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续集卷十
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
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
释义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深入,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形式开始从雨转为雪。而七十二候中的初候“虹藏不见”意指因阳光减弱和空气湿度降低,雨后天空中的彩虹逐渐消失。这一候反映了冬季阳气渐收、阴气渐盛的自然规律,天空不再...
释义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而七十二候中的二候“地始冻”意指地表因气温下降开始结冻。这一候说明寒气进一步加强,大地开始由柔软变得坚硬,反映了冬天自然界的冰冷肃穆,也象征着万物进入冬藏的阶段。 对应花信:山茶...
释义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尽冬来的过渡期。而七十二候中的三候“蛰虫咸俯”意指蛰居的昆虫在此时停止活动,进入冬眠状态。“咸俯”描绘了虫类身体俯伏于洞穴深处,象征自然界生命逐渐归于静止,为寒冬积蓄能量。这一现象体现了万...
释义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而七十二候中的初候“鸡始乳”意指母鸡在大寒时节感应到阳气的萌动,开始有了孵卵的生理准备。古人认为鸡感阳气而生,这是阳气渐强、万物复苏的象征。虽然此时仍处于严冬,但自然界已...