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海桐-原文
释名刺桐。
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腰膝痛。
用海桐皮二两,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一起洗净、焙干,研细,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两,夏季浸一周)。
每日早晚空心各饮一碗。
此方不得随意增减各药用量。
风癣。
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调猪油涂搽。
风虫牙痛。
用海桐皮煎水漱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海桐-译文
这种树的名称叫做刺桐。
它的味道(树皮)是苦的、平和的、没有毒性。
主要用来治疗腰膝疼痛。使用海桐皮二两,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将这些药材一起洗净、烘干,然后研成细末,用布包好,浸泡在酒中(冬天浸泡二两,夏天浸泡一周)。每天早晚空腹各喝一碗。这个方子中各药的用量不能随意增减。
对于风癣,使用海桐皮和蛇床子,等量磨成粉末,调和猪油后涂抹。
对于风虫引起的牙痛,使用海桐皮煎的水来漱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海桐-注解
刺桐:刺桐是一种植物,学名Erythrina variegata,又称红花刺桐,其花色鲜艳,常用于园林观赏。在中医药中,刺桐皮(海桐皮)有药用价值。
气味:指药材的口感和味道,以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苦、平、无毒分别指药材的味道、性质和安全性。
海桐皮:海桐皮是刺桐树的皮,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症状。
主治:指某药或某方剂的主要治疗作用。
腰膝痛:指腰部和膝盖疼痛,常见于风湿病、关节炎等。
牛膝:牛膝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活血通经、利水通淋、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
芎藭:芎藭即川芎,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羌活:羌活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地骨皮:地骨皮是枸杞的根皮,具有凉血、退热、润燥的功效。
五加皮:五加皮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性、解毒、润肺、缓急止痛的功效。
薏苡仁:薏苡仁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生地黄:生地黄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风癣:风癣是一种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瘙痒、干燥、脱屑等症状。
蛇床子:蛇床子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的功效。
猪油:猪油是猪的脂肪,常用于烹饪,也可作为外用药涂搽。
风虫牙痛:风虫牙痛是指由风邪和虫邪引起的牙齿疼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木部-海桐-评注
释名刺桐,首先点明了本段文字的主题,‘释名’一词表明接下来要解释或描述‘刺桐’的名称由来。‘刺桐’在中医药学中,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其叶或皮部具有药用价值。‘桐’字在古汉语中常与树木相关联,因此‘刺桐’很可能是一种有刺的桐树,其用途在中医药学中有所记载。
气味(木皮)苦、平、无毒,这一句对海桐皮的药性进行了描述。‘苦’表示其味道,‘平’表示其性质平和,‘无毒’则表明其安全性。这种描述方式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通过味道、性质和安全性来评价药材。
主治腰膝痛,这一句说明了海桐皮的主要用途,即治疗腰膝疼痛。在古代,腰膝疼痛可能是由于劳累、跌打损伤或寒湿等原因引起的,而海桐皮被认为具有缓解此类疼痛的功效。
用海桐皮二两,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一起洗净、焙干,研细,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两,夏季浸一周)。这一段详细介绍了海桐皮与其他药材配伍的药方。这里提到的药材如牛膝、芎藭、羌活等,都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具有不同的药效。通过将这些药材与海桐皮一起浸泡在酒中,可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每日早晚空心各饮一碗,此方不得随意增减各药用量,这两句说明了服用此药方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空心’表示在空腹时服用,可能是因为空腹时药物更容易被吸收。‘不得随意增减各药用量’则强调了药方中各药材的用量比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随意增减可能会影响药效。
风癣。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调猪油涂搽,这一段介绍了海桐皮在治疗风癣方面的应用。‘风癣’可能是指由风邪引起的皮肤病,海桐皮与蛇床子配伍,调以猪油,可能是为了增强药效并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风虫牙痛。用海桐皮煎水漱口,最后一句说明了海桐皮在治疗风虫牙痛方面的用法。‘风虫牙痛’可能是指由风邪或虫邪引起的牙痛,煎水漱口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漱口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缓解疼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