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百家姓的作者无确切记载,最早版本一般认为成书于宋代。它并非由一位作者创作,而是将中国常见姓氏按音韵编排而成。这本书的编纂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属于民间流传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儿童学习姓氏的启蒙书。
年代:约成书于宋代。
内容简要:《百家姓》包含了中国常见的五百多个姓氏,按音韵排列,便于儿童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展现了许多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书中的姓氏从“赵、钱、孙、李”开始,到“鱼、唐、阎、董”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广泛流传。百家姓不仅仅是一个姓氏汇编,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家族传承与文化传统。它长时间以来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基础教材,对于家族历史的传承、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何-原文
历史来源
「何」源出 ;
一 ; 出自「姬」姓。为「韩」氏音化而成,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于韩。其孙韩王安,原居韩邑 ( 一说在山西河津县 ) 为秦国所灭。子孙分散于江淮之间。江淮方言,音「韩」变「何」,逐为「何」氏。
二 ; 据《五代史》,吐谷浑族有「何」氏。又据《唐书》所载,「何」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 ( 今甘肃省临泽县 ) 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何」氏。
三 ; 汉代有「何」苗,本为「朱」氏,冒姓「何」氏,见于《汉书.五行志》所载,其后子息皆为望族。
四 ; 又据《兰州府志》所载,元代有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铭,余明代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朱明王朝赐姓何氏。
家族名人
何仙姑
生卒年不详。相传为唐朝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人。名琼。为八仙之一,以手执荷花为特征。
何进(?~189)
东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字遂高。因异母女弟为灵帝后,故得权,拜为大将军,讨黄巾贼,以发贼党奸,封慎侯。何太后临朝,进为太傅,后因谋诛宦官,反为所害。
地望分布
安徽卢江郡,江苏东海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何-译文
历史来源:
「何」这个姓氏的来源有几种说法;
一是出自「姬」姓,后来音化为「韩」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周成王分封他的弟弟叔虞到韩地。叔虞的孙子韩王安,原本居住在韩邑(一说在山西河津县),后来被秦国所灭。他的子孙随后分散到江淮地区。在江淮的方言中,‘韩’字的发音变成了‘何’,于是逐渐形成了‘何’姓。
二是据《五代史》记载,吐谷浑族中也有‘何’姓。又据《唐书》记载,‘何’姓是‘昭武九姓’之一。在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部的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国,后来被匈奴击败,迁至中亚,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就有‘何’姓。
三是汉代有个人叫何苗,原本姓‘朱’,后来冒姓‘何’,这在《汉书.五行志》中有记载,他的后代都成为了显赫的家族。
四是据《兰州府志》记载,元代有吐蕃宣慰使锁南,他的儿子锁铭,在明代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朱明王朝赐给他姓‘何’。
家族名人:
何仙姑,生卒年不详。相传她是唐朝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人,名叫琼。是八仙之一,以手持荷花为特征。
何进(?~189),东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字遂高。因为他的异母妹妹是灵帝的皇后,所以他得到了权力,被任命为大将军,讨伐黄巾军,因为揭露了贼党的奸细,被封为慎侯。何太后临朝时,何进担任太傅,后来因为密谋诛杀宦官,反而被宦官所害。
地望分布:
安徽卢江郡,江苏东海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何-注解
姬: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黄帝,是许多中国姓氏的起源,包括一些著名的姓氏如周、鲁、卫等。
韩:韩姓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姓氏,起源于周朝,以韩王安为始祖,是周成王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音化:音化是指汉字在语音上的变化,通常是由于方言差异或语音演变导致的。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是唐代的一部姓氏学著作,对姓氏的起源、演变和分布有详细的记载。
周成王:周成王是周朝的第二位君主,他在位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封,以巩固周朝的统治。
叔虞: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周成王分封他于韩,建立了韩国。
韩王安:韩王安是韩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的国家被秦国所灭。
江淮:江淮是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是中国东部的一个地理区域。
吐谷浑族:吐谷浑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主要活动在今天的青海省一带。
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中亚的一个民族群体,他们在唐朝时期归附中国,成为唐朝的属国。
祁连山:祁连山是中国西北部的一座山脉,横跨甘肃、青海两省。
邵武城:邵武城是古代的一个城池,位于今天的甘肃省临泽县。
康国:康国是中亚的一个古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
匈奴:匈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活动在今天的蒙古国和内蒙古一带。
归附:归附是指归顺并加入某个国家或民族。
何苗:何苗是汉代的一个人物,本姓朱,后来改姓何。
朱明王朝:朱明王朝是指明朝,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姓朱。
何仙姑:何仙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以手执荷花为特征。
八仙: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以何仙姑、铁拐李等人为代表。
灵帝:灵帝是东汉的一位皇帝,他的在位时期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宦官:宦官是指古代宫廷中的男性奴隶,他们通常被阉割,负责宫廷的内部事务。
慎侯:慎侯是何进的封号,慎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
兰州府志:《兰州府志》是关于兰州地方历史的一部志书。
吐蕃:吐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主要活动在今天的西藏地区。
锁南:锁南是元代的一个人物,担任吐蕃宣慰使。
河州卫指挥同知:河州卫指挥同知是明代的一个官职,负责河州的军事事务。
卢江郡:卢江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安徽省。
东海郡:东海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百家姓-何-评注
「何」源出;一;出自「姬」姓。为「韩」氏音化而成,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于韩。其孙韩王安,原居韩邑(一说在山西河津县)为秦国所灭。子孙分散于江淮之间。江淮方言,音「韩」变「何」,逐为「何」氏。
这段古文揭示了「何」姓的起源之一,即源自姬姓,由韩姓音化而来。周成王分封叔虞于韩,其孙韩王安因秦国灭韩而迁居江淮之间,方言变迁导致姓氏音变,形成了「何」姓。此段文字体现了古代姓氏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方言对姓氏的影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据《五代史》,吐谷浑族有「何」氏。又据《唐书》所载,「何」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何」氏。
此段文字介绍了「何」姓的另一个来源,即源自吐谷浑族,并指出「何」姓是「昭武九姓」之一。通过对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的描述,展示了「何」姓在中亚地区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与「昭武九姓」的联系,反映了古代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历史现象。
三;汉代有「何」苗,本为「朱」氏,冒姓「何」氏,见于《汉书.五行志》所载,其后子息皆为望族。
这段文字讲述了「何」姓的第三个来源,即汉代有「何」苗,原姓「朱」,后冒姓「何」。这一记载体现了古代姓氏的变迁和家族传承,同时也说明了「何」姓在汉代已经形成了望族。
四;又据《兰州府志》所载,元代有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铭,余明代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朱明王朝赐姓何氏。
此段文字介绍了「何」姓的第四个来源,即元代吐蕃宣慰使锁南及其后代在明代被赐姓「何」。这一记载反映了古代姓氏的赐姓制度,以及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
家族名人部分,何仙姑是唐朝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人,为八仙之一,以手执荷花为特征。何进是东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因异母女弟为灵帝后而得权,后因谋诛宦官反为所害。
这两位家族名人分别代表了道教文化和东汉政治历史,何仙姑作为八仙之一,体现了道教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何进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斗争,具有历史价值。
地望分布部分,安徽卢江郡,江苏东海郡,指出了「何」姓的主要分布地区。这一信息有助于了解「何」姓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与地域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