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洪

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洪-原文

历史来源

「洪」源出:

一、为避仇而改姓。

据《元和姓纂》所载,本姓共氏。

西周时有太叔受封于共国(在今河南省辉县),称为共伯。

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其后有共氏。

在唐朝以前,部分’共’氏家族因避仇逃难而改为’洪’氏。

二、为避讳而改姓。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豫章有弘氏(一说宏氏)因避宋朝讳而改为同音的’洪’氏。

又,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县)弘氏也因避讳改姓洪氏。

家族名人

洪觉范

宋代新昌人。

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

南宋丹阳人。

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

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适

南宋鄱阳人。

字景伯。

与其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文章名满天下。

洪皓

南宋鄱阳人。

公元1088-1115年,字光弼。

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

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

洪亮吉

清代江苏阳湖人。

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

进士出身,官编修。

精研经史、音韵及舆地学,诗文亦佳,著作颇丰。

幼丧父,靠教书养母。

曾绘《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与教诲。

地望分布

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

安徽省宣城

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洪-译文

历史来源:

一、为了躲避仇敌而改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原本的姓氏是共。在西周时期,有太叔被封在共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辉县),被称为共伯。到了春秋时期,共国被卫国所灭,其后代以共为姓。在唐朝之前,有一些共姓的家族因为躲避仇敌而逃难,改姓为洪。

二、为了避免避讳而改姓。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的记载,豫章有弘姓(也有说法是宏姓)因为避讳宋朝的讳,改为同音的洪姓。另外,曲阿(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的弘姓也因为避讳而改姓为洪。

家族名人:

洪觉范:宋代新昌人。他因为书法而出名,同县的邹元佐因为他的命理而出名,彭渊材因为他的音乐而出名,人们称他们为新昌三奇。

洪兴祖:南宋丹阳人。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他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到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至秘书省正字。

洪适:南宋鄱阳人。字景伯。他与他的弟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的文章名扬天下。

洪皓:南宋鄱阳人。公元1088-1115年,字光弼。他曾出使金国,被扣留十五年,始终不屈,当时的人将他比作苏武。最初官至宁海主簿,代理县令职务,减免赋税,抚恤贫民,深受人民的爱戴。

洪亮吉:清代江苏阳湖人。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他出身进士,官至编修。精通经史、音韵和地理学,诗文也很有才华,著作丰富。他幼年丧父,靠教书来养活母亲。他曾绘制《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和教诲。

地望分布:

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

安徽省宣城

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洪-注解

洪:洪姓源远流长,有多种来源。一为避仇而改姓,源于西周时共国(今河南省辉县)的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部分共姓家族避仇改姓洪。二为避讳而改姓,如宋朝时豫章的弘氏(一说宏氏)因避讳改姓洪,以及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县)的弘氏也因避讳改姓洪。

共伯:共伯,西周时共国的封君,受封于共国,是共姓的始祖。

共国:共国,西周时期的封国,位于今河南省辉县。

避仇:指因躲避仇敌而改变姓氏或居住地。

避讳:古代因避讳皇帝或尊长的名讳而更改字、词或姓氏。

豫章:豫章,古地名,指今江西省南昌市。

弘氏:弘氏,古代姓氏,后因避讳而改为洪氏。

宏氏:宏氏,古代姓氏,后因避讳而改为洪氏。

宋朝:宋朝(960-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之一。

曲阿:曲阿,古地名,指今江苏省丹阳市。

新昌:新昌,古地名,指今浙江省新昌县。

邹元佐:邹元佐,宋代新昌人,以书艺著称。

彭渊材:彭渊材,宋代新昌人,以音乐著称。

翰林院:翰林院,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草拟和修订皇帝的诏令。

秘书省:秘书省,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图书、档案和文书的整理。

鄱阳:鄱阳,古地名,指今江西省鄱阳县。

经史:经史,指儒家经典和史书。

音韵:音韵,指音律和韵律。

舆地学:舆地学,指地理学。

进士: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等级,通过考试者可授官。

编修:编修,古代官职,负责编纂书籍。

宁海主簿:宁海主簿,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县的主簿。

减赋税:减赋税,指减少对百姓的税收。

抚恤贫民:抚恤贫民,指对贫困百姓进行关怀和救济。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宣城:宣城,古地名,指今安徽省宣城市。

南昌:南昌,古地名,指今江西省南昌市。

九江:九江,古地名,指今江西省九江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洪-评注

历史来源部分,首先通过《元和姓纂》的记载,揭示了‘洪’姓的起源之一——避仇改姓。这种姓氏的演变,反映了古代社会家族因避难而迁徙的历史现象,同时也体现了姓氏文化中避讳的习俗。共国被卫国所灭后,共姓家族的部分成员为了避免仇敌的追杀,改姓为‘洪’,这一行为在古代社会中并非罕见,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生存压力时的智慧与勇气。

接着,通过《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的记载,介绍了‘洪’姓的另一种起源——避讳改姓。豫章的弘氏(一说宏氏)因避宋朝讳而改为同音的‘洪’姓,曲阿的弘氏也因避讳而改姓洪。这种姓氏的演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尊卑礼仪的重视,以及对皇帝尊号的避讳。

在家族名人部分,洪觉范被描述为宋代新昌人,以其书法、命理和音乐而出奇,被誉为新昌三奇之一。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洪觉范的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多才多艺的风貌。

洪兴祖作为南宋丹阳人,其生平事迹表明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官场的地位。他与孔端明、张炳、周林一同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至秘书省正字,这一事迹反映了南宋时期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机制。

洪适、洪遵、洪迈三兄弟的词科成就,展现了南宋时期家族教育的成果。他们的文章名满天下,体现了家族文化对个人成就的深远影响。

洪皓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其事迹与苏武相比,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与节操。他的官职和政绩,也反映了古代官员的责任感和为民请命的情怀。

洪亮吉作为清代江苏阳湖人,他的生平事迹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学术成就和人生经历。他的经史、音韵及舆地学研究,以及丰富的诗文创作,都是他个人才华的体现。

地望分布部分,提到了甘肃省河西走廊、安徽省宣城和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带,这些地方是‘洪’姓家族分布的主要区域。地望的分布,不仅反映了家族的迁徙历史,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地理分布和文化传承。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洪》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156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