指石榴的果实,因其形状似罂(小口大腹的容器),且颜色金黄,故称。

气味甘石榴:指石榴的味道和气味,甘甜。

苦:味道苦,通常指味道中的苦味成分。

酸:味道酸,指味道中的酸味成分。

温:性质温和,指石榴的性味属于温性。

涩:味道涩,指味道中的涩味成分。

无毒:指石榴无毒性,对人体无害。

咽喉燥渴:指咽喉干燥和口渴的感觉。

杀虫:指石榴具有杀虫的作用。

肠滑久痢:指腹泻不止,久治不愈的病症。

黑神散:是一种治疗久泻不止的方剂。

小便不禁:指无法控制小便,经常尿失禁。

柏白皮:柏树的树皮,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梧子大:梧子是梧桐树的种子,梧子大即梧桐子大小。

赤白痢下:指大便中带有红色和白色的血液。

附子: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赤石脂: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疔肿恶毒:疔指皮肤上的小硬块,肿毒指肿胀并有毒性的病症。

艾灸:一种中医治疗方法,使用艾草燃烧产生的热气刺激穴位。

诃根:诃子的根,诃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

肚子肚生疮:指腹部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

蛔虫病:由蛔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等。

二大宛浓煎:指用两大宛(一种古代的酒)进行浓煎。

经闭:指女性月经不来的病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安石榴-评注

释名若榴、丹若、金罂:首先,这段古文以石榴的多个别称开篇,这些别称不仅丰富了文本的语汇,也透露出古人对石榴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特性的认识。‘若榴’与‘丹若’的命名体现了石榴的鲜艳色彩,‘金罂’则暗示了石榴果实形状的圆润与珍贵。

气味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酸石榴:酸温、涩、无毒。酸榴皮:酸、温、涩、无毒。酸榴根:酸、温、涩、无毒:此段详细描述了石榴及其相关部分的药性,包括味道、温度、口感和毒性。这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特性的细致观察和分类,为后文的药用提供了依据。

主治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酸石榴:肠滑久痢。有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为末,以酸榴一块煎汤送下,神效无比。此方名:“黑神散”:这里描述了石榴的药用价值,甘石榴用于治疗咽喉干燥和杀虫,酸石榴则用于治疗腹泻。‘黑神散’这一方剂的介绍,不仅展示了石榴的药用多样性,也反映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

久泻不止。治方同上。小便不禁。用酸石榴烧存性,无石榴时,可用枝烧灰代替。每服二钱,用柏白皮切、焙四钱,煎激发一碗,加入榴灰再煎至八成,空心温服。晚上再服一次:这一段详细介绍了酸石榴在治疗久泻和小便不禁时的用法,强调了煎煮过程中的细节,体现了古人对药物使用的严谨态度。

酸榴皮:赤白痢下。用酸榴皮炙黄为末,加枣肉或粟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觉寒滑,可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酸榴皮在治疗赤白痢下的应用,说明了古人在使用药物时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也体现了对药物配伍的重视。

久痢久泻。用陈酸榴皮,焙、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有特效:此处再次强调了酸榴皮在治疗久痢久泻方面的特效,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疗效的认可。

疔肿恶毒。以针刺肿毒四围,疮上盖石榴皮,四围贴一圈面,艾灸患处,以痛为度。灸后在疔上撒榴末,包裹好,隔夜能将诃根拔出:这一段描述了石榴皮在治疗疔肿恶毒中的应用,体现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技巧。

肚子肚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用酸榴皮煎汤,冷定后,每日搽洗,直至病愈:酸榴皮在治疗肚子生疮的应用,显示了古人对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酸榴根:蛔虫病。有酸榴根一把,洗锉,加水三升煎取半碗,五更时温服尽,当打下虫一大团,虫患自此根绝。可食粥补身体。女子经闭。用酸榴根一把炙干。加水二大宛浓煎为一碗,空心服。未通再服。赤白下痢。治方同上:酸榴根在治疗蛔虫病、女子经闭和赤白下痢中的应用,展示了石榴根的药用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不同病症的针对性治疗。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安石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5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